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成就德性
完美的德性总是在通过生活中重大事件表现出来的,但它的形成却无疑是在生活的细微小事中完成的,为此,陶行知先生早就言道:“生活即德育。”为什么能这样理解呢?那是因为一是成就德育将寓居于生活化过程之中,并贯穿于个体生命和生活的全过程,朱熹曾语:“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1)因为我们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充分理解规范的形成,才能对道德规范进行把握,进而才能体验和理解“应当”的真切含义;二是成就德性的内容是生活化的,恢复一下我们的记忆,我们成就德性的多少次教化是在假、大、空的说教中完成?我们在成就德性的多少次教化中又是被智性教育所替代的?我们在成就德性的多少次教化中又不是被“政治形势”所统摄?而我们又有多少次在成就德性的教化中是被死板、抽象地被传统道德所统摄,不重视教育应依据生活情景中的道德规范为事实!故理解德性。在生活中理解德性并成就德性,又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
德性价值
在中西哲人眼中,“德性”本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出众的品质和特长,就人之德性而言,将视人为人的一种美好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依此区别于他物。宋人朱熹说:“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是指人的品质品性。西方先哲的看法大致与中国先哲的看法相同。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四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德性,说“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2)治理者善于谋划,他的德性是智慧;保卫者善于战斗,他的德性是勇敢;劳动者安分守己,他的德性是节制;假若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做多管闲事的人时,整个城邦就是正义的。”(3)德性泛指事物成为完美事物的特性或规定。
“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它就不但要使该物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该物优秀的功能。例如眼睛的德性,就不但使双目明亮,还要让它功能良好(眼睛的德性,就意味着视力敏锐)。马的德性也是这样,它要使马成为一匹良马,并且善于奔跑,驮着它的骑手冲向敌人。如若这个原则可以普遍适用,那么人的德性就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4)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以德性的价值具备了这些优良品质,对我们去创建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实践过程,无疑会呈现两种实效价值,一是使我们以对客观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世界和对待他人,以确保我们在获益时形成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的关系;二是使我们具有正确的创建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的方向,以使我们的智思和技能有更正确的方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一出门,寒风直往袖筒里钻。大冷的天,冻得牙齿直打颤,开口说话,眼前罩上一层白雾。街道两旁结了厚厚的冰,在昏黄的路灯下泛着清冷的光。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大姐一家人拎着礼物,回家过年。
路边站了许久,总算招到一辆的士,车停、上车。我搓着冻成藕荷色的手,说,去高尔夫小区。车缓缓开动,司机盯着前方,淡淡地说,车费25元。我愣了一下,平时好像没这么贵,这不明摆着抬价吗?我有几分不悦,开始跟他讨价还价。
路上有冰,车开得很慢,时走时停。我掏出手机看时间,催促司机稍微快点,家人等着吃团圆饭。他不急不慢地说,你坐了我的车,我就要把你安全送回家。我抬头望向车外,已是华灯初上,人行道树上千万朵琼花开,街边五光十色的灯盏,洋溢着节日的喜庆,那些脚步匆匆的人们,大抵都是归心似箭。
车开进高尔夫小区,我对司机说,大哥,20元吧,刚才跟你商量过的。他窘在那里,犹豫着伸出手,接过钱放进包里。我露出胜利的微笑,转身下车。推开家门,妈妈迎了上来,嘴里念叨着,怎么才到家,我这就热菜去。下意识地掏手机看时间,心里陡地一惊,兜里空空如也。
手机是爱人送的生日礼物,刚用了半年,3000多元。真是忙中出错,这才想起,准是掉到的士车上了。妈妈劝我,别急,大过年的,说不定能遇到好人,给你送回来。想起一路上,跟司机压价,他会归还手机吗?我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用固定电话拨通了手机,铃声响起,没有接电话,挂了再拨,仍没人接。我不再抱什么希望了,坐下来吃饭,与家人共同举杯,欢度除夕之夜。20分钟后,电话铃忽然响起,接听,那边传来声音,我在你家楼下,还手机来了。声音不大,却似平地起惊雷,我欢天喜地地跑下楼去。
到了楼下,司机大哥说:“刚才你打电话时,我正好碰上红绿灯,没法给你回话。怕你着急,赶紧把手机送回来了。”我接过手机,掩饰不住失而复得的惊喜。我从身上掏出一把零钱,数了数有50多元,一股脑地递了过去,说:“送给你,谢谢司机大哥。”
“那可不行,手机本来就是你的,现在物归原主。”他连连摆手,笑呵呵地说:“如果你真的过意不去,就把刚才的5元车费补给我。”我的脸腾地红了,递上5元钱。他接过钱,谦卑地说:“不怕你笑话,儿子今年上高三,我想多给他挣点学费。天黑路滑我们出车也不容易,你多担待些。”
他黑红的脸膛上,流溢着慈爱的光芒,瞬间,我读懂了一颗父亲的心。在他的内心深处,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这坚守的背后是清白人生的信念。想到这里,我侧过身去,泪水难禁。他朝我挥挥手,嗓门很大地说:“祝你新春快乐。”说完,钻进车里,一溜烟地开跑了。
为此,你和我是否都在此体验到了这位的哥的德性?他的德性之优秀足以使他以德报怨,我心灵被久久地震撼……
德性规律
中西先哲大多相信,德性是遵循“习与性成”的发展规律,并且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为此,社会为个体从小就营造一个良好的育德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来看,个体之所以“习与性成”,其心理机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模仿,二是暗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学习理论明确解释道:学习的产生非系于强化,而得自于观察与模仿,当在我们面前呈现一个榜样,我们不仅认同,还会去模仿。作家梁晓声为了说明“人文精神”,讲了一个故事,甚能说明模仿的意义所在,而其基础却是德性。
他一次去法国,跟两个作家一同坐着外交部的车去郊区。
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面有一辆旅游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着她们的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我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
我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很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了一位先生,对我的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回到车上,把车靠边,让我们先过去,我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了什么?”司机告诉我说:“那位先生说‘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他还说‘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就这几句话,让我羞愧了好几天。”
对照别人,看看我们自己,当榜样以撼动心灵的力量在生活中出现时,学习并认同的不应只是梁晓声一人。
“习与成性”另一方式是暗示。
生活中,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通常称其为暗示。其暗示的方式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手势、表情或其他物理环境等方式,也可以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
人的德性为什么会遵循“习与成性”的规律呢?原因之一是,人们一般不太喜欢别人教他怎样做人,所以,如果作为一个教育者天天跟学生讲诸如“你应该怎样怎样”,而“不该怎样怎样”之类的话,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但是,倘若采取身体力行或环境熏陶等暗示的方法间接告诉他该这样去做人,他可能更乐于接受。“习”正是通过含蓄、间接且不易被对方察觉的方式影响让人形成相应的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