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对媒体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缺乏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宏观认识

(一)对媒体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缺乏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宏观认识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唯有具备信息理性、拥有思辨力才能不彷徨、不迷失。但媒介素养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也需要后天习得。目前,媒介素养的培养已经引起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步加入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体系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构建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一项基本指标,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新主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

第九章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在服务于高校思想建设实践的同时,因其自身的属性难免会给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如何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育工作,已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提升媒介素养的紧迫性

“媒介素养”出自英文“Media Literacy”,在欧洲一般称为Media Education(媒介教育),美国和加拿大则多称为Media Literacy(媒介素养),我国港台和日本则称为“媒体识读”。“媒介素养”这一术语最早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合作出版《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首次对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建议,其基本目的是“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1]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2]简单地说,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话、发展服务的能力,而为提高媒介素养而进行的教育,则被称为媒介素养教育。根据上述对“媒介素养”的界定,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多媒体等特征,我们可以得出:新媒介素养主要指人们接触和理解新媒体的能力,参与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认知和批判新媒体的能力以及对新媒体的创造和传播能力,而为提高新媒介素养而进行的教育,则被称为新媒介素养教育。

当代大学生在媒介接触消费、媒介认知理解、媒介应用制作等方面,虽然能够比较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但从其具体行为看,也存在对媒介的批判能力较弱、对媒介的使用不够深入,以及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等问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提升媒介素养势在必行,其紧迫性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客观要求

(一)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

1.媒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的必备素质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长足发展,媒介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互动媒介等形式在同一时空中“相遇”,以空前的速度介入和影响着受众和社会。从一般意义来说,新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但反映现实,另一方面也建构现实。媒介磁场提供给人们信息、娱乐,建构着人们几乎所有的常识:关于美好与丑陋、真实与虚假、善良与罪恶,也建构着我们对于幸福与苦难、现实与历史的认识以及消费观念,甚至建构着我们对于国家、民族、阶级、社群的所有认识。诚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所言:“它决定我们的生存”,传播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已成为现代公民生存、发展的重要“伙伴”。[3]新媒体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拟态”的环境里面,公民既享受新媒体带来的视觉快乐和听觉盛宴,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通过新媒体形式传递的媒介内容信息,已发挥出媒介的巨大威力。适量的信息能帮助人了解社会、适应环境;但要是过量的信息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身处多种媒介包围之中的人们,面临着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的双重负面效应,既受到信息污染的侵蚀,又面临着信息侵略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唯有具备信息理性、拥有思辨力才能不彷徨、不迷失。因此,媒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整体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备素质。但媒介素养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也需要后天习得。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培养认识和利用新媒体的能力和自觉理性,无论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对正处于思维成型期的大学生,都是尤为紧迫和必要的。目前,媒介素养的培养已经引起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步加入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体系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构建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一项基本指标,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新主题。

2.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

近年来,现代生活的媒介文化环境及其相应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许多变化。以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媒介为工具的主流文化群落逐渐向网络、手机这些强大的新媒体文化传播媒介平台过渡,使其扮演着新时代的文化主角。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地考虑这样的社会文化现实,适应当前媒介环境变化,提高大学生在当前媒介环境中的信息使用、传播能力与水平,从现实状况出发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当代数字网络媒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使人们之间的表达和交流摆脱了单纯语言文字的束缚,拆除了对受教育者经历的高标准要求,使人们仿佛回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以全部的本能和潜能进行多渠道的交流。便捷的多媒体技术和高速无边界的网络传播能力,使如今的大学生更愿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图文并茂或活灵活现的动态影像形式在电子媒介中表现出来,如网文、短信、彩铃、视频编辑、视频短片、创作等,并且主动而快乐地进行这种表达和交流,而最终从同伴或同学的积极反映中得到满足。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使用这些大众媒介资源,通过现代传媒的交互性和创新性展示个人才能空间,使受教育者在自然的感性愉悦的自由媒介活动中激发创造的冲动和才能,在互动对话和交流的活动方式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

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信息传播速度更为迅速、传播形态更为多样、传播内容更为多元,特别是博客、微博、推客等传播形态的兴起,使得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较其他受众群体更为密切,依赖也更为深刻。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是否应该增加新的教育内容考虑不多。这种观念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增强。因此,教育者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适时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使媒介素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延伸和拓展,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

3.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高校大学生的素质需要不断发展,而学习则是素质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未来的社会将是学习型的社会,在未来的社会中,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进行终身学习成为必要,也将使终身学习得以充分的实施。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们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与技能。与任何一种文化工具相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当代大众媒介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形力量”。作为生活在这种媒介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主动地、积极地、理性地去学习、解读和利用媒介文化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迎接全球化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呢?旨在提高人们媒介素养教育的措施变得必不可少,学会学习也自然成为一种全新的理念。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如何使自己不被社会多淘汰、“活到老学到老”已不再仅仅是句口号,管用一生的教育将向贯穿一生的教育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一个群体,在走上社会之后,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而大学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就是自身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使大学生具备利用各种媒介技术和各类信息资源提高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中学习的能力,这有利于人的素质的不断发展,是大学生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推动着素质教育不断向前进。

4.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着眼于大学生的具体思想实际和要求,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大众媒介的发展,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媒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接触媒介获取信息的同时,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也受到了潜在的影响,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目标、新要求,即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各种媒介知识、强化他们在接触媒介时辩证批判地汲取媒介信息,真正地成为媒介的主人,驾驭媒介。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它的根本宗旨是以大学生为本,建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机制,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媒介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下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为我国培育出具有科学的使用和选择媒介工具的能力、理性的媒介批判意识和媒介法律意识、正确的媒介环境交往观、健全的媒介心理素质、高尚的媒介思想道德观的高素质人才。

(二)提升媒介素养是增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举措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时代和现实都要求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迫切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即需要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大学教育是把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目标和使命。现代大学应该给大学生一个全面的教育,让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教学生做人,做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树立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智体美以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学生成长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需要具体的人生指导和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特别是迅速兴起的互联网、手机等传播交流方式,具有信息传播分散点多、交互性强、流量大、管理复杂等新特点,给大学生学习、交往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手段和途径。这些媒介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进步的、有利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新兴电子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负面影响也不小。暴力、色情、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也被大量渲染,对大学生的危害极大。另外,面对境外媒体信息和观念的“轰炸”,一些大学生缺乏对西方媒体信息的认识,缺乏对少数西方人对我偏见的认识、对西方媒体性质的认识,片面地认为西方的就是公正的、好的、客观的。缺乏媒介认识与把握能力的大学生若长期接触此类渗透消极价值观念的媒介信息,他们的精神家园便会被潜移默化地侵蚀,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之举。提升媒介素养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增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项新举措。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媒介笼罩的社会里有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实施,能够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发现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有效地处理信息,解读媒介信息背后深层的含义,批判性地看待大众媒体,有效地抵制各类信息的负面影响,从信息中获得真正的益处,帮助和促进自己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穿透媒体所建构的迷障,成长为具有时代忧患意识、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提升媒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新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两个巨大的变化:其一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其二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建设一流大学。通过高等教育的改革,一方面要在规模和培养能力上急剧地扩张;另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对优秀人才、创造性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求大学规模和培养能力急剧地扩张,促使高校要主动地适应这种变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构建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实现终身教育。为此要求学生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处理所传输的各种信息,防范和克服网络传播的不良内容,并能通过网络来制作和发布信息,使学习走向开放性。媒介素养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在利用大众传播资源学习中的不可或缺的内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校园里的非精英型的学子增多,他们原本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素质较差,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先天不足,需要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和提高媒介认识与把握能力,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当代的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要求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对优秀人才、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新媒体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高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媒介社会里得到更健全、更完善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实施,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更为深刻,弥补了大学教育过早的专门化和过分的职业化带来的种种缺陷和弊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精英群体的示范影响所及超越校园,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大学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科学、创新等精神,在整个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丰富和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品质,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媒体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四)提升媒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彰显

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方法,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要力量,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其功能和属性能否满足和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作为价值主体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和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4]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到了有力彰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理论价值。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比较迟缓,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大量的具体实践问题困扰着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缺乏大量的考察调研资料,对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基本状况了解得还是不够。但是从21世纪初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填补了关于媒介素养相关教育研究的空白,尤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及时把握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反映出媒介社会中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规律,探索研究当代高校媒介素养的现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所在,找出解决媒介素养缺失问题的有效方法体系。媒介素养教育与时俱进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媒介知识能力教育、媒介思想道德教育、媒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媒介法律意识教育全面而系统地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五个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等,从而更有力地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

其次是实践价值。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也给予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目前已研究出一些初步的成果。以高校大学生为例,主要侧重在大学生的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缺失方面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路径,在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际发展的方案、对策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践价值。如复旦大学成立了媒介素养小组并在国内建立了首个媒介素养研究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与《新闻记者》杂志联合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媒介素养研究专栏”,定期向国内外学者发布媒介素养教育最新研究成果;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本科生中首次开设了媒介素养公选课,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媒介素养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基地、相关专家学者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实践调研等等,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意义,为今后作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

(五)提升媒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拓展

实施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到了新拓展。

首先是在调节社会精神生产和引导高校学生政治行为方面拓展了政治功能。在调节社会精神生产和引导高校学生政治行为方面,媒介素养教育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指导,在思想多元化、媒介信息混杂的世界,引导高校学生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事物,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和高度自觉性,对于媒介信息隐含的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悖的思想都要坚决抵制,不能娱乐化的媒介视觉冲击下丧失自我的信仰。同时,要以传播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法律规范和道德观念来培养和塑造高校学生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提高对媒介传导的西方意识形态加以鉴别和选择,发展学生健全的民主政治参与理念,更加和谐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引导学生的政治行为。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在信息时代,人与人的沟通不再拘泥于见面沟通、书信沟通,现在一般是使用媒介工具随时随地地沟通,比如手机短信,网络聊天工具(QQ、MSN等工具)。媒介素养教育还要教育高校学生正确地选择沟通工具以及如何在虚拟世界与人沟通交流,避免发生因沟通不当发生矛盾。这为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政治稳定。

其次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理性消费方面拓展了经济功能。媒介素养教育为经济发展营造了和谐地社会环境,尤其是使用媒介致富发展的电子商务等媒介信息产业在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下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如此,媒介素养教育还教育了高校学生在网络购物信息和广告的渲染下,学会不盲目性地消费、不攀比性地消费,在利用网络载体作为创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媒介商业信息进行合理地投资,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

