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研究意义

第一节研究意义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研究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要求、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利用各种环境、机制、载体等手段,对受教育主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实践活动。

第一章 绪论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正确把握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是新媒体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

第一节 研究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要求、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利用各种环境、机制、载体等手段,对受教育主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实践活动。以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作为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因高效进行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在内)的迅猛发展,进入到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生存于这个时代中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资讯信息”。listen.com的创始人罗布·里德认为:“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新媒体而呈现出新的特征和问题,如何适应这一新变化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亟须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研究背景

(一)现实诉求:时代发展和科技革新的呼唤

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生命力的灵魂。解决由时代发展和科技革新所影响到的人的思想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重要任务;顺应和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和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现实问题及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的基础。

当前,源自于技术术语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蕴涵着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社会群体心理、社会群体生存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据《光明日报》报导:新媒体及其社会影响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认为新媒体已成为触发全球社会变革的社会化媒体,对受众的认知结构、青少年的文化价值观及传统的艺术教育等等也产生了广泛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新媒体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不断催生新的传播形态并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发展,对人类文明、人的社会生活及人的感知、改造世界的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必将越来越深刻而广泛,使人类无限接近了自己对于传播的梦想,也改变着社会交往的方式和途径,并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2]从“723动车追尾”、“小悦悦事件”、“周克华案件”等看新媒体的力量,事件发生后短短几小时内,新浪微博几乎每一条都是对该事件的报道、转发、评论、质疑,以及呼吁救援等信息,公众随时随地都能感知这类事件的报道,实现对良知的考问。这种以互联网、移动通讯和手持智能终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让信息沟通变得即时、直观、便捷和广泛,使得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代大学生,从思维方式到价值取向、从审美情趣到生活礼仪等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其选择空间更为广阔。这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活力和变化,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虽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但是,时代的发展和科技革新,迫切需要更为系统的基本理论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教育者对基于新媒体产生的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弱势地位。在我国,着眼于宏大主题、主流思想和主流人物的传播和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弘扬主旋律的神圣使命。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多元的似涓涓细流般纵横交错的亚文化,发挥着长尾效应,诉说出“长尾的奥秘”(如果把足够多的非热门产品组合到一起,实际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堪与热门市场相匹敌的大市场)。[3]基于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它对权威和秩序的冲击也相当大,在现实和虚拟空间的渗透力都很强。对这样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势必会造成教育过程和效果的弱势。

第二,受教育者的网络匿名集体狂欢状态,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大学生是包括网络和手机在内的新媒体使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正进入一种越来越广泛的虚拟生存状态,沉迷于动漫、亚文化等的“御宅族”在高校中越发增多。该群体在大部分新媒体应用上的使用率都最高,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但个性相对封闭,且流于主流文化之外。对主流文化淡漠甚至冷漠,善于放大小事件,强化“非主流的中心化”倾向,是这一群体的一种特定表现。他们趣向于享受着平民英雄集体狂欢带来的快感,表现出或者陶醉于对传统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解构和嘲讽,说到底,这是信息主导权的争夺,也就是舆权博弈。博弈的某一方往往因为拥有更有力的控制力而占优,尽管以往信息形成的舆论氛围会影响着事情的走向,但是新的信息和内幕的出现,可能会使得人们以往的共识或者某个主流舆论被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所误导。舆权博弈的参与方不仅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群体,个人化的舆权博弈借助网络汇合成为一支最为汹涌的力量,干扰、抗衡着主流舆论导向,那些喜欢新鲜、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尚未健全的大学生极易因盲目追随而导致其价值偏离和行为失范。[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摸清教育对象的状况,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直面受教育者匿名虚拟的松散状态存在,或加强积极引导或采用技术手段,走出“无的放矢”的困惑,避免受到干扰,进行正确的引导。

第三,新媒体技术双刃剑特性使得网络环境极为复杂,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新媒体技术在迅捷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提供给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和反动、色情、暴力信息以空间,混淆视听;基于新媒体技术终端的交往形式新颖开放,但同时不安全、不诚信的因素也陡然增长。如被称为第六媒体的手机传播中所表现出的侵犯个人隐私、出版物侵权、诈骗、信息内容暴力淫秽及危害国家及公共安全等不良现象;通过短信、彩信、WAP网站、聊天软件等多种渠道大量传播垃圾信息、低俗信息、虚假信息、骚扰信息等,危害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双刃剑”的特性,尤其是其中负面影响因素的泛滥,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复杂得多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到严重冲击。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封闭单一,导致出现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跨媒体融合的趋势。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浮出水面,各高校都积极抓住网络平台这一阵地,筹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专题网站。全国第一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容的高校专题网站,是1999年4月由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党员自发建立的“红色网站”;[5]2000年5月建立的“北大新青年”网站,其宗旨为“建设中国第一校园网,构筑网上精神家园”,核心理念为“思维领先、模式领先、运作领先”,进一步诠释“新青年,新思维”的发展导向和原则,在实践中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低成本传输,短短几年内以标杆的形式改变中国人学习以及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模式,衍生出人类社会因网络而出现的新生活状态与新社会规则。一时间,北大又见“新青年”,正是网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随后,一批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运而生并且逐步普及,如南京大学“启明网”和“小百合BBS”、上海交通大学的“焦点网”、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大体承担着三种功能:一是开辟主题网站,唱响主旋律;二是搭建交流平台,倾听学生心声,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三是加强服务意识,及时解决学生现实问题。这些网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红色网站因为传播方式的相对单一,存在内容单薄、信息量不高、更新速度慢、对社会问题敏感度低的缺陷,而使得访问率不尽如人意。新媒体背景下,跨媒体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拓展思路,打破封闭的内循环模式,扩充拓展平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

