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个人学习环境综述
陆 芳1,2
(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E-mail:flu@scut.edu.cn;
2.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641)
摘 要: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在终身学习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其中,基于Web2.0的个人学习环境(PLE)又是重中之重。个人学习环境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理念,本文主要介绍了其发展的原因、概念及内涵、特征,分析PLE的组成要素,并提出PLE模型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PLE 个人学习环境 Web2.0 Mashup
The Summary Of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Web2.0
Lu Fang1,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mail:flu@scut.edu.cn;2.Cente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Informal learning based on the network is holding the important role in life-long learning,among them,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based on Web2.0is most important.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a new concept formed in recent years,this thesis mainly introduces its cause of development,concept and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analysis its elements,and raises the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LE models.
Key Words:PLE;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Web2.0;Mashup
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VLE)的研究历史相对悠久,从关注内容(特别是网络学习资源)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以课程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中心,到以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等,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技术不断促进VLE的发展。21世纪初,在虚拟学习环境领域开始出现关注多工具聚合的个人学习空间,逐渐收拢为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PLE)这一概念。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Robot Coop发布了43Things网站[1],以目标为导向,根据学习者描述的个人目标,将目标相似的人聚合在一起,协作完成目标,这是国际上较早出现的PLE雏形。在概念的描述上,引用频率较多的是加拿大教育技术专家Stephen Downes所描述的:“PLE是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2]
一、PLE的概念
个人学习环境是学习环境中的一种,《教育大辞典》是这样界定“学习环境”(Learning environment):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的条件。[3]在关中客的《个人学习环境(PLE)漫话》一文中,对学习环境定义如下:“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是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是学习者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它在个体和群体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4]
个人学习环境包括现实的部分和网络的部分,即传统的物理学习环境和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文中所指个人学习环境主要指网络个人学习环境。对个人学习环境定义及内涵分析的研究不少,各有特点,通过文献研究,把PLE简单概括为:由学习者构建的、可包括Web2.0应用或其它学习工具的分布式网络学习环境。这一定义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构建主体,PLE是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进行主动构建的,非常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二是内容上,PLE是多个工具的分布式聚合。
二、PLE发展的因由
国外对PLE的研究较多,包括PLE年会、IEEE年会的PLE讨论区等。2006年,英国波尔顿大学组建PLE项目组,较全面地总结PLE的相关概念和操作。2010年,加拿大著名的数字化学习专家史蒂芬(Stephen Downes)和西蒙斯(George Siemens)等人开设关于个人学习环境和关联知识的开放课程: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Networks and Knowledge2010(简称PLENK2010)[5]。最两年,对PLE的研究越来越热。
在中国期刊网中以“个人学习环境”、“PLE”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以“个人”+“学习环境”进行模糊搜索,截至2011年3月为止共检索到30多篇与PLE相关的学术论文。国内关于PLE的正式文章出现于2008年。
学习环境和个别化学习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与之相关的PLE在近两年的时间成为研究的热点,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三:
1.社会的需求
人们对学习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终身学习观点的深入民心。以保持“持续升温”的企业培训为例,目的是让职员通过终身学习得以持续不断地更新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或学习新的职业能力。由于学习是发生在不同的境脉和环境当中,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非常有必要建构一个能有效促进自身学习的PLE。
2.学习者自身的需求
学习科学专家通过实验告知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各异。其中的“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人,还应存在于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即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领域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也有所差异。
虚拟学习环境始终服务并受制于传统授课,无法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个人学习环境的建立,可以使学习者开发一个适应自身学习风格的生成性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更有效地组织基于PLE的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3.Web2.0、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PLE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PLE除了可以通过博客、Wiki、SNS社会网络、社会书签、RSS聚合等Web2.0技术的单一应用或多个整合进行构建,还可以通过基于云计算的谷歌云服务等整合应用平台进行构建。通过PLE把Web2.0等技术延伸给每一个希望组织自身学习的学习者,在PLE的理念指导和技术支持下,汇集非正式学习、企业学习、家庭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自我兴趣为动机的学习等学习方式。
