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思维方式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一、思维方式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人产生正确的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同时,思维方式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思维方式的民族性、阶级性、行业性和团体性等特征都是思维方式群体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不同的时代的思维方式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思维

所谓思维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诗人海涅曾经这样强调过思维的重要,他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人产生正确的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从思维方式转换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的转变,而跨界思维正是实现其正确发展的一个思维向度和逻辑起点。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困境及现代转换

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探索和研究思维方式的改进问题。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作用,只有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成为人们从整体上认知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思维工具,也才能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提供观念性的指导。

一、思维方式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一)思维方式的涵义

思维方式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中,思维主体按照自身的特定需要与目的,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和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或模式,它是反映思维主体、思维过程关系并且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维结构,同时又是由思维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相对定型、相对稳定的思维样式。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思维方式是定型化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是比较稳定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与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有很多不同点。思维形式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及灵感等,人们是借助这些形式来表示思维内容和进行思维活动的。思维方法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工具和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人们的思维路线、过程、逻辑程序和具体形式,并常常转化为人们观察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由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造就的各种思维方式,虽然各有其特殊性,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时代性

一方面,思维方式的产生与形成具有时代性,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特定时代生产方式的内化或者说是特定时代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标志;另一方面是指一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与前途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的发展状况。一种思维方式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首先取决于该种思维方式自身的品质。另外,还受社会条件即时代状况的制约。一般说来,一种符合历史和社会发展要求,有着强烈现实性的思维方式,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相反,与历史和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短时期内可能会在现实中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当人们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和危害性时,它就会被剔除,从而被新的思维方式所取代。

2.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有自身独特存在与变化的规则,它与历史的变化、发展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即思维方式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因为社会历史的变化对思维方式的变化发生影响,要经过诸如社会心理、情感等许多中间环节的过滤与反冲。同时,思维方式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思维方式相对的独立性与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具有超前性与滞后性,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则与规律上。

3.群体性

思维方式的群体性就是对群体中单个具体的人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特征的概括,它显示着该群体思维活动总体面貌。它表征着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人类分为诸如民族、阶级(阶层)、党派、行业、学术团体、家庭(家族)等大大小小的群体。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之间思维方式的差距,是他们的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差异性在观念领域中的反映而已。思维方式的民族性、阶级性、行业性和团体性等特征都是思维方式群体性特征的具体表现。而任何一个生活在一定群体中的个体,他的思维方式虽然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但是,同样不可否认,他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有该群体思维方式的特征。

恩格斯说:“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1]思维方式和社会存在方式、实践方式紧密联系,因而它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征、民族特征。不同的时代的思维方式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相对于思维方式的共性特征,新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将呈现如下特征:

(1)系统综合性

亦称系统综合、辩证综合,而非机械综合。新媒体时代,现代实践面对的是复杂性客体,现代实践的规模越来越大,经常需要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生态的、心理的、美学的等各种学科、各种技术的整体配合和协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突破“实体—属性”的范围,深入到“关系”之中,使思维从事物的实体质上升到关系质、整体质、系统质。按照系统综合,整体不再等于部分的简单总和,产生了系统的整体质。

(2)动态开放性

由于新媒体是动态的,动态思维,立足于发展的不可逆性、多样性(个性、可选择性、包容性)、随机性(弹性)和主体的能动性,是思维的目标、程序和方法的自我调节。同时新媒体也是开放的,由此无论是目标的控制还是程序方法的控制,都是思维在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交流中实现的。

(3)自觉创造性

以新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和逻辑思维为基础,人们具备了多角度的思维视野,提高了思维效率。人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人们的智慧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因此主体的发明、创造能力被大大地激发。

(4)反理性

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都属于理性思维。新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充分估计人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潜意识、各类文化等非理性对理性思维的影响,是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现代实践的总目的是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充分满足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如现代企业要按照用户千奇百怪的需求进行有效生产和服务,被称为“个性化服务”或“敏捷制造”。

(三)正确处理社会现代化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现代思维方式,它与现代化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现代化与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

