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成果到了走出去的时候[1]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走出去”工作异军突起,获得了业界人士广泛关注。2011年,上海交大出版社输出版权53种,较2010年翻了一番,接近扭转版权贸易逆差。难能可贵的是,上海交大出版社一半以上品种是输出到欧美的大型科技出版集团,探索出了一套科技出版走出去的有效路径。
2009年,上海交大出版社向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输出“江泽民学术著作系列”英文版,2012年输出《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国际版,分别在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书展举办盛大的首发式,引起了强烈反响。从2009年开始,上海交大出版社开始与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签署协议,联合出版中国工程技术领域领军级学者的英文版学术著作,迄今已输出近20种版权,形成了规模效应。2011年,上海交大出版社策划启动“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担纲总主编,在中文版撰写阶段,就将全部8种专著英文版权输出给德国的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社。2012年,上海交大出版社还将向德古意特输出“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系列”第一批4种学术专著英文版。2012年北京图书博览会上,上海交大出版社将和爱思唯尔签署“大飞机出版工程”5种学术专著版权输出协议。
我们都知道,以前一般科技图书的输出局限在中医、养生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领域,主流科技领域鲜有建树。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科技图书的版权输出则扩展到了理科、工科的主流领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认为,中国科技成果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中国科技图书的版权输出迎来了最好的机遇。就此,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先生、国际合作部主任李广良先生。
读书报:你们认为“中国科技成果到了走出去的时候”,这样说的理由何在?
答:中国科技成果走出去的主客观条件不断走向成熟,这一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越来越深。
首先,中国不断涌现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具备了走出去的水平。同时中国学者国际化背景越来越强,其英文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从论文来看,2009年中国发表SCI论文12.75万篇,仅次于美国;从质量上看,中国SCI论文被引用次数也快速增长,2000~2010年中国SCI论文共被引用423万次。施普林格出版集团首席执行官德克·汉克(Derk Haank)曾公布:在其数据库中,有10%的内容直接是或包含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我国不少学者也有用英文著书立说的动力,愿意以学术专著的形式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全球同行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同时,也可以在国际科学界确立学术地位。
其次,国际知名科技出版商也敏锐察觉到了这一重要变化,纷纷来到中国寻求科技出版的优质内容资源。如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其科技部中国区承诺将“把中国最需要的科技信息引进来,让中国最优秀的科研成果走出去”为“首要战略任务”。
中国学术必须走出去,走不出去的学术难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术。中国学者必须与全球同行同场竞技,赢了这样的比赛才更凸显你的实力。中医、养生当然也很好,但是人家跟你不是一套玩法,没法和你比,就好比厨子不能自夸比瓦匠会烧菜。市场早已模糊了国界,学术自然不可自设藩篱。
读书报:能否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答:以今年我社最重要的项目——“大飞机出版工程”版权输出爱思唯尔为例。中国没有自己的商用大飞机,一直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痛。一个很流行的段子说,中国人要出口几亿件衬衫才能买回来一架波音747。当然,我国大飞机研制水平与国际上还有一些差距,但是中国学者在若干领域还是做出了比国际同行更好的成果。今年4月我社到爱思唯尔牛津办公室访问时,拿出“大飞机出版工程”一套5种精品学术专著选题表,立即引起了爱思唯尔工程图书编辑部门从出版总监到出版人、策划编辑的极大兴趣。此后,这5种图书经过了爱思唯尔组织的严格的同行评议,获得了积极的评估和反馈。可见,该系列著作的水平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这是推动爱思唯尔下决心引进版权的最重要的因素。
读书报:“大飞机出版工程”版权输出背后,有没有一套“学术出版国际化”的机制?
答:“大飞机出版工程”版权输出,与我们同爱思唯尔建立的长期合作密不可分。“江泽民学术著作系列”英文版、《钱学森文集》国际版两套非常重要图书的版权输出,使双方建立了战友式的信赖,形成了深入交流的机制。双方在高层互访中决定:瞄准高成长性的学科和专业,共同策划出版一批反映中国学术界最前沿成果的英文版学术专著。
根据双方协议,每年我们都派出编辑到爱思唯尔牛津办公室培训学习,和爱思唯尔很多部门的负责人都结下了深厚友谊。另外,对爱思唯尔要发展哪些板块,要收缩哪些板块,我们非常清楚。航空科技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极佳的契合点。从我社来看,我们一直着力打造“大飞机出版工程”,这套书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获得了政府出版奖(提名奖)、上海图书奖一等奖;从爱思唯尔来看,他们也非常希望集中推出一批航空科技领域的高端图书,提升在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为此,我们准备了详尽的选题表,既包含学术方面的论述,又包含市场反应的准确预期。今年4月,双方在牛津会谈,顺利达成了版权输出意向。
读书报:中国科技成果走出去,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形式?
