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态度的情感要素、认知要素与德性要求
你通常喜欢一门课程不是因为它让你变得兴奋,而是因为你相信这门功课为你提供了达到你个人的重要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所以,态度常常以情感体认为基础,又以认知为基础。
情感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是强度水平的情感状态或说心境,具有提高认知加工的效果;超高强水平的感情激活干扰甚至阻断认知加工过程,过低强度激活则不足以维持认知中所要求的激活量。同时,正向情感体验能改善人的智性操作质量并影响态度之转变。通常是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对事物作出正、负的评价来影响我们的态度。换句话说:改变我们的常常不是刺激物本身,而是我们经情感体验后对刺激物的评价所致。
有两个秀才结伴赴京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人群。看到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凉了,心想: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棺材,是不吉利的兆头,心情一落千丈,结果考试时文思枯竭,名落孙山。另一秀才则想:棺材、棺材,不就是又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结果文思泉涌,一举高中。
这则故事恰恰证实了西方心理学家艾利斯著名的“ABC情绪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指人们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态度;C代表结果(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结果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态度,即信念B。
由此可知,人的信念、态度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评价是多么的重要。19世纪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情绪通常是从整体上影响信息加工的发动、干扰和结束。
你曾听过一个已不爱自己丈夫的妻子能在五分钟之内通过真切情感体验完全改变自己的态度的故事吗?
车开到中途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她想,她必须说出来,在回到他们都熟悉的城市之前,她要告诉他,她不想再继续和他一起生活了。
这个念头并不是突然之间萌发的。当初,别人介绍认识他说他老实本分,人比较可靠。那时她已经28岁,因为婚姻的事天天被父母催——在老家,她这么大的女子,大多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她一直没把自己嫁出去。对他,她没有太多感觉,他只是寻常男子,无论相貌还是工作。只是他看上去很老实,话不多,倒有几分沉稳。但他并不是她想要的那一个虽然在农村长大,亦没有过于美丽的容貌,但读了4年中文的她心里对浪漫是有一种渴望的,一直想等到一个温柔俊朗的男子开始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
所以她一直犹豫,却没想到他出现不久,母亲生病,在电话里哭着问她能否在自己闭上眼之前,看到她不再是一个人。
母亲的话成全了他们的婚姻。回老家办了酒席,家人对他都满意,尤其母亲,身体竟然彻底康复了。
回来,他们成了夫妻。也许是因为不够爱,也许因为委屈,不管父母怎么催,这次,她定下心来先不要孩子。跟他说,他默许。
他就是那样的,她说什么都应着,自己好像没有半点主心骨。可是她也挑不出他什么不好——工资按时上交,干净勤快,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平常同事在那里一起为家里的男人发牢骚时,她甚至插不上话。偶尔她们开她玩笑,说她嫁了个好男人,脾气好又老实,让她省心。
但她们不知道,她其实一点也不想省心,她一直都盼望那个男人带给她爱情的神秘感觉——哪怕患得患失,哪怕让她睡不着觉,有动听的也许不那么诚恳的话,有一些她需要用心猜测的小游戏……可是,他始终就像白开水,让她一眼就看透。
慢慢地,她就动了和他分开的念头,觉得跟着他过下去,这辈子,真的委屈了。
那天他们一起回家看望她的父母,母亲又催:“都结婚两年了,赶紧要孩子吧。”
她还没说话,他就点头答应,说:“要,要。”
回来的路上,她看着他,越发地厌烦。而他那种专心开车的沉默表情也成了压倒她承受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的婚姻,她怕自己过不到头就会被闷死。
于是她忽然喊了他一声:“我想跟你说点儿事。”
他只是应了一声,依旧专心开车。
她的声音更高了一些:“我觉得,咱们还是……”
他忽然打断她:“等5分钟再说好吗?就5分钟。”说完,眼睛依旧专注地盯着前面看上去略显空旷的高速路,不再开口。她不说话了,5分钟,她能等。
5分钟后,他将车开到一个服务区,停下车熄了火,这才转过头对她说:“你现在跟我说吧。”
她有些不耐烦地问他:“为什么要停下车说?”
