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智思潜能与定位

第三节智思潜能与定位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我们又面临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中的第三个问题,即给予自我以及自我所具有的素质分析与定位。

第三节 智思潜能与定位

在我们思考了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的前两个问题后我们已深深感到这两个问题思考后带给我们有意义的指导作用其一,是我们不该被所拥有的物质钝化了自己的心灵,平衡地运用我们的感官与智思;其二,是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中对客观尺度——自然之道的认同与尊重。至此,我们又面临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中的第三个问题,即给予自我以及自我所具有的素质分析与定位。

我能吃得下这么多饭吗?我能承担得起这份重担吗?我能应付得了这一局面吗?我适合做好这份工作吗?这里关联到自我意识中自我潜能的相关发挥和给自我客观的定位问题,这一问题能否解决,也决定了我们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中的成败。

认识自我潜能

自我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的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能相对地发挥自我潜能?我以为这首先是一个对自我潜能的认识问题!在怎么样的境况条件下我们的潜能最易发挥?我们具备怎样的智慧与品德才能发挥潜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天赋地位,不同的伦理际遇,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主体素质,不同的适应能力等诸多变量以及动态因素的制约影响下,潜在能量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挥总是有限的,只有在大责任、大变故或生命历程中的大危难的磨炼中,才能将它催唤出来。

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里,我曾同一位老农攀缘陡峭的山崖采药,他除了在较为安全的地方拉扶我,尽量使我省一些力气外,在越是险峻的地方,越是鼓励我依靠自己“全神贯注、胆大心细地攀登”。归来途中,我一直对此不解,他坐在山脚下休息时才给我讲述其中的道理:

“在险途中,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只有发挥自己的高度注意力,完全靠自己。因为一个人独立行动,危险压在自己身上,只有一份危险,他肯定要凭借自己的所有能量,去对付危险;要是两人彼此拉扯,相互依赖,就不能极至地发挥各自的能量,相互照顾不当,可能会导致两人一起伤亡!这样反而潜伏着两份危险。当一个人在愈危险的时候,他的警觉意识就会愈高,他会意识到粗壮的根茎可能已腐败,突出的岩石根部没准风化了,心神自然会拧成一股劲,才不会拣那些可以侥幸利用的道儿走,所以心不散,每一步都踩得坚实,倒是很少出什么危险!”

这一番话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使我在离开农村的好多年中都未曾忘怀。越是险途或险境中,越是要全力动员自身的潜能和警觉,越是要摒弃求援的心态,这样的理念常常容易被人忽视。

我有时也常常这样思索,在垄亩田间耕作,在制革工场中工作,转运木材,做店员,打短工,都不足以唤起格兰特将军的全部生命潜能,这只是为了生存。在格兰特将军的生命中,是有巨大潜能的,然而却需要南北战争的大“撞击”,才能使他在生命的险境和责任中,极致地挖掘出他的全部潜能,而这都显现出了生命的价值所在!

耕田、伐木、做测量员,甚至做国会议员,这种种情况,都不足以引发林肯先生的生命潜能,而只有把国家危急存亡的责任放在他的肩上,这位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的生命潜能,才能爆发出来。把最大的责任搁在一个人肩头,自然能把一个人内在的全部潜能发挥出来。这可以催唤出他的创造性能,催唤出他的自强、自信及至催唤他超越绝境的能量。这一切都告知我们在人生大危机、大危险的关键时刻,自身的思维角度及行为方式首先要建立在挖掘自身可挖掘的一切力量、一切智慧的基础上切不可盲目依赖,像登险峰时将手交给人家那样,丧失自身最值得依赖的主动性,而是在自以为有优势没问题的地方出了差错因为缺陷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则让人忘乎所以。

所以,朋友,假使有重大的责任搁在肩头,假使有重大的险境使你置于其上,你当迎接它!它可激发你生命的全部潜能,还可能预言你的成功!因为生命不仅仅处于生存之中,它还常处于挑战和极致发挥潜能的情境之中。

可见,当我们有了创造意义世界的能力,我们还应去挑战生命的困难,这样的胜利不仅值得你去创造,同时还在创造着意义自我!

每个人都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但未必每一生命个体都具备克服困难的毅力,所以,创造意义世界的过程也同时是一个意志历练的过程!