现代化是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换的动态过程和动态描述,是物质、政治、精神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是社会和人的现代特性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人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化不仅指“物”的现代化,同时包括“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们要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具有现代价值取向,具有现代的思考方法,也就是说,要具有现代的思维方式,这不仅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只有在现代思维方式的指导和支配下,“传统人”才有可能实现向“现代人”的转变。

更深入一步来说,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这是因为思维方式与社会现代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相互作用的关键点在于: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这一时代的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这种社会结构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一起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变革则会影响以至改变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并通过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去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看出,这几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而是多因素同时相互作用的立体交叉的网状结构的辨证因果关系。思维方式作为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并借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的基本依据和模式,它的变化在社会发展中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哲学思维方式,作为时代精神的结晶,集中地表现了时代发展的本质趋向和内在要求。因此,要实现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不仅必须经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而且人们只有改变了看待一切问题的思维方式,才能彻底改变社会形态,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因而,没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就没有社会现代化的肇始;没有社会一般成员的思维方式的普遍变革,现代化就不能实现。而社会一般成员的思维方式的普遍变革则依赖于社会结构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革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原因,又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社会精神生活层面,肩负着塑造人的灵魂的重任,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提出的要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赋予的使命。

(一)哲学层面对思维方式的审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时代的发展与变革而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困境中突围,我们需要依靠哲学,因为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能反映时代精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反映时代精华的哲学思想为理论指导,只有在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哲学理论指导下构建,依据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才能促使时代、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才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这里所说的思维方式是哲学层次的思维方式,从逻辑而非时间意义上讲,即“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结合,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即认识的发动、运行和转换的内在机制和过程。”[2]简单地说哲学思维方式,即人们思考哲学问题的基本思路,特定的思维方式只能用来追问特定的对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维方式的运演具体方法和操作技巧,哲学思维方式趋向于人们的认知取向和实践态度。哲学所追问的对象有且只有两种可能:一为现成的对象;一为非现成的对象。以哲学思维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哲学划分为两大类别:以现成论为主导思维方式的古典哲学和以生成论为主导思维方式的现代哲学。[3]

现成论思维方式的关键词是已完成性。即已“是其所是”,所追问的是“它是什么”。在现成论的思维方式中,一切都是已完成的,都有一个本质,这个本质决定着对象的“是其所是”,具有一定的预设性,带有绝对化的倾向。实际上,该思维方式包含着“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

生成论思维方式的关键词是未完成性。因为未完成则意味着永恒处于生成变化之中,这是一种追问是“它如何”、“它怎样”、“它可能怎样”的思维方式。在生成论思维方式中,一切都是生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不再存在一个预定的本质“任何自身”——“自己本身”,都不是现成的,而是在一种相互引发、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和成为自己的。现成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切换到为知识探究或道德推论上,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投射下人们着眼于人之“是其所是”之根据,过滤掉了人之“是其所应是”的生活内涵。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进入受教育者心灵的通道,缩短教育双方之间的“卡夫丁”峡谷,就需要从现成论思维方式之遮蔽或遗忘的困境中走出来。不是以体系建构为鹄的,也不以统一性理论的论证为基础,而是切入生活的细枝末节,彰显人类处境中“人之是其所应是”的生活向度。

(二)实践层面对思维方式的反思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运用现成性思维方式,人们主要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从而把握规律、寻找本质。在过去的实践过程中,该思维方式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向当代的转型中也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思维方式却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羁绊,对预设性和确定性的片面追求,造成了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遮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思维障碍。

1.抽象隔离性

现成论思维方式,曾几何时,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哲学和智慧的发展,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哲学问题的深入,这种思维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和简单整齐划一的日常生活条件下,指令式、教条主义语言和高度概括的抽象语言便应运而生。但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产生,现成性思维会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突发问题。在现成论思维的指导下,与国家意识形态有着内在一致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诸如教学目标的预成性、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教学方法的灌输性等特点,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现成论思维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置于为知识探究或道德推论上,其思维逻辑就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欲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规律,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使人们把人理解为抽象的外在研究对象,关注学生“是其所是”之根据,与学生的生活内涵及关系背景相隔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人性关怀,甚至出现简单粗暴的“强权式”教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态与生活状态却产生了隔离,只要求学生牢记内容并按其要求行事,而不去解释原则的内在原因。这种思维方式,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规范、规则与学生身心无法形成交融,无法与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也会逐渐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4]