此外,教育主客体、思维方式、教育载体和方法、教育过程的管理与评价等等,也是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其中每个环节都会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此重大的变化与发展,自然而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因新媒体而具有新的价值:一方面,从理论价值及其应用方面来说,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新媒体时代文化及信息产品的新形态、功能、运作过程及方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探索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另一方面,从社会意义方面来说,该研究将会顺应时代的呼唤,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深层次、多角度的契合点,以更宽阔的视野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科学依据。行走在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大学生,本身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存在着比较大的成熟和完善的空间,他们始终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中被寄予厚望。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学生,引导他们步入至善境界,以担负起社会建设的重任。

(二)理论溯源: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探索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作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思想政治教育在东西方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都普遍存在,尽管概念不同,但本质都属于育德活动。王国维的“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6]及杜威的“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7]经典描述了哲学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天然是以哲学作为最根本的理论支撑和发展先导,思想政治教育亦然,可以从哲学的时代转换探寻其理论根基。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哲学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使命,这造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环境、主题、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要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合法性,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就要“从更深层次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内在理解”,从“原初动机和思想运动”[8]入手来理解。这意味着只有深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内在演化背后的哲学主题转换,才能正确预测和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之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创新。[9]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问题,得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大兵、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10]是一种“生活式的德育”。[11]受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哲学的影响,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人自觉地按“道”行事,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并形成文化传统。基于治国安邦的需要,我国古代统治者十分强调社会和学校的道德教化。在教育目标上,追求培养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圣人”或“君子”;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以“忠”、“孝”为基本内容的“三纲五常”;在教育方法论上,注重“克己复礼”的“内省”和“自律”。[12]先哲们围绕个体层面,从不同角度提出人性观念,从根本上确立道德教育对社会与人的价值。

在西方,柏拉图从人性和性善两个假设,论证了道德教育的必然性;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和《尼格马科伦理学》两部著作中系统研究了道德教育的起源与本质。在“理念论”[13]的哲学主题下,道德教育是奴隶主阶级利用各种方法,引导人们掌握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这些永恒、普遍的知识或“理念”的过程。直到中世纪,“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4]在宗教神学那里,道德教育从信念上控制人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统治,有着神秘的起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验论的奠基人培根,第一次把美德和科学联系起来,提出了与科学发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与道德教育问题,在他的著作《新大西岛》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图景:在这个社会中,不仅人们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科学,而且人们的德性“纯洁坚贞”,充满虔诚和人道精神。这里的社会所见到的是忠诚、信赖和友谊。[15]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论证了人的自由本性,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和道德价值,认为人性就是要通过教育不断以实践理性(善良意志、向善决心、良心)抑制人的欲望,进行道德养育和行为训导。其《判断力批判》还关心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创立了权威主义教育的赫尔巴特,提出道德观念结构,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观念,作为道德目标,进而提出道德内化理论。他强调道德是人的内在性格的力量和个人毅力的表现,道德教育要在学生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16]

西方道德教育,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是杜威,他反对传统德育的目的与内容,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原则。他认为,传统道德教育把过去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形成符合过去已经建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这种道德教育妨碍了学生积极自主参与道德教育的发展进程。他认为,道德需要与发展的根源是人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人的积极构造,是人在合作中不断解决道德问题的探究过程。由于社会环境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道德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以经验论为哲学基础建构的教育理论,核心内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17]道德教育开始回归生活世界。

20世纪以来,由于战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因素,“个体生存”逐渐被西方哲学家所关注。其中,以“生活世界”(胡塞尔)、“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生存哲学”(雅斯贝尔斯)、“解释学对话”(伽达默尔)、“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等为典型代表的生存哲学,开启了西方哲学转向,并进而投射到教育领域,道德教育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重视个人的自由选择,青睐和趋向师生间民主的对话方式。道德教育开始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更为贴近人的现实生存。以西方哲学主题为根基的道德教育观念,虽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并在特定的教育实践环境中,起到了特定的作用。

客观地说,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先哲以及思想家、教育家们都是以人性为基准,来论证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本源,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却终因其在人性问题上的主观预设或先验抽象等而不能科学解释人性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根据,从社会与人的实践性本质、人的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本源进行了论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一方面,人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具有一定个主动性和目的指向性,要符合“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按照列宁的实践公式“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2)”[18](要求即人的目的和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现实社会中要受各种关系的制约,如同人要呼吸空气一样,不仅是“物质的空气”,也有“精神的空气”,否则无法生存。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认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本源性的论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从精神上引领中国革命实践,并走向胜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逐步深化和研究范围的逐步拓展,当代中国语境已经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关注生活之外,开始关注新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兴起。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谢海光教授主编的系列专著《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杨立英教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胡树祥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韦吉峰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李炳毅编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徐绍华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檀江林等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夏晓红主编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泰山出版社,2008);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徐建军、郑永廷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0)等;博硕士学位论文至今也有100篇左右;[19]期刊论文更为丰富,其中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就有数百篇。学术界从多角度,对新媒体开展了多方面的探讨。对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顺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转变,积极探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之路,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问题的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规模庞大,近年来,队伍大,内容广,研究成果多,也具有一定的与时俱进性。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大多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现状出发,往往只进行就事论事地分析,从其他角度、用其他方法进行的研究还不多。如从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视域进行分析的相对较少。当然,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新方法、新载体、新手段的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趋向跨专业跨学科跨视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趋向多元,从科学范式走向人文范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起便是最好的例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跨界思维是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实现内容、话语结构、载体等的跨界与融合,并且设计出一个运行模式。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基于新媒体视阈,本研究试图在分析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以思维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结构、载体等方面因新媒体而产生的变化(特别是困境)及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新媒体”的概念,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高尔德马克(P.Goldmark)于1967年首次提出,相对于传统媒体(书信、电话、报刊、电影、电视等)而言,新媒体(门户网站、电子邮件、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博客/播客/维客、虚拟社区、即时通讯群组等等),依托于数字、移动通信、互联网络等技术向受众传播信息,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征服了大学生群体,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实现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意志的重要方式,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也让传统以灌输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功效受到挑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把握多元化沟通交流需求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开拓新思路、挖掘新资源、抢占新阵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形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合力,拓展和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二)实际意义

