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教育中的态度改变与行为改变

第三节教育中的态度改变与行为改变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教育中的态度改变与行为改变与宣传不同,教育试图通过信息、证据、事实和逻辑推理来改变态度和行为,在理想的情况下,教育者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去思考什么,而是怎样去思考,但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之悲剧,在于有想象力的人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缺乏想象力,更大的悲剧在于我们的教育常常使他们失去了对已知领域的怀疑能力和对未知领域的假设能力。

第三节 教育中的态度改变与行为改变

与宣传不同,教育试图通过信息、证据、事实和逻辑推理来改变态度和行为,在理想的情况下,教育者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去思考什么,而是怎样去思考,但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之悲剧,在于有想象力的人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缺乏想象力,更大的悲剧在于我们的教育常常使他们失去了对已知领域的怀疑能力和对未知领域的假设能力。

知识还是能力

不是去思考才能,而仅仅是怎样去思考。很明显,前者追求知识,后者考量思维能力。我们在实际的教育中,力图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就必须使对象内化他们的知识,体悟到所学知识成为能力的价值。我们看看下面这一生活案例,会从中发现我们的教育在育化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所需要做的,以及怎样改变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从而走向思维力的培养。

每年6月的上旬是中国高考的日子,而到了中旬就是法国的中学毕业会考(lebaccalauréat,简称BAC)。BAC是法国中学学业的最高文凭,学生一旦通过,就可以申请一般大学,所以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而6月16日,则是61万法国中学生高考的第一天。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由拿破仑于1808年3月17日下令设立,不论是文科(文学、经济、社会)还是理科考生,哲学作文都是必考的科目,所以法国每个人在中学时代都有为应付考试而“背哲学”(类似我们中国学生“背政治”)那样的经历。哲学课的地位与法语、数学和物理这样的主课不相上下。

让我们看看2008年法国高考作文的题目。

文科:

  1.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2.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

  3.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

理科:

  1.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

  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

  3.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经济社会科:

  1.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2.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

  3.评论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文字。

也许有人会觉得法国学生面对如此沉重的哲学话题,活得未免有点儿太累。其实,哲学思考虽然费脑子,但是也可以使法国人对人生采取超然的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

不难看出,仅仅从问题的设计中便能知道这种教育对能力培养的侧重!由此我们会发现:没有宽泛的阅读,不能构成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没有平素间逻辑思维的训练,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没有生活中的体验与感悟,就更难回答这些问题了。一句话,这是能力培养的教育,至少是思维能力培养让学习者在学习中肯定自己的价值所在!

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都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方法还是结构

其实我们经过无数的社会实践活动,早已明晰着这样一个道理:在由教育去改变人们的态度不该仅仅在方法论上做改变,而应该在态度的结构或行为的结构上去思考。这个思考的最后,结果将促使我们强化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这样会导致一个重要性的结果,即社会实践无疑将会对受教育者一种学校中所不能具有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上的体验,作为一个个体由认知走向信念、态度步入行为起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支撑作用。

作为个体的情感体验,它所体现的价值作用是多方面的,但至少不能忽视它的以下几个作用功能。

第一,体验使教育与体验者发生实际的情感关联,使体验者经历感动。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追求一种接近科学或符合科学逻辑的教育模式,是试图以科学理论与技术逻辑关系取得态度或行为改变的情感教育实践,故而离“人的生活世界”越来越远,因为态度改变和行为改变就远离了人性对事实求真,价值求近的本质。为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将人们的态度改变与行为改变立足于实践中的情感体验,是因为它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使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方式。

我们该怎样教化今天已普遍具有冷漠心态的大学生,我在教学中就选择了这样的一个生活个案,使很多同学们有了切己的感动,乃至于冷漠态度的改变……

山间公路上,车内的三名持枪歹徒居然盯上了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要带女司机下车去“玩玩”,女司机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应声奋起,却被打伤在地。男子气极,奋起大呼,试图让全车人共同制止暴行,却无人响应,任凭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丛。半个时辰后,三歹徒与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归来。车又将行,女司机要被打伤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让步,僵持起来。

“喂,你下车吧。我的车不拉你!”

中年男子急了,说:“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我想救你还错了吗?”

“你救了我吗?你救我什么了?”女司机矢口否认,引得几个乘客窃笑。

中年男子气极,恨自己身无大侠之力!救人未成,可也不该得到被驱逐下车的结果呀,他坚决不下。“再说我买票了,我有权坐车!”