2.凝固僵化性

现成性思维方式,势必将教育活动看作可以预定的不变的现成存在的机械运动,容易使一些概念凝固化。思维方式的凝固化,其结果必将是无视环境的变化而把教育对象也看成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人。这种形而上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对现实中的人是不能完全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生成性思维方式,把对人的解释、理解从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还原为关于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主体性。可见当前绝大多数情况下,现成性思维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和矛盾,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低效状态。“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5]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由现成思维转向生成思维。

三、思维方式现代转换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抽象隔离和凝固僵化,从现成转向生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历史必然

“世界从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6]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一切预设的假想的思维方式,只会让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灵魂。“人始终没有一个定型,也没有像柏拉图所说的什么人的标准模式。人永远处在自我创造的过程。”[7]生成性思维方式突破了现成性或者预设性思维方式的界限,从过去更多地关注、思索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人自身,把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转换思维方式,遵循人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以生成性思维为核心指导思想,在各个环节中融注着生成的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之成长和发展规律保持一致,从而真正发挥出教化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过程,各个要素(主客体、环体和介体)共处于一个动态系统中,是一个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过程,是促进人不断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其中的确定性是指将预设性和规范性的知识进行转化,如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知情意行,将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历史存在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现实形态。不确定性则是生成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现实性和动态的发展性,由于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的教育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内隐的思维活动以及外显的操作挥动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无数绵延的不确定性、非现成性、动态性,这种前进发展中的连续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对确定性的全盘否定和机械排斥,而是对确定性的动态呈现,通过这一动态生成的过程,不断产生新的体验、经验、观念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规范性与开放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等各种对应状态动态地交织在过程之中,并通过动态的转化和生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价值。

(三)探索和实践主体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已成为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的必然要求

首先,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们高等院校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和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这种因新媒体时代的新特点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情境中的事实,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抓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新的探索、发展和创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它主导和支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介体、环体等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首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就要不断地创新思维方式,这是合乎逻辑的一种推断。

其次,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必要前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展开,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动过程。主体要向客体开展工作,首先必须要把握先进的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然后经过工作实践与客体联系作用于客体,达到影响和改变客体,使之符合自己传播的意识形态所要求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在这里,毫无疑问,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当然是工作实践,即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动。实践是沟通主客体之间的桥梁、纽带与中介,这一点是确定的。但是这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外显中介。也就是说,这种工作实践是主体作用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中介。而主体思维方式才是主体联结客体、作用于客体的内蕴中介。它一方面连接着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最高理论层次,一方面又连接着主体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最具体的实践层次,它通过工作实践间接作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客体,达到把主体所需传播的意识形态化为客体思想行为的目的。正是由于主体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客体的同一思想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敏感性、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因此,主体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主体不断掌握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将有利于主体在理论上把握思维方式与思维内容相互作用的规律,使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增加主动性,更有效地贯彻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思想和“疏导”方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全,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理育人,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客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再次,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型,是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弊端的有效手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着不能适应新形势、不能回答新问题的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这一客体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与活力的特殊群体,同时新媒体时代在客观上造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高度开放性,因而客体的思想更加变得异常活跃。加上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信息获取形式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客体对知识和信息的把握在量上以至质上超过主体,并在时间上领先于主体,这种变化使得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再呈现着简单明了的单向关系,而由单向式教育发展成为互动式交流。然而由于没有彻底打破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的传统观念的桎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满足于多年形成的惯例,还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工作中感性的东西,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客体的变化和主客体关系的再认识,正是这一突出的弊端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所以,主体必须对自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等有足够清醒的自觉认识,主体思维要随着实践的需要不断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总的说来,主体是教育的施加者,客体是教育的接受者。主体应该对新时期客体现状的改变和由此带来的主客体关系的重构予以充分认识,进行思维方式的创新,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吸收客体的信息,渗入主体的头脑,进行加工处理,成为主体观念的内容,并设计出符合客体特点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主客体的统一,解决目前工作中的突出弊端,最终达到教育的效果。