首先,本研究有助于认识新媒体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新媒体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和便捷低成本的交流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和手段,这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但由于其虚拟性和无屏障性,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重要课题。

其次,本研究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通过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再次,本研究有助于利用新媒体的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针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适应新媒体环境,以更好地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内容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新媒体研究起源于国外并迅速成为世界热门话题

从概念上来说,新媒体是一个历史性、时间性和技术性的概念。网络产生之前,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明确指出媒介即讯息,认为媒介是人体和人脑的延伸,并预言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世界将逐渐变为一个地球村。[20]新媒体的概念应该追溯到40多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的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中,称“电子录像”为“新媒体”,由此这一概念诞生了。美国《连线》杂志的定义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广为流传。美国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提出“新媒体以数字的方式展示,具有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和转编码性,以这些技术特征为依托使新媒体具有超媒体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等特点。”[21]从新媒体的社会意义上来说,国外被称为第一本以“新媒体”命名的学术论文集《Handbook of New Media》着重介绍了新媒体各个层面,主要编者Leah A.Lievrow认为新媒体的投入与使用包含有深刻的社会性含义,新媒体研究领域应当至少包含新技术及其对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提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22]这一观点实际上强化了麦克卢汉推出的一个原理:媒介作为人体技术的延伸,施加的最强大影响就是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速度和规模发生变化。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还提出了媒介融合理论(Media Convergence),其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23]随着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相关著作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所著《数字化生存》,[24]被誉为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的圣经;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所著《第二媒介时代》,[25]对人类与机器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并提出因特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媒介的新发展将改变我们的交流习惯,人们的身份也将进行深层的重新定位;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所著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26]所有这些无疑表示着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人们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二)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因新媒体而愈加被重视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一开始是学者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为了应对日趋低俗和肤浅的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提出的概念,先后经历了免疫范式、甄别范式、批判范式和赋权范式几个阶段。[27]在此影响下,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成果显著。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学校正规教育课程。关于媒介素养,英国教育部给出如下定义:旨在培养更加具有主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媒介使用者,他们将要求得到,并且能够有助于产生,更加广泛和多元的媒介产品。[28]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定义媒体素养为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9]在国际知名媒介素养教育学者大卫·白金汉所著《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一文中,作者这样提出:“媒介素养教育不再被界定为一种与学生的媒介体验天然对立的教育,它不再被仅仅视为一种甄别方式或洞察隐蔽的意识形态的方法。”[30]他强调未来媒介素养教育将是开放而多元的,应该将学校教育和媒体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媒体生活中,求得自我发展和积极体验,以此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在新媒体素养课堂教学方面,美国学者W.Jams Potter所著《Media Literacy and Learning》一文中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与教学相关的安全健康的站点;引导学生探讨电视节目、杂志广告、报刊专栏、流行歌曲等。

在对国外新媒体相关研究梳理的过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外对新媒体的关注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于新媒体的定义,虽然没有定论,但可以从纵向的时间层面上来进行定义,或者是从横向的技术层面上来加以定义,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方面,从整体上来考察新媒体的社会影响,新媒体对信息传播活动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其值已经延伸到社会领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交往行为。第三方面,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其实已经日趋成熟的媒体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命题,全民的媒体素养教育正在纳入整个或者大部分国家的教育体系中。由于各国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外学界并没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但是,国外学界关于新媒体及研究领域的探索,可为我国新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学界加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使得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风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中国知网上以“网络”并含“思想政治教育”为搜索词,可以检索出最早是1997年蒋宏在《上海交通大学年鉴》发表的题为《强化网络宣传信息管理》的一段文字,指出要重视各部门计算机在网上的使用与管理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网络中心要加强校园网上的信息管理,及时将不良的信息删除,把好校园网信息的“进口”和“出口”关,[31]从此打开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局面。迄今为止,已经有3 200多篇相关文章;其中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于2000年《光明日报》上苗家生发表的《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访东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孙雷》一文,至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有800多篇,这些都成为本研究的重要学术资源。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从至今所能查到的国内文献来看,以此为主题的专著不多见,但是以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为内容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60多篇,主要集中在2010年之后。概括而言,目前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关于新媒体的内涵界定及特征

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新媒体,国内学界认为这是一个与传统媒体相对的概念,并从内涵与外延的角度来加以界定。

1.内涵与外延

关于新媒体定义,不同阶段不同研究者的理解不同,呈现出混乱状态。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中国兴起并产生影响,新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的代名词。陈晓宁的《试论新媒体》是中国新媒体研究初创期试图对新媒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深度论文,该文对作为新媒体形式的网络媒体进行了定义,并对其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新媒体,即网络媒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橙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了具有报纸、电视和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32]徐振祥将其定义为“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徐振祥,2007[33]);上海交通大学蒋宏教授、徐剑教授则提出:就内涵而言,新媒体是指在20世纪后期,在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依托数字技术使所传播信息的内容大大扩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传播的方式更为丰富的新型媒体(陈小雷,2011);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宫承波认为在内涵上新媒体就是指依托互联网络、数字技术、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李立波,2008)。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则认为目前所说的新媒体可以界定为:依托数字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数字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终端,向受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介质、形态(匡文波,2008)。

