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状况
一、人 口
(一)东乡族人口的分布
东乡族是人口规模较小的民族,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和青海等省区,部分分散居住在其他省区。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东乡族人口为513805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4.48‰,占全国总人口的0.41‰。
东乡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省兰州市、广河县、和政县、会宁县和玉门市等,少量定居在宁夏的部分县(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伊犁州及青海省各地。在新疆,东乡族多分布在北疆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等地,在其他地方也有分散居住者。但是,新疆的东乡族经几代人的变迁后多被当地的回族同化。近几年由于各民族间的通婚,加之东乡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很多东乡族青年已不会说东乡语了。东乡族的外貌特征以及风俗习惯在很多方面与甘肃省迁到新疆地区的回族极为相似,或许在血缘上有关联。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现在新疆的东乡族以“老新疆人”自称,之后的东乡族渐渐地将户口上的民族由东乡族改为回族。
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东乡族人口分布表
资料来源: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在甘肃,由于人口迁移等各种因素影响,东乡族的人口分布离散度越来越大。虽然保持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占东乡族人口的绝对多数,但在甘肃省其他州和市县东乡族分散居住的现象却发生了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分布地域逐渐扩大,且各地的人口基数相对增大,人口总数增长较快。但是,临夏回族自治州依然是甘肃东乡族的主要聚居地。从东乡族自治县的东乡族人口数据可以看出,1964年以后,甘肃省东乡族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譬如,从1964年的138467人增长到1982年的237879人,18年间增加了99412人,增长幅度达71.79%;从1982年的237879人增长到1990年的311902人,8年间增加了74023人,增长幅度31.12%;从1990年的311902人增长到2000年的451622人,10年间增加了139720人,东乡族人口增长的幅度远高于同期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其原因主要与新疆、宁夏、贵州等地的东乡族人口返回甘肃等因素有关。从全国东乡族人口增长趋势来看,整个东乡族人口的增长与东乡族自治县人口发展基本吻合。特别是1964年至1982年和1982年至1990年,东乡族人口增长幅度达71.79%和31.12%,主要由变更和恢复民族成分、相对宽松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所致。从1990年起,甘肃省东乡族人口年增长幅度为44.80%,比全国东乡族人口增长幅度高出7.3个百分点。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东乡族人口为513805人,与回、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相比其人口总数相对较少。考虑到东乡族为甘肃特有民族,国家在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应该继续对东乡族实行相对汉族和其他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保证东乡族人口的合理增长。
东乡族历次人口普查情况表
(二)东乡族人口的分布特点
1.居住地区相对集中。甘肃省东乡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又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属东乡族自治县域里居住的较多,呈现出从高度集中不断向全省各地分散的发展趋势,从整个人口分布的地域来看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从省、地、县聚居的人口数量来看呈“大聚居、小分散、零星分布”的特点。
2.东乡族内迁外移现象较多。从居住上看,在甘肃省居住的东乡族人口最多,其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譬如,在前四次人口普查中,甘肃省的东乡族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甘肃省东乡族人口比重回升,这与甘肃东乡族生活地区的条件不断改善,东乡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迁往外省的东乡族人口减少有关,同时也与新疆等外地东乡族第二代成长后返归家乡求学或就业等因素有关。在甘肃省境内,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人口下降也很显著,主要与政府组织的移民、就业、经商等多种因素有关[4],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3.人口由聚集地向外扩散的趋势逐渐加大。从东乡族自治县流动到其他地区者较多。譬如,目前生活于兰州市的东乡族,由于城乡差异、文化差异、民族差异、语言差异、经济差异、宗教差异、风俗习惯差异等一系列问题,虽然存在着城市化进程困难大等问题,但是,从相关资料来看,生活于兰州市的20%的家庭已有自己的住房,18%的家庭有了兰州市的城市户口,60%的家庭供子女或弟妹上学。东乡族人在兰州市经过一段比较艰难的适应期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从事餐饮、小商品买卖等商业活动,另一部分人从事搬运工、装卸工或在工地上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还有一小部分人上学或在企事业单位工作[5]。所以,东乡族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的趋势有一定的发展。
东乡族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比较