他沉默片刻,低下头:“我感觉你想跟我说的,也许是会让我难过的事。我刚拿了3个月驾照,技术不太好。我害怕如果你的话让我难过,我开车就会分心,这是高速路啊,万一出了事,车上就方向盘这边有一个安全气囊,你那边没有。我得保证你的安全现在好了,你说吧。”
这好像是第一次,他在她面前说了那么多话,却让她把刚才想说的话封在了唇边。她好像第一次重新认识眼前这个做了她两年丈夫的男人。是的,他不是她想要的男子,他不浪漫,他们之间,连“爱”字都没说过,她一直认为,和她一样,他也只是在日渐尴尬的年龄里想要个婚姻吧。可是现在她忽然发现,她错了这个习惯沉默、因老实而略显木讷的男人,有颗非常细腻、非常懂爱的心。
这是个会在任何时候把她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男人,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人生中最浪漫的一幕。而这浪漫,她已经知道了定然和爱情有关——没错,他爱她,是她一直在忽视。
只是刹那,心中已是千回百转。当他重新抬起头来,看到的是她从不曾有过的生动笑脸。她说:“我刚才想告诉你,你答应我妈的事,能做到吗?”
他愣住了,然后,她清楚地看到,他的双眼,一点点泛出喜悦的泪光。
评价该怎样影响我们的态度啊!
情感体验唤起行为动机
当我们具有一定的生活态度之时,除了认知之外,情感体验也常常改变我们的态度,尤其是因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念而最终改变了我们的态度。这里,直接是由正向情感体验与负向情感体验的两种方向来完成的。
人们之间是兄弟般的关系的这样一种态度,可能会使我们在生命实践中和蔼待人,但如果我们时时在现实的情感体验中无不感受到欺诈、算计、失信,我们可能会由此得出另一结论,即人和人是狼和狼的关系,伴随着这一观念的转变,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此,这里有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我们的情感体验之向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由认知走向信念的重要性支撑力量!
又例如:人体在缺氧的刹那间产生恐惧感,在缺水的时候产生紧迫感,这些感情上的感受和内张力一样,也是人体需要的反应,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饥饿、干渴、呼吸、性欲等均是如此。人想要喝水的诸多需要、动机和行为,是体液诸多成分变化所提供的驱力信号和紧迫感的情绪二者结合的结果。当液体成分有所变化并感觉口渴时并不立即导致机体衰竭,但口渴的急迫程度使人无法忍耐,就是情感在此放大了内驱力,从而成为了行动的动机力量。当这种被情感放大了的内驱力常常冲破了个体的内在德性约束,不该发生的行为便在这种态度支配下发生了。
德性情感体验
有关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会诱发不同性质的人生评价与信念。一个人在生活中虽然会经历诸多的环境和事件,但只有那些使他发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的环境和事件,才能容易诱发和唤醒其德性情感,诸如:“我无法忘记他,他唤醒了我的德性良知”“我觉得那样做心里才不会歉疚”“因为这件事令我后悔”等。很明显,当你的境遇给你带来快乐与惬意的体验,唤起良知时,你会更加欣赏和坚定你的已有生存方式,或自觉自愿地优化自己既有的生存方式。
我家住在5楼,订有一家公司的纯净水,送水的是一个小伙子。
一天,小伙子来送水,我问起他的家庭和送水的事。小伙子说,他妈妈卧床多年,药罐不离,每个月要花1000多元。他送一桶水提成几角钱,由于联系的客户少,每月只够供养那只药罐。
我听得心里酸酸的,把最后一张水票给了他。小伙子见我的水票用完了,嗫嚅着问:“家家矿泉水取自深山,高品质、纯天然、无污染,不知道你还继续喝不?”
说实话,这家的水质不太好,我早就不想喝了。但面对这双乞求的眼睛,我的心软了,急忙说:“喝,继续喝,我明天就去买水票。”小伙子听了,朝我感激地一笑,步伐轻快地走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酷热难耐,我打电话叫送水。过了好久,也没人送水来。我以为对方忘了,正准备打电话催,不想门铃响了。
我打开门一看,一惊,原来是一个60来岁的大伯,扛着一桶水,双腿发颤,面青唇白,上气不接下气。
我赶紧上前帮着接住水,问:“大伯,是给我家送水吗?”