再次是在文化传播,引导学生文化选择和交流等方面拓展了文化功能。从某种层面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的传播过程,而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介文化形成的今天促进了个体的政治、道德社会化。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媒介道德伦理教育、媒介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促使高校学生提升媒介素质,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媒介文化主导的社会环境中,教育学生接受主流文化的灌输,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在多样性的社会思潮中,能够防止思想观念被西方思潮所侵蚀;尤其是在媒介形式多样而形成的网络文化、视觉文化等新型文化形式中,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参与式地融入文化发展,对媒介文化要具备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对低级趣味的文化采取过滤选择的态度,对文化本身进行构建,从而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诚信的文化环境。

文化是种虚拟并且形而上的精神事物,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而媒介就起到了传载文化的功能,但是媒介有其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的,它的背后一定存在权力和利益的指使,也就导致今天文化中不仅有主流文化的存在还有其他的文化思潮。媒介素养教育像盏明灯为大家指引主流文化的方向,对现有的社会文化进行选择吸收,而不是全盘照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文化观,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5]大学生是国家进步发展需要的主要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发展决定了国家未来的整体发展和形象。对高校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是对当前新问题出现的解决和完善。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社会的形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既促进了一个民族的整体文明,更是提升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素质,极大地提高了国人的精神文明,也保护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被西方意识形态侵蚀,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内在需要

(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克服新媒体负面影响的需要

新媒体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

1.新媒体的“容器人”效应

由于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新媒体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一些大学生往往把自己封闭在媒介的“自我”之中,成为所谓的“容器人”。他们的思想、感情沉浸于传媒内容之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对未来漠不关心,视野狭窄,极端自我内化。

2.造成文化的“快餐化”和智能的降低

新媒体传播形式的通俗化、游戏化让一些原本庄严、崇高的人文精神大大弱化,加上新媒体传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产生一种抑制和弱化作用,使人的智能降低,思维简单化、平面化,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容易形成一种庸人哲学的泛滥。

3.导致发达国家形成文化霸权

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在于发达国家通过媒介对第三世界进行全面文化渗透、文化支配和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式递增的传播环境中,拥有先进技术的信息传播者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而传播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或民族则被动地成为信息传播的弱势群体。这种差异造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与侵略,迫使弱势文化不得不接受或许是不适合本民族、本文化传统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导致发达国家形成文化霸权,出现文化的不平等与差异的扩大化。

4.消极价值观念侵蚀精神家园

在感性发展上,一些大学生信赖于新媒介,他们往往视媒介为权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等一些消极价值观念渗透在许多大众媒介作品中,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大学生脆弱的精神家园。一些广告的消极示范效应扭曲了人们的心理常态,导致“炫耀性消费”等畸形社会行为的出现。新媒介凭借其特有的“欲望的模仿”机制重塑社会消费行为,引导社会时尚。而社会消费又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消费,导致出现高消费、互相攀比乃至超前消费等倾向,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5.暴力色情信息对社会的危害

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在全球范围的展开,为迎合部分受众的收视欲望,暴力色情信息成为大众媒介挥之不去的附属品。一些意志薄弱、未成熟的大学生会因模仿媒介的暴力行为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6.对受众生理健康的影响

强烈光电、噪声对视听感官的刺激和电磁污染会诱发多种疾病,目前被认定与新媒体有关的病症有50多种——多动、痉挛、头痛、睡眠障碍、厌食、恐怖症、孤独症、胃肠道功能紊乱、近视或散光以及皮肤斑疹等。长时间沉湎于网络中的大学生往往常表现听力和视力降低、体能下降、缺乏求知欲和耐心等。

上述种种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它说明新媒体的环境是由传者和受者共同营造的,良好的媒介环境与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密不可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的良好的审美观念,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必要的媒介知识,学会合理获取、利用信息和传播信息,进而学会辨识信息、评价媒体,对媒体信息进行有效“解毒”与“解读”,同时建立一定的心理防范意识和抵制能力,最终成为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人。

(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有效适应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的需要

全球化时代,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日益成为全世界人民关注的问题。文化的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的基本与主要特征,它的出现,已经对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及其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文化一旦产生,其交流就是必然的,没有文化的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事实上,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6]然而,文化多元化的出现,既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也带来了彼此的激荡与冲突。全球各国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引入、输出,最便捷的就是利用媒介发布信息。比如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以及跨国公司打出的广告,都把当地的人们引入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为信息的全球化流通创造了一个世界性空间的同时,也对各民族维护传统文化,保持多元的文化品位和价值体系提出了挑战。西方的强势文化正试图通过各种媒介,将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即进行所谓的“文化侵略”,以强化其民族文化意识。这种“文化侵略”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一方面为大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也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的建构。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儿时是《铁臂阿童木》、《圣斗士星矢》、《蓝精灵》带给他们欢乐,成长中是层出不穷的好莱坞大片带给他们视听震撼,对欧美节目有着很大的期待。一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盲目崇拜,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诸多负面影响,甚至动摇了对共产党执政的合理价值理性。少数发达国家利用这种潜在的媒介帝国主义垄断,在世界范围内散播渗透着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支配倾向的信息产品及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文化的开放性、丰富性以及创造活力的保持。媒介已经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这种传播环境,我们无法完全杜绝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直面这种挑战,除了由政府制定必要的政策消除文化冲击的负面影响,开发民族特色的本土节目等措施以外,使大学生保持警觉,调整心态,提高对各种外来文化及意识形态影响的识别力和批判力,从而积极吸纳文明成果,自觉抵制侵蚀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是抵御文化侵略,掌握并传播优秀中国文化的有力武器。它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解读新媒体所传播的各种信息,去伪存真,认识国外媒体文化渗透的目的及欧美节目中的资本主义思想,区分节目的娱乐性与政治性,客观地评价这种传播中的文化渗透现象,正确地进行文化抉择,始终掌握主动。同时,每个人在与媒介或是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跨文化意识。在掌握媒介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保护本国文化疆土,充分吸取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成分,将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唯其如此才能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的同时开阔眼界,真正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适应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跟,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产生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从而提高社会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完成思想意识的建构。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培育高校大学生健康心理需求的需要

在新媒体提供的虚拟世界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受到社会交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是青年大学生内在心理需求的反映。青年时期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其心理特征既不同于成人,也有别于儿童。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家庭、学校、媒介(包括网络)等营造的小环境中,依赖于这个环境;另一方面他们独立性逐步增强,开始不满于家庭、学校空间的狭小,不满于传统家庭观念的守旧和信息的匮乏。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与社会的交流,希望得到社会特别是家人和朋友的承认与尊重。青年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导致了他们心理的矛盾,网络是他们探寻到的一个突破口,为其提供了一个既通往外部世界,同时又不与现实发生强烈对抗的途径。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7]网络虚拟世界在娱乐、沟通、工具等方面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源于他们特殊的心理需求。

1.休闲娱乐需求

休闲娱乐是高于生存、安全等基本生理要求的精神需求形式,通过休闲娱乐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是人类普遍的追求。特别对于青年大学生,他们大多尚未脱离父母,生存和安全压力不会太大,因此对娱乐需求更加强烈,这是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表现出更多娱乐取向的重要原因。同时网络上丰富多彩、现代感极强的娱乐形式又强化了他们的需求倾向。

2.心理交往需求

在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中,交往需求是从生理向心理深入的需求形式,青年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所处成长阶段环境的压力,使其对外部世界充满追求和渴望,他们希望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智慧和力量,希望得到友爱与认同。由互联网营造的虚拟世界为大学生实现这一需求提供了一个平台。只需一台联网的电脑,少量的经济支出,他们就可以实现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又可以让他们充分敞开心怀袒露心迹,而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会受到干涉或惩罚,也不用担心世俗偏见。这是一些青年大学生选择和喜爱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原因。一项调查表明,46.62%的大学生有上网聊天的要求,他们觉得在网上可以更好地展现自我,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同或理解。

3.成就和自我实现需求

成就需求来自于个体的尊重需要,他们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尊重和接受他们,并认可他们的能力。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对自己的价值也充满自信。青年大学生更加渴望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实现,而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网络虚拟世界提供的游戏,特别是升级类、闯关类的游戏为一些大学生满足成就需求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通道。

4.好奇和求知需求

对未知的好奇和探寻是人类的普遍心理,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希望通过求知获得尊重并实现成就。一些大学生进入网络虚拟世界并没有相对固定的目标,他们习惯于“网上冲浪”,从一条新闻、一则信息,链接到另一条新闻、信息,在漫无目的中满足了自身的猎奇需求。同时,互联网高速、海量、多样化的内容,不仅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而且缩短了他们求知的时间和获取知识的成本。可以说,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和学习方式,成为大学生们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5.自由和逃避需求

现实生活中,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较大,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竞争中感觉身心疲惫、很不自由,同时也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自身价值,于是就选择上网,选择网络游戏来逃避,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快乐。当他们受到批评、或者在同学中间受到委屈时,就去网吧,通过打游戏或者聊天转移情绪,还有的甚至通过“恶搞”等不同方式发泄不满,借以宣泄被压抑的各种情感。

上述五个方面的心理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要看到新媒介对大学生接触社会、提升认知、塑造品格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社会经验还尚缺,因此,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还不够理性,对健康心理需求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不足。面对新媒体负面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消解,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判别力,提高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利用新媒介的能力,主动抵御新媒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和承担的课题。

(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也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身需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在媒介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在传统的大众传媒体系下,信息传播具有单向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信息占有上具有绝对的优势,牢牢把握了话语权,体现了较强的权威性。教育者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和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对学生实行既定的思想灌输,而不会遭到学生的反感和质疑。但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信息占有上拥有了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等的地位,甚至对新兴媒体的利用能力要高于教育者,并逐渐在网络中形成了自己的群体语言。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不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不了解新媒体的属性,就无法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正确的筛选和解读,不能透过信息看到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此意义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内在需求。

第二节 国外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

(一)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迄今已经有80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就开始形成规模。英国教育和科学部于1980年成立了全国初级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委员会,1983年英国政府提出的报告《大众电视与学童》带动该国成立了13个教育与媒介的相关组织,1986年该国成立了全国初级媒介教育工作委员会。到1989年,英国国内已有170多家大、中、小学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于90年代推向了全国。到1997年,英国已有将近2/3的学校开设媒介研究课程,并有超过1/3的中学毕业生参加媒介研究学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8]现在,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进入英国的高等学府,成为传播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至此,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覆盖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全过程,并逐步成为终生学习的重要内涵,成为正式教育体系中的教学科目,并有完整的评价系统。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具有以下特色:

首先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英国媒介素养教育能有如此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1989年英国教育部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教育中,先是把媒介素养融入各科教学中,使得学校逐渐重视媒介素养教育。2003年英国建立了国家电讯局,这对媒介素养教育来说更是发展道路上的新里程碑。环顾全球,目前尚未有其他国家如英国一般,将推动媒介素养列入政府工作的章程与法规中,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确比较重视,相对于其他国家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也比较大。

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英国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在媒介素养成为国家规定课程体系中一门课程以前,最早期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教师自发起来创建媒介素养课程,后来加入了一些社会机构。1988年英国许多组织和个人竭力游说,目的要将媒介素养纳入国家规定课程内,1989年,英国教育部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家课程系统。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2006年3月在英国电影研究院发出“媒介素养倡议书”,该倡议书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并且认为媒介素养是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的技能、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必须拥有的智慧。

其次是采用弹性的课程规则。弹性的课程规划是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又一特色。英国媒介素养课程教学一方面教学工作受考试指挥棒的引导;另一方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自主性。英国的应对之策是考试委员会在规划课程与考试内容时会尽量更新媒介教育的内涵,同时给予教师弹性空间,可以自由选择某些媒介文本,但是必须涵盖四个主要概念(受众、媒介组织、媒介语言及再现)。此外,改革测试方式,卷面测验并非唯一的测评方式,学生的简短论述、评述文章和媒介作品制作都是测评的途径。

再次是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能动作用。积极主动的互动性的学习方式,是英国学校媒介素养学习的主要方式。互动性学习方式能够在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开发。通过让学生自己组织信息、自己安排活动内容、自己选择或调整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并自己获得学习的反馈信息。这一系列的积极的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其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就是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体经验,以开发学习者的能动作用为终极目标。

(二)法国

作为电影的诞生地,法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最初与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巴黎就发起了电影俱乐部运动,提出明确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1922年,法国召开首届各地区电影教育的全国性会议,并在当年有关教育问题的国会议题中讨论了在大学培养电影教育工作者的可行性。1936年,法国教育联盟发起名为“电影和青年”的运动,组织青年参与电影的讨论,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艺术品位以及培养创意技巧。自20世纪60年代初,在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下,视听教育在学院和大学中得到大力发展,有23所大学开设了电影教育课程。但是,在基础教育中媒介素养课程仍然只是选修课,直到60年代中末期才被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1972年,法国把媒介素养教育写入教育部项目文件。1975年,电影文化培训协会成立,促进了法国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繁荣。1976年,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中学的全国性课程,官方建议学校要用总课时量的10%完成媒介素养教学目标。此后,在教育部、文化部和体育部的支持下,相继开展了“出版物周”和“做个主动的年轻电视观众”等项目和活动,并就电视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做了大量实验。1982年,法国著名的媒介素养教育专家高奈特向教育部建议设立国家媒介素养教育中心,帮助不同教育机构的教师有效地把大众媒介整合到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他为中心制定了以下意义深远的目标:比较不同来源的资料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更加积极和负责任的公民;培养宽容之心,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多元文化理念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在各级教育机构中动态地整合各种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远离媒介文化的缺点,要与现实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能够应用我们社会中各种特定的印刷品和音像制品。法国教育部不但采纳了高奈特的计划,而且给予财政支持。1983年4月,教育与媒介联系中心在巴黎成立,高奈特被任命为中心负责人。在过去的20多年中,该中心不仅在巴黎的工作富有成效,而且在法国全境及法属地区同样获得成功。1990年后,法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从原先的社会运动开始进入学校。法国不仅有专门的媒介文化公共选修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非常自然地融入各种必修科目中。同期,大学广泛开设了电影、电视记者、媒介文化的校本课程,在巴黎、莱尔、斯特拉斯堡等地的高等学院,专门为师范生开设了媒介研究课程。可以看出,法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电影教育,经过多年的社会运动,成功地进入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三)加拿大

北美洲的加拿大是一个媒介素养教育广为普及的国家。加拿大各省自1999年起已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的课程带进了课堂,还建立了研究机构,每年举办学术交流和研讨会。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Media Literacy)的努力,安大略省最先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堂教育。到1987年,加拿大已经有50所大专院校提供90多个媒介素养教育项目,其中包括单个短期课程和完备的4年学位课程。至90年代初期,加拿大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协会。

加拿大的媒介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经验,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媒介教育的参照范例。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跨学科实现媒介素养教学,主要是把媒介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课程教学中。目前,加拿大各省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整合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语言课的一部分,并正在尝试把部分与媒介相关的内容和事件融入到社会科学、健康课等课程中。[9]如,Language Art(语言艺术):教师让学生分析不同的报纸与文章所使用的标题、语言及所代表的意义,区分事实与意见的不同。History(历史):教师不仅在教学中涉及历史事件本身,也尝试让学生了解某些历史事件在大众媒介中被报道和记录的方式,以及人们的认识是如何受到媒介的影响等等现象。Law(法律):教师利用媒体对某一个重大案件的报道以及公众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在学生中开展有关报道的角度、观点与立场的讨论。Science(科学):教师帮助学生去发现与政治或经济新闻相比主流媒体较少涉及生态环保等方面新闻的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Health/Physical Education(健康与体育教育):以有趣的观察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媒体中一方面播出禁烟广告而另一方面电视、电影中却又有不少演员吸烟的情节。Music(音乐):调查音乐频道或流行音乐电台对学生的音乐品味和CD消费的影响,流行歌曲词曲内容的取向、流行音乐歌手广受喜爱的原因等。

此外,加拿大各界对媒介素养教师教育非常重视,目前,加拿大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协会,这些协会对推动媒介素养教师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协会、各省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媒介素养教师教育,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了大批合格师资,极大地促进了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四)澳大利亚

作为大洋洲媒介素养教育的代表,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就受到澳大利亚一些学者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开始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包括设计开展一系列相关项目、教育模型、媒介素养课程、出版物及政策法规。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州,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必修内容被单独或融合在英语课中开设。1973年,西澳大利亚开始实施一项媒介研究计划,有60%的学校为8年级到12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1978年,这一计划又扩展成“媒介启蒙”项目,在小学讲授媒介知识和影视扫盲课程。到1985年,该州多数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媒介教育活动。1995年,澳大利亚教材公司出版发行了“视听教育课本”,内容主要包括有关视听行为对于学生教育发展的价值和相关性的信息、有关视觉语言教学活动的实用设计和建议。该教材被各州学校用来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可视形象语言的技能。1996年,南澳州和维多利亚州在修订学校课程指南的时候,都进一步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西澳大利亚州和维多利亚州,为了支持教师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已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学位。澳大利亚的全国性教师组织——“澳大利亚媒介教师”,每隔18个月由其各州的成员组织轮流主持一次全国性的会议,讨论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从课程内外两个维度展开:在课程内,媒介素养教育在澳大利亚各个州的中小学学校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学阶段,媒介素养问题在一般的艺术课程、英语和技能课程中阐述。1974年,西澳大利亚把媒介研究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引入中学学校课程,这也是首次将媒介研究引入澳大利亚学校课程。昆士兰州也为高中学生提供精心开发的支持性媒介教育课程。维多利亚州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将媒介作为一门中学课程。南澳大利亚和奥克兰的媒介教育情况和维多利亚州类似。新南威尔士州的媒介教育融入到英语的课程中实施,北领地的媒介素养教育则作为多种艺术课程的一部分来实施。除课程本身之外,澳大利亚有两种类型的媒介素养教育推动组织:支持教师媒介素养的组织和以提高家长和孩子媒介素养为直接目标的组织。这些组织包括:澳大利亚媒介教师联盟(简称ATOM)、澳大利亚幼儿媒体和澳大利亚儿童电视基金会、互联网安全咨询委员会,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层面唯一明确参与推动媒介素养发展的组织等。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少数在大学中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学科的国家之一。高等院校开展了大量的教师教育项目,提供教师培训课程。在西澳大利亚州和维多利亚州,为了支持教师从事媒介素养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学位课程。另外,昆士兰大学提供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也很有名。在昆士兰大学教育学院用于培养小学教师的本科生课程中,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中包括了“21世纪教育技术与艺术”,在辅修课中包含了“电影和电视研究概论”;在培养中间学校教师(4~9年级)的本科课程中,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中包括“21世纪教育技术与艺术”;在为培养中学教师所设置的双学位课程中包括“教育中的媒介与技术”。

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思想是以文本解读为中心的,同时兼顾那些对学生意义建构产生作用的诸多外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澳大利亚出版的一系列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中,这些特征得到了明显的反映。作为大洋洲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各种努力推动了整个大洋洲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各种课程、资源和模式对媒介素养教育在其他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中,澳大利亚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及经验,与英国模式、加拿大模式并称为三大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为美国等其他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五)美国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政府花费数百万美金,大力发展各级学校“批判性观看技巧”(Critical Viewing Skills)的媒介素养教材,而后因政治因素而戛然而止。一直到1992年,首届全国媒介素养领导会议召开,会上对美国媒介素养发展计划作了解说并确定了视野和框架,建立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努力逐渐得到各方人士和团体的支持与响应。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预防期。预防期从时间跨度上来讲,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预防期的媒介素养教育者们的主要任务是防范媒介信息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媒介素养教育主要起到防护作用,企图在学生周围建立起严密的、厚实的“媒介防护屏障”。但是,这一时期过于夸大了媒介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教育者们把保护学生免受媒介毒害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二是面对期。面对期从时间跨度上说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教育者们意识到原来采取的预防策略并没有产生理想的媒介教育效果,因此需要改变原来的教育策略。教育者们开始利用经典的媒介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呈现一系列问题把他们吸引到媒介教育领域之中。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媒介意义是怎样建构的?在构建过程中其权力关系是如何处理的?谁的声音被凸显,谁的声音被隐藏等?教育者们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来培养学生对于媒介的批评态度。三是免疫期。1992年,美国召开了首届全国性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对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做出了全国性规划,并逐渐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媒介素养教育从此蓬勃开展起来。这一时期对媒体健康信息的解读与分析成为美国媒介教育的重点与特色。