答:从单本著作的输出,到丛书和项目的输出,再到合作出版,是中国科技成果走出去的三种形式,也可以看做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丛书和项目的输出,较单本著作的输出相比,可以形成规模效应,扩大版权输出的影响力和能见度。合作出版是指双方共同策划选题、共同组稿,出版后双方分别在海内外发行。合作出版要求中外双方在发展战略、选题方向、运作方式等方面具备很强的默契。在合作出版过程中,要在选题上做到中国原创、世界共享。要注重普适性,选择当今世界读者最关心的主题,同时要注重独特性,给出当代中国对这些重大问题的郑重回应。
读书报:这样一种合作组稿、出版的形式,是否会造成海外出版社越过国内出版社,直接向国内一流学者约稿?
答:目前已经有不少海外出版社直接向中国作者约稿了,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威立中国的官网、施普林格北京代表处的新浪微博,都醒目地登着富有诱惑力的组稿启示,投稿流程也详尽细致:“不仅可以使您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被最广泛的学术读者群所了解,而且无需支付任何出版费用。”
您谈到的已成为事实,而且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情况必将越来越普遍。从提升中国科技成果走出去的水平和规模来看,这是很好的事;但是对国内出版社来讲,这却是“大变局”,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社的竞争,充其量只是国内竞争;但早晚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卷入与中外出版社同场竞技的时代。
读书报:国内出版社如何应对这种国际化的竞争?
答:要应对国际化竞争,我们认为有几点措施可以考虑:首先,我国出版社要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的宝贵机会,认真学习国际一流出版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可以从战略制定、选题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
其次,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分得应得的那杯羹。比如地缘优势,作为大学出版社,我们与大学特别是本校的教授,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我们可以每个礼拜都和他们喝喝茶、聊聊天,这种先天的优势,哪个海外出版社不欣羡?
另外,说到底,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拼的都是“服务”。比如,对作者进行英文科技文献写作技巧的培训和辅导,根据书稿质量主动承担不同程度的英文润色和编辑加工工作,使表述更为地道、也更容易为国际读者所阅读和接受,等等。服务的外延很广,更重要的还包括:不断提升出版社的声誉,扩大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
读书报:就是说,国内出版社需要和海外出版社抢夺科技书稿和优秀作者资源,那未来国内的科技图书出版是否会带有更多的国际化色彩?
答:我们对此充满期待,也早已开始探索。如我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输出版图书”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及其工业应用》,就是由中国的马登哲教授、范秀敏教授与德国的Jürgen Gausemeier教授、Michael Grafe教授共同编著的;“大飞机出版工程”输出图书之一《风扇压气机气动弹性力学》的作者何力教授工作单位为牛津大学工程学系,等等。
我社2010年就制定了平台国际化战略,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科技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同时,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我们也要为母体大学做出独特的贡献。中国学者必须要被国际学术共同体深度接收,世界性的影响是他们应得的。
读书报: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科技专著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从你们体会来看,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等这方面工作进行得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科技部的“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都提出要鼓励英文版优秀科技专著的出版,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不过,我国科研政策对英文版科技专著出版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学者著书立说的动力。大多数科研机构的科研政策,在奖励制度、职称评审、科研评价等方面,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有较大的支持力度,而撰写英文版学术专著虽然需要学者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但是尚未纳入大部分科研机构的评价体系,客观上形成了重论文、轻专著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原因,如科研论文一般更具有前沿性、创新性,而且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流程,其质量也较有保证,而国内出版的学术专著则难免良莠不齐,难以确保学术水平。不过,为确保英文版科技专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可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比如,可以根据声誉和影响力等指标,筛选出一些国际知名出版社,鼓励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这些出版社与国内出版社联合出版科技专著。如果在国家层面难以很快推行,建议一些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可以先行先试。
科学家有祖国,但是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可以说,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确实大有可为。我国有条件的综合性和科技类出版社应当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开创版权输出和国际合作出版的新局面,为增强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1]本文原载2012年8月29日《中华读书报》,作者王洪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