三、个人学习环境的特征
在内涵上,区别于其他的虚拟学习环境,个人学习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个性化
个性化是源于个人学习环境这一概念中的“个人”,一个良好的个人学习环境应该有利于知识管理和知识建构、能促进学习的、与个性紧密结合,个性鲜明,能扬已之长且补已之短。
2.自主性
PLE好比是个体的学校,而学习者本身就是校长,学校层面的学习管理和组织转移到学习者。要建“一间好的学校”,建构一个良好的个人学习环境,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自主性除了包括自己随性的意向,更重要的是能客观地、根据学习需要和个性进行自主管理、自主引导、自我控制。
3.协作共享可连通
PLE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个体的PLE就像Internet上的一台台计算机,最终形成支流,汇为江河,融入大海,聚合在浩瀚无际的因特网。GrahamAttwell说:“学习已经变成了一种像注重认知一样注重社交、像注重抽象知识一样注重具体行动的体验。并且学习与判断和探索紧紧纠缠在一起。”[6]PLE之间是可连通的,个体通过PLE与外界进行交流,PLE所提供的服务应能支持不同个体间的协作和共享,组成不同主题的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社会性网络中促进知识的创造和产出。
4.生长性
个人学习环境伴随学习者的生长而不断生成,在某一阶段、某种内容学习上,会使用PLE中的某个工具或资源,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或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者自身能力的提升等因素的变化,PLE需要学习者进行一定的修改,持续地生长来适应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四、PLE的组成要素
PLE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
1.学习者
学习者要求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有较好的自律性和自控性,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力。
2.学习工具
包括Blogs、Wikis、Podcasts、Twitters等创作型工具;社会书签(Delicio、Flickr)、社交网络(MySpace、Fackbook、Ning)等协作共享型工具;Skype、IM、Second Life、QQ、Gmail等通讯交流型工具;Amazon S3等存储工具;RSS阅读、Bloglines,Netvibes,Pageflakes,Google Reader等内容聚合工具、Explode,Ning等聚合工具、Mashups,Teqlo,Pipes,Dapper等聚合软件;忙吧(http://www.mangbar.com)等在线目标管理及评价工具,其他还包括Google、Moodle、Blackboard、360DOC、Supesite等聚合软件,学习者在内需的驱动下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建构自己的PLE,这些工具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比较一致。
3.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工具本身自带的资源;学习者在PLE中学习所创造的资源,如所获取的信息,对自己建构的知识外显后的成果等;以及其他网络资源。在学习资源管理方面,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查找、上传、下载、评价、共享等功能,在PLE中,特别关注的是资源的订阅、分类、收藏,如RSS的订阅功能、社会文摘的分类和收藏功能等。
PLE是一个通过其有机聚合的各类工具和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服务的分布式网络环境。
五、PLE模型的构建
PLE模型主要由学习者、学习工具、资源三个PLE的组成要素构成,面向用户使用。国外著名的PLE模型包括Scott Wilson的Future PLE模型、Ray’s PLE模型、加拿大卡利巴尔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教育技术顾问D'Arcy Norman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模型等。国内也提出基于云计算、博客、知识管理、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PLE理论模型等。
从这些模型中可以看出,PLE的构建形式多样化,主要是基于某个社会性软件构建,或整合各类社会性软件,或是对开源社会性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也有部分PLE模型是基于Google等综合性PLE环境构建的;在视角上,有些是以工具聚合为主,有些以应用为导向,但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PLE的内涵。
PLE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于Moodle、Blackboard、Sakai等网络学习平台,聚合其他应用软件,主要用于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正式学习相结合使用。
(2)基于某类Web2.0应用,如基于博客、Wiki、社会网络等,整合其他应用的页面进行构建。这种搭建方式简单,适合于初建者,但要考虑,随着PLE的扩展,工具间的整合难度会加大。
(3)基于Google云计算服务等功能强大的网络系统进行构建。这些网络系统已经具备较多的学习工具,并能提供自成一体的优质服务,从整合度来看较高。
(4)基于Mashup等技术自行构建,即利用这些技术聚合所需的网络信息、网络资源和服务成为PLE。Mashup是英语的复合词,Mash的意思为“把…捣成泥、压碎”,指把原有的资源重新混合、配用,up则是混合后的重建、聚合。Mashup最早用于流行音乐领域,指从两首不同的歌曲(通常属于不同的流派)中混合演唱和乐器的音轨而构成的一首新;Mashup在单一页面中合并了来自多个源站点的数据与服务,旨在提供一种模式,将众多网站内容与功能进行汇聚,创造出更为增值的服务并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呈现给学习者。[7]
个人学习环境PLE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没有相应的标准和很成熟的指导模型,它更像是一种理念。但在社会网络越来越突显出重要性的网络世界中,瞬间万变,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学习者通过构建自身的个人学习环境,并在其不断发展中,享受终身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作者简介
陆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教育。
【注释】
[1]43things网址:http://www.43things.com/。
[2]Steve O′Hear.e-learning 2.0—howWeb technologiesare shaping education[EB/OL].[2008-09-16].http://www.ohear.net/weblog/?m=200812。
[3]王同亿.语言大典[M].三环出版社,1990(12)。
[4]关中客,个人学习环境(PLE)漫话[J].远程教育杂志,2008,(1):80。
[5]网址:http://connect.downes.ca/。
[6]尚佳,Web2.0时代的PLE建构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8,(1):18。
[7]王秀芝.邹霞,利用搜索Mashup技术解决非正式学习资源整合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10(2):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