基于上述认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有与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为此:

1.思维方式必须从封闭性思维转向开放性思维

封闭性思维的立足点是面向自己、面向眼前、面向内部,习惯于自我约束,思维视野狭窄。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工作上,就会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化和工作方式的固定化,总是老框框、老套数,而不太考虑工作对象的想法。开放性思维则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开放的体系。它要求坚持并发展与外界进行的广泛、立体、多向的交换与交流,从而扩展思维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随时捕捉工作中的新信息和新经验,使思维能及时触及外界变化发展着的事物,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树立开放性思维方式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确立思维的广泛性。在考虑问题时,既注重事物的内部联系,又注重事物的外部联系。要善于借鉴相关学科国外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二,确立思维的变动性。应当不断地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审时度势,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行为目标和行为态度,以求使实践朝着最佳方向发展。第三,确立思维的互补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2.思维方式必须从单维性思维转向多维性思维

单维性的思维方式往往表现为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考角度,一个逻辑规则,一个评价标准,一个思维结果。这种思维方式,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手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教育者形成一种求真、求纯、单向、唯一的思维模式。而多维性思维方式有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个逻辑规则,多个评价标准,多个思维结论,进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互补思维结构。要构建多维性思维方式,我们必须做到:第一,坚持思维的多角度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考虑正面,还要注意考虑反面;不仅要顺向思考,还要注重逆向思考。从全局上看问题,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做到多条思维线索的有机结合。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必要的灌输外,还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来加强其渗透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同时要广泛运用多种教育载体,增强工作的效果。第二,坚持思维的多层次性。要注意根据不同层次对象的不同情况而对症下药,由于大学生的个性、素质、来源、家庭影响、受教育的程度、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他们的思想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在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层次性的基础上,主体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出符合不同层次教育目标的方法,做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分层次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第三,坚持思维的多标准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尽可能地运用多种原则、多种标准综合评价,才能使结果相对客观。

3.思维方式必须从静态性思维转向为动态性思维

静态型思维是思维主体从某一固定观念出发,循着固定的程序,把握固定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方式。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完成式、总结式、经验式、结论式,比如一个学期结束后总结一下就算完事,不是把不成套、不成熟的拔高一番,就是不能及时反映学生真实思想问题。要实现思维从静态型向动态型的转变,就要对学生思想变化密切关注。

4.思维方式必须从滞后性思维转向超前性思维

所谓超前性思维就是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未来或未知状况预先做出推理和判断,用未来趋势和目标引导现实的一种思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工作对象思想行为发展的过程与阶段,习惯于以历史为尺度来度量现在,使行动落后于工作对象思想的发展。这种滞后性思维方式,不仅违背了人的思想行为渐进演变的规律,而且也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动态运行规律,错过了教育人、启发人、化解矛盾的最佳时机,使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当前信息网络化高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越来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学生的思维现状,通过理性分析找出规律,预见发展趋势。这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超前性思维,用未来趋势和目标引导现实。

在新媒体时代,确立开放性思维、多维性思维、动态性思维和超前性思维,必须实行“跨界”、寻找新的交叉点、定位点和融合点,由此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跨界思维油然而生,笔者认为,这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一种思维向度。

第二节 跨界思维的内涵及其内在合理性

一、内涵

跨界(Crossover),本源自欧美乐坛,后被设计、营销等广泛引用,目前是各行业领域中的一种流行概念,其意为对界限的跨越。跨界思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指用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互涉、交叉与跨越,也有综合之意,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新锐的思维特质。跨界思维不是封闭的,而是灵活多样、开放的,一方面要多视角看问题,另一方面要寻找它们的关联交叉点,要把多领域知识进行融合。新媒体时代,跨界思维作为寻找和发现新的交叉点、定位点的一种理性向度,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更高的思想、更广的视野、更深的素养、更多的生活体验来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跨界思维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一)多视角性

跨界思维本身需要多视角性,即站在不同立场观察和思考问题,寻找到交叉点。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阅历和经历的差异,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会不同,往往得出的结论也会完全不一样。善于从多视角看待问题,正是避免看问题不全面或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当的最好良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仅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还要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同时也要站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跨越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因素,从尽可能多的视角性出发,我们就可以寻找到最佳交叉点,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多关联性

