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学校学生军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

高等学校学生军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的原因涉及多个层面。

高等学校学生军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

公共管理学院 孙小芬

摘 要: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军训过程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深入分析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并发掘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重点就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加强探讨。

关键词:军事训练 突发事件 预防与应对

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是贯彻《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人才战略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政治任务。自1984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来,我国大学生军训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军训进一步增强了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但在近几年的军训工作中时常出现中暑、晕倒等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如何结合大学生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预防和应对军训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军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军训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高校军训突发事件是指军训期间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等原因,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料的,对高校的日常工作、军事训练安排等造成一定影响、冲击甚至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高校学生军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军事训练主体和时间的特殊性,笔者根据高校军训工作实际,结合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的新闻报道,归纳出高校学生军训突发事件的五种主要类型。

(一)普通常见病

军事训练大多在新生入校后展开,受各地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加上大学新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不善于照顾自己,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及卫生保健知识,易感、易发各种常见病,这些常见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有中暑、抽筋、晕厥、足癣、腹泻、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等。例如,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新浪新闻网先后有“军训开训仪式半个小时40名学生接连晕倒”、“清华今军训90后‘差把劲’”等12则新闻报道。

(二)传染性疾病

军训期间,学生人群密集、高度集中,流行性病毒很容易迅速蔓延,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例如,2010年1月,新浪新闻网报道了“北京军训基地对北航新生甲流暴发担责被罚6万”的新闻。

(三)意外事故

军训期间,卧倒、匍匐前进、滚进和操枪(筒、炮)等是重要的训练内容,训练过程中,非学生主观意愿造成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及军训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例如,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新浪新闻网共有两则意外事故的报道,分别是“学生军训受伤起诉学校赔偿”和“大学新生军训时晕倒撞上刺刀缝10针”。

(四)非正常死亡

在军训的高温、高强度训练下,个别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现象偶有发生,该部分学生大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肝脏等问题,并且出现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坚持训练等迹象。例如,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新浪新闻网先后报道了“19岁男孩军训期间发病后去世”、“湖北经济学院1名新生军训首日猝死”等19则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类新闻。

(五)其他突发事件

军事训练中,除了普通常见病、传染性疾病、意外事故、非正常死亡等突发事件外,还有其他突发事件:第一,军训装备问题,主要表现在服装质量差等方面,例如,新浪新闻网曾有“才洗2次就破相,南昌高校军训服装薄如纸”、“高校违反规定获取军训服装差价受罚”两则报道;第二,体罚问题,主要表现在承训教官及参训教师体罚、辱骂学生,例如,新浪新闻网曾有“网帖称女生军训遭教官罚下跪,校方出面否认”、“学生将馒头扔进垃圾桶被老师责令捡回吃下”等报道;第三,学生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打架斗殴、逃避军训等,例如,新浪新闻网曾有“大一女生发帖雇军训替身引争议”。

二、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的原因涉及多个层面。从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角度看,自然环境、国际局势、国内形势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军训管理和学生个体等内在因素对军事训练的影响则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着重从学校军训工作和学生个体认识两个方面分析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高校工作不到位

军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党委、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学校、承训部队的协作与配合。高校军训突发事件暴露了部分高校工作的不到位,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设立专门的学生军训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更没有将学生军训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这些工作的缺失,影响了军训工作的顺利、有效展开,为军训工作埋下了隐患。

2.管理制度缺位

近年来,为提高军训工作质量,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了军训工作的展开,但是,随着军训工作的深入发展,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缺少应对军训突发事件的规章制度,主要表现有:第一,没有成立相关的突发事件处理小组;第二,没有坚持督查制度,没有对餐饮、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第三,缺乏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管理工作责任追究机制;第四,缺少军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

3.预防处理不力

部分高校缺乏针对军训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没有主动总结其他院校的相关经验教训,没有定期分析军训安全形势。同时,部分高校以高考前的体检结果,甚至学生的口头表述代替入校体检,没有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军训突发事件发生后,没有及时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延误处理时机,影响了事件的处理进度。

4.参训教师经验不足

目前,参训教师整体队伍偏向年轻化,有能力处理好军训工作中的日常事务,但是在处理军训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时容易紧张焦虑,显得经验不足。部分高校忽视了这一情况,没有针对参训教师队伍开展军训突发事件的系列培训和专业辅导,直接导致参训教师对突发事件认识不到位、处理不及时。

5.教官素质参差不齐

军训过程中,教官与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负责军事技能训练部分以及学习指导、内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教官与学生年龄相仿,在军容军貌方面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当前,部分承训教官脾气暴躁,缺乏耐心,遇到难以管理的学生就极易发生冲突,常以体罚等形式惩罚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军训的顺利展开。