界定我所持有

还有一个需要我们智性界定的人生问题,就是生命个体的过程和我所能持有多久财富、荣誉与地位的问题。

人的一辈子会走进很多误区。其实,走进误区也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人明明走进了误区,还不知自己错在哪里,结果一路错误地走下去。

人生的误区有很多,关乎财富,关乎生命,关乎价值。有些地方看似平地,实为陷阱;有时你以为这条路最便捷,其实却该走另一条路。比如,我们买房子。我们取出全部家当,还要向银行借上许多钱,终于拥有了产权证上写有自己名字的房子,以为这套房子的所有权是自己的。其实,我们错了,在关乎房子的所有权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买房人思维都走入了一个误区。产权证上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你了,你拥有的“产权”只有70年的使用权。想开了其实无所谓,比70年再长又怎样呢?70年以后几乎现在所有的买房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语,我以为足以警醒我们在自己人生的棋盘上少出几招坏棋。细想起来,对呀,人生哪样东西是我们真正拥有的啊?好像还真的没有。因为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人和你商量,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人提前告知。失利、疼痛、疾病、失恋,许多不好的东西不是你选择放弃就可以放弃的。每一个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这注定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欢自己的儿女,时刻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你再高大,总有一天你也要走在他们前面,你只能陪儿女一程;你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属于父母,后面几十年会被儿女、命运分割,你只能陪妻子一程;你看重朋友之间两肋插刀的友谊,然而,不是朋友离开你,就是你离开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应该学会珍惜。他们饥饿时,你的关爱要成为一只苹果;他们寒冷时,你的呵护要成为一件棉衣;他们快乐时,你的笑容应该是最灿烂的;他们伤心时,你的抚慰应该是最真挚的……生活反复印证着:黑夜可以因为篝火的加入而变得明亮,冰雪却无法因为寒冷的参与而化作温暖。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也应该学会放弃。父母只能抚养你长大,你不要指望他们是你永远的拐杖,可以支撑你全部的人生儿女只是与你血肉相连的孩子,而不是你的奴隶,你要懂得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妻子向你奉献了爱情,但她的生命不是爱情的抵押品,你应该给她必要的私人空间;朋友可以温暖你,但这种温暖应该是开放的,你不能强行独占他们的友谊……

你只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只能与人共走一段路,这注定了你给予别人的有限性,又怎能要求别人无限付出?

那么,在归你使用的几十年里,尽可能地享受你的每一餐饭每一杯茶,每一段恋爱,每一份亲情,甚至每一阵清风和每一次细雨。一切的一切早晚都是人家的,所以,安享你眼前的一切千万别为别人的东西着急。上市公司的老板有钱,当然,他也只是拥有这些钱的使用权。他得帮人管钱,还要帮人花钱,没管好没花好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啊!从有钱人变成没钱人或变成阶下囚的事儿还少吗?一张钞票就很能说明点什么:这张钱在你的钱包里是你的钱,待在她的钱包里是她的钱;你用这张钞票买杯可乐你享受了清凉,她用这张钞票换回一支口红感受了美丽。钱,你只有使用了,把它花出去,它才是钱哪!

因常觉世事浮躁,便愿找一些静心静思的哲人哲语三省吾身其中“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句总是能让我在很多时候把心静下,并心安理得地坦然面对一切。

适宜的定位

创造世界与成就自我的艰辛,不仅在于我们掌握相应的技能,养成我们的品德,还在于特定情境中给我们一个准确的定位。

我总认为,纵观过去之我与现实之我的不同,是给自己定位的经度;在现实情境之中,比较自我与他人之不足,比较生存条件和要求,是给自己定位的纬度,每一个体常常能把握住这一经纬度,对自己的定位也就较为客观,坚实了。

很明显,当我们思考给自己一个定位之时,就不能不关联到距离了……

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定位都暗含着一种距离,而任何一种距离,又都表示着事物间的正确定位。即使那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心理距离来确定亲疏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由距离来体现其定位的。

任何人要想活出自我,活得舒适自如,都需要把握距离这个量而提供给自己的不同情况中的定位。

人生无常,取决于关键时刻退半步或进一步的距离审视和定位。“人与人近些,车与车远些”,显然表示出了交通安全的警示,却暗含着我们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从人际关系而言,也充分暗含着因距离的不同所显示着彼此间的定位,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该是近而有距,定而有位。好朋友天天上门也使人心烦,“君子之交淡如水”,正是表现为一种内心诚挚与外感稀疏的统一定位。“亲密有间”,这才是天长地久的友情。

有人说,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最近,最亲密无间。其实,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既是最近也是最远的!这逼真地反映了男女之间的距离与定位。最近是两情相悦时,融为一个心灵一个肉体;最远又何尝不是男人永远猜不透女人,女人永远也难以理解男人呢这却又表现为两个心灵和两个肉体,或者两个心灵和两个肉体充其量也只是两个心灵一个肉体的距离,它恰恰反映出一种距离的存在。也许正是这种又近又远的距离,才使得自古以来男女之间,产生着数不清的恩恩怨怨,情情爱爱,生离死别。如若没有这种男女之间既近又远的距离,人类爱情之旋律决不会有自古以来的炽热与悲壮。