关于新媒体类型划分方面,在宫承波的《新媒体概论》、石磊的《新媒体概论》和王长潇的《新媒体论纲》中,新媒体被大致分成网络、手机、户外新媒体以及包括搜索引擎、(微)博客、播客、维客、IM(即时通讯)及群组、BBS论坛、SNS、虚拟社区等在内的衍生新媒体。

徐振祥认为新媒体种类很多,主要有博客/播客/维客、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1、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简易聚合、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是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和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徐振祥,2007)。蒋宏教授认为包括了有线电视网、光纤电缆通信网、互联网、多媒体信息、卫星直播电视系统、手机短信以及依托数字技术播放网络电视、广播网等(吴小玲,2012)。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宫承波认为外延种类上则包括了网络电视、网络博客、搜索引擎、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手机报、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陈小雷,2011)。从传播学视野来看,新媒体外延可以分为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新兴媒体是新媒体的典型形态,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互动性)电视媒体为代表,它们依托全新的传播技术,改变传播形态,强调体验和互动。新型媒体包括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等,这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托新技术衍生而来的,其传播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但是信息质量获得提高,传播范围更加宽广,到达了以前无法覆盖的区域。[34]

总之,对于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从现在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并没有定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学者们给予的定义可以找到如下共同点: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并因为具有时间性而成为一个相对的和动态的概念。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性的概念,并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而种类越发丰富。新媒体的概念和内涵在不断更新,新媒体从上世纪90年代发端于网络媒体至今,经历了很多,形态日渐增加,因此,我们能得出如下结论:新媒体并不等于网络媒体,应该说网络媒体带来了媒介的革新,现在也只是众多新媒体的形态之一。厘清新媒体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将有助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新媒体的特征

学界将其特征主要集中在新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无障碍性、交互性、便携性等方面。宫承波教授关于新媒体传播个别特点的解读为我们打开了视野,他认为新媒体具有超媒体性(在多种媒体重非线性地组织和呈现信息)、个性化信息服务(新媒体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信息终端在网络中的固定地址,如IP地址、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信息传播者可以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受众传播信息;同时,受众可以定制、选择和检索信息)、虚拟信息传播(数字化信息以比特即0或者1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和传播,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这种排列来修改信息甚至制作虚拟的信息,如修改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甚至制作特效、动画、游戏等)。[35]复旦大学汪頔认为新媒体具有“泛化”和“碎片化”的传播特点,提出传播层级、传播关系泛化和传播主体泛化;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渡期的社会,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正在逐步瓦解,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代之以一个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汪頔,2010)。[36]

学者们对于新媒体特征的描述和解读,让笔者思索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们如此痴迷于新媒体狂欢。新媒体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人们差异化的诉求,比尔·盖茨关于以下情境的描述就说明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正观看新闻,你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与英国首相走在一起,你想知道他是谁。你用电视遥控器指着这个人,这个动作就会带给你关于他的小传,还有最近出现过她的其他新闻报道名单,指着名单上的一件东西,你就能阅读或观看它,无数次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视频、音频和文本信息。[37]客观上,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提供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视域。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界说

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新媒体概念不应该是对原有传统媒体概念的颠覆,而应是在传统媒体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延伸。此外,有一些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1.新旧媒体在形式和思维方面都呈现出差异性

中国博客网CEO倪振源认为,在表现形式上,传统媒体是一种单向的传播,大众只是信息接收者。而新媒体更多地依赖于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也就是指大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甚至受益者;在思维上,旧媒体以信息的整理、过滤以及经济利益为核心,而新媒体则更注重于服务大众,提高用户体验。[38]这种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打开思路,只是单向的灌输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参与和体验或将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2.新旧媒体在信息传播和共享方面的互补决定了共存局面不可避免,但和谐共存尚需进一步探索

蒋宏在《新媒体环境下看传统媒体的盲点及策略》(2006)指出,传统媒体的传播盲点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暴露得更加清晰,传统媒体重主流而忽视非主流的倾向,将阻碍传统媒体的影响力的扩散;传统媒体重单向宣传轻互动对话的倾向;针对新媒体的崛起及其传播特点,二者在信息共享和传播方式上各有侧重,同时又能实现互补,因此,共存的局面不可避免,但要做到和谐共存还需要努力探索和实践。此外,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则关注新媒体传播中的价值观导向问题,认为新媒体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新—老”对接的问题,我国在新媒体的管理方面也应有相应的对接举措。[39]

3.对媒介融合还需要进行反思,切忌盲目跟风

陈玉霞认为新老媒体的关系与发展策略依旧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在《中国新媒体研究回顾》中,她指出媒介融合是多数人持有的观点,但已经有学者开始对新媒体的负面效益以及媒介融合进行反思和质疑。并且列举陈国权撰写的一系列文章,深入剖析了全国多数传统报业在没有弄清楚新媒体的营运模式和传播特点的情况下便盲目跟风,进行所谓的媒介融合,即使花样繁多,但发展前景都不被看好。张立伟利用分化论的观点,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另一种发展思路:不要融合而是要竞争和报网差异化,如《纸媒网媒差异化竞争的起点》、《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等。[40]这些观点虽然是在传媒界,但是对于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运用上,我们尚需理性对待。

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关系的探讨,也成为本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考虑的因素。

