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意识管理体系

一、意识管理体系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待师范英语专业的意识和态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与学的活动中的具体行为。教师职业正在朝专业化的方向快速、稳步发展。以上4个方面是我系英语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常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意识管理体系

行为受制于意识。对待师范英语专业的意识和态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与学的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又特别是高校综合发展现状的影响,高校师范英语专业的“师范”特性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师范英语专业毕业学生的质量和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由于个性发展需求的可变性,我们并不反对师范英语毕业学生从事与英语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淡化师范英语专业“师范”特性的理由。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改项目《现代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研究论文,并得到该项目资助

任明崇(1955—),男,四川平昌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化及英语教学研究

相反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和有计划的实践锻炼以获得进入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但这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获得必须要有一个支撑点(依托),而高校开设的“专业”正是这个支撑点(依托)的具体体现。如果没有“专业”这个支撑点(依托),高校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就会陷入混乱和盲目之中,并因此偏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生对未来职业取向的个性发展,必须是以先学好本专业课程为前提,并以本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心得体会、思维意识、方式方法等为参考,在不影响本专业课程学业的前提下,利用大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多渠道学习、训练跨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职业正在朝专业化的方向快速、稳步发展。“教育观念向教育技能的转化的过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征,这就注定了教师必须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才能完成这些转化。正是基于这些需要,专业型教师教育应运而生,受到长期的专业训练、接受较长时间的养成教育、不断接受在职教育成就了专业型教师发展的必经之途”[1],其中系统的师范教育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简单地为了学生所谓的综合发展而否定这一客观事实。我们承认:一名英语学得很好的非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会在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刻苦和努力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但这种成功一定是(或者至少是先期一段时间)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的。这是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所不能容忍的,也不是我们所倡导的英语教师培养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把“师范意识”作为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的先决条件,并提出以下要求作为意识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1.担任英语教育专业授课的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行为中适时贯穿师范重要性的教育,并以此随时提醒学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经过认真、持久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

2.担任英语教育专业授课的教师必须无条件担任师范专业毕业年级学生试讲指导教师和见习带队教师,并做好相应记录,以此随时提醒教师不要忘记自己所教课程的专业特性。

3.担任英语教育专业授课的教师必须无条件担任师范专业学生各种基本技能师范比赛的评委,并通过教师的亲身参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师范技能自主训练的热情。

4.在一年一度的上届实习总结暨下届实习动员大会上,请参加实习的学生代表和在中小学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畅谈教师的成长经历,以此来激励大一至大三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热爱,引起他们对英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高度重视。

以上4个方面是我系英语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常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我系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