另外,据统计,生活于城市里的54%的东乡族家庭从事各种个体经贸活动,他们主要经营的是餐饮服务、食品批发零售、牛羊屠宰及牛羊肉批零销售等,他们是东乡族流动人口中比较稳定的人群,每月有稳定的收入,熟练地掌握了读写运算和交际能力,生活基本温饱,思想比较开放,在城市服务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4.按人口分布数来看,东乡族逐渐呈现出“大部分集中聚居,小部分分散居住,极少部分零星分布居住”,即所谓“大聚居、小分散、零星分布”的特点。实际上,从东乡族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地域来看,与回族相同,都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获得的数据就是证明。1953年“一普”时,在甘肃省分布的东乡族人口占全国东乡族总人口的99.81%;1964年“二普”时,东乡族人口分布地增加,甘肃省有东乡族138467人,占全国东乡族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93.92%;1982年“三普”时,东乡族人口分布地达22个省(区、直辖市),人口总数279523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28‰;东乡族分布较多的省份依次为甘肃、新疆、青海、宁夏,一直延续至今,而甘肃东乡族人口为237879人,占全国东乡族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85.10%;1990年“四普”时,东乡族人口分布地增至28个省(区、直辖市),人口总数373669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3‰,而甘肃东乡族人口为311902人,占全国东乡族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83.47%;至2000年“五普”时,东乡族遍布除吉林外的30个省(区、直辖市),人口总数513805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41‰,而甘肃东乡族人口为451622人,占全国东乡族总人口的比重为87.89%,居住在其他地区的东乡族人口仅占东乡族人口的12.11%。从上可以看出,1964~2000年东乡族人口总数和人口分布地均有增加[6]。
二、东乡族受教育人口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东乡族民众教育观念落后,部分民众不太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全面推进,东乡族民众的教育观念有了改变,部分人开始支持子女上学。东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与各界、各部门密切配合,经过深入调查与研究,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出发,将教育视为长效工程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形成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据2005年统计,全县“普初”率上升到了81.3%,“普九”率已达89%,女童入学率达到了79.2%。从另外一组数据看,东乡族的小学辍学率为4.9%,而全省仅为1.7%;东乡族的青壮年文盲率29.3%,而全省为15%。在现代化建设中,东乡族的教育与其他民族相比,仍然显得较为落后。思想保守、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存在。东乡族教育观念的落后有着很深的原因。
第一,自然条件严酷,尤其是山区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交通不便,造成学生上学不便,学校多,但规模小、质量差。
第二,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活动范围狭小,经济发展缓慢,大部分人仍在贫困线上挣扎,温饱成了问题,教育缺乏投资。
第三,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社会和群众对教育的渴求。今天的东乡仍然以农业为主,伴有一小部分畜牧业、手工业和服务业。这种传统生产方式体力消耗大,对自然依赖性大,对科技、文化能力要求不高,教育所表现出的作用不大,群众普遍不重视教育。
第四,语言文字的障碍不可忽视。教育、学习的实质是相互交流,东乡族部分人不懂汉语或认识较浅,也没有自己的文字,致使教育发展缓慢。
东乡族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一览表
资料来源: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三、东乡族职业人口状况
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是东乡族的主要聚居区,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总人口中东乡族占85.37%,汉族占11.02%。由于东乡族自治县地形复杂,属黄土高原丘陵地带,气候属大陆性气候且具有高原干燥气候的特色。东乡族自治县域里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耕种的是小麦、马铃薯、玉米、豆类、谷子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受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历史的影响,东乡族自治县经济主要以落后的农业生产为主,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东乡族的家庭经济收入以男子长年在外从事建筑业、经商等收入为主。据悉,近几年东乡族自治县各级领导把输出劳务作为积累资金的途径来抓,从而扩大了对外的劳务输出。东乡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995年已达8.7万人,而劳务输出仅有3.8万人,占总剩余劳动力的43%。到1996年时,劳务输出达4.07万人,占总剩余劳动力的47%,实现了劳务总收入达4110.7万元。因此,大量东乡族男劳动力的输出为东乡族社会发展与家庭经济收入带来了一定效益。于是,近年来东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把劳务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强化劳务技能培训,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扩大劳务规模。据2009年统计,东乡族自治县经过劳务培训者已达2.83万人[7],劳务输出6.52万人,劳务创收3.71亿元,同比增长46%,人均劳务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28.9%。然而,东乡族的劳务输出大多由青年男子承担,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乡族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或能力的培养,使绝大多数生活于东乡族自治县的东乡族妇女仍然处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中。
2000年东乡族职业状况表
资料来源: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