跨界思维强调关联性,需要多领域知识的融合。由于新媒体不仅兼具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对不同学科的综合归纳能力,善于将这些知识和信息加以融合。跨界思维所具有的多关联性,不仅有效地迎合了这种需求,而且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当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要素都独立存在、无相互关联时,现实的教育活动就无法实施;只有当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时,才会产生现实的活动,成为教育的现实表现形式。因此,只有跨界思维,将各级各类因素统筹考虑,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的运行效力成为可能。

(三)多样性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和人的多样性构成,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跨界思维所需要的。由于各种各样的人所处的环境、所涉及的领域是丰富多彩的,显然依靠传统思维是无法胜任的,唯有跨界思维才具有运筹各种思维的整合能力。比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四个年级中,大一新生的思想状况与大四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是不一样的,而每个年级中的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运筹各种思维的整合能力,首先不仅要面对多样性的受教育者,还要面对多样性的自己,更要面对多样而复杂的育人环境。同样,就受教育者自身而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要面对未知的依然复杂的环境,单纯以固定的思维模式显然不足以应对多样化的生活。

(四)创造性

跨界是指不同领域间的跨界合作,是思维嫁接的体现,但这种嫁接绝不仅仅是思维的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再造。创造性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在继承了所跨之界各自的优秀特性的基础上,其自身也呈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创造性价值。这种创造性价值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基于独特的思维理路。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界思维的内在理路

(一)合理性

1.生成性思维方式的价值实现

跨界思维是一种动态的变革和超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需要突破“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个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是”的现实思考,其中,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如何是”。现成性思维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不到人与环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重关系,看似是最重视人的教育,而实际效果却是“人”仅仅被赋予了政治的手段,远离了价值的诉求。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权威理论教育下,被教育者仅仅是“被”教育,距离社会渐行渐远。马克思主义在其实践论里提到:一个人怎样生活,他就是怎么样的人;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要看它怎么生产,一个社会怎么生产,这个社会就怎么样……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必然要选择它作为基本的思维方式,才能推动历史,推动新生事物的发展。[8]它要求人们认识事物既能结合历史,又能把握现实规律呈现动态化和历史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并非是“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类正是通过活动形成了客观的社会关系,进而又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形成、完善自己的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的存在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关系中”的教育活动。“具体地说,就是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从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从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即从彼事物的存在去把握相关的此事物,或从此事物的存在去把握相关的彼事物。”[9]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在互动关系中动态追问“人成为怎样的人”、“人怎样成为人”,利用各种介质的互渗互斥发挥对被教育者的导引作用。基于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界思维是生成性思维方式的价值实现。

2.人才培养之必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培养人和发展人的一门学科,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现实的个人”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新媒体时代,“现实的个人”的生存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还固守着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不能从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将会大大降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成性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把人当作先验存在物,因而在教育实践中背离了人性所特有的过程和规律,使本来应该充满人性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无视学生主体能力、令学生厌烦的灌输和说教。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现实语境的变异,不能再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介绍的方式来进行讲授,而应该跨越理论框架与当前现实生存语境的界限,努力使理论教学与现实语境形成视域融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突破封闭的束缚人的心灵自由的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进入到一种诗性智慧的启迪。如果不能关注或解释当代的现状,它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变得可疑,就无法为学生所接受,很难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更别谈什么实现师生间的视域融合。所以,我们必须要跨界,跨越理论与现实语境的界限。