目前,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已列入了学校教育大纲之中,在课程设计上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题和内容能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而有所区分。一般意义上是按照四个时期进行划分的,即儿童时期、初中时期、高中时期和成人时期。儿童阶段针对幼儿和小学生展开,主要培养他们区分现实与媒体,了解各种媒体之间的区别,并能够逐步管理自己的媒介使用情况;初中阶段重点帮助学生直接辨识、评价媒体中关于他们的内容,帮助他们抵制和驱除媒体带来的恐惧,使他们健康成长;高中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批判性地媒体解读与应用能力。教育内容也扩充为既要看到媒介信息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又要懂得正确评估和管理个人的媒介接触行为,学会利用媒介为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服务。成人阶段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阶段,是一种终身教育,它要求从宏观角度综合考察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文化、意识形态多重维度对传媒产业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级级推进、步步提升的过程,同时还设置了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参与制作传媒产品的课程。

根据教育模式的不同,美国课堂上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现有媒介内容进行解构与分析,如探讨电视节目、杂志广告、报刊专栏、影视作品等。教师一般引介媒体内容与学生共同讨论,以理解该内容背后的动机、主旨等,并探讨其中使用的技术、方法、理念等。二是让学生学习制作广告、报刊、新闻等媒体内容,但是不同于新闻系或传播系的学生,这些活动不是强调制作这些内容的能力,而是通过制作过程让学生们认识到所有媒介信息都是经过有意组合、筛选、设计之后呈现的产物,并非全部真实,从而更加反映出不同的信息与价值观念。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分辨真实与影像背后的意义。[10]

此外,美国还十分重视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美国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的课程包括电视素养、视觉传播、批判性分析媒介现象、信息素养、计算机多媒体制作技术等。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让教师了解媒介素养基本内涵,学会批判性地分析图像、视频信息的技能,判断信息的传播价值,研究电视节目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并学习如何传递信息的技巧以及媒介素养教育如何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有研究者总结了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优缺点,认为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体系较为成熟;他们的教育目的明确;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带有商业色彩。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可总结为:培训机构是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树立教师对媒介素养与大众传媒关系的认识;教师之间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建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库;鼓励教师用新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等。[11]

(六)日本

日本是亚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较早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日本国内开始有学校试行“屏幕教育”,内容包括电影评析和电视评析,目的是帮助儿童了解大众传播的特性和现实,培养他们对大众传播的正确态度,实施这类教育的学校有时还邀请家长到学校和教学人员一起讨论电视节目。70年代中期,“儿童与公民电视论坛”等民间团体通过筹办会议、组织专题研究等形式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加拿大安大略省实施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指南》译成日文介绍给国内从事教育和媒介研究的各方人士。8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游戏机、漫画的发展,青少年与书籍、报纸等文字媒体的接触频率降低,不但使青少年阅读能力下降,而且对报纸而言,还意味着有失去未来读者的危险。为此,1989年,日本报业协会举全行业之力,在学校教育中推行“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运动,力图使青少年重新亲近文字,同时提高报纸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但是,由于此活动是在日本报界的推动下开展的,并未被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课程。而作为日本教育主管部门的文部省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以现代IT技术为对象的信息教育方面,未对媒介教育做出整体规划,致使日本早期的媒介教育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对媒介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作为教育对象的媒体存在盲区(主要是指有关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媒体,电视的教育尚为一片空白);媒介教育的目的过于狭隘(忽略了对学生分析、辨别与整理庞杂的媒体信息能力的培养)。

进入90年代,由于电视媒体暴力、色情等问题所引发的青少年恶性犯罪频发,使日本社会将目光投向媒介素养教育,期望通过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达到抵消大众媒体负面影响的目的。日本电视界为了重塑公众形象,缓冲政界压力,对主管广播电视事业的日本邮政省关于推行媒介识读活动的建议做出了积极响应。1999年,日本广播协会(NHK)与日本民间放送联盟共同成立了“电视与青少年问题专家委员会”,以探讨电视界开展媒体识读活动的广泛和途径。从2001年起,日本电视界逐步把媒介识读活动的重心转移到学校教育领域。2001年7月,日本民间放送联盟开始在部分地区的高中实施“媒介识读工程”,该工程为有兴趣开展媒体识读教育的学校提供必要的人力、技术和物力支持,旨在让高中学生通过亲自制作电视节目来了解电视,进而培养他们的媒介识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2002年起日本在中小学中增设“综合学习课”,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媒介识读因教学内容和方法都符合课程开设的目的而受到瞩目,很多中小学教师开始研读媒介识读理论、设计教案,并尝试在教学活动中导入媒介识读的内容。日本一些热心推广媒介识读的民间团体、媒介教育学者和新闻工作者也为教师举办讲座,鼓励教师开展媒介识读教育。“综合学习课”的开设以及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为媒介识读进入学校教育打开了空间。

二、国外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总结国外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可以给我们如下五点重要启示:

(一)政府应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中有所作为

国外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说明: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同时政府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中也应有所作为。从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做法来看,首先,政府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体系,让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课程设置范围。其次,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创造一个推进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再次,政府的教育部门积极组织编写和出版适合老师和媒介教育者使用的媒介教材及教科书、定期出版权威刊物以及举办教师培训班。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在这方面有着十分成功的经验,安大略媒介素养协会(AML)和安大略教育部教师联盟联合编写的《媒介教育方法指南》一书,重点讲述了媒介素养教学策略、基本原理和教学目标等,该书后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AML还有一份每年出版三期的杂志,刊登媒介素养教育界的近期要闻,推荐出版图书和本领域相关的论文。AML在1987年到1993年间与多伦多大学合作举办了三次面向教师的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美国政府为克服各州媒介素养教育处于分裂样的状态,成立了全国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机构,负责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开展,致力于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公共学校教育的一项制度。同时,还定期召开组织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会议。全美良好且参加者颇多的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及定期会议,如旧金山的“媒介素养教育方略”、洛杉矶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心”、麦迪逊的“全国电子传媒协会”和阿什维尔的“媒介素养公民行动”等,都是美国颇有影响的媒介素养教育社团。[12]美国的这些学术组织在推进其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媒介素养教育必须与学校课程教学紧密结合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在英、美、德、法、日、加、澳等发达国家其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已趋成熟,并形成了各自的课程体系。国外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培养师资比较容易。如从1999年起,加拿大各省从小学到大学进行了课程改革,把媒体素养教育当作一门独立的课程引入课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体素养教育从司法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发布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体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体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体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作为最早开始研究媒体素养的国家,英国到1991年已有1/3的学校实施进阶媒体研究课程,并有超过1/3的中学毕业生参加媒体研究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媒体教育不但成为固定课程的核心之一,也在学校教育及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上获得师生相当程度的认同。而且,英国的媒体素养教育已经进入高等学府,成为传播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至此,英国媒体素养教育已经覆盖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全过程,并逐步成为终生学习的重要内涵,成为正式教育体系中有名有实的教学科目。

另一种是把媒介素养内容融入或渗透在其他课程中实施,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必增加新课程,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如在德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通常被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并且是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经常性的讲演和宣传内容。在新西兰,媒介素养教育一般合并在语言课程中讲授。

(三)充分调动和发挥相关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发达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都非常重视调动非盈利组织、社会团体和学术推广专业团队的力量,以形成合力,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相关组织机构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他们通过一系列的非官方组织,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通过这样一些教育组织来提供丰富的媒介素养资源,组织师资培训以及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等。如加拿大媒介意识网和安大略媒介素养协会,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中心和媒介教育基金会等。这些组织都活跃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室、出版学术刊物、运营和维护网站、提供资源和交流平台、联络社群及游说政府有关部门推广媒介教育运动等。

香港的媒介素养教育由社会不同的组织自行发起,这些组织包括了大学、中学、小学、青年机构、宗教团体、社会志愿组织、传媒机构、政府教育部门等,它们互相联系,形成了非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2001年,全港有70多家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得到政府优质教育基金资助的“突破机构”、“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和“明光社”为90所小学、20所中学提供媒介素养教育,这些民间组织逐渐成为香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力军。香港很多学校也都已经在课程中实施了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的实施途径包括开设传媒课程和开展媒体制作活动两种方式,其目的是提高香港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认识、分析、善用及监督大众传媒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公民批判意识。

台湾媒介素养活动的推广与理念宣传多由一般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学术机构有系统地推动,以求提升台湾受众的媒介素养能力,对抗外在不良的媒体环境。推广机构大致包括学校层面、媒体自身和社会层面三种形态。通过整体媒介素养教育全方位的设计、规划与具体推动,紧密联系本地文化与社会脉络,台湾媒介素养教育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经验。其理念主要包括提高公民媒介素养能力、建立健康媒体社区、体现媒体的公民传播权和推动媒介素养终身教育等。

(四)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国外发达国家开展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证明:教师是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因此,为了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了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加拿大,很多大学和学院都提供媒介素养教师教育课程计划。到1987年,加拿大已有50家高等院校提供90多个媒介素养教育项目,其中包括单个短期课程和完备的4年学位课程。1987—1993年,安大略省媒介素养协会与多伦多大学合作,举办了多次面向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加拿大媒介素养教师教育的发展。

美国还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PDS)开展媒介素养教师教育工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与终身学习的成功实践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以中小学为基地,由大学或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中小学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进行媒介素养教师教育的良好环境,主要通过工作坊、课题研究、观摩交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媒介素养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培养符合中小学需求的媒介素养教师。

(五)重视对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本土化探索

国外发达国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形成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高度重视理论研究,以形成媒介素养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尤其是许多学者对本国的媒介素养教育都有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关于本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代表性观点,如英国著名媒介素养教育学者莱恩·马斯特曼(Len.Masterman)提出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18项原则;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之父约翰·庞杰特(John J.Pungente)在开展媒介教育的实践中,总结了在中学成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并把它归纳为八大理念等等,不仅对本国乃至对世界各国的媒介素养教育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应当借鉴国外关于大学生及成人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但必须考虑到我国大学生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及其他因素所造成的与国外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如国外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接受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了,而我国大学生在进大学之前还未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所以在进行借鉴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起点的差异;再如发达国家的传媒技术以及传媒环境较我国在发达程度上要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只有充分考虑了我国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自身特点,才能成功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中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一、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总体现状

(一)理论层面

我国对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仅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而且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新闻学、传播学向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扩展。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论文方面,如果以1997年国内首篇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卜卫,1997)的发表作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开端的话,按照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主题论文进行定量化统计分析和内容上的聚类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引入与启蒙阶段(1997—1999年):此期间,国内学者发表了33篇学术论文,主要介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概念和内涵,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如翻译发表了《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和《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等学术论文,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中国新闻传播学界。

