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以“四大支柱”实现“四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以“四大支柱”实现“四化”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以“四大支柱”实现“四化”[1]原本一贯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何以在科学文化出版领域异军突起,迅速成为科学人文出版领域的一支重要方面军?据了解,早年在河北大学出版社担任副总编辑时,韩建民就策划出版了“计算机文化译丛”、“世界著名实验室传记丛书”等系列人文科普书籍。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以“四大支柱”实现“四化”[1]

原本一贯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何以在科学文化出版领域异军突起,迅速成为科学人文出版领域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尤其是转企改制后,上海交大社发展提速的势头更加明显,不仅突破了多年来出版资源配置的瓶颈,出版品种和销售码洋每年的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还涌现出不少像中华优秀出版物《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中、下)》以及“周末读史丛书”、“周末读城丛书”这样市场反响很好的拳头产品,2009年还向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成功输出了江泽民的重要学术著作《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国能源问题研究》,在国际上引起了重大反响。

上海交大社一系列的变化,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该社社长韩建民自身是科学史博士、编审,兼有科学和哲学的双重学术背景。据了解,早年在河北大学出版社担任副总编辑时,韩建民就策划出版了“计算机文化译丛”、“世界著名实验室传记丛书”等系列人文科普书籍。2006年主政上海交大社以来,他更是力主出版社应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与上海交大追求文理并重政策相适应,加大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出版力度,并身先士卒相继策划了“萨顿科学史丛书”、“当代大学读本·科学文化系列”、“中国学会史丛书”等图书,从而使上海交大社一跃成为科学文化出版领域的领跑者之一。

基于同样的考虑,韩建民表示,2007年该社针对出版社定位产品结构定位又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依托交大、教材为本、弘扬学术、市场优先”的办社方针,并取得显著成果。比如,近年来该社相继编辑出版的交大学长江泽民与钱学森的“江泽民学术专著译著系列丛书”和“钱学森研究著作系列丛书”,以及获悉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后随即成立的“大飞机出版工程”项目组,都是充分依托母体上海交通大学强大的学术文化资源和人脉资源,并把这些学科优势和学术优势转变为出版优势,其中后者还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韩建民介绍,面对转企改制的挑战,上海交大社不仅策划出版并及时修订了一系列品牌教材,确保交大版教材的市场领先地位;针对学术书籍提出了“出版上游效益中心理论”,使学术著作和优秀典籍成为上海交大社重要的学术品牌,并鼓励策划编辑像学者那样策划、开发出版项目,既策划选题,也策划市场和渠道,积极争取各种资助,获得多项国家出版基金和科技发展基金等;同时在“市场优先”战略思路的指导下,加大出版市场图书的品种,扩大品牌图书的市场影响,如在2009年4月和10月,就分别召开了“重大教材出版项目及首席策划编辑遴选会”和“2010年面向市场重大出版项目遴选会”,遴选了面向市场的“交大之星”系列、“周末读史丛书”等涉及学术著作、科学史著作和大众休闲读物20个重点项目的图书进驻市场。

这“四大支柱”项目的推进,带来的直接利好就是该社销售码洋和利润都比前一年有很大提高,2009年销售码洋与利润分别较2008年增长14.06%与14.98%,其中专业图书和教材占70%以上,出版社的社会影响也日益增大,逐渐成为学校科学教研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为出版社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韩建民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志在办一家“文理兼备、市场融通、面向国际的一流学术大社”,为此,他觉得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到“专业规模化、产品经营化、业态数字化、平台国际化”。

在韩建民的倡导下,该社编辑室全部改为事业部运作,编辑进行新的选题策划时均以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为先,全社上下从选题策划到图书装帧设计,再到印刷用纸等各环节都注重从市场出发,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同时,选题设计注重彼此间的关联,注重规模化和系列化,打造品牌效应,目前已陆续形成了钱学森图书出版基地、外语考试类图书出版基地、科学文化类图书出版基地、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基地,并正逐步形成江泽民学术著作出版基地、大飞机研究出版基地,上海交大社还积极进行营销改革,建立了营销中心,并在全国十几个省市派驻了营销代表,进一步拓展上海交大版图书市场,扩大图书的有效销售。

当然,数字化、全球化也是出版社当前绕不开的话题。对此,韩建民表示,一方面该社正依托交大优秀科研资源,建设各类数据库,积极探索业态数字化与专业规模化相融合,如近年开发的有关语料库方面的教学平台,获得2009年上海市科委数字出版项目资助,还正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开发新的数字出版项目;另一方面,继2007年与施普林格就合作出版交大英文科技图书并在世界范围内同期发行达成合作协议后,该社2010年4月又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科技图书中国区正式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合作出版发行中国优秀学者的科技著作及教科书的全球英文版,涉及领域包括合作出版、版权输出和引进、数字出版、人员交流学习。

【注释】

[1]本文原载2010年11月19日《中国图书商报》,作者蓝有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