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智化的教育

第三节智化的教育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遗憾的是,我们更多的教育生活是在程式化中完成,是在诵背中记忆,是在功利目标实现中培养,完全颠覆了智化教育的真正目标在于创新——认知能力与思维的创新。

第三节 智化的教育

从依赖与无助的童年开始,我们便处于教化与调节的诸多过程之中,自然发现与启迪智思的旅程被堵塞心智的做法、内容和误导层层包裹着,这样都会阻碍我们在创造意义世界的同时去创造意义自我。

在“人与世界”和“人与自我”的两对关系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存在两个维度:一是伦理学层面,甄别吸纳生活中的资源以期化为自己德性暨行为准则,即让理念转化为践行的信念,此属实践理性。本章第一问题已做论述,二是在知识层面拓宽视野认知领悟先哲们提供的思想资源,且把握创造意义世界的自然学科和技术工具理性。

可遗憾的是,我们更多的教育生活是在程式化中完成,是在诵背中记忆,是在功利目标实现中培养,完全颠覆了智化教育的真正目标在于创新——认知能力与思维的创新。

究其原因,表现在深层和社会经济结构之中,传统文明形态的基本特征是:“直接交换劳动的自然经济,缺乏分化的社会功能结构,家长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等级身份的社会利益结构,个人依附于群体和他人而不独立。不平等的劳动占有关系表现为形式上不平等的社会权利,由此产生形式上不平等的政治体制——专制与人治,以及大一统的禁锢或观念与文化。现代文明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间接交换劳动的市场经济,高度分化的社会功能结构,科层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平等契约的社会利益结构,个人摆脱直接依赖关系获得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不平等的劳动占有关系表现为形式上平等的社会权利,由此产生形式上平等的政治体制——民主与法治,以及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性观念文化。”(5)

由此,不难理解社会结构之变给我们所带来的教育创新之必然。

标准答案与程式化

20世纪初,科举制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工业社会的产物——重“智”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职业劳动者。同时,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大生产的需要,学校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它的正规划、规范化、统一化与标准化性质,学校教育虽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社会变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也充分暴露了其弊端所在。

这种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展开的,其课堂教学又是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特点是标准化、同步化,统一的课堂,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入学年龄,统一的考试和评分标准,统一的评价标准,如同军营中整齐划一的制服与步伐。

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依据呆板而陈旧的教学大纲,传授现成的知识,实质上也就是传授既定的标准答案。仿佛教师是一个加油站的加油员,面对着一辆待加油的车,塞进油管,给其充满,即刻了事,而待加油的车在仪表上只刻板地显示着“满”与“未满”……

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接受、同化、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即使是理解、消化,也不过是为了更牢固地记忆知识,在未来期末的试卷上一字不差地复写出来。倘若从另一个角度、场合、方式来考证这些知识,他们便会成了“沉默的羔羊”,不知所措。学生只有“学会知识的浅表技巧,而无法具有“会学”知识并转识成智的能力。他们的大脑充其量只是储备知识的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所处条件的变化,还成了知识的漏斗。

考试标准上的统一,教授知识的程式化,不仅造成学生智思能力的难以开发,还造就了人才类型上的单一化;培养目标上的标准化,造就了教学模式上的整齐划一,非创新化;教学程式化造就了教师不能知识更新化,不去注重增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努力,我们的试题甚至可以用计算机代替批阅,为了保证这种客观性,我们放弃和扼杀了学生多少思维的创造性,而使他们一批又一批地习惯、适应了这种教化?

无疑,这种教育对于标准化、同步化要求较高的社会工业化生产曾具有深刻的意义,尤其是在我们正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之中,但是,在从教育适应现代化的形势发展来看,从育化个体智思创新能力和增强其实践能力来看,它压抑了创造性,压抑了个性。从下面的故事中我们该清晰地认识到能力与创新的实践价值意义。

大学临近毕业,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毕业前夕,正好有一家英国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这让所有的人都提起了兴趣,大家都决定去尝试一下。因为这个机会很难得。当时所有面试的人都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考官给每个人发一张试卷,上面只写了一道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英国每年要买几个高尔夫球。没有其他数据,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

一看到这个无厘头的题目,张丽几乎傻眼了。后来仔细一想发现这道题不是要答出一个确定的数字,而是要考查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的题目对于张丽这个经济系的高才生来说并不难。

所谓的“英国买”,其实就是英国进口。进口的数量与市场需求有关,市场需求与人口有关。英国有多少人,这个张丽脑子里要有数。首先张丽可以假设16岁至70岁之间有多少人,然后推算出其中最有可能打高尔夫球的30岁至45岁之间有多少人。为了使数据精确,张丽还在答题纸上写明了如何进行抽样调查。同时还考虑:打高尔夫球的人中,有多少人经常去打,这些人估计一年要用多少球,又需要多少球。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是英国总的市场需求。最后张丽写了一组数字,并满意地交了答卷。

