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节德性之内容

第二节德性之内容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了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提出人类普遍性存在的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德性之外,我以为以下的几种德性品质,也应该是我们生命过程中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的践行中所必不可少的。谦卑谦卑是一种美德或德性。其实宽恕是一种德性,也是一份雅量。

第二节 德性之内容

生活的实践,不断地使我们学会并“习与成性”地具有了自身的德性品质。除了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提出人类普遍性存在的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德性之外,我以为以下的几种德性品质,也应该是我们生命过程中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的践行中所必不可少的。

谦卑

谦卑是一种美德或德性。承认自我的有限或有知性,意味着他(她)愿意学习,愿意用更多的手段去扩大自己的实践领域以充实自我,是一种对待别人与自己的谦逊态度,以静静的心态取代了利己主义。在此基础上,具有这种美德,就能理解所有生命的相互关联、相互学习的必要。

具有这种美德就意味着对别人和对自己尊重,它并不包含懦弱与奴仆的谄媚态度,更不包含做作的姿态。而是对生命尊重的基本态度,是终生学习、完善自己的愿景。因此,谦卑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学习,他们不仅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学识与智慧,而且还总是在学习中深感自我知之甚少。有时我们智慧的表现,不是因为智商高,而是缘于姿态低,缘于一颗谦卑的心……

谦卑使人平静、稳定,受人喜欢,它给我们在处理更多事情上带来平衡之感,相继而育化了我们的自信与自尊。事实上,有着一份谦卑的心灵,使我们进入智思世界形式,没有骄傲、偏见、利己、教条,且知己不足,这样的心态对无限智思的接受,符合自然的节拍和韵律。

因此,我们可以说,真正的谦卑是我们成就自我与进步的前提,与谦卑品质对立的则是“恃”,即“有所恃”。谦卑而不恃,则为尚德。

恃,凭借、依仗的意思。成语“恃才傲物”“恃功矜能”“有恃无恐”中的“恃”都是这个意思。古人是比较忌讳“有所恃”的。

清人纪昀曰:“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他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一个故事:他家乡有一个叫丁一士的人,“矫健多力、兼习技击、超越之术”。一天,他酒后路过朋友家,朋友指着对面的小河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丁一士当然不会拒绝,纵身一跃,跳了过去。朋友招呼他回来,他又跳了回来。如此他一连跳了几次,终于“力尽”“岸塌”,一头栽进滚滚河水里,纪昀举一反三道:“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今天看来,像丁一士那样,自恃“超越之术”而“敢于蹈险”乃致身亡者,已不多见,但自恃有点名气、有点长处,便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者,却大有人在。还有一些年轻人,一旦被人捧为什么明星,就自以为了不得了,到处耍派头、摆架子、乱发脾气、虚张声势、漫天要价……不过,待他们的伎俩显尽,风头出足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就倒塌了。

这些自恃有能耐的人,其结局只是自己丑化了自己。如果是掌握权力的人,恃权恃势,高高在上,视民如草芥,那就要危害他人了。当然这些人的结局必然是“恃势者终以势败”。由此类推,有的人恃老子升官发财,有的人恃丈夫大耍淫威,有的人恃“上面有人”为所欲为,这种一时“有所恃”的人的确很威风,也很让人“敬畏”,然而,毕竟“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也”。

宽恕

我们内心根本的同情与怜悯是宽恕的源泉。当我们在生命的存在与践履中,生气、愤恨、痛苦、恐惧、发怒或绝望时可能伤害到别人和自己。我们的心灵是负重的,故而就常常被冲突所困扰,即使我们富裕而权重,成功而有保障,我们仍时常会感受到茫然而易受伤害,因为生活在不断满足我们增长的欲望同时促使我们有更多的贪婪。一个生命个体何时能得以清静?在罪恶中受孕,在腐败中成长,在无奈中死去,从尿布到裹尸布的全部生命过程没有人能干干净净地活着!这难道不更需要我们为此而有一份宽恕之心吗?