借鉴与准备阶段(2000—2003年):此期间,国内学者共发表127篇学术论文,开始系统地借鉴和吸收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内涵、方法等更全面的知识信息,将媒介素养教育结合不同对象、环境、领域等进行多视角的研究探讨,并对中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行论证研究,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思考的尝试。[13]

起步与积累阶段(2004—2005年):此期间,对于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内的学者掀起了一波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热潮,两年共发表学术论文315篇。大量研究论文发表,标志着中国式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真正起步。媒介素养教育领域进入了成果数量激增、研究范畴纵深、探讨视角多元扩展的研究高潮时期。通过研究的分化和聚类产生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证调研分析、理论基础研究、热点事件解读、本土化体系构建、分类型探讨等八个方面的研究重点范畴,基本上搭建出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研究模块。

思考与批判阶段(2006年至今):此期间,发表的研究媒介素养方面的学术论文总计889篇,成果的数量超过了之前几年的总和。2008年以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入持续高涨期,论文数成倍增加,至2013年上半年共发表研究论文6 632篇。跨学科研究的学者增多,研究的领域更为广泛、深入。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原有的八大研究模块基础上继续向纵深方向推进和发展,并呈现出借鉴思考更批判、体系建构更具体、视角探讨更多元、调查实证更深入、探讨与人和社会发展进步之间的关系研究更细致等五大特征,出现了一大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与策略、对比与批判、本土化构建、调研分析、多视角探讨等的论文研究成果,为今后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1997年至2013年上半年总计所发表的7 996篇学术论文中,以大学生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研究论文总计达7 430篇,占总数的92.92%。从这个数字上可以看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是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方面,也陆续产生了一些成果。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编著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2006年3月出版的《媒介素养概论》(张开著)对媒介素养进行了概括,内容包括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有关知识、媒介的传播效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关问题,以及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等。2006年9月出版的《中国媒介教育》(邵瑞著)除了对媒介素养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外,还设计了媒介素养课堂教学的内容。2007 年7月出版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刘勇、汪海霞著),则对不同媒介的特点、大众媒介的运行机制、媒介与受众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其他的著作,还有2007年7月出版的《媒介素养导论》(段京肃、杜骏飞等著),2008年3月出版的《媒介素养引论》(单晓红著),8月出版的《媒介教育论》(白传之、闫欢著)和《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秦永芳著)等。2008年以来,又出版了一批研究著作,如2010年5月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论》(袁军著)和《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于翠玲、刘斌著)、7月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宫永红、张洁著),2011年9月出版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于翠玲、刘斌著)和《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荣建华著),2012年6月出版的《新媒介素养》(黄楚新著)等。这些著作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视角,紧密结合本土实际和新媒介背景,深入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包括媒介素养的本质、目的、主体、内容、对象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针对性,基本上奠定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基础。

在研究机构方面,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的传播学相关专业已相继成立了媒介素养研究团队;2007年4月中国首家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在目前国内的研究机构中,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是国内最早组建的媒介素养研究和实践的团队之一,也是最早开始媒介素养研究和实践的学术研究小组之一。该小组成立于200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陆晔教授担任组长,数十位新闻传播学界知名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2006年6月23日,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Fudan Me dia Literacy Research Center)正式成立,该中心依托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学术界对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已步入常态化的轨道。

(二)实践层面

伴随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在国内也逐渐开展起来。2000年,上海团市委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对上海青年人接触媒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研究课题小组对北京的10~45岁年龄段不同群体人群以群体分层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现状调查。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西安部分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2005年3月,刘佳主持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2008年6月,毕秋敏的“昆明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2008年9月张男星等人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等,是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尽管这几个调查报告的时间、区域有所不同,但几次的调查内容都涉及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媒介传播能力等媒介素养,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尤其是近三年来,随着人们对受众媒介素养问题的研究不断升温,针对不同类型受众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有所增加。涵盖了我国各社会群体的调查分析,其中,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最多,主要包括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刘昱,2011;张进良、张克敏,2012)、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杨逍、魏泓全,2011)、校园BBS(何石妹、王宪政,2010)、QQ使用(张洪孟、侯西龙、周金辉、张敏、李晓飞,2011)、博客使用(詹小路、王淑华,2010;徐晓红、周海英,2010)等。其中对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咸宁学院(夏洪文、柏忠贤、刘芳华,2010)、广东高校(张宁、阳翼生,2010)、杭州高校(周东、田春玲,2011)、湖南工业大学(李军林、蒋为莉,2011)、青海大学(陈江兵,2011)、西藏民族学院(常凌,2011)等近30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了专项调查。有些学者以地区来考察,调研了河北省(张波、宋爽,2010)、宁夏地区(张学霞,2010)、辽宁省(孙琳琳、郝燕妮,2011)等地大学生媒介素养情况。

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实绩。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先河,对本科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2005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开设面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媒介素养课程;2006年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等都分别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4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也得到批准。2004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媒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专辑出版。在授课教材方面,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教授编撰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大学生媒介素养教材——《新闻与传播通论》;2006年9月,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了教材《当代媒介素养教程》;南京师范大学2007—2009《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被列入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上述迹象表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始从最初的酝酿时期进入启动和发轫时期。

二、中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内若干机构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如:中央教育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对全国大学生的1 023份有效问卷调查;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电视台针对西安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媒体素养状况调查;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课题组也对河北省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上海开展了一项以松江大学城内6所高校的大学生为对象、“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等等。这些调查均表明:当代大学生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能感受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是媒介信息很好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和批判者。大学生很少对媒介提供信息的客观性、权威性进行评估,对媒介负面内容的认知和批判不够深,也不能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和发展自己,媒介素养层次水平无法适应目前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媒体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缺乏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宏观认识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总体情况是:一方面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对大众传媒的范畴、主要媒介内容、传媒的商业属性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大部分人能意识到媒介内容是文化和生活的反映,媒介对其知识结构、观点思维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功能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相对忽视媒介对人们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次的影响。一项调查显示:在评价“媒介在出售其产品的同时也在出售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时,有70%的学生认识到媒介有出售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可能,但只有约20%的学生完全肯定了这一说法,说明很多学生对媒介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表面。对于“媒介报道能够如实反映客观现实吗”,只有32.39%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还有13.64%的大学生无法做出明确的回答,选择了“不清楚”,而53.98%的大学生认为完全能或基本能,把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混为一谈。[14]因此,很多大学生在接触海量信息时,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正确的评价,只是被动接受媒介信息,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和误导。

还有一些调查显示,在网络媒介消费上,不少大学生缺乏理性,网络接触过多,一有时间就泡在网上,乐此不疲,为了上网可以通宵达旦不休息,甚至逃课。在内容的选择上,相当多大学生在网上的大量时间都被用于聊天、游戏、看影视等娱乐消遣活动,或者浏览娱乐类和体育类消息,不用思考的“快餐文化式”网络内容受到大学生普遍青睐,而学术性、思想性强的网络内容则很少有人问津。而对于学校开设的媒介素养教育类课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主动了解的积极性和探索的兴趣,他们并不是为了提升个人媒介素养而参与课程的学习,将通过考试修得学分作为目标,对于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对自身技能的提升基本不关注。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对此类课程抱有认真的态度,但这种认真仅限于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这些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没有宏观认识和全面了解,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媒介素养是公民的重要素养之一。正是由于对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于此类课程的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收获不大,学生的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态度,长此以往形成了此类课程的恶性循环,导致了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效果不佳的现状。

(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低,不能正确有效地利用、使用媒介资源

从总体上来说,高校大学生有效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较弱,有调查显示有51%的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媒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49%的大学生不具备该项能力,说明近半数的大学生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在同一项调查中,有65%的大学生以媒体报道为辅助判断依据,接近10%的大学生以媒体报道为主要判断依据,有23%的大学生认为媒体对于他们的影响很小,而不依赖媒体完全独立判断的人数仅占2%。[15]这说明,一些大学生不能有效地甄别信息的价值,缺乏对不同价值信息的选择,缺乏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同样的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不够充分:有40%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新闻标题或导语的功能,48%的大学生对此很了解,而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2%。有51%的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媒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剩余49%的学生不具备该项能力。只有半数的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为自己服务,但这种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对媒体的各种报道信息是否对公众有帮助的调查中,有71%的大学生认为媒体对自身的现实生活偶尔有帮助,21%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从媒体中获得了很大帮助和收获。[16]大多数大学生在接触媒介所提供的大量信息时,对媒介信息往往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的分析和思考。

关注媒介信息来源可以从另一方面确保内容的可信性和权威性,但在对待信息来源(包括作者和新闻来源)的问题上,一项调查显示:只有5.68%的大学生表示总是会留意文章作者和来源,还有28.98%的大学生表示一般会留意,54.55%的大学生偶尔会关注,10.8%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关注这些信息。[17]大学生在媒介信息来源方面的疏忽显而易见,这势必影响大学生对媒介内容的正确分辨和有效利用。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媒体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休闲娱乐而主动接触媒体,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为了解信息而接触媒体,主动学习知识的选择率也达到了41.22%,另外有28.34%学生为了消磨时间而接触媒介。[18]数字显示,一些大学生对于接触媒体的动机不太明确,在接触媒体的内容上偏重于选择休闲娱乐、消磨时间。上海市对大学生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对“大学生使用电脑上网的必做事项(可多选)”的调查中,选择上QQ、飞信、MSN、人人网聊天,偷菜的有68%,选择“上新浪网等网页浏览当天新闻”的有37%,选择“使用博客、微博、QQ空间等发表博客日志心情”的有51%,选择“使用百度、谷歌查阅相关资料”的有64%,选择“看电影电视”的有53%,选择“玩魔兽等网络游戏”的有16%,选择“收发查看邮件”的有20%,选择“上淘宝、当当等网站购买物品”的有41%。[19]在这样的心理动机下,大学生群体在使用媒体时,更容易被带有感情色彩的媒体信息所影响和牵制。尽管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每天都通过媒介寻求学习资源,了解时事政治,但其实他们每天真正获得的是对于他们而言真实性不够高的学习资源,他们并不愿意相信这些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这些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所谓的获取信息只能算作娱乐休闲的一种方式,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获取信息,他们通过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不强。