(三)关于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占领受众市场,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1.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

新媒体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大学生群体,并成为他们获取知识、表达个人意志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2012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25周岁以下)网民规模已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占青少年总体的64.4%。手机是青少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截至2011年12月,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达1.85亿人,同比增长8.9%。中国青少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达80.0%,高出整体网民的平均水平(69.3%)10.7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生占青少年上网群体的13.6%,大学生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表现活跃,所有网络应用的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平均水平,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商务类应用方面,大学生网民表现较活跃,其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使用率分别达92.3%和85.4%;网络音乐和视频使用率分别达88.8%和78.9%;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使用率分别达到95.1%和82.7%;在商务类应用上,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也分别达64.9%、58.6%和58.4%(表1-1所示)。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娱乐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图1-1所示)。因此,对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41]

表1-1 各互联网应用在青少年网民中的普及率

续表1-1

图1-1 青少年手机网民网络应用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2年8月。

2.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新媒体而日趋个性化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体现了大众参与的“草根性”特点,参与者的草根性和信息的无屏障性,改变了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交互式学习的分量逐渐加大,且带有个性化趋向,在价值取向方面则表现出多元化、自由化、现实化和个体化特征。钱文彬指出,借助于网络、手机短信、QQ、BBS、E-MAIL、(微)博客等新媒体,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觉轻松和便捷,解决问题的预想方式更趋自由;新媒体对大学生性格塑造影响深远,大学生日益追求和展示个性(钱文彬,2008)。[42]

3.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双刃剑”作用

曹凤才、田维飞认为,新媒体能满足大学生对娱乐和消费的要求,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特征,容易引发受众信任危机及人格障碍,同时大学生对新媒体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存过度(曹凤才、田维飞,2008)。[43]汪頔则分析了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找出了新媒体深受大学生喜爱并影响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价值选择的原因: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新媒体的技术要求相符、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动机与其自身心理发展需求相符、大学生的精英意识与追求个性的性格与新媒体的话语权的阅众分享相符;新媒体的传播“去中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郁海波(2010)以盐城工学院为样本,在全面调查新媒体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现状的基础上,得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较多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和手机在高校中的普及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如生物钟黑白颠倒所造成的上课无精打采,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情况突出等现象。这些观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关于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关于机遇:新媒体能够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独特视角

国内比较早关注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徐振祥(2007)指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快捷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边和平等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大为增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44]王焕成(2010)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新趋势,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国际化和民族化、社会化和主体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等诸方面双向互动、协调发展。周静(2011)指出,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素材,多元的交流渠道畅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机制,多维的感官体验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45]沈阳师范大学王虹和刘智在所著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指出,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6]

2.关于挑战: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传播的技术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媒体素养要求”(徐振祥,2007)。李静(2011)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更新速度慢,教育内容和模式陈旧,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缺乏相应的选拔和培训体系。新媒体仍作为隐性教育资源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有效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建设时,一些高校并没有在学生中做充分的调研,只是想当然设定红色网站的内容、版式和栏目,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张菁燕,2011)。[47]周静认为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对学生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间接的对话方式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五)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量涌现出来的新观念、新事物和新潮流都带给了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的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转变思维方式、更新教育观念、优化内容结构、整合教育载体,需要根据大学生群体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尤其是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在观念方面,要针对大学生身心及新媒体传播规律特点,转变教育观念,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在内容及组织形式上,为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将活动延伸到的虚拟世界,抢占虚拟世界的思想阵地;在管理方面,加大网络特别是校园网管理力度,提高引导水平,做好网上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在媒体素养方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媒体素养教育,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此外,汪頔提出,疏导结合,形成合力,网上网下共同开展。张菁燕提出要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可以实施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营造“对话式”、交互情境以及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等路径。秦永芳在《青少年媒介素养》一书中提出了开展青少年媒介教育的新论点,她提出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资源,调动和综合发挥非盈利组织、社会团体和学术推广事业团队的力量,针对不同的对象,以咨询的方法作为核心教学策略进行分类教育。还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牢牢掌握话语权。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主动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空间热点话题的建构,通过精心设置话题议程及时发布导向正确、语言生动、事例鲜活的帖子吸引学生点击和跟帖把握引导高校热门话题的主动权(沈楚,2011)。[48]

虽然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在近年有所突破,但在诸研究中,对如何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却涉及不多。

(六)研究存在问题及趋势

目前,我国学术界已开始关注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及时做出反应,从新媒体的基本认识入手,研究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关联性及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这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比较滞后,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从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研究主体方面,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研究,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性,忽略了与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研究者协同作战的课题性研究。

二是在研究内容方面,比较多的观点是以网络为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个别观点涉及新媒体的特征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层次及种类庞杂性,所以专门、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尤其表现在对如何利用新媒体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内容比较少地涉及。

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重视新媒体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具体现象的收集、整理、分析,而缺乏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研究。

四是在研究成果方面,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的系统论文、论著比较少见。另外所见的成果大多是文字性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可操作性并不凸显。

总之,随着新媒体影响的不断扩大,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研究领域将更加宽泛且更具有深度;对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将更加广泛;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将呈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具实效性。

第三节 研究展望

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研究展望未来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前景,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发展的推动因素是多元的,新媒体的形态与发展方式也是多样的,全球顶尖的智力资源在向这个高速发展的领域聚集,使其成为极富创造性的一个行业,新的媒介形态与传播方式层出不穷,这将使未来全球新媒体发展状况更为精彩。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全球新媒体将主要围绕几个重点方向实现突破,较为明显地体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动向:

(一)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概念已经火爆了近两年,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维克托·迈尔-舍尔维恩、肯尼斯·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明确指出:“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数据的方法。”[49]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目前,不但国内学术界、产业界对其趋之若鹜,政府也开始展露热情,科技部的《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工信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都已把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项重点予以支持。从2013年被称为是“大数据元年”开始,大数据已从概念变为现实,并且对社会生活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因为大数据技术对国家管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开始依照国情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希望借助技术的变革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根据Gartner公司的报告,“2013年全球IT支出将达到3.7万亿,较2012年将增长4.2%,到2014年,‘大数据’分析工具将会被视为一种必要的投资。”[50]在未来几年,全球大数据份额会实现井喷式的增长。

摩根斯坦利与Gartner几乎同时发布报告,列出2013年大数据增速最快的十大领域,互联网与媒体便是其中之一。按照大数据的发展思路与要求,不同类型新媒体必然将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基础技术进行一定的升级,这些都将使新媒体呈现出新的态势。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便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依据。新媒体公司必将围绕这一焦点展开新一轮的争夺,门户网站、社交媒体、购物网站都会加大有关大数据技术的关注与投入,并做出相应的改变或转型,世界新媒体的产业格局或许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随着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所有媒体的发展都无法忽视大数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战略层面的,只有通过全面而长远地部署和稳健而扎实地推进,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面对大数据的发展前景,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它仍面临诸多问题的限制,如体制及法制的不完善、高端专业人才的缺乏、软件发展的相对滞后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大数据将会呈现出一种“虚热”状态,不利于长期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改变新媒体的发展态势

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网成为新媒体领域十分突出的增长点,成为当前全球信息及传媒产业竞争的焦点,未来也仍将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内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网络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智能通讯及信息终端的普及,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随时随地地接入互联网。BIA/Kelsey报告称,“2015年美国来自桌面PC的搜索广告市场规模将被来自移动端的搜索广告超越”。[51]

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将再次推进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进程,并且不断衍生出新的发展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移动互联已经远远突破了最初的文本、图铃等业务形式,内容与应用日益丰富,满足着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移动传播是数字传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飞跃,它所带来的影响目前还只是展露出冰山一角。”[52]可以预见,世界各大知名厂商将进一步加大在移动互联领域的投入,在技术升级、无线网络覆盖、移动终端研发、内容与应用创新等各个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以WiFi为代表的无线信号覆盖会进一步得到推广,IPV6、4G等新技术也将进一步走向成熟,为获得更高的无线网络接入速度、有效解决网络负荷问题打下基础。据Gartner报告称,“2013年全球移动广告营收将从2012年的96亿美元增至114亿美元,随着移动广告营收不断为应用程序开发者、广告网络和移动平台供应商创造机会,2016年移动营收有望增至245亿美元。”届时,“全球购买的智能移动设备将超过16亿部,其中2/3是智能手机,有40%的工作是在移动设备上进行的。”[53]

无线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另一个特点是受众自主性的不断增强,这也促使着网络服务日益个性化。随着无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网速不断提高、网络接入环境得到改善,手机、平板、笔记本等不同类型的智能终端为受众提供了多元化的上网方式选择。同时,移动互联网能够支持多媒体传播,并能够提供智能应用,受众具备更大的内容选择权,据Gartner预计,“2013年全球移动应用下载量将超过730亿次,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移动应用下载量将分别为1 198、1 889和近2 879亿次。”[54]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具有随身性、身份唯一性等特点,能够更为精确地定位受众信息,同时也赋予受众更大的交互性与自主性,自媒体属性更为明显。

(三)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

随着数字技术与生产生活的日益融合,被更加紧密连接的除了作为新媒体使用者的人,还有智能化的物,新媒体正在实现人类与物理世界更为紧密的连接。这一点的集中体现便是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在世纪之交提出,近年来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开始逐步走向现实,已经在建筑、医疗、能源、汽车、教育、环保等不同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使人类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也使得新媒体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使其从一个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转变为以信息传递为中心的社会服务者。”[55]新媒体作为物联网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操控终端与工具,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与契机。据Frost&Sullivan的研究报告,2016年以前,全球RFID的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这种趋势将发展到每个行业,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也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另一方面,新媒体不仅成为人类社会及物理世界联系的纽带,同样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奥巴马两次当选美国总统的竞选过程让世人充分认识到了社交媒体的力量,在选举日当天,Twitter上共产生了3 100万条和大选相关的Tweets,高峰时期平均每分钟就能产生327 452条Tweets信息,峰值记录是874 560条Tweets。”[56]“从近年来互联网新趋势与世界政治新变化看,基于Web2.0时代技术与观念的社交媒体,正在再造个体行为能力、重塑政治议程、拓展外交路径。”[57]新媒体平台信息的发布与互动已成为2013年各国政府、企业、机构信息传播与宣传的重要内容。据统计,“125个国家的总统、首相和相关机构都在Twitter上注册账号,同时Twitter在美洲最受欢迎,在南美、北美分别有75%和83%的政府拥有Twitter账号,3/4的欧洲领导人活跃在Twitter平台上,非洲和亚洲的比率为60%和56%。”[58]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在未来将以更大的力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且将呈现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入的程度。它通过对物理世界及人类社会双重层面的作用,进一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并促使社会资源与权力的分配更加科学与合理。

(四)社交媒体仍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焦点

2012年以来,我国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出现交融,腾讯通过微信等方式进军移动通信领域,抢夺电信运营商的传统通信市场份额;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则着力布局4G网络,将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融合,打造“智能城市”;中国联通通过推用手机直接在pos机消费,进军网络支付,扩展3G网络应用。