3.课程改革之需要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对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纠缠,而跨越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和方法来观照当下的现实案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讨来提升理论素养,不再让学生有“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用”的疑惑。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各类新媒体成长起来的,他们手里拿的或包里背的不是所谓的经典读本,而是流行泛滥的大众文化产品,如时尚生活期刊或流行视听产品,他们介入的不一定是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是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对这些产品的追求,呈现出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跨界。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单就课程而言,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热衷的这些日常大众文化产品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天然联系。为了吸引学生,我们可以跨越纯理论课程与社会文化的界限,利用“主体间性”,通过对这些文化的评析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式的学习来奠定将来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4.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信念。对人的完善、和谐的追求,一方面体现了人性的内在向往和本能的自然追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外在要求,它是主客观的统一。根据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解,“全面发展”包含三个层次,即完整的人的发展、健康的人的发展、和谐与自由人的发展。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现成性思维方式的引导下,强调工具性价值,即对人的社会适应性功能,要求学生遵守预设的社会规范以维持社会稳定,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本质和重要的生成性功能,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在当今社会,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人和自己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跳出工具性价值,实现价值的跨越,重视人类自我完善与发展多样性、丰富性的趋势。以培养和造就既能胜任工作又能学习、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责任。要完成这一责任,关键在于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的需要及能力,重视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更要重视和尊重人在生活实践中自由选择和创造的权利与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养成跨界思维,以“理解”作基础,以“对话”为形式,以“载体”为手段,以“内容”为核心,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唯有主动、提前进入这一新的思维领域,才可能更好地产生教育效果,完成其历史的、现实的重大任务。

(二)可行性

1.新媒体形式的多样性能够吸引更多的教育主客体,为思想政治教育跨界思维提供了条件

目前,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主要有两大种类:一是手机,包括通话和短信;二是网络——包括博客、播客等个性化网页和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等;QQ、MSN等聊天工具(特别是QQ群);也包括个人数码助理,一般指掌上电脑,甚至包括具有对话功能的在线网络游戏。与传统媒体(书信、电话、报刊、电影、电视等)相比,新媒体既可以纳入正式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成为学校行为,也可以是学生或者施教者的个人行为,成本都很低;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进行提出反馈意见等活动时,隐蔽性增强,因此享有更大的安全保障可能。新媒体的无屏障性、灵活性、平等性和快捷性等特点,与跨界思维的多视角性特征相适应,为思想政治教育跨界思维成为可能。

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能够提供共享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跨界思维提供了物质基础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点,是跨界思维的着力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过程中,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工具的先进性,媒体工具转变为各种影响力量都可共享的信息平台,这为尽快寻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点提供了信息资源和工具上的便利。因此,使用新媒体,只要拥有一个信息终端,就可以发帖子、发短信、QQ聊天、写博客,甚至网络游戏等,都可以架构一平台,在共享平台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能够使媒体工具迅速转变为信息共享平台的特点,与跨界思维的多关联性特征相吻合,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的跨界思维而成为可能。

3.新媒体技术主体的互动性能够增强渗透性,为思想政治教育跨界思维提供了保障

由于新媒体以灵活性和快捷性见长,其互动性能够加速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得以提升。对于成功的创新者来说,往往他们能在相互关联的项目上开展工作。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者,在进行媒体选择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来进行互动和传递信息,比如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引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可以链接网上资源,更可以在线讨论,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的方式。新媒体所具有的多种形式特点,与跨界思维的多样性特征相衔接,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的跨界思维而成为可能。

第三节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界思维的策略选择

跨界作为突破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一种思维向度,它要求教育者在实践中要选择正确的策略,切实解决好跨什么界、如何跨界的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

一、理论与实践间的跨界结合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者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11]现成论思维方式的宿命是讲授比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隐蔽和费力得多的理论知识,往往会抽象得让学生望而却步。但众所周知,理论是来自实践又要回归实践的,理论与实践就像一间房子的两扇窗户,虽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二者之间保持着和谐有度的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理论与实践间的壁垒,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间的跨界结合。应采取的举措有:一是教学要走出狭窄的理论领域而跨界进入到开放宽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将理论教学适当扩大到实践教学,让学生从社会、文化、消费等方方面面的不同视角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导学生“沿波讨源”,由道德实践获得道德认知和情趣;二是对抽象而晦涩的理论进行“减肥”和“消肿”,通过简化、淡化处理,精简出最为贴近生活领域的教学内容。应该说,教育教学的意义和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的教法,也取决于所传授的内容,更取决于师生间的视域融合。任何拔高理论的抽象玄虚,割裂理论与实践紧密关联的张力平衡关系,都将成为学习的障碍,无法达到视域融合,成效浅微。跨界思维意味着我们在传授理论知识时一方面要有理论节点,另一方面也要大量运用实践案例做支撑,也就是说话要接地气,反对说教。