一个月后,张丽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录取通知。

张丽在面试的时候,证明了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实力。如果面试时那个问题的答案只是一个确定的数字,那么在答题的时候,一个读过大学的人和没读过大学的人比较起来丝毫不占优势,因为大学生没有理由一定比别人的记忆力更好。既然张丽面试时那道题考查的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那么大学生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张丽在大学期间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对于分析问题的方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单纯地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张丽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被动的记忆能力已经上升为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本质的特征。

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将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都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所以,一个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独立思考并且用于分析问题的能力。

社会化与创造性

社会的发展,使每一个个体社会化过程更多地转移到学校中去完成,学校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占据了我们每个人从3岁到20多岁的十多年生命历程,而这一阶段又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与本民族的文化有着深深的联系作用,过分强调了个体对社会的趋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个体保持自己个性创造与独特智思的空间,尤其是在个体与社会性并不完全一致的时候,往往以牺牲个性为代价,这种取向不仅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有着很大的距离,而且还不断使个体意识被包摄在封闭的群体意识之中,进而阻碍了民族思维逻辑结构的生成与演变。

事实上,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个性特质与独立思维智慧的人才,社会化不仅为个性独特提供发挥空间,而且还会为他们创造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马克思在驳斥普鲁士检查令时曾说:“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这一段话同样对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有启发之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就提交了一份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提出了教育应实现的4个目标:一是科学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二是培养创造性;三是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四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些因素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怎样的功能以及以何种形式发挥作用的原则。

创造性特质

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决定性的。所以,我们还应关注到个体的特质,因为教育只能通过影响个体的潜质而发挥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一个个体,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他的知识和智力技能素质,二是积极的个性素质和动机特征,心理学意义上把两者分别称为创造性的智力要素和创造性的非智力要素。

img6

很明显,个体创造力的特质在其智力因素方面,应该表现为:

牢固的记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持久的注意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与此同时,除了具有以上创造性特质的智力因素之外,无疑还需要具备所从事专业研究的丰富专业知识与特殊技能。

个体创造力的特质在其非智力因素方面,应该表现为:

强烈的创新意识(好奇心);顽强的意志品质(信心、决心、恒心);坚持科学见解的独立性(坚定性);客观评价自我后的自信(客观评价自我的自尊);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态度(缜密态度)。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注意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化的不同领域给予个体的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三者之间所实施的教育都应该在个体成长与培养创造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6)

我们常常还不该忽视的是对各要素综合价值的关注。其实,综合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创造!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中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争相夸耀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了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形象,且具有说服力,他们纷纷拿出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民族悠久历史的实物——酒,来彼此相敬,唯独美国人笑而不语。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做工精细的茅台,打开瓶盖,香气袭人,四座皆惊,众人为之称道。酒美,瓶子更贵重。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轮到美国人时,只见他把各种酒兑在一起,随之举杯相敬,说:“这叫鸡尾酒,它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综合就是创造。”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鸡尾酒的勾兑,亦即各国文化精品的兼采博收,融合加工,从中获得的“文化合金”就具有了坚韧光亮、不锈不蚀的崭新特质。无疑地,由“文化合金”武装起来的“美国精神”,由拥戴一切新知、一切为我所用派生的“综合创造精神”,构成了美国人特别富于活力的生存竞争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的品格,形成了美国式的文明嬗变的“基本动因”。可以说,正是基于这种独特的创造精神,使200年前尚在酣睡的美洲大陆苏醒过来,表现出创新活力的持续升华,进取精神的不断深化。

“综合就是创造”,是创新哲学的精华。它要求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及至个体的人,要时刻具有扫描“世界文明智慧博览会”的胸怀和眼光,要具有勇于从这种博览中汲取一切优秀的创造成果、创新思路,乃至创新启示的机敏和心境,排除一切的莫名其妙的妄自尊大或目空一切,摒弃一切自我封闭式的满足和自我陶醉式的盲目。不抱成见,也弃绝偏见。尤其要克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貌似“正经”实则为“破落子弟”的心境。少看标签,多看实质。让世间一切创造的优美在我们的身边集合,成为我们创新活力的姐妹。

现代文明,从综合中诞生。一切杰出的创造性思维的精神产物与物质产物,莫不是由人类点滴积累的思维材料经过综合处理或个性加工而实现的。何况,人的社会化历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所处社会给予自然的人以综合化的施教和哺育的过程。这种综合社会文化、精神、物质文明于一身的水平越高明、越精粹、越博大,人的个体素质也越精美、越高尚、越卓越,创新活力也越蓬勃、越长久、越优秀。这种综合所涉及的视野有多大,人的创新的视野也将有多大。

人类创新第二自然的能力,随着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而增加!