很明显,我们外在的成功与保障是短暂的,对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成功与保障。当我们失去或恐惧失去成功与保障之时,我们便会发怒以指向别人,其实问题常常最关键的要害在于我们的迁怒并不能保证成功与保障的存在,反而还会使我们失去冷峻的理性。

其实,我们对他人宽恕的美德具有这样的属性,一来表明我们所具有的温和、善良、仁爱的天性价值,二来谁又能否认今日对他人的宽恕不正是构建明日他人对我们宽恕的境遇吗?其实宽恕是一种德性,也是一份雅量。宽恕以德性为基,即以雅量为其表现形式。

哲人云:“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雅量是一种情操,雅量使人平和宽容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在雅量人的心中,无论温暖的春,炎热的夏,飒爽的秋,冷酷的冬都是道法自然。

雅量使人睿智,善待自己。有雅量的人懂得气大伤身的内涵,能够从容地对待曲解中伤之事,他人的怒火常常面对雅量会无声无息地自灭。

雅量让人“见其一善,忘其百非”。在雅量人的眼中优点总可以遮掩缺陷,有雅量的人总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仰。

拥有雅量,就会善待他人,有雅量之人即使受人讥讽恶骂,仍会自我检讨,从不正面反击对方。雅量是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最有效的武器。

雅量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忍让。有雅量的人只是在小事上不会太过与人斤斤计较,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有雅量的人从不糊涂,真理是雅量人心中无可替代的鲜活旗帜。

雅量是一种胸襟,能够纳百川,容万溪。只有气量狭小的庸人才会妒贤嫉能。有雅量的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从来都不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人生感叹。

佛经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雅量能够让生命的外延得到无限的伸展。

当一个人拥有了一份雅量,便拥有了一份气质;拥有了一份气质,便多了一份人缘;拥有了一份人缘,他便拥有了美丽丰饶的人生。

慷慨

慷慨不一定是给予他人和分享金钱及物品,虽然慷慨包括这些。如果我们有财富,我们给予并分享财富;如果我们有快乐,我们给予并分享快乐;如果我们仁慈,我们给予并分享仁慈。这种给予和分享便是快乐。这不仅是一种大度与分享,同时也是一种对人性自我的超越,所以,慷慨是自发的、无条件的、自然的给予者并没有优越于接受者的心态,即是一种德性。

你可以给哭泣者一个可依靠的肩膀,你可以给贫困者一份接济,你可以给失落者一份信心,你可以给自负者一份箴言,你还可以给体衰者一份力量支撑……这样,慷慨就是心中爱的标志是慈悲心怀的展示,它以同情和无私的精神,将别人的重负接受为自己的重负。

如果我不仁慈,我何以赠送仁慈?如果我不快乐,我何以赠送快乐?如果我不自信,我何以赠送信心?如果我自身不慷慨我又何以体现慷慨呢?因此,自我必须仁慈、快乐、善良、慷慨否则便不能慷慨,所以说,慷慨的前提条件是自身赋予被赠送的品质。

你可以通过耐心地对待他人而慷慨;你可以通过服务、指导忠告、金钱、物品、精神安慰、理解、倾诉和微笑而慷慨;你可以通过真诚的欣赏赞扬而慷慨。所有这些,都表现着你慷慨的品质,只要它们不是因利害计施而呈现的,就是一种伟大。

穷人和富人都可以慷慨,穷人和富人也都可以缺乏慷慨。慷慨并不指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指我们是什么!

独立

从我的出生,本身就意味着对他人的依赖,而到我的老年时代,也还意味着我对儿女及他人不同程度的依赖。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成长,我们会依次依赖于父母、教师、同事,并且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受制于社会诸多因素的调节。从出生到死亡我们处于不断的教化与依赖之中,自觉的、不自觉的、潜意识的依赖是生活的现实,肉体生活上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同样不可避免的还有对权威的依赖,以及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习惯模式的依赖。

建构独立的德性品质,使我们面对的本质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彻底摆脱对自我思想与行为的习惯模式的依赖?

我们可能会时常认为独立的品质是自由地做我们想做的任何事情。其实这是错误的理念,这样的话只会使我们盲目地服从于自己不断变化且不断增长的欲望。显然,独立并由此显示出的自由并不是说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在更大意义上,是指你可以不做你不想做的任何事。

我们是带着相同的思想与行为习惯及相同的心理定式来观察世界,幻想着我们想要取得的东西的,我们寻求爱、金钱和安逸,我们本能地寻求美丽并避开丑陋,本能地寻求欢乐避免痛苦。在这种避免之中,在这种挑剔和选择之中,我们的观念与现实存在便被分开了,我们的智思被心理定式打断,我们的欲念分裂了,我们对世界的真实感知能力下降了,这种阻碍我们独立品质的屏障就是我们自己的理念,完美的理念,我们自己的追寻与选择和我们对于完美的欲望。所以,是我们自己用一种分裂,一种避开现实存在的自我感知,将自己束缚于依赖之中,进而失去了独立的德性品质。

生活是一段发现与创造外部意义世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段发现与创造意义自我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瞬间都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性。无论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瞬间,痛苦与感性的瞬间,都会是我们习以德性生成智慧的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