大伯拿出毛巾,胡乱擦汗,吃力地说:“是啊,我儿子病了我替他送。”他停顿了一下,等喘顺了气,接着说:“下面还有一桶水,我去去就来。”大伯蹒跚着,抓着楼道的扶手,一歪一斜地下去了。
又过了好久,大伯才扛着水上来。大伯把水放到地上,倚着门框,喘着粗气说:“人老了,身子骨不听使唤了,提一桶水就要歇几次。”
我忙说没关系。大伯笑笑,换上鞋套,把水提了进来。
我执意叫大伯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喝一杯茶。
又一次,大伯送两桶水,我把最后两张水票给了他。大伯看着我,嘴唇翕动着,犹疑着问:“你的水喝完了,你看这水怎样?”
我知道大伯的意思,他老伴和儿子病了,他希望多一个客户,多送一桶水,多挣几个钱,多缓解一点儿生活的压力。我赶快说:“这水好,你放心,我会继续喝的。”
大伯摇摇头,急着说:“我不是这意思,这水其实不是深山的矿泉水,而是在县城接的自来水,老板只是在自来水里溶了一种药丸,消消水腥气。我多次劝老板不要这样,但他就是不听。”
我大吃一惊:“这是真的吗?”大伯说:“这都是我亲眼看见的,医生说我儿子也是喝这种水病的,我是劝你不要再喝这种水了。”
我终于明白,这种水怎么老是有点儿混浊,还有一丝怪味。我纳闷:“你这样揭自己的短,挖自己的墙脚,不会影响你的工资吗?”
大伯憨笑着说,他少送几桶水,只损失点儿小钱,如果我们喝出了病,那就要用大钱呢。
大伯提着空桶下楼去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呆若木鸡。
后来,我就不喝这家水了。但大伯还在小区送水,不过原来他要送十几家,现在好像只送一两家了。
一次我碰上大伯,问他儿子如何了?大伯一笑,说早好了,谢谢你记挂他,他不送水了。我又问:“现在你到小区送水好像少多了,你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呢?”大伯说:“经过我大半年的‘宣传’,现在我送的客户减少了大半,我每月的工资也减少了大半,每个月除去摩托车的汽油费,就剩不下几个钱了。”
“你工资这么少,家里又这么困难,你不如去找份其他事做,何必吊死在这棵树上呢?”我说。
大伯说:“找其他事容易,挣钱也更多,但我还想继续送水,直到把这家公司送垮。”
我怔怔地看着大伯:“你这样做,是不是老板克扣过你的工资,或平时对你态度粗暴呢?”
大伯说:“老板对我一直很好,你知道老板是谁吗?”
我摇摇头。大伯低声说:“他是我弟弟。”
大伯看着我,沧桑的眼里透着纯净,就像深山里的一泓清泉。
我因此而感悟到了良知的力量!
其实,德性情感体验给予我们作用,常常还会牵引我们的智性,以使我们在对事物道德意义的体验中反映出其中的智性要求。
我不止一次听人说:“自助餐是一种诱惑人展示自己贪婪和丑恶本性的就餐方式。”他们以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种种胀得翻白眼却不甘放碗的例子作为依据,来论证这句断语的合理性。
对于部分同胞在自助餐上的表现,我是有所领教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在一种敞开供应的状态下,“少拿就是吃亏”的心态支配下,或多或少地干过一些丢人的傻事。我曾亲眼看过一位朋友因为吃自助餐而胀出胰腺炎,险些死在医院里;也看过幼儿园举办的冷餐会上,家长们唯恐孩子吃亏而越俎代庖地哄抢;也看到过某些人为了让老板不赚自己吃的太多,而将吃不完的东西尽可能多地丢进垃圾桶。
以上这些场景,足以证明“自助餐诱发人的邪恶”这一论点并让人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某一天与一位老前辈喝茶聊天,听他一席话之后,才有所变化。
他说:“人们在自助餐面前的种种丑陋表现,从根本上还是一个认知与见识的问题。打个比方,如同久饿的乞丐,某日被餐厅老板免费款待,大家是绝对顾不了吃相的。用手抓、用衣服包用尽可能直接的方式抢夺。究其原因,是因为乞丐们饿急了,不知道这免费的午餐能供应多久,大家因而疯狂地争抢,将饥饿记忆留下的恐慌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旦老板宣布:大家别急,免费午餐将一直进行下去。这句话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乞丐们的焦灼,他们肚里有货了,也渐渐开始有了填饱肚子以外的其他愿望,如喝杯酒、洗洗手,或干脆抹抹脸,换件干净衣服,并最终开始注意自己的吃相。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过程,你不能凭着人们最初在懵懂和焦虑状态下的表现,来给事物下结论,一切都是有过程的。巴黎现在漂不漂亮时不时尚?但三百年前也是遍地跑猪鸡飞狗跳臭不可闻呢。