(二)学生个体待完善

1.军训态度不端正

部分大学生对军事训练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事训练的重要意义,有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抱着走过场、走形式等态度参加军事训练。在军训过程中往往采用请假、出走等方式逃避军训,甚至随意发泄个人情绪,影响了军事训练的顺利进行,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身心发展不平衡

身体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缺乏锻炼,体质较差,在军训期间高温天气的影响下,极易出现各种常见病。心理方面,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学校和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问题,形成心理疾患,学生耐挫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在困境中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甚至出现一些自我伤害和暴力行为等。

3.安全保健意识差

当代大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知识层次的教育,很少有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应急处理教育等,即使有相应的教育模式,也都不够系统。军训期间发生突发事件时,大学生因为缺乏紧急自救知识和安全保健意识,不能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高校军训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机制

(一)工作原则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结合学生军训工作实际,在预防与应对高校军训突发事件时,应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做好高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把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军训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军训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军训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责任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学生骨干、教师、教官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科学管理,提高素质。加强经验总结和工作梳理,提高应对军训突发事件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动员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和教官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自身的安全保健意识。

(二)工作流程

依据高校学生军训突发事件的情况,笔者认为,预防与应对高校学生军训突发事件应由预防预警、应急处理、恢复重建三个系统组成,其重点在预防预警,核心是应急处理,关键是恢复重建。

1.预防预警

(1)做好军训动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高度重视军训工作,深入做好军训动员和思想教育工作。作好大学生军训动员,帮助承训教官、教师、学生明确军训的目的和意义,明确教官、教师工作职责和任务,深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吃苦耐劳意识,为做好军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科学分析、全面把握军训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军训工作的各个环节,端正学生的参训态度,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建立健全军事训练的长效机制

(2)做好与承训部队的沟通交流工作。加强学校与承训部队的沟通是军训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绝大多数承训部队教官与军训学生年龄相仿,而教官和学生之间存在文化层次差异,要帮助教官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克服文化层次带来的心理差距,顺利完成从士兵到教官的角色转换。针对学生体质普遍较差、自尊心较强等情况,学校要时刻保持与教官们的交流沟通,为学生打造符合学生个体情况的训练内容,同时,通过教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军事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3)做好军训中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相关管理制度,成立大学生军训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后勤组、党建组、文艺组等,建立军训期间学生请假制度,坚持每天的工作研讨,保障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带队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抓思想教育、抓管理,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骨干包括学生党员、主要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充分调动学生骨干的积极性能够积极推动军训工作;关心学生,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训斥,当代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经历的逆境和挫折都比较少,承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军训活动本身比较枯燥、比较累,这些都给军训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困难,用心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训斥,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安排文体活动,调节军训气氛,军训期间,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在缓解学生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的同时,还能鼓舞士气、陶冶情操。

(4)做好军事训练的安全保障工作。思想统一,学校与承训部队对军训安全达成共识,将安全意识传递给承训教官,使教官在严格训练的过程中自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承担起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军训开始前,通过动员大会、班会等多种形式反复强调军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安全工作的各项规定,并组织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参训学生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同时要求每位学生如实上报身体健康情况,学校进行认真审核,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对于一些健康状况不甚理想的学生,要安排专人重点盯防,避免出现带病训练的现象;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所有通讯设备24小时开机,把有关应急常用的电话号码及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制成小卡片,确保通知到位,同时,安排学生骨干对军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带队教师报告,帮助带队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细微变化。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后勤组每天深入食堂第一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把饮食卫生关;建立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医生随营制度,军训期间,配备随训医生进行巡诊,及时救治伤病学生和处置突发伤病员。

2.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抢救、抢险,防止突发事件不良影响的扩大,并保护好突发事件现场,同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及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不得瞒报、缓报、谎报。

(2)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现场秩序,必要时,请求相关部门予以协助。

(3)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初步进行检测、鉴定,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其他工作提供参考。

3.恢复重建

(1)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突发事件的影响,保证学校稳定,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2)应急结束后,应立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办理工伤认定、伤残、保险和理赔。

(3)善后处置解除后,应分析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有重大事故的,应向相关部门汇报。

军事训练有利于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磨炼意志品质,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做好大学生军训工作依赖于学校的科学管理,依赖于承训部队科学施训,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军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涉及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要不断完善学生军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早预防、早处理、抓恢复,推动军训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利娜.新生军训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应对策略[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5).

[2]霍凤鸣.大学生国防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3]王鹏程.高等学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6).

[4]王诚,王宗强.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应对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5]何新生.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7(4):9.

[6]李致和.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M].安全管理与应急机制会议汇编,2003.

[7]徐德凯.做好大学生军训工作的几个要点[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4).

[8]廖国强.高校军训学生突发事件处置预防研究[D].中南大学,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