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社的品牌之路[1]
拥抱春天,播种未来。在上海出版界里,大学出版社无疑是年轻的群体。但是,我们坚信,春天种下梦想,秋天就有收获的希望。年轻的大学出版人凭借着梦想、激情与智慧,一定会缔造出品牌的故事。
冥冥之中有天意
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萨顿科学史丛书”中文版在京首发,引起学术界、出版界的高度关注。在首发会上,当今国内科学史界的泰斗席泽宗院士讲述了一段掌故,让在场的人觉得“萨顿科学史丛书”的出版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安排。席先生说到,萨顿的名字,他是首先获知于叶企孙先生。叶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留学哈佛,听过萨顿的课。席先生以叶先生为师。席先生的开山大弟子江晓原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的开创者和系主任。出版萨顿丛书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又是江晓原教授的博士生。
围绕着萨顿丛书的出版居然隐伏着这样一条红线,是颇有点令人惊讶的。当然天意之说无须采信,这样一个传承关系的存在虽然有它的偶然性,却也有一定的必然性。2006年,韩建民调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由于其科学和哲学的双重学术背景,选择科学人文类图书为突破口自是顺理成章。在韩建民的努力下,上海交大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相继推出了“萨顿科学史丛书”、“当代大学读本·科学文化系列”、“中国学会史丛书”、《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等图书,一跃成为国内科学人文出版领域的领跑者之一。
化学术优势为出版优势
韩建民说,一个出版社如果选题散乱,就形成不了特色和品牌,生命力也不会持久。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上海交大社把学校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优势演绎得可谓如鱼得水。2007年2月,在国务院批准的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之后,交大社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航空类图书尤其是针对大型客机设计与制造的图书在其中的重大意义,依托上海交大的学科优势,随即成立了“大飞机出版工程”项目组,并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09年年底,首批图书出版后即受到了科技、教育、工业、出版等各方面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誉。同样,一批船舶与海洋工程类图书的出版,也是与大学深度合作的成果。此外,编辑出版的交大学长江泽民与钱学森的“江泽民学术专著译著系列丛书”和“钱学森研究著作系列丛书”等,也都成为交大社的出版专长。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江泽民的重要学术著作《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国能源问题研究》英文版全球首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自2007年起,印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标志的英文科技图书已逐步进入国际学术图书市场。
【注释】
[1]本文原载2010年8月6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作者金鑫。原题为《上海交大社和复旦大学社的品牌之路》(摘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