首页 理论教育 第四节生死观教育

第四节生死观教育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我们以道家生死观为依托,教育学生形成一种超越的观念,养成一种超越的视角,就能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的生死存亡,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生活目标。

第四节 生死观教育

鉴于近年来大学生暴力事件频发,我国大学生教育中逐渐加入了生命教育,生死观教育也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过这方面的教育还处于初期,完全没有达到应有的层次。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我们当前高校生死观教育的可能路径。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为依据进行生死观教育

儒家生死观总体而言倾向于乐观。孔子强调对生的重视,如果连生的意义都没有领会到,就不可能去谈论死的意义。所以,一个人必须认真地生活,将生命视为一种宝贵的东西,去了解、去体会、去实现它。中国人口众多,大学生数量庞大,社会对高端知识分子的需求却不大,所以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又由于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每当一个社会或国家处在转型期,生活在这期间的人们就难以找到生活的根基,稳固的文化没有成型、稳步发展的经济没有形成、社会内部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事情、社会公共管理不到位、市民素质参差不齐等等。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很多不满的情绪蔓延,一些并不理智的批判言论往往容易走进大学生的生活甚至内心,这些不满的情绪蔓延到大学生群体中很快就得到滋长,并酝酿成悲观、失望、绝望、无奈的情绪,这些情绪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旦这些情绪在某个学生身上聚集,而这个学生恰恰没有排解的渠道,就会形成轻生的念头,最终酿成惨剧。孔子的时代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而是一个思想文化经济各个方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孔子一生碰过很多壁,但是从来没有灰心,因为他坚持着自己对生的希望和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无论遭受多大的挫折,始终坚定不移地往前走,他对生的执著表明人完全可以选择一种积极和坚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各种不如意,无论这个社会如何令人失望,只有生才能对此有所作为,只有生才是大智大勇之道。以儒家生死观为基础的生死观教育能够在面对生命的态度上起到积极作用,高校教育者应当告诉大学生的是:生活不完全能够由自己选择,但是生命的态度完全是靠自己的智慧、勇气和气量来决定的。

道家生死观是超脱、超越的,它将生死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认为生和死就像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一样,没有根本差别,庄子甚至认为,生和死就是齐一的,没有区别。既然没有区别,我们就没有必要因为亲人的去世而感到悲伤,从更高层次来看,死不过是人存在的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从表面上看来与生有所不同而已。这是一种面对生死的心境,它告诉我们,即不必因为活着而庆幸,也不必因为死亡的来临而害怕,同时也不必对死感到多么好奇。从超越的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在生活的时候淡化对生死的关注,而尽心去做眼前的事情,完成自己的各项事情。如果一个大学生成天总是关注自己的生死存亡,就不可能有时间来体会大学生活,更不可能去实现任何理想目标了,从而在恍惚中虚度大学生活。如果我们以道家生死观为依托,教育学生形成一种超越的观念,养成一种超越的视角,就能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的生死存亡,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生活目标。

佛家的生死观带有较强的道德伦理色彩,或者更强的理论性,不一定适合作为主导的生死观教育内容,但是,它对大学生面对生命的态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也不是完全无用的学说。

二、以西方文化生死观为依据进行生死观教育

伊壁鸠鲁认为人的感觉是认识的基础,以此为基础的生死观便是,人死亡的时候,感觉也随之消失,所以,死亡并不痛苦,因为没有人能够感觉到死亡,一个人对自己的死亡是无知的,他所知道的只有他人的死亡,但他人的死亡对于自己而言也只是死亡现象而已,不是死亡本身。伊壁鸠鲁强调,只有生才是一个人能够真正感觉到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应当追求生的乐趣,它种类繁多,性质不同。高校教育者可能不赞同伊壁鸠鲁的观点,认为这些观点可能会在大学生心中形成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观念。历史上的确有人将古罗马时期的糜烂生活归咎于伊壁鸠鲁,但是,伊壁鸠鲁却从来没有提倡过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相反,伊壁鸠鲁在各种快乐中最为倡导平静而持久的快乐,他希望人们寻求的是一种宁静和谐的幸福,而不是纵情声色,纵情声色的快乐只是伊壁鸠鲁所说的短暂而剧烈的快乐,在很多时候,它是不值得过的。因而,依据伊壁鸠鲁的观点,高校教育者需要教育学生不要刻意回避现实中的各种快乐,但是,在面对这些快乐的时候,要求大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既要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和幸福,又要抵御那些具有强烈诱惑力的不必要的甚至可能损害自身的快乐。

斯多亚学派是伊壁鸠鲁的反面,他们以理性为认识的基础,将生死都看成是整个世界这一大的理性中的一个部分。生和死都要服从理性的规范,生和死都不是人所能够选择的,它们都在理性中各自完美地进行着,人没有必要也不能够去过问它们,否则就是违背理性,人只能够选择以何种方式去完成自己从生到死的过程,但这些过程也必须符合理性。斯多亚学派认为人的生活并不是追求快乐,而是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理性,他们希望人们过一种符合理性的生活。高校教育者可以在斯多亚学派的生死观中找到对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限制理由,更为积极的是,我们可以有根据地告诉大学生,生存的理性和思考自然科学的理性是同一个理性,理性离大学生并不远,它就体现在大学生每天运用着的各种知识和思想中。而且,对理性的遵从将使得大学生不得不对理性这一观念进行思考,因为只有将它转变成一些具体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大学生才能遵从它,从而就能逐渐培养成大学生独立思考和习惯于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将这种思考能力运用于自身生存和生活,就可以为高校教育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打下基础。

