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风吹雪花入窗时[1]
采访张天蔚社长,是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成立二十周年的社庆之际。走过二十载春秋,对于一家出版社来说,也许正是青春勃发的时刻,而对于一位几乎始终伴其成长的出版人来说,无疑已经感受到一种收获的喜悦。
张天蔚1985年调入上海交大出版社,此前,曾就读于上海交大船舶制造系“水面舰艇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他还完全是个出版的“门外汉”:自1977年毕业留校,就一直从事与教学相关的工作,做过老师,做过团委书记,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学生,还是学生。之所以进入出版这个陌生的行业,张天蔚说:“那是我自己的选择。”虽然当时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只是觉得喜欢读书,喜欢做与书相关的事情,而且因为多年学生工作的经验,对学生读者的心理,有一定的把握。
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刚刚开始创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天蔚颇为感慨,“由于那时还是铅字排版,为了保证图书质量,我们经常下到印刷厂,看校样、对红。中午就坐在空油桶上吃饭;晚上看校样,窗外下着雪,风吹着雪花从窗缝里飘了进来。”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张天蔚和上海交大出版社摸索走一条有特色的图书出版之路,即建立起图书“一体两翼”的格局——以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体,以科技图书和工具书为两翼。20年来,该社出版的一批新版教材和学术著作荣获各类奖项,其中《汉英大辞典》和《英汉计算机技术词典》荣获中国图书奖;同时,图书销售码洋、经营利润也逐年稳步上升,到2002年,全年共出书559种,其中新版书306种,销售码洋达7 500余万元。
张天蔚有两个颇为形象的办社理念。一是“哑铃战略”,指出版社的经营机制呈哑铃型。哑铃的一头是选题策划,一头是市场营销,而在哑铃的中间则是出版社的生产制作部门,这些环节逐步转向依靠社会化服务来解决,以顺应出版市场化的趋势;另一个理论则是形成“梅花桩”式的出版格局,既要有一定量的选题模块,又不能面面俱到,对于有发展前景的品种,要求挖掘得深一些,努力形成品牌。目前,在该社出版的所有图书中,大学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学术著作(包括一般科技图书和工具书)占70%以上,这些各具特色的图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也树立了出版社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此外,经济管理类图书也是近几年上海交大出版社打下的又一根“桩”。至2002年,该社推出的“中欧工商管理译丛”已出书39种,涉及工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领域;《英汉对照管理袖珍手册》共25种,也有不俗的市场销售业绩。
身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的副理事长,张天蔚对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是所有的大学出版社都一定要做大规模,只要创出自己的特色,“小舢舨也一样能在大海中有所表现”。工作中尽管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记者问起入行这20年的感受时,张天蔚却欣然道:“出版,我是越做越喜欢了。”
【注释】
[1]本文原载2003年7月18日《文汇读书周报》,作者周涵嫣,原文标题为《犹忆风吹雪花入窗时——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天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