女司机板起脸,无情地说:“你不下车,我就不开。”

没想到的是,满车刚才还对暴行熟视无睹的乘客们,却都像刚刚睡醒般,齐心协力地“劝”那男子下车:“你快下车吧,我们还有事呢,耽误不起!”有几位力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这位中年男子下车,使人想起莫泊桑笔下《羊脂球》里的情节。

三个歹徒咧着嘴,得意地笑了。其中有个黑皮无赖毫不知耻地说:“哥们把她玩恣了!”另外两个歹徒也胡言乱语:“她是我对象,关你屁事!”一场争吵,直到将那男子的行李从车窗扔出才告结束,他随后被推搡而下。

汽车又平稳地行驶在山路上,女司机掠了一下头发,按响了录音机。

车快到山顶,拐过弯就要下山了。车左侧是山开的路,右侧是百丈悬崖。汽车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机脸上十分平静,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眼睛里淌出晶莹的泪水。一歹徒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说:“慢点开,慢点开,你他妈的想干什么?”

女司机并不说话,车速越来越快。歹徒企图扑上去抢方向盘汽车却像离弦的箭向悬崖冲去……

第二天,当地报纸报道:伏虎山区昨日发生惨祸,一中巴车摔下山崖。车上司机和13名乘客无一生还。半路被赶下车的中年人看到报纸哭了。谁也不知道他哭什么,为什么哭……

第二,体验使态度改变过程中所实施的教育取得了事实与价值的一致。我们态度改变或行为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处情境,但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过程中,无法使教育理念得以在情感体验上认知且进一步内化,这样就无法完成态度改变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我确信人和人之间是兄弟般的关系,但如果在实际情感体验中是相互算计,你死我活的争斗,我还会坚持先前的态度吗?在现实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却必须是统一的才能确立态度。

第三,体验可支持不同种类的学习,以达到内化的结果。人类的学习有三种,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道德的学习。每一种学习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性质不同,不可代替,但对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均具有作用。其中,知识的学习,重在习德,理解技能的学习,重在联系和训练;道德的学习,重在体验。而更多的态度与行为转变,与深切情感体验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四,体验使我们对态度、行为改变诸要素发生切己的理解与感悟。我们一直在灌输这种程式化教育的过程中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总以被程式化教育的理念去统摄现实,一来常常产生脱离现实的理解,二来难以对这些理念给予内化。相反,从日常生活领域的大量观察和体验中发现:体验者真正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容易入其脑,进其心,内化其中。

第五,体验有助于体验者融通生存实践的关系,完成态度改变。只有当我们从内心体验到某种价值,或体验所发生的事情被我们已存有的观念实证强化时,才更能改变我们的态度或行为,那是因为当你的生存方式本身能给你带来切身体验之思时,你会更加欣赏和改变,或坚定你的生存方式,在你的主客统一性中经历着生命和周围世界的变化,并能使你容易进入一种生存实践的情境之中。

临渊问水,可得鱼之甘苦。体验生命真情,可确信一颗心的善良与美丽。

有一个叫彦玲的高三女孩,家境贫寒,她一天的饭,只是去食堂买两个最便宜的菜包子,却不当着大家的面吃,总是等午休的时候,班里的学生走得差不多了,才悄悄拿出来吃掉。

好多学生不理解她的这种做法,甚至有的学生说她有些虚荣。大家都说,贫穷并不可耻,遮掩自己的贫穷才是可耻的。但彦玲不为所动,依旧在班里的同学走得差不多了,才把包子拿出来吃掉。

央视新闻频道的记者采访她,谈到了这一细节。她说,那个菜包子的味道很呛人,很难闻,我等到大家走了之后再吃,只是怕大家闻到那个难闻的味道,不想让大家跟我一起受罪。

一颗露珠,不会在叶片上停留太久,却可以在一瞬间辉映整个世界。真正善良的心灵,是藏在云间的润雨,是伏在林间的惠风,默默地把清爽与润泽送上人的心田之后,便转身离去,不留下一丝印痕。

因为从人性的深层逻辑来看,人们更愿意相信和遵从他们现实生活的逻辑,而不会是引导者人为设计的行为逻辑。

由以上分析可见,生命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发生并改变我们的态度或行为,并不取决于引导者说教的多少,也不取决于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传达的信息量的多少,更不取决于施教者所具有的威严程度,而是取决于体验者所处的关系世界和行为情境,取决于体验场中所有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取决于智性的启迪或德性崇高的景仰。相对来说,体验者本人对体验内容与心灵震撼程度与他理解的生活逻辑、自然法则和人生哲理成正比,即体验愈深,心灵感悟愈强,则改变态度与行为的可能性则愈大,尤其是和本人的生活逻辑、自然法则以及人生哲理越吻合,则更是如此。因此,如果说在我们的生命实践中存在着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态度与行为要素的话这不仅仅是教育,而且是赋予教育之中体验者自己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点点滴滴的切身的情感体验。

【注释】

(1)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山东文艺出版社:141

(2)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512~5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