(三)判断理解能力较差,对不良信息的筛选能力较弱

据中央教育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对全国大学生1 023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在媒介信息判断理解能力方面,以“是否发现以新闻形式出现的广告”调查上,只有17.03%的人能“经常发现”以新闻形式出现的广告,23.66%的人“从未发现”,59.04%的人“偶尔发现”,可以说,大学生对广告的判读能力整体上是不够的。在对大学生“能否分辨新闻报道和观点言论”的调查中,有14.96%的人不能分辨两者,23.95%的人“不清楚”,“能够分辨”的占61.09%。[20]事实上,新闻报道和观点言论是两种不同的信息形式,具有不同的特性,新闻报道目的在于即时、客观地向受众传递发生的事件,客观性是其根本特性。而评论观点则是表达评论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体现了评论者的立场,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由于现代新闻传播经常把这两种信息形式结合在一起,容易使受众产生混淆,极易被某一评论者的主观立场影响自身的客观判断,甚至产生偏见。调查的数据也可以表明,虽然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但仍有部分人不能很好地分辨新闻报道和评论观点。在对不良信息的筛选能力方面,以“能否分辨广告中的不实信息”的调查中,有高达23.07%的人“不能”,34.12%的人“不清楚”,仅有42.82%的人“能够分辨”。[21]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某些厂家为了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会在广告中利用视觉、听觉等效果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加入虚假信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对不良信息的筛选能力就极易被误导,做出不理智的消费行为,损害自身利益。

(四)运用媒介能力较低,与媒介互动能力不强

在媒介应用制作上,高校大学生既有一定能力又表现出主动意识不强。一些调查显示,在媒介应用制作上,大学生表现出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一定能力,与媒介相关的专业学生也能够熟练运用媒介技术制作和发布媒介信息,但总体看大学生利用网络学术资源的主动意识不强,通过媒介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和水平还比较有限。

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在媒介制作能力方面,制作媒体传播个人信息、服务于特定目的是媒介能力的综合体现,正如前文所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要很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现代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体制作能力,大学生更应如此。对“大学生参与媒介活动最主要的形式”的调查表明,48.09%的人“从不参与媒介活动”,36.75%的人“参与过媒介机构组织的活动”,仅有15.15%的人“参与过媒介策划或提出建议”。由此,有将近半数的同学缺乏媒介活动的参与经验,有媒介活动经验的学生参与层次也较低,仅15.15%的人参与过媒介策划或提出建议。对“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活动状况”的调查表明,69.79%的人从未参与过媒体制作活动,25.32%的人从事过基于兴趣爱好的媒体制作,4.89%的人参与过专业化的媒体制作。[22]这说明,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媒介活动的参与经验,媒体制作的经验更为缺乏,因而也无从谈起媒体制作能力,这也直接表明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薄弱。

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媒介信息的能力,但是利用媒介解决问题、发表自己意见的同学不多,85.9%的同学从未想过可以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他人。[23]大学生目前还处于被动地接受媒介信息的状态,对媒介的作用和功能还缺乏必要了解和利用。

唐山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显示:46.6%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媒介内容制作;22.8%的人曾制作个人网页;26.6%曾编辑制作数码图片;16.6%的人曾制作BLOG;2.8%有在媒体实习的经历;5.9%的人曾制作DV。[24]总体看来,大学生在媒介内容制作上的经历`是非常有限的,传统媒体的制作经历尤其单薄。

对安徽合肥地区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拥有博客并经常使用的,占总人数的12.08%;有博客但很少使用的,占30.72%;没有博客的占57.20%。总体上合肥大学生博客使用的普及度不高。在参与媒介方面,有26.90%的合肥大学生没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媒体互动,10.38%的人参与录制过电视节目,18%的人打过媒体的热线电话,48.73%的人有过在网上发帖和回帖的经历,13.98%的人向报刊杂志投过稿。当发现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与自己真实了解到的情况不一致时,只有14.84%的人会选择主动和媒体取得联系,了解真相或解释情况。[25]总的说来,高校大学生有一定的媒介参与意识,但利用媒介公开表达观点和参与媒体互动的意识不强,与媒介互动能力比较弱,主动用观点影响媒介的意识更弱。

(五)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比较模糊,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

媒介道德素养是指媒体受众在接触和使用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也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认知总体比较模糊,对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对侵权盗版、网络违规等行为虽有认识,但自律与他律意识都较薄弱。大多数大学生对国家有关的新闻出版、网络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了解,对网上侵权盗版等行为虽然有所认识,但由于在网络媒介的匿名状态下缺少自控力和自律性,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实用和功利倾向,并且由于媒介融合过程中的竞争导致的信息商业化、娱乐化、低俗化,充满诱惑力的不良信息也以鲜明的色彩和逼真的影响,直接刺激大学生的占有欲和享乐欲,因此,违反网络法规和道德的现象时有出现。

广西桂林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显示:对于“您是否接触过媒介色情内容”这一问题,有10.9%和59.9%的大学生表示经常或偶尔接触媒介色情内容。可见,部分大学生自律能力和道德修养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男生对媒介色情的接触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在对大学生在学术活动中滥用媒介信息的现象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曾以应付作业、考试等为目的,有过滥用媒体信息的经历。其中42.3%的大学生曾在未注明出处的情况下从期刊、书籍上抄袭他人的观点或文字,67%的大学生曾经大量地复制网上的文字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拼凑和修改,甚至有6.7%的大学生通过登陆一些专门出售论文的网站,以购买的方式得到论文,仅15%的大学生没有这种行为。[26]可见,在学习上滥用媒介信息的现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引发的不仅仅是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

江苏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也显示,大学生在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对于“如何看待访问色情网站的行为”,38%被调查者觉得“不道德”,16%选择“也是一种需要”,46%认为“无所谓”。在被调查者中,没有人选择网络曝私行为“值得羡慕模仿”;56%选择了“虽然不喜欢,但是也不反对”;44%“反对”该行为;65%被调查者选择“删除”病毒邮件;34%“删除并转告周围人”;1%选择“转发给别人”。[27]媒介道德规范是媒介使用者在接触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学习、自我塑造,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主体精神的自律和高境界的行为实践,是衡量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比较模糊的现状,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提升大学生传媒素养,这既是一项提高大学生机体免疫力的内化的、根本的、长期效果的举措,又是纯洁高校文化的必然要求。

三、中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无论从高校媒介素养现状不足这一现实问题来看,还是从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对大学生素质提升的积极影响以及所存在的社会潜在意义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仔细分析发现,理论研究时间较短、实践探索较少、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体系构建和机制保障不足等,是阻碍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客观现实;主观重视不足、思想上的忽视,是制约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不足的主观因素。具体分析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性认识和媒介素养教育滞后

从对一些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研来看,在对媒介素养认识方面存在非理性现象,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五个问题:

一是对何谓媒介素养认识不清或者认识的深度不够。我国目前仅有个别的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而且大都是针对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对何谓媒介、媒介的本质和特点、媒介传播的社会性和目的性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缺乏理性认识,尤其是在面对信息化的浪潮的袭击时,很难做出正确、理智的判断。

二是许多大学生肯定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因此不愿意也不情愿接受媒介素养教育。这类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拥有的媒介知识已经足以应对每天扑面而来的大量信息,很少有大学生想到要进一步培养、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以使自己能看到媒介传播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另外,部分大学生有过强的个人表现欲,一方面新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表现机会;另一方面学生过于追求虚拟的表现欲,往往造成现实的迷失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而且,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往往容易过分追求个性,造成表现欲极度膨胀,从而使价值取向有与社会背驰的倾向。

三是对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尤其是媒介同政府管理的关系,在认识上有一定偏差。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政府都要对公众信息实施管理控制。抽象的自由、不加限制的自由根本不存在。与资产阶级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公开表示,社会主义媒介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对违反四项基本原则、有可能对人民利益造成损害的信息都要严加控制。但不少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四是对文化霸权认识不足。因地域特征而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置身于全球文化的交融之中,不同民族文化因语言障碍、时空障碍难以交流沟通的局面大大改观。人们对非本民族文化的接触比以往要快捷得多,理解深度也大大增强。本民族文化的自身形态必然因受到多方影响而产生变异。传播是文化的生存形式,但是,文化得以传播的代价是变形,文化的不同传播方式,就意味着文化不同方式的变形。调查表明,一些大学生对“文化冲击”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在“文化冲击”对民族文化的利害关系上也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否认“冲击”的力度,至少能够说明,受众在媒介同文化关系方面的理性思考还有所欠缺,对互联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也缺乏足够的前瞻性见识。

五是一些大学生在信息判断力和媒介知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在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媒介信息时,对信息内容的正误、优劣缺乏应有的判断力。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对媒介信息采集、制作、发布的动作程序以及控制方式了解不够,对媒介运作过程中事实有可能被歪曲变形的情况认识不足,对媒介承受经济利益驱动及社会责任双重压力的现状没有深入思考。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不理性表现,阻碍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并直接导致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严重滞后。

(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导致媒介素养缺失的重要原因,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1)市场经济是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运行方式,是以市场为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利益配置方式主导着我国大众传媒的运行逻辑,引起了媒介信息的失量和多质,带来了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荒芜,这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和培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2)市场经济主导了大众传媒功利化的逻辑。大众传媒生存于市场经济的人才场域之中,它具有特定利益维护功能。英国学者默多克和戈尔丁认为:“媒介的力量是不断排除缺乏经济力量和资源的群体的声音,成本核算在媒介运行中的作用就是要不断地巩固已有资源占有者的利益。”[28]布迪厄也认为:“新闻场与理论场和经济场一样,要比科学场、艺术场甚至司法场更受制于市场的裁决,始终经受着市场的考验。”[29]由于市场的利益化逻辑主导了大众传媒的功利化倾向,使得虚假新闻、有偿报道、低俗娱乐、不良广告等充斥着媒介的每一个角落,要求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从中甄别、辨认、吸纳和深信,客观上对大学生媒介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干扰和阻碍作用。

(3)市场经济引起了媒介信息失量和多质。一方面,市场经济把大众传媒推向泛信息化的境遇,大学生时刻处于信息爆炸、话语霸权、传播焦虑、数字鸿沟、精神污染和审美疲劳等信息大海之中,比较难能有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调查中,只有11.3%的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22.3%的被调查者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找到,但是对于特殊的信息或者专业信息的查找显得较为吃力。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对过多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引起了信息的多质化,使得媒介中的信息,真实与虚假并存、高雅与低俗同在。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深深隐藏在杂乱的新闻广告之中,为大学生对其甄别提出了较大的难度。

(4)市场经济带来了大学生道德精神的相对滑坡。市场经济的利益化资源配置带来了大学生价值观的较大改变,开始用功利的眼光看待所处的世界,对于媒介信息也选择了功利的接受方式,真善美开始逐步退出了他们追逐的美好梦想。这样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过滤和接受也必然会在他们功利化的逻辑思维中进行,这样使得媒介素养的培养显得较为困难、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举步维艰。