代际之间的隔阂常常也是一种距离所致,使其各自有了自己的行为定位、思维定位。昨天的儿子,今天的父亲,明天的爷爷没有这个时间的距离和由这个时间所带来的心理距离,父亲就是儿子,爷爷就是孙子,更谈不上人的继承,但代际间的隔阂更多地表现为各自隐秘在他们所历经那个时代的心理烙印上,即一种时代的距离!父辈总是习惯地这样教导下一代:“过去我们如何如何……”而下一辈却总是习惯于这样回敬上一辈:“你看人家国外如何如何……”前者的纵向思维与后者的横向思维如同一个十字架相交,交汇只有一个点,故而共同叠印在一起的成分太少,这就又有了距离,也就有了代沟。我常常这样想,父辈的纵向思维在发展的基础上能向横向上拓宽一些,下一辈的横向思维在不断横向比较的基础上能再有一些历史的视角,这样两代人之间叠印在一起的成分就将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了,代沟也就会因距离的贴近而逐步缩小了。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原本应以已有的规范调节来协调他们之间的正常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若打破了这种规范距离,则使上下级之间变得亲近乃至亲爱之不正常的关系,问题便随之出现了,各自的定位也就按需所取,按需所定了。特别是权力部门和执法部门,能够玩别人于股掌之上的领导,应视规范距离为准当远则远,当疏则疏,当隔则隔,当断则断。一位长时间握有相当权力的人,日后不抵诱惑无视法规之距离犯罪后,发自心灵的一句极富忏悔性的话是:“制造距离,对于那些握有关键权力的人,三五年应重新更换定位。”

一幅极致之美的自然景观,需要距离的定位才能欣赏它,没有了距离与定位,连自己是否已在这一景观之内都无法搞清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恐怕就是没有了自我与景观之间的距离与定位所致。

人生艰辛,不在于给别人规范距离和定位,而在于给予自己定位,这种定位的深刻含义在于,我们去创造意义世界之时,不能离开距离与定位的审视,这会由此使我们把握事物的性质以及对我们的要求疏离,而在形成和完善意义自我时,给自己一个与人际之间的距离与地位,把握好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内涵与定位,才是发挥自我潜能的重要认识前提。

尤其是当我们给予了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定位,也就能很好地处理自我与群体的关系,时时处处能借助群体的力量。

在人与环境的双向创造活动中,个体智慧与群体智慧的关系,会产生一系列微妙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朗朗晴空中飞翔的雁阵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当雁群摆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展翅飞过时,你可曾想到,雁群为什么要列队远翔呢?当雁阵在空中变形,大雁们的飞行位置左右交换时,你是否知道,这种位移同它们一次留空的时间(续航)有着内在的联系吗?

原来,雁阵的形成并非是由于雁国的公民们要在蓝天白云之中向人世间表演飞行的艺术,而是它们在长期适应中所形成的最省力的群体飞翔方式。雁群以上述形式飞行时,后一只大雁的一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鼓翼时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当飞行一段距离后,大雁们左右交换位置,这还是一种定位,正是为了使另一侧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由于大雁既具有惊人的个体飞翔能力,又富于令人叹服的群体“智慧”,使它们的羽翼附着了灵性,使它们能够以轻松自如的风姿成为长空的主人。

由此使人联想到群体智慧的定位互补效应。

人们注意到,大凡胸怀大志者大多善于从同伴那里汲取智慧从同行者那里获得前进的动力。这里,主要不是指马克思同恩格斯那样形式的合作,居里夫妇式的、贝尔兄弟式的合作,而是指更广泛意义的智能互补和人才合作。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立志开拓者来说,不仅需要个体的精进,而且需要知识的高度集结,即使创造性智慧的迸发,也需要以这种知识的高度集结作为基石。因此,越是善于从群体中求知以及不断拓新求知领域的人们,越是有益于彼此之间择优补欠,使智能结构更加完善,富于应变能力,以适应当代知识迅猛增值的形势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雁阵位移还给予群体智慧互补优势的另一层深刻的启迪。今天,为了解决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某些重大问题,仅靠单枪匹马的个人奋斗已很难奏效,往往需要人才的大兵团作战和多学科汇流。掌握适当的时机和在适宜的范围内,善于组织人才的交流和分工的变换,有助于触发和选择新的思维角度,获得新的突破,也有利于个体生存智慧的全面发展。

“星云说”创始人之一的拉普拉斯说:“大自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真是形形色色,变化万端。”雁阵的启示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注释】

(1)阿尔温·托夫勒著.未来的冲击.贵州人民出版社,346~350

(2)阿尔温·托夫勒著.未来的冲击.贵州人民出版社,346~3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