在基督教思想以及近代新兴的新教思想中,都有对死的升华观点,其中尤其突出了灵魂观念,认为灵魂可以独立于肉体存在,而这种独立出来的灵魂可以自由地上升和下降。上升的灵魂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它越来越接近光明和神,而下降的灵魂具有一种低贱的性质,并逐渐堕入黑暗。人是带着原罪来到世界的,所以,人要在有生之年避免再行恶事,以免死后都不能得到升华、灵魂堕入魔鬼之手,不得自由。基督教也反对自杀,认为自杀是一种犯罪,死后应当得到惩罚,灵魂被弃之地狱,遭受痛苦和洗练。基督教思想要求人在面对各种事物时保持谦虚平和的心灵,不能自高自大,它时刻提醒人们,人是渺小的存在。新教将传统基督教思想与资本社会的建设精神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加积极现实的新思想,这些思想指导着新一代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者。这一思想也启迪了高校教育者,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贯注于物质追求中,贯注于具体可见的事物中,在大学生积极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条件的过程中提炼对生命的观点,并将这些更加实际和具体的观点投注于其后的实践中。

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够借鉴基督教中的这些思想,将其中的生死观内化成当今高校教育的生死观,可能会在预防自杀和增强大学生意志方面有所助益,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会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知识,更加认真地去生存和生活,在大学生的灵魂深处种下光明的种子。

三、教育大学生热爱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呢?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12)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生命的过程就像一条单向的直线,没有从新来过的机会,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对于一个人而言,金钱没了可以再挣、地位没了可以再得、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可是,生命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一个明智的人,不会因为失去金钱、失去地位、失去工作这些事物而归罪于自己的生命,他知道生命本身没有任何可以责备的,他更不可能因为失去这些事物而舍弃生命,生命本身不承担任何责任,它只是人的存在方式,以它为基础的一切都是人的意志加给它的。

结束生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个人要结束生命,往往是因为承受不了现实的痛苦,自己无法去面对和排解这种痛苦,就通过结束生命来摆脱这种痛苦,这不是勇敢的做法,反而是懦弱的表现。杰克·伦敦在他的小说《热爱生命》中描述的“后面那个人”早就想摆脱那种痛苦了,但是,生命的本能让他一次又一次站了起来,生命的力量让他敢于面对野熊咆哮、敢于面对野狼保持理智、吃灯芯草、吃鲦鱼、吃浆果、丢掉金块和金沙。他活着走下去、爬下去,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就是为了活着本身,他吃东西不是为了满足食欲,因为他的胃已经麻木了,他完全在生命力的驱使下,靠理智控制着行动。生命是赤裸裸的,也是坚强的。如果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只要躺在地上等待野狼的到来或者被活活冻死就可以了,再也简单不过,但是,生命不允许他这么做,生命拒绝死亡,他听从了生命,在他的心中,生命是活泼可爱的,生命是强大的、值得珍惜和尊重的。

当代大学生,往往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情就拿生命当赌注,或将生命视为玩物和出气筒,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往自己生命上推责任,但是,生命本身的责任何来呢?(我们在此处谈论的都是狭义的生命,就是人活着这一过程本身,不是广义上包含着人的特殊性的生命。)家庭不和谐、失恋、成绩不理想、与人相处得不愉快、工作不顺心,这些跟生命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它们可能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某些人格缺陷共同造成的。假如我们抛开所有的事物,只留下生命本身,设想,这个生命本身会去关心家庭的关系、去谈恋爱、去学习、去交际并且为这些事情设定某种预期吗?当然不会。因而,高校教育者在这方面需要引导大学生做好事情的归因,不能将一个完全不具备责任能力的东西当做一切失败的事情的原因,这是一种推卸责任和胆怯的表现。这是教育大学生热爱生命的基本前提。至于如何教育大学生热爱生命,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大学学习形式进行:其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学课程专题,它的主题就是以大学生热爱生命为核心,在心理学课程中,为大学生设计一系列心理实验和心理体验,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入手,把热爱生命这一观念植入大学生内心;其二,组织大学生参加灾区慰问和考察,通过生动现实的事物加强大学生对生命的敬重感;其三,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各种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活动,例如,电影展播、画报、讲座、话剧等;其四,设置专门的热爱生命心理学辅导,为一些问题学生排忧解难。在这些内容中,我们不仅要始终坚持“热爱生命”这一主线,而且要在其中贯注一种对大学生意志力的磨炼精神,锻炼大学生的意志,以铸成大学生坚韧不拔的品格。

【注释】

(1) 帕斯卡尔.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6.

(2) 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04.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5.

(4)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7.

(5)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207.

(6)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7.

(7)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1.

(8) 邓晓芒.中西人生观念之比较[J].湖南社会科学,2001:3(114).

(9)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上海:三联书店,1987:626.

(10)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上海:三联书店,1987:646.

(11)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上海:三联书店,1987:637.

(12)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3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