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牛气团队[1]——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理工与医学图书事业部
走专业规模化之路
1.代表产品:《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手册》等。
2.团队特色:强调专业背景,年轻编辑有朝气,成熟编辑有经验,互助合作,敢于接受挑战。
2009年,在转企改制的契机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成立了理工与医学图书事业部,并确立了“弘扬学术,走专业规模化之路”的发展理念。理工与医学事业部的编辑们经过精心调研、大胆论证,确立了船舶、材料、电子信息、机械、新能源、光物理等一系列交大的优势学科作为理工板块重点开发,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大学教材系列”、“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材料科学精品教材系列”、“国际航运中心高级航运人才培养工程”、“新能源·太阳能实用技术系列”等项目。其中,“大学教材系列”中的《大学物理学》累计销售近20万套;《大学计算机基础》累计销售十几万套;以《船舶原理》、《材料科学基础》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科教材已成为国家精品教材,十分畅销,累积销售几万册,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在各类出版基金的申报和各类图书评奖活动中,理工与医学事业部捷报频传。仅2010年,该部门就收获了8项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12项上海市科技专著出版基金,有多种图书分获上海图书奖一、二等奖。最近,在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的评选中,上海交大出版社有12个项目初步入选,其中3项是由理工与医学图书事业部策划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上海交大出版社理工与医学图书事业部正在积极探索专业营销的路子。所谓专业规模化,不仅要做内容的专业化,也要做营销的专业化。只有营销专业化了,才能更好地支持内容专业化。在这方面,上海交大社不仅积极吸取兄弟出版社的宝贵经验,更积极向国内外一流出版社取经。目前,上海交大社已与施普林格、爱思唯尔等国际出版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理工科技类图书的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有多种英文版图书陆续面市。该部门的医学板块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些图书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以《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手册》为例,出版第一年,就取得了销售15000册的佳绩。此外,依托交大医学院的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该部门出版了一系列以彩色图谱为代表的高端学术专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精准的策划来源于编辑,精确的执行依赖于编辑,编辑既是枪,又是弹。所以,理工与医学图书事业部一直把团队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该部门有10位经验丰富的编辑,大多是具有专业外语背景的硕士研究生,且老中青结合,从新人的遴选、培训,到成熟编辑的进修,以及经常性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业务评议,使得理工与医学图书事业部成为一支敢打硬仗、拼搏合作的优秀团队。
【注释】
[1]本文原载2011年2月25日《中国图书商报》,作者刘海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