2.大众媒介和信息“把关人”自身不足的不良影响

首先是不同媒介形式各自存在的不足,影响着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报纸用文字和图片反映着现实的世界,它曾经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但报纸对于当今世界的大学生来说,存在时效性差、生动性不强等不足,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成本,制约着当今大学生对报纸的兴趣;广播以无线电波的方式传送声音,它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存在可选择性较差、视听不够刺激等缺点,所以当前大学生大多通过它来练习自己的听力,而很少有广播的爱好者;电视通过图像和声音传递着社会信息,它对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当今大学生都是看着电视长大的一代,他们对电视具有深厚的感情,但是住读的大学生活,使得对于电视的接触相对较少;网络以其虚拟的形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21世纪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是信息“把关人”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不良影响。新闻记者、编辑、节目制作人等都对信息进行了取舍和加工,通过对其进行评价、修改和删减从而决定着媒介的内容,他们的职业道德会影响到受众的媒介素养。当前部分信息“把关人”存在职业道德相对缺失的情况。一是职业水平下降,新闻的采编和广告的制作需要政治标准、新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缺乏其中一种素养,都没有办法制作出较好的媒介产品,都会影响到受众的接受和鉴别;二是职业理想弱化,媒介职业理想是通过精神产品给读者阐述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当下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使得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失去了“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职业理想,把媒介产品作为了谋生的手段,以功利方式产生媒介产品,直接影响到大众媒介素养的解读;三是职业责任感缺失。一些媒介工作者为了猎奇最新,使得新闻失去了基本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形成哗众取宠的产品来吸引读者。这样,信息“把关人”的不良职业道德,影响到媒介产品,进而影响到生活其中的大学生对媒介形成错误认知和健康的媒介观的形成。

(三)高等教育的媒介素养资源相对缺乏

我国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到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规模从原来不到700万人增加到现在的3 167万人,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6.9%,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30]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客观上为更多的适龄人口提供了接受高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但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它却带来了入学大学生媒介素养相对较差和媒介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使得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基础较差。教育扩招使得更多的适龄人口获得了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而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重却不断地增加。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媒介的接触较少,大多只是限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有的在进入大学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网络,而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得他们接触媒介的目的也变得较为单纯,就是为了获取关于考试的更多的知识。由于他们的媒介接触、媒介认知、媒介意识都相对较差,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客观上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和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备,相关课程开设甚少。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学科范围是其有效性、规范性实施的重要保障,其中学科体系建设是基础。但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来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尚未引起高校的普遍重视,更谈不上具体的教学设计。另外,我国仅有的几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高校也多局限于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许多高校除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开设了该方面的课程以外,其他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很少有媒介素养方面课程,更不用说开展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活动了。学科建构、师资培养、教材设计、课程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的欠缺、零散、不系统是造成当前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备,制约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顺利开展的现实因素。

此外,大众化教育既使得媒介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把较多的时间消耗在网络中。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要被更多的大学生享有,图书馆的书籍杂志数量和电脑电视的接触时间等都大量减少。调查中,一些大学生除了网络教育课程接触到公共电脑以外,自己很少去公共机房,一方面是公共机房的机位较为紧缺,另一方面是这些公共的电脑较为陈旧,网络速度较慢,不能运行较为高端的电脑程序。还有一些课程之余的大学生,不再追求自身精神的发展,而是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和影视中。调查中,上网聊天和网络游戏的时间占据上网时间的一半以上。这样不能控制自己学习和生活时间的网络生活,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四)新媒体技术使用不当产生制约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技术更新较快,受众在使用上往往难以适应。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具有技术属性。新媒介本身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如网络媒介从Web1.0阶段的网络新闻、网络论坛,到Web2.0阶段的博客、SNS社交网站、微博等,新媒介形式不断发展翻新;手机媒体从最初的通话到短信再到如今3G、4G时代的手机博客等,技术和应用发展也一日千里。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大学生习惯于过去传统媒介的传播形式,或停留在新媒介的旧有新式,难以跟上新媒介的最新发展步伐,从而在新媒介的运用上力不从心或难以适应。

二是新媒体背景下传播方式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使得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单向传播被打破,媒介融合的时代到来,个人传播日益突出。原本传播者和受传者界限不再分明,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当代大学生接受和传播信息几乎可以同时进行,这一转变使得传统媒介受众被动接受信息情况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难以适应目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是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和系统的训练获得,而是在日常接触媒介的基础上靠个人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这种自发状态直接导致大学生媒介素养层次和水平低。具体表现为许多大学生虽然可以快速便捷的从媒介获取信息,但却不能对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本身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同时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大学生们十分欠缺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做出相应评价的能力,无法将媒介所提供的内容与自己的需求有效结合,因此由于不能辨别有效信息导致不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充实和发展自己。加之大学生正经历着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较为活跃、个性张扬、时尚新潮,但是缺乏生活的磨练,意志薄弱,自控力不足又缺少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媒介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

四是新媒体不再像传统媒体拥有林林总总的“把关人”,在信息高速大量传播的情况下会产生信息过剩,因此信息也难免良莠不齐,合法的信息和非法的信息,有益的信息和有害的信息合流,并且一同进入新媒体传播。虽然新媒体并不具备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由于新媒体传播中突出个性化、随意性的特点,迎合了草根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这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但信息垃圾、有害信息流入自媒体,很容易形成网络谣言、网络恐慌等社会问题。另外,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各类媒体都希望能够争取到大学生群体,所以最大限度地用各种方式去满足这一部分群体的需求。一部分媒体过分追求阅读率、收视率和点击率,出现了商业化、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远离了大众媒体的公信力,这种复杂的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者总体缺位

我们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者总体缺位现象比较突出:

一是能够进行相关知识教授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各大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往往是新闻系的教师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来充当。这些教师大都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热情来从事媒介素养教育,举办一些选修课或者讲座等。显然,这与飞速发展的媒介社会不相适应。在中小学,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中能够进行媒介素养相关知识讲授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里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教育。而作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多年的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基本都是从中小学开始的。作为媒介素养教育发源地的英国,中学毕业生需要参加媒介研究学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澳大利亚从1973年,60%的学校为8年级到12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媒介教育课程。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不足,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迫切性的需要。

二是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媒介教育课程标准。目前我国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几乎为零,与之相关的辅导书籍资料严重缺乏。从国外的做法来看,英国成立了全国初级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小组委员会,并在诸如伦敦大学和南安普敦等大学设有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培训项目的组织机构。澳大利亚的全国性教师组织“澳大利亚教师媒体”,每隔18个月由各州的成员组织轮流主持一次全国性的会议,讨论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并进行经验交流。

三是大多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我国高校目前的现状来看,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单一、不深入,几乎没有学校面对大学生正式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普遍缺乏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也很少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给予应有重视。而且,在少数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中,形式也过于简单。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以理论内容为主,往往是直接给学生一套评判标准,让他们将现实信息对号入座,缺乏对相关媒体信息的实践分析,学生只是在泛泛了解媒介素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经验和直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重要原因。

(六)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中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设置教育专门机构、净化媒介环境、建立教育评估机制等都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顺利开展、有效实施的保障。但从国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来看,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当前客观存在的问题。

首先,政府政策支撑不足、资金投入欠缺、教育部门管理缺席是造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资源不足的基础因素。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把资金、精力运用于完善媒介教育设备、组织人员编写教材以及开展专门的师资力量培养等基础资源建设上面。

其次,教育专门机构设置欠缺。教育的开展依赖于专门机构的设置,这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规范化、体制化、常态化的根本保障,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需求。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上至政府没有建立专门的教育组织,实施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宏观管理;下至高校从未设立专门的教学机构,开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还处于零散、无序、不系统状态,缺少基础支撑。

再次,教育环境保障不利。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媒介环境管理,净化传媒环境,从数量和质量上加强媒体学习资源的建设是保障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外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保障。但由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基于各种因素对媒介管理的疏漏以及媒介教育责任的逃脱,造成了这一教育保障的严重缺失,从而导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外在动力不足,教育环境恶化,教育陷入困境之中。

最后,评估机制缺失。进行有效的教育评估,检验教育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积极反馈是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不可少的步骤。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估机制,教育实践经验还没有得到科学的检验,还不能被广泛地运用于指导实践之中。因而,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仍是导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难的重要因素。

(七)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薄弱

比较西方和港台地区而言,目前我国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外国文献的引用和追溯上,且对其关注和研究局限于在学术期刊和学术论坛上发表文章,对于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不同受众却很少涉及,定量研究较少。由于缺乏定量研究,学者们对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批判不力且呼吁实行媒介素养教育之声也略显单薄,虽然一些城市和高校有一些基于实证的研究结果,但目前并没有一个有关具体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的全面实证调查,这使得研究者并不能准确把握我国具体受众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因此也不能在掌握丰富、准确的数据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另外,现有研究多为概要叙述内容与方法,缺乏细致入微和贴近我国现状的分析,实用性、适应性都有些欠缺。综合国情提出的有针对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多,现有的高校教育课程中几乎没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媒介素养教育多年来一直局限于培养媒体从业者的专业教育,而不是从公民角度对公众进行大众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1997年我国开始了媒介素养的研究,但真正引起重视还是在网络媒体影响力逐渐壮大的时候。网络媒体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成长所带来的劣性渗透,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进而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学者们针对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技术的产物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实践方案,但是在对传统媒体的实践研究上依旧缺乏。在实践方面,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虽然在全国也有不同程度自发和自觉地展开,但毋庸讳言,这些实践活动带有明显的间断、自发性、低级性的特点,未能与教育部门或者其他社会机构取得共识。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面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现实出发,采取可实施的对策措施,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一)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态度决定了学习效果。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上,明确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对媒介的选择与接触,对媒介内容的甄别与判断,对媒介的使用和运作,直接关乎大学生社会生活的质量,关乎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媒介素养必将成为大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让大学生树立媒介素养教育终身制的理念,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利用媒介发展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自己培养成能够有效利用媒介,具有高度责任感及具备独立批判能力的高素质公民,尽快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大学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时代是人的思维发展较活跃的时期,是人的品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接受媒介启蒙已经成为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加工、开发能力及接受相关学科的信息创新能力。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是开拓创新的前提,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在新媒体时代,新知识、新事物的出现频率高且更新速度快,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提高媒介认知能力,增强媒介分析能力,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形成对负面媒介信息的抵制能力,让媒介成为服务学习、生活的工具。在媒介素养教育中,通过介绍媒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用途,使大学生了解媒介传播信息的作用;通过分析影响媒介生存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让大学生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多重意义;通过剖析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及其传播技巧,使大学生认识媒介对受众的操控能力;通过引导大学生对媒介进行有选择的接触,培养其利用媒介的发展来为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要构建完备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

