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四节德智平衡的素质教育设计

第四节德智平衡的素质教育设计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学之谋、学之道、学之术从培育青年德智平衡的结构要素出发,结合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具有使其内化所学知识理念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诸功能要素,是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设计的科学创新,极为重要的是这一科学设计体系,历经了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了青年大学生的充分认同,取得了优良教学成效,这一科学设计在他们日后步入社会的生命实践中,获得了其能力全方位提升的理性指导意义。

第四节 德智平衡的素质教育设计

依据科学主义的理念,把握德、智属性特点,在对青年的教育中充分贯彻“何以为生”与“为何而生”的平衡教育理念,无疑构成了当代青年教育的深刻主题,这种教育是一种素质能力的培养,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了价值意义,这种教育是一种真实的教育,使他们在实践中具有求真、求实的人格育化;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对人全面发展的设计,使他们深深明确了“我能够”与“我应该”的平衡德智发展关系。

认知式与体验式学习结合

知行与行知的学习方法,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其内含却深刻地显现着学习心理的不同运行机制。知行是我们先有结论,后以生命的实践来实证,它以大脑机能来认识,后介入实践来体验内化知行仅包括信息掌握、逻辑理念和思维推理,而行知却是先依靠生命的体验,后以这些体验来产生结论,知行成分主要是运用信息掌握、逻辑概念和思维推理的大脑机能,而行知却在实践中提高观察力,提升分析力,丰富想象力,历练问题解决力;知行是通过因习而知(博览),因悟而知(思悟)的途径来表现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心理过程,而行知却是通过因疑而知(疑问),因过而知(反省)的途径来表现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心理过程。

img7

大学德智思想教育对人的能力素质培养的科学设计

我们在此力图证明的不是二者之间的优劣取舍,而是强调二者之间功能作用的互补所构成的完整的科学学习,进而通过这种科学的学习,完成青年大学生的两个转变:一是由教材体系向能力素质培养的转变;二是由知识理论体系向信念信仰体系的转变。

由这一德智整体能力结构图示不难看出,它以学之谋、学之道和学之术为一个系统结构,全面揭示了对青年素质能力培养的功能,培养出信仰坚定、能力见长、价值多元、思维通达、适宜时势的人才。使我们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有本质的把握,更有助于我们对他们未来人格和能力素质规律的全面掌握,这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我们对青年思想教育进行全面、深入和有效地概括。因为这一结构揭示了构成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联系方式。

第二,有助于对当代大学生相关思想理念与行为表现作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集中反映了他们行为活动中思想产生的各种内在原因。

第三,有助于对青年大学生行为实践的效果和影响作出评估,因为这一结构图示从总体上把握了青年学生各种思想趋势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四,便于我们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进行监测,因为它对相关过程的本质要素和特殊都有明确的界定。

第五,有利于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的预测,因为该结构是从总体上掌握思想变化的一般认知规律。

第六,有助于揭示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在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相互影响和相互转换机制,因为这一结构系统是建立在动态的外界影响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从学之谋、学之道、学之术分解的视角作进一步分析,便能了解我们对青年大学生德智平衡体系的培养结构价值,它是一个全面科学和有机体系。

结构分解图一:

img8

结构分解图二:

img9

结构分解图三:

img10

由学之谋、学之道与学之术这一科学设计的教育体系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它见长于对青年主体性、自我能力、自我意志信念以及自我发展全面性培养的关注。

“人就他的各个方面,他的种种处境的差异和他的责任范围来讲,都构成教育的真正主体。”(5)我以为只有确立了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按其能力育化的特点来构建素质教育模式。改变程式化教育影响下学生因盲目地顺应学科体系和教法体系而成为消极的被塑造者的被动地位,而教育者本身也不该成为“加油员”“反刍鸟”,而应是园丁,这就是为青年自我能力发展与个性展示提供的科学的育化方案及方法。

我们于此不难发现,学之谋,从青年认知结构出发,提出了他们能力培养中的一个转变和应具备的能力,显示了与他们同一生理与心理年龄相吻合的甄别力、选择力与自控力的培养;学之道则从育化青年能力与人格的内容结构出发,涵盖了他们精神成人的德智全面要素,使他们具备德智平衡发展的基础,创新学习的途径方法,体验亲情、友情、爱情及人情的感恩之情,领悟角色使然的人格魅力,育化坚韧、节制的意志品格,构成了每一个个体全面发展的诸多匹配要素之道;学之术从方法论的视角,提出了符合现代青年完成全面学习并获得科学认识的四种方法。因习而知反映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宽泛知识基础,因悟而知反映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悟的作用与功效,体现了他们的亲知能力;因疑而知反映并适应了他们敏锐好奇的审视能力,对所学之问产生自己的疑问,进而历练了他们的质疑力;因过而知反映了他们对自身成功与失败的反省能力,在理性与实践的成败对比之中,获得切己的真知。

所以,学之谋、学之道、学之术从培育青年德智平衡的结构要素出发,结合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具有使其内化所学知识理念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诸功能要素,是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设计的科学创新,极为重要的是这一科学设计体系,历经了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了青年大学生的充分认同,取得了优良教学成效,这一科学设计在他们日后步入社会的生命实践中,获得了其能力全方位提升的理性指导意义。

【注释】

(1)Simon Blackbuin.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344

(2)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3

(3)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53

(4)宁夏大学生发展状况蓝皮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25

(5)终身教育导论.华夏出版社,1998: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