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邓小平在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5]几十年来,我国一直把独立自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邓小平在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在:

第一,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第二,提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揭示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性质和任务。

第三,提出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战略“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在国家利益中,必须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首位,同时,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核心,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

第四,确立处理党际关系的新原则。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的一系列论述,归纳出新时期我党处理党际关系应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按照这四条原则,我们同各国政党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外交事业。

第五,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途径。邓小平指出,解决争端,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为解决国际上的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对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领海争端,他主张用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办法来解决。

第六,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动乱的严重情况下,高瞻远瞩地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邓小平指出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中国永远不称霸,但在国际问题上还是要有所作为。

这一切外交政策有个前提,那就是独立自主。所谓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我们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怕鬼、不信邪、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邓小平对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和高尚品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宽广胸怀和外交能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江泽民还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我国已经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事务可以发挥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渉及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决不妥协退让。坚决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但要讲究斗争艺术和斗争策略,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有理、有利、有节。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根据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完善解决分歧,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在作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