创新教育模式

育化人的智性,直接表征着创新教育的本质,依据我们所处的不同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在长期的教育与实践中,形成独特的创新教育模式,无疑对现代化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

我以为,创新教育模式无非需要具有个体生命存在以下特征:其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所有创新教育模式都具有明晰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并且会不断证明是在实践操作中被完善的,同时创新教育模式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在创新教育模式的实用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中集中地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实践不断证实着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其二,多样性和独创性。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天赋地位、不同的伦理纪律、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文化素质、不同的反应能力等诸多变量、动态因素的制约下,对同一事物所萌生的感触,所形成的认识,所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等,都会有很大以至巨大的不同。所以,站在一种创新教育模式上而不是站在自我的学、修、悟的观点上,可以使我们避免以下种种陷阱,这也同时作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原则,而存在于实践教育中。

以局部取代整体。看到他人一时取得比自己出色的优势,联想到自身局部的劣势,可能会产生“自愧不如”的感慨。岂不知就发展趋势来讲自己所具有的许多优势也并非是他人所能或都已具有的。

以一时取代常态。看到他人一时取得比自己出色的成就,就完全诋毁自己曾经的辉煌,在心理上败下阵来,失去饱满的创新激情。

以偶然取代必然。生命中某些偶然事件的发生导致我们处于劣势之时,常使不少人无视自己在整体意义或整个过程中意义的存在现状,忽视自己生存状态,仍然总在循着“必然”状态发展的:这不是稳定而富有优势的。

以客观取代主观。生命个体虽说时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但我们大多是在顺应客观环境的状态进行的,平凡的日子里我们对此无明显感受。但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我们也会时常发生“手足无措”的情态,造成一种自我抑制或自我贬废的心理劣势,使抗挫能力消解。

以憧憬取代现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用舆论的失慎估价取代自身对客观的评估。用先赋的地位的不同比附自身生存环境的不幸,用智力的差异导出必然“优胜劣败”的机械结论用遗传素质的区别埋怨命运的不公,等等。因为这一切都无疑是对完整的“自我”感受的分离剂,无益于自我创新模式的建构。

近情多智思

纯理性的方式会把每个生命体或人生过程变为模式,使生活的五颜六色变为单纯的纯白。纯理性张扬了规律,失掉了韵律。所以,欲使人生获得创新,既不缚于理,也不殉葬于情,而是善于移理于情或托情于理,以派生出富于个性的创新人生,使生活时时出现一派新美、一派新意。

借助情感引出新美的妙意,使我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这是创新人的必由途径。在激情的驱使下,我们有了一份创新的冲动,移理于情的过程,将会给我们提供更大的智思空间,你在“得理更让人”的情况下,往往会博得对方的心悦诚服和舆论环境的赞美,使自己占有的理,不仅是合乎逻辑的“理”,还使人感受到情的魅力与理的深刻。

林语堂先生曾说:“和逻辑相对的有常识,或更好一些的说法,还有近情的精神。我以为近情精神实是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7)

让人生围着智思的轴心旋转创新,近情而不殉情,重理而不痴迷,无疑是创建人生新意,派生常新魅力的可靠支点。

在共同近情的交流中,去寻求观念和智思上的不同,去寻求与自我不同的“异端”。

“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思之间的捷径。”(8)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9)

知音中固然也包含着诤友,挚友之间固然也有一起悲哀的时候。但是,人们寻求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对象时,往往执著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流”,固其相“诤”“同悲”,通常大约没有超越“同声”“同气”的范畴。这样,于生存智慧的精进来说实在是受了莫大的局限。

现人人亦喜欢获得知音。然而却真的是喜欢“人生有一知音足矣!”知音无需多。此外,他们更热衷于寻求“异端”,喜欢寻觅和结交那些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与自己迥然相异的人们,和他们一起评价彼此,议论人生,以便从这种极富刺激意味的多彩多姿的人生背景中,寻觅优化自身生存肖像的关节点和新途径。这种交往是求异而趋同的一种方式,是锻炼自身容纳“异端”、消化“异端”并从而不断否定盲目性“自我”的有力手段。这种交往中,也许不会发现“知音”,却有益于帮助人们“知己”,以提高生存意识的自省能力。

不要怕论战。论战是智慧的竞技性体操,亦是发现有价值的“异端”的最佳方式,是窥查“异端”的合理内核的“X光机”。经常参与理性的(谩骂的,人身攻击意味的,施以高压手段的不属于理性)论战的人,思缕清晰,富于逻辑能力,常能高瞻远瞩地观览人生,认识自身的形象缺陷。

故而,不要怕相形见绌。肯于从“异端”的比照中发现自身之“绌”者,往往是有望成大才的。因为,其心灵不是自叹独美的小潭,而是容得青龙腾跃的大海!这真正地表现着一个人的力量,是足以使任何“异端”关注的真正成功。

喜欢寻求“异端”者,不迷信相似性。而且常常习惯于从表面的相似性中寻求、发现其相悖性。就如同一起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们那样,虽说攻读的学科相同,但由于导师不同,研读的智力环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和智力氛围(包括伦理的和情感的)不同,其最终形成的智力特色亦会有千差万别,因此,在这种相似中,仍有求其差异以利扬长避短、以强化竞争优势的必要。当然在我国,这种竞争优势的相似比较和获得,最终是为了使其学术研究水平得以“水涨船高”、共同发展。这是需要加以说明的。

【注释】

(1)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4卷)

(2)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1):154

(3)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1):145

(4)亚力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4

(5)陈峰.市场经济、现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学术季刊,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防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6

(7)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228

(8)纪伯伦.沙与沫.告知.128

(9)[纪伯伦.沙与沫.告知.1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