首当其冲的是微信介入通信领域。微信是一个集即时消息、群聊、电子商务、内容分享、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应用,2011年腾讯微信一经推出即受到追捧,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用户数量猛增,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亿多用户。“讲短信”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微信基于互联网信息传递模式的及时、方便和价格优势,以及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沟通形式的可选择性,这使得微信具有长远的市场前景。继腾讯微信之后,飞聊、口信、翼聊、个聊等类似产品涌现,对传统电信运营商造成极大冲击,其移动通话业务的部分市场被微信挤占,迫使电信运营商加入到与移动互联网的争夺战中,很可能会造成互联网、通信网的重新布局。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除具有语音通信服务的优势外,还有一些无可替代的特点,使其成为新媒体未来的一个重要演进方向。不同于微博或QQ的以“和陌生人交流”开始,逐渐沉淀出一个固定的圈子,微信从熟人朋友关系切入,逐渐向陌生人的关系过渡,因而一开始就具有较为稳定的核心受众群体,并以朋友推荐的口碑营销模式快速推广。同时,语音、视频沟通的及时和亲切感,既弥补了QQ不能实时交流的弊端,也改变了微博依托文字交流所造成的情感表达的不足,因而微信在信息传播力及产品外延扩展上都更胜一筹。

微信的立体传播格局和多圈子传播,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它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为载体,通过一个账号和入口,整合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QQ邮箱、QQ微博等产品,借助漂流瓶、摇一摇等应用,形成核心熟人圈传播、以距离划分的近距离兴趣圈和陌生人偶遇圈。此外,微信与PPTV的结合,不仅可将自己喜欢的视频分享给微信好友,还可在微信朋友圈中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通信、互联网和视频的融合。未来,微信可以通过整合LBS定位功能、二维码技术等,依托朋友关系形成信任关系圈,发展电子支付等业务,成为内容更加丰富的平台型产品。

其次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与融合。3G用户规模快速增加,应用领域扩展。三大运营商2012年10月份的数据显示,新增移动通信用户中3G用户的比例达到88.3%,比上月提高了6个百分点,2G用户加快向3G迁移。[59]中国联通3G模式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实现了较快的网速以及更加流畅的网络语音和视频通话,还依托3G网络向手机支付等电商领域迈进。2012年11月26日,中国联通首个手机支付产品推出,实现直接用手机在中国银联POS机终端进行刷卡消费。这标志着中国联通开始加入手机支付的竞争中,扩展3G网络应用。

联通推出的手机支付,直接将银行的PBOC2.0贷记和电子现金应用加载到手机的USIM卡中,并以此为载体,依托联通WCDMA 3G网络及3GJAVA卡多应用管理与下载平台,通过NFC智能手机和掌上生活手机客户端对银行账户进行管理,不再像传统手机支付那样,借助网站支付系统进行支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手机支付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金融机构、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对这个巨大市场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在3G网络不断扩展应用领域的同时,4G网络也加快布局,以不同制式走向融合。以TD-LTE为主导的中国4G网络,在支持流媒体、交互WEB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为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加快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4G网络服务。

现在社交应用等领域已经超越了传统的PC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 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随身媒体时代”[60]已经来临。同时,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增长迅速,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超过1亿人。移动互联网成为网络接入的另一主要入口,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了发展契机,但对网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3G、4G网络在保障网络传输速度方面的优势将显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领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新趋势。

趋势之一:主体化和客体化双向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主动性与客体性可以互相转化,主体和客体角色互换就是所谓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61]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情景、学习空间、交流方式、活动方式、学习体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具有时空分离、师生分离、虚拟性和匿隐性的特点。大学生和教育者都是平等主体,通过新媒体设备,以互动的方式与教育者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当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学习或了解某些情况时,或向大学生进行信息反馈、进行教育或进行自我教育时,主体就具有了客体性,并转化为客体,大学生是主体角色,就具有了主体性,并转化为主体,这就是客体主体化;与此同时,教师的主体角色则转换为客体角色,并转化为客体,这就是主体客体化。与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社会地位、人格是平等的,接受信息的机会也是均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失去了获得信息资源的优先权与垄断权,失去了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在平等的基础上就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再是一种我讲你听的单向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不仅受教育者要向教育者学习,教育者也要向受教育者学习,双方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师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已成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趋势之二:社会化和主体化交互相融

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对个体参与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社会要求势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体现。因此,作为个体社会化手段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映社会变化,利用社会资源,促进个体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统一整体与外界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与社会成为和谐的一体,这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是指受教育者本身,在目前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经济与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已经或正在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和能动、创造精神。[62]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增多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社会化与主体化双向互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社会发展与人的主体性的提升是互动的、互为因果的同一过程。社会每一次重大的发展都唤起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强化;同样,每一次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也都反过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全方位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可以从广阔的领域获得各种信息,使大学生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和能动、创造精神,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必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进程。新媒体环境对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增多也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加具备开放性、互动性、融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社会化的教育和影响,引导着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这必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进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呈现社会化与主体化的双向互动局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可以说,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主体化使得个人具有超越现实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两者交互相融,将更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益,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最大效益。

趋势之三:生活化和民主化和谐共生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向双向互动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能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从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采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方法和内容,以满足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通过选取人们有可能获得和理解的各种生活经验和事例,取材于现实的生活、周围的环境以及人们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育。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努力创造优美的、适合人们身心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针对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文化并存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工具性价值向兼顾人文性价值转变,教育的方式也应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讲求民主性和引导性,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循循善诱,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疏通引导,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健康成长。