二、学习资源的跨界融合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跨界思维要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话语权。在学习资源内容的设计上,完善学习资源内容的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演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发挥理论灌输的作用;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擅用多媒体技术,使理论灌输富有新意。这里的学习资源内容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资源的核心内容,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针对这些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为吸引学生,应采用现代手段凸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情趣,并创建精品课程,使之成为大学生乐于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课堂;第二个层面包括与核心内容相符合的背景知识介绍和述评,如教案、参考资料、典型案例以及与其相关的链接网站等;第三个层面则为核心内容的延伸,比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同时,大量收集新观点、优秀成果和名师讲座等,拓宽学生的视野,真正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部门间的跨界组合

利用新媒体技术,组合学校的物质要素(校园风貌、建筑风格)、制度要素(管理与服务)与学生共享,是新媒体时代提出的一项要求。其主要的组合方式是打造特色网站,如在校园网上建立“图片鉴赏”和“视频新闻”,可以将静态的学校风貌和建筑风格等以直观的视觉出击展现出来,通过图片的点击,传递大学文化和精神,这将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感染和熏陶,启迪学生的理性,激励学生的意志,督促他们自觉地修身立德。通过“学校管理和制度”栏目的建立,以公开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校管理制度中体现“依法治校”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非常强,通过这样的举措,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发挥主动性。

四、教育主客体的跨界汇合

实现跨界思维,需要教育主客体之间打破师生之间的壁垒,创建精神家园,实现教育主客体的跨界汇合。这种汇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在教育者团队建设方面,利用博客等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亲密接触,通过施教者对受教者的理论熏陶和魅力辐射来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学识力量。具体来说,则表现为教师和辅导员个人通过开设空间,撰写博客文章,上传学习辅导材料,讨论话题等,在网上公开自己的QQ、飞信等联系方式,建立飞信平台和QQ群,与学生进行心灵接触,保持信息快捷传递和工作通道的有序畅通。另一方面,通过类似在线和实体的“和风小筑”之类的精神家园的创建,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观点,帮助排解心中的郁结。此外,像“南京大学小百合”等BBS板块,也是不错的沟通渠道,当然,这需要深入研究其中的舆论规律,坚持及时、正面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发挥其引导功能。针对BBS中出现的各种舆论,及时分析事件的性质、真相以及帖子本身包含的情绪,并对此做出合理反应,正面引导,解决问题。不可忽视的QQ群共享,则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为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这会成为学生们的延伸课堂。

五、精神文化升华的跨界联合

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实现跨界联合,将新媒体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发挥校园文化功能。通过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多渠道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价值影响的相互协调,形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和资源整合,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即学术讲座、艺术交流、娱乐文化、辩论演讲、游戏竞技、动漫文化等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的风采会凸显出来,将这些彰显大学精神的鲜活的材料和生活在身边的优秀大学生先进材料及时地挂到校园网上,成为众人点击的目标,不仅发挥了榜样的育人作用,更使得这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健康、高雅的人格。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实际生活中,难免有一些人会利用新媒体具有开放性、隐匿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侵犯他人名誉权,对他人进行侮辱和骚扰等,造成媒介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失范;有一些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和手机,大行“手中乾坤”,偏离了学习目标、降低了学习效率,甚而影响到周围的同学。此外,新媒体的方便易用、形象生动的独特优势,也使得一些教育工作者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从而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同时,由于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过多使用和依赖新媒介。所有这些,都需要高校信息监管部门行动起来,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控和引导,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筛选、过滤、净化和管理,使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生态的媒体环境中,共同营造跨界思维的有效实现环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2]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68.

[3]邹广文,崔唯航.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6.

[4]邓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三大角度.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6):37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48.

[7]高清海.哲学的憧憬.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129.

[8]李德顺.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社会科学辑刊,2003(1):9.

[9]王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系思维.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6.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1995.

[11]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传播渠道.人际关系,1995(2):41-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