老人的话并没有讲透我心中的疑问,却给了我一个看似不相干的启示,我发现,他的这段话语用来说自助餐,倒莫如说是在说人生,或干脆可以说人生就是这样一场自助盛宴。
从出生那天起,我们就来到这样的一个大餐厅里,这里酸甜苦辣,各样的口味一应俱全。财富、名誉、友谊、爱情、食欲、美色等各种各样的大菜,一道一道金碧辉煌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似乎也像故事中那些乞丐一样,凭着自己的欲望自取。往往在这个环节多数人是疯狂而盲目的,大家在饥饿感的支配下,不顾仪容和姿态,只是尽可能多地往自己盘中抢,唯恐迟了、少了而吃亏。这样的结果是很多人付出巨大的心力和体力,揽下了一大堆自己用得上或貌似用得上而事实上却无用的东西。有的人甚至会被欲望和愿望所伤,像那些因醉酒和饕餮而死于胰腺炎或别的疾病的人。
多数人会停留在人生自助餐的第一个层面,抢夺、挣扎、恐慌、焦虑地被自己的欲望支配着,被超量的食物折磨着,吃相难看,心态纠结地活着,把生活当成是一种痛苦。
另一部分人,会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量有多大,于是可以安定平和地取自己想要的那一份,酒至微酣、身心不疲地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美食,并从中获益。
还有极少数的人,明白人生的真谛,他们会换上干净漂亮的衣服,轻捷而优雅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然后在曼妙的音乐中,细细品味那份恬淡安详的幸福。这样的人,就把生活变成一种艺术了。
当我们一旦被欲望所驱使,我们的智性将会打折;当我们能控制我们的欲望,智性便油然而生。
如果你身处下图的情景中还会表现出你的智性吗?
贪得无厌
在印度,人们常用一种特制的小盒子捕捉猴子。在安置固定好的盒子里放上美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能插进猴子前爪,但只要它抓住坚果不放,其爪子就抽不出来。可悲的是,猴子的习性,使它不可能放弃已经“到手”的东西,即使面临就擒是如此。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坚果”需要“紧握”,诸如对某项术渴望成功的追求,对已获得美好爱情的维护,等等。这样的“紧握”需要鲜明的目的性,清醒的果断性,刚毅的坚定性,理的自律性和可控的自制性。如果以这必具的五性且来衡量一下猴子的“素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前三性猴子似乎也并不缺乏:它有“鲜明的目的性”,是为拿到坚果;它有“清醒的果断性”,见有坚果就拿;它在“刚毅的坚定性”方面也并不逊色,坚果一旦紧握住就是不放,大有誓与坚果共存亡之势。它所缺的似乎只是“理智的自律性”和“可控的自制性”。然而,也正是这两性的缺乏,使不少猴国的公民们陷入囹圄,招致自毁之灾,其教训不可谓不深矣!
人,不同于猴子。智者除了重视前三性之外,更看重的则是理智的自律性和可控的自制性。即使目的性高尚,果断性亦佳,坚持性优秀,还不能说明一个人生存智慧的优劣。唯后两性也表现卓越的佼佼者,才有望成为八面来风、顺势成才的时代骄子。
所谓理智的自律性,就是审时度势,以使主观愿望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作用。自律,不是自卑,不是盲目的“自谦”,不是“尽可能地丧失”,而是在正确认识自身潜能可供阶段性挖掘水平的前提下,科学地、积极地确定留有余地地“紧握”的目标,既不做盲目的超前者,亦不做尾随的拾人牙慧者。所谓可控的自制性,即在客观地确认可以“紧握”的目标后,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情绪的自控和行为方式的调节。有可控的自制性的人,既能为力争“紧握”的目标奋斗锲而不舍,又大多能有效地抑制行动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往往难免滋生的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对此曾有精彩的论述,他说:“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2)
正如人生就像驾驶一部车,会换挡的人不多一样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