总之,通过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民主开放,催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化的趋势;引导教育者与大学生能摆脱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平等交流,自我教育,又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回归生活世界。可以预料,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回归到大学生生活世界,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将更加民主自由,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表现出极大的生活性和民主性。在新媒体环境的催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和民主化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和谐共生。

趋势之四:科学化和现代化协同共进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和体现的真理性、规律性。它既不能由宗教、迷信和神学来取代,也不能用经济规律等其他方面的规律来取代。[63]按照科学化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应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效地进行工作。随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关口前移”的重要性,有预见性地进行超前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预见性、主动性、超前性。同时,信息、网络的普及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观念增强,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情况,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指社会和人的现代特性发生、发展过程的现实活动。[64]它的现代化特点表现是多方面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影响其他环节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在新媒体时代,这一现代化转变主要体现在应具有开放的观念、创新的观念、终身教育的观念、和谐的观念和信息的观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化。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与管理体制、运行与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就是要在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了由局限于课堂进行固定时间和固定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向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载体、体制、方法也日趋现代化。新媒体的使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载体、体制、方法。可以预料,科学化与现代化协同共进,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在新时代的体现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协同共进。

趋势之五:国际化和民族化互惠共赢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信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人类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将日益频繁,这就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国情,保持和发扬自身特点,又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和开放意识,积极吸纳并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重视解决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共同问题;重视通才教育和合作意识的培养;重视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等。在这种条件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尽管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对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出发点和归宿具有一致性,那就是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开拓人类发展的美好前景。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化并不矛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更不会代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民族化。相反,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加快,民族化的发展也在强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化发展强化的重要标志是以民族凝聚力为核心的文化发展,民族主义的广泛兴起,民族国家文化的张扬,其实质是民族国家的利益仍然代表着国家民众的利益,世界上还没有代表人类共同利益的国家和机构。只要产生民族性土壤的差异存在,只要各民族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不同,只要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价值观念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始终带有它鲜明的民族印记,并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与内容,为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

新媒体时代开创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和民族化互动发展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应借助自由、便捷、开放的网络新媒体,张扬强化民族国家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努力实现本国和他国合作与融合、相互交流、互惠共赢,实现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结合。这种互惠共赢,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开放又相互吸收,既继承传统又面向未来,它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又是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双效互动。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双效互动,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总之,未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开放式的教育,将不断地走向国际化,不仅要向国内社会开放,还要向国际社会开放,在开放中进行交流、融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谋求国际化和民族化的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注释】

[1][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90.

[2]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光明日报,2012-1-10.

[3][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0.

[4]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84.

[5]张再兴.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2005(7):3.

[6]王国维.论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见:姚淦铭等.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18.

[7][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34.

[8][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4.

[9]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博士论文,2011: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11]黄济,王策三.现代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33.

[12]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思想理论教育,2008(7):47-48.

[13]王国维.论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见:姚淦铭等.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18.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667.

[1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7.

[16]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9.

[17]杜威著,王承续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4-57.

[18]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19]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博士论文,2011.

[20][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2011:8-35.

[21]蒲彦羽.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家,2011(20):44.

[22][美]阿尔温·托夫勒.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3]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7):24.

[2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

[25][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6][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7]邱昊.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选择——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演进及其启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4):104.

[28]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The Cox Report[R].London:HMSO,1989.

[29]Thoman,Elizabeth.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9,Feb.:50-54.

[30]金兼斌,崔保国著,卞菲译.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2.

[31]上海交通大学年鉴.1997:62.

[32]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之剑.中国记者,2003(5):52.

[33]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2007(6):64.

[34]宫承波.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3-4.

[3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2011:4-6.

[36]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71-72.

[37][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8.

[38]倪振源.新媒体VS旧媒体.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5):19.

[39]吴小坤.新媒体发展的问题导向与破解思考——“新媒体发展论坛”综述.新闻记者,2010(8):38.

[40]陈玉霞.中国新媒体研究回顾.代视听,2012(1):14.

[4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2年8月.

[42]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8(6):71.

[43]曹凤才,田维飞.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15.

[44]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2007(6):64-65.

[45]周静.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9):44.

[46]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7]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0):42.

[48]沈楚.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付.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5):115.

[49][英]维克托·迈尔-舍尔维恩、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9。

[50]2013年大数据真谛:实时分析与批量处理.http://news.watchstor.com/market-analysis-142590.html.

[51]2011—2016年美国本地移动广告增长趋势.http://www.199it.com/archives/34760.html BIA/Kelsey.

[52]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新闻界,2012(16):7.

[53]2013移动广告收入将达114亿美元.http://it.sohu.com/20130117/n363825002.shtml Gartner.

[54]2015年大数据将创造440万IT岗位.http://bizsoft.yesky.com/266/33973266.shtmlGartner.

[55]余秀才,黄鹏程.全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发展的四个维度.编辑之友,2012(8):70-71.

[56]罗锦莉.美国大选,Twitter赢了.金融科技时代,2012(12):18.

[57]王文.Web 2.0时代的社交媒体与世界政治.外交评论,2011(6):61.

[58]博雅公共关系有限公司.各国领导人Twitter使用情况调查.国际公关,2012(5):86.

[59]李晓玉.新增3G用户占比近九成,2G用户向3G迁移势头渐成.通信信息报,2012-11-28.

[60]吴刚.手机电视的受众属性、收视特征和内容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2):50.

[61]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

[62]张耀灿,徐志远.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党建与思相教育(高教版),2003(9):16.

[63]徐志远,陈国忠.科学化与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代教育论坛,2004(2):81.

[64]徐志远,陈国忠.科学化与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代教育论坛,2004(2):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