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是大学的第三种力量[1]
2009年4月22日,江泽民同志《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至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了江泽民同志的3部学术作品,可以说初步成为江泽民同志学术著作出版的基地。
而在刚刚闭幕的济南书市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人文类图书“周末读史”系列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中国学会史丛书”、“钱学森系列图书”、“萨顿科学史丛书”、“江南建筑文化丛书”、“世界一流大学丛书”等一系列优秀图书,无论是从市场效益还是社会美誉度上,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当然,这一切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科学时报》:上海交通大学是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而且在全国名列前茅,科研上的成就和创新应该是非常普遍的情况,每年都会产生许多发明创造和专利,但从贵社网上获悉2008年学校改革创新奖授予了上海交大出版社。这足以说明你们出版社在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韩建民:应该讲2008年对上海交大出版社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的圆梦之年、奋斗之年。在学校的领导和全社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乔迁新址、转企改制、事业部改革、重点图书项目出版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8年我们出版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销售码洋和利润都比前一年有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2008年交大出版社好书频出,社会影响日益增大,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科研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为学科建设和传播学术成果以及弘扬学校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样重要的是,这个奖既是对我们改革创新理念和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
大学出版社的发展
“图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出版社”、“出版是大学教学、科研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学术著作是山、教材是水,大学社要山高水长”……近年来,常有韩建民关于大学出版社的精彩论述见诸报端或被引用。从2006年出任副社长,主持上海交大出版社工作后,这个出版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韩建民的这套理论与交大社是如何发生“化学反应”的?
《科学时报》:听说您到上海交大出版社后就该社的定位和发展提出了“依托交大,教材为本,弘扬学术,市场优先”的16字方针,请您具体讲讲这一方针。
韩建民:出版社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出版社定位和产品结构定位问题,在学校的领导下,我们制定了交大出版社发展的三年规划,首先解决了发展思路和定位问题。当时很清晰地确立了交大出版社发展的16字方针,初看起来好像很空,实际上每句话都有非常具体的展开。
“依托交大”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上海交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我们出版社最大的资源和优势,是我们独有的。如何把交大的学科优势和学术优势转化为出版优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当然上海交大不仅有强大的学术资源和文化资源,也有深厚的校友人脉资源。比如江泽民学长是我们的校友,他对信息和能源有那么多研究,从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退下来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些战略性的事情,把他过去的学术研究或者现在关注的问题由母校出版社出版,这是很自然的事。这个优势是我们出版社独有的。因此“依托交大”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也是非常具体的。
“教材为本”是在依托学校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交大特色和优势的系列教材。作为一个大学出版社,如果不做教材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尤其像上海交大这样的全国前几名的学校。我们的理工科偏强,有8个学科全国第一,这个学科优势就应该是我们的出版优势。比如说船舶航运、机械动力、材料、光物理等学科,上海交大都是全国第一的,理应有自己学科的品牌教材并对全国同类学科有带动作用。从去年开始,我们遴选交大出版社的重大教材选题项目,把各个学院的院长和学校教务处长请到出版社集中起来投票筛选。当然这十项教材项目刚刚启动,要有两三年的时间才能看出明显的效果。
“弘扬学术”是大学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术书籍往往市场面比较窄,经济效益不理想。但其实真正好的专业图书还是有清晰的专业市场的,更何况近年来国家各类出版补贴很多,学术图书做好的话也有比较可观稳定的经济效益。对此我社提出了“出版上游效益中心理论”,鼓励策划编辑像学者那样策划开发出版项目,争取国家各种资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去年我社开发的各种出版补贴基金近2 200万元。出版学术著作不能光靠下游小众市场,也要在上游做足文章。这样“弘扬学术”才能做得更扎实更有生命力。
“市场优先”,是要确立自己的特色品牌,确保在市场中的影响,因此尽管目前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平均利润低,但我们依然加大出版市场图书的品种,扩大品牌图书的市场影响,因为从长远看市场还是根本。2008年下半年我们遴选了面向市场的10个重点项目,对这些项目实行政策倾斜,精心打造,优先出版,重点营销,进一步诠释了“市场优先”的基本理念。
《科学时报》:您是怎样理解上海交大出版社与上海交大的关系的?
韩建民: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出版社,出版社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大学出版社在展示学术成果、弘扬学术成就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大学出版社可以延伸学校边界,促进学校发展;此外大学出版社可以整合学术资源,带动学科建设;大学出版社是传播学校思想文化、扩大高校社会影响的重要平台,图书是承载思想的载体,出版社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理念的中枢,因此大学出版社从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传播学校思想文化的作用。学校应该看到出版社在传播学校思想文化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如果学校对出版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位,大学出版社应该比较容易得到快速发展。
《科学时报》:上海交大出版社有了如您上面所说的特点,是否也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韩建民:“巍巍交大,百年书香”,上海交大出版社发轫于南洋公学译书院,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最早就是由这里翻译出版的。上海交大出版社背靠百年名校,又有很深厚的文脉,企业文化日益厚实。近两年来我们在社里提出“讲正气,讲人气,讲书气”。首先要讲正气,不能正不压邪;其次有人气,出版社就大有希望;再次是全社职工要养成爱读书爱品书的习惯,做学者型编辑,经常思考一些理论问题,才能对出版界的趋势有大的把握,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图书发生发展中的一些规律。当然同心同德、创新务实、谦虚认真都是我社提倡的企业文化。
图书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视书如子”显示了一位出版人的责任感与道德担当,那么,提出要让“编辑与图书共同成长”的韩建民则更有一种人文的情怀与思想家的睿智。难怪在这个偏重专业图书的理工科大学出版社,现在也长出了人文思想的瑰丽花朵。
《科学时报》:请谈谈您提出的“图书成长理论”包含哪些内容?
韩建民:具体一点说,是“编辑和图书共同成长规律”。在出版上很重要的一条规律就是:人比书大,书比人传播快、成名快,我们不能只见书不见人。真正做好书的编辑都有“视书如子”的劲头,从选题诞生十月怀胎到出生后的成长,都要用心去策划去关心,尤其出书后更需要编辑关心它的营销和成长。我们现在就是要让策划编辑认识图书成长的人文规律,要人性化做书,以人为本,用心策划,全过程呵护,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有精彩好书出版。
编辑的成长和图书的成长以及出版社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策划编辑要把出版社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出版社也要争取把更多年轻编辑培养成知名编辑,要让编辑品牌化。目前,上海交大出版社一批年轻编辑正在快速成长,我们希望在两三年内要培养出七八个品牌编辑,让更多的人了解交大版优秀图书后面的人。
【注释】
[1]本文原载2009年5月14日《科学时报》,作者钟华,原文标题为《韩建民:出版是大学的第三种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