1.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我国的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设立相应的媒介教育机构,要致力于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的媒介素养,普及媒介素养理论知识的认知度,定制适合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计划和纲要。加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资金、加强设备建设,增加师资力量并提高师资水平。将高校的校园网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积极地组织各专家、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深入化研究,增强与相关学科的交流。充分发挥媒体的教育和文化诱导作用。总之,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要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服务,积极采用各种措施,努力引导媒介传授知识和文化领域的积极向上的作用,抵制不良资讯信息。

2.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

高校作为教育科研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是由新闻传播与教育两大学科的专家学者组织开展的。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能只依靠新闻传播专业本身,要加强与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借鉴已开设的素质课程教育的经验,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3.要建立健全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制度

高校应该把媒介素养教育当做一个“育人工程”来抓。建立由学校领导带头,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各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布置、协调工作,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学校应下拨充足经费,配备专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保障。工作人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做好各项细节工作(如建立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管理机制、设计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方案、建设媒介素养教育校内外基地、制定考评和操作办法等)。还应建立健全媒介素养教育保障机制,根据学校条件和本校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制度和评价体系,各院系要有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计划,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4.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效整合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全面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努力构建如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为一体的教育格局,让各个教育力量都发挥作用,构建全面、立体、丰富的工作网络,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在各高校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良好的媒介环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影响,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和人生态度,建立健全他们的人格塑造。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要关注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和养成,勤与家长的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大学生也要自觉地增强媒介素养的养成,树立明确的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媒介素养培养计划,确保自己拥有积极正确的媒介行为意识,掌握媒介的理论知识,加强对新闻媒体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己的评判和鉴别能力。

(三)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载体平台

1.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平台

依托专业的培训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这是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我国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院的学科基础普遍较强,有专门的教育技术培训机构。因此,在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当地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院(中心)机构设置完备的优势。在学习平台的构建上,一方面要依托当地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院(中心)现有的媒介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发展的优势,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将优势的媒介教育资源和网站中的媒介素养知识的普及栏目统筹使用,并根据大学生和教师的特点,搭建起基于互联网的长期、稳定、可及、开放性的媒介教育资源载体平台。

2.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设校内媒介素养分享平台

互联网具有多媒体的传播优势,由于有数字化的基础,文字、图片和声音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信息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互联网所传播的信息具有传递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特点,可以传递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网络可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国外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积极发挥网络优势,如建立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网站便于国民学习基本的媒介素养知识。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也开始利用互联网来传播媒介素养知识并已有部分高校创办了相关网站。因此,可以考虑在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校内网络将与媒介素养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手段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的传播平台,汇总资源优势,并利用人才优势建立校内媒介素养网络分享平台,这样,既利于大学生和教师查阅学习使用,又能起到媒介素养传播的功效。

3.依托和运用好社团主题活动和系列主题讲座等载体平台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从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利用社团组织开展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主题活动,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诸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园记者团队、绿色环保协会等社团可以利用微博、QQ群、飞信等网络新媒体,宣传自己学校,推介自己社团活动等媒介行为;组织宣传公益事业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行动等,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社团的组织和活动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参与主题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媒介专家、学者、行业杰出者来校针对相关主题作专题讲座,围绕比较热点的新闻事件,特别是针对由网络新媒体引起的社会热点事件为大学生介绍媒介知识,分析事件发展变化的原因,揭示网络新媒介的作用,提示大学生理性看待各种热点事件,合理、合法使用网络新媒介,使网络新媒体变成促进学习、了解时事、关心社会生活、发表个人理性意见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些专题讲座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衍生出更多种新形式的媒介,但无论传播形式如何演变,都不会改变传播活动的本质和目的,只要我们重视这些新的媒介,尽快研究出台对于这类网络新媒介的管理办法,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四)要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师资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少高校教师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在新媒体使用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出现了教师变学生、学生变老师的现象。同时,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不仅涉及传播学和教育学,而且与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互有交叉。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如有关媒介基本知识、传播媒介运作原理以及媒介产品制作方式等,而且也要有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了解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否则难以胜任教学任务。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1.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让教师懂得如何教、教什么

为了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适应岗位需要的师资,建设一支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有必要创新师资培养的方式。一方面,把相关教师选送出去,对他们集中采取在岗进修、培训的方式,并把这种培训作为现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对他们每年都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纳入相关的考核标准中,并促使这种做法朝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以便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的探索精神,通过摸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整体高校师资的媒介素养水平。

2.要有针对性地构建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要针对教师的群体和职业特征展开。一方面,高校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接受过长期、系统的学校教育,学历层次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触程度、关注程度和认可程度都较高,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关系中,实际上处于一个“意见领袖”的地位,教师本身对媒介本质及其特点的认识、批判及其使用程度,即媒介素养程度的高低,对受其直接影响的大学生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大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要提高大学教师的媒介意识和认知能力。前者指的是提高对媒介的性质、特点及其作用的关注程度和敏感程度。后者指的是培养大学教师对于媒介“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等正面功能,以及媒介创造拟态现实等功能的认识。同时,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可替代性。二要培养大学教师多层次的媒介素养能力。这包括三个层次:先是认识并掌握媒介的概念、种属、功能、使用规律等基础知识,尤其要掌握教师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基础媒介工具,如PPT、多媒体制作等等;然后是在使用媒介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掌握媒介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批判性认识媒介的作用;最后是强化媒介为我所用的意识,即强调人在与媒介关系中的主动性和主导地位。三要正确辨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技术教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中,需要强调的是要避免将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化理解为教育技术教育,应在教育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提升。

3.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要大力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具有良好网络媒介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深入了解网络社会大学生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尽快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网络技术,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媒介基本理论,深入了解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流程和传播特点,对媒介信息具有较强的判断和评估能力,并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掌握较丰富的网络信息和知识,具备较强网络交往能力。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与大学生开展深入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有效引导,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要开设专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1.要把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还较少使用媒介素养教育来设置课程,即使是有所涉及的诸如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或校本课程中,也普遍存在着所编制课程跨学科研究不够,吸收传播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少,在课程目标上偏重现代技术的技能掌握而忽视媒介素养的提升等问题。高校如何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不良媒介环境或者媒介信息时形成自我保护,形成抵抗能力,在“强势媒体”面前成为“强势受众”,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达到的基本目标。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进入高校的课程体系,普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在有关学科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成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而课堂则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

2.要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媒介素养教育涵盖层面比较广泛,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学科领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总体上应该包括媒介知识、媒介观念、媒介能力和媒介道德几方面。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重点应突出三个方面内容:

(1)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基本知识的教育内容。这项教育内容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基础性的媒介常识以及媒介环境的产生过程。具体应该涉及到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及特点,不同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制作流程,媒介组织的运行规律,传者的编码、制码方式,大众传播媒介收入的主要来源,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负面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及影响传播媒介和传播者把关的主要因素等等。对于这些常识性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各种不同媒介的运行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媒介的信息和媒介所营造出的“拟态环境”,了解到信息是如何生成和传播的,自己是如何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进而被大众传播媒介所同化的。

(2)关于媒介行为的道德教育内容。在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中充斥着大量不健康的内容,青少年缺乏抗拒的能力,往往会受到媒介内容的负面影响,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除此之外,由于一般受众对网络里的信息难辨真假,通常会对一些虚假的信息盲目听信,并毫不负责地将信息转发、传播,造成对他人甚至是自己的伤害。更有甚者在网络中肆意窥探他人隐私,散布谣言,恶意炒作,等等。这些行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大众传媒的负面功能使然,但深究起来还是在于受众的媒介道德水平不高的结果。因此,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中,加入媒介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信息制作、传播和接受等过程中树立和强化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净化大众传播媒介的环境。

(3)关于媒介应用能力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和处理的能力、正确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参与大众传媒内容生产的能力、主动传播的能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参与社会管理以及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等等。教育中主要侧重帮助大学生树立大众传媒的工具意识,淡化消极的媒介应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创造性地利用媒介信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3.要因地制宜开展媒介素养课程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可以采取因地制宜或分步进行的办法实施媒介素养课程教育。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直接开设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高校,可以先在部分专业中开设选修课进行实验,待条件完全成熟后再设为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暂时没有条件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高校,可以采取举办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一些初步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起到引导、带动的作用。

(六)要加强大学生媒介实践锻炼和思想政治教育

1.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堂教育是主阵地,而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自然延伸,是教育从理论向实践的自然拓展。社会实践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能够加强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基本知识的真实感受。社会实践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是紧紧围绕着课堂教育的内容展开的。在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一定要按照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提早做好社会实践的规划,防止出现自由、散漫、无序的现象。实践结束后要撰写实践报告,把一些优秀的实践报告汇编成册。组织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实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能真正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高校要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多开辟一些渠道,参与到校内外媒介的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但重视自己的实践,而且重视别人的实践,认知学习和领会别人的实践经验。

2.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这些媒介资源包括:校园报纸、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这些传播媒介具有天然的贴近性,信息量也很大,辐射面较广,是校园内师生获得校园新闻的主要渠道,深受师生的喜爱,对于营造适合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舆论传播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校园媒介作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目前,国内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和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媒介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介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校园新媒介使用和管理当中去,通过管理和使用包括校园门户微博、校园BBS、手机信息发布平台等网络新媒体,掌握网络新媒介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对于虚假、敏感信息的识别能力,通过亲身参与,让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新媒体运行的全部过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3.注重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密结合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修养,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与时俱进地进行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应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在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新闻学等相关课程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来促进媒介素养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相互联系和互动,使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接触的学生面更广,以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此外,高校辅导员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在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少辅导员也运用QQ、飞信、博客等新媒体工具对学生开展工作,其中也不乏一些卓有成效者,通过新媒体定期和学生进行交流,有效地培育了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学习交流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但由于目前还没有系统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划,辅导员们往往是从德育教育的角度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还缺少一定的媒介理论支撑。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可考虑纳入形势政策课程范畴,可通过一些具体的媒介素养案例分析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可以通过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来培育大学生认知媒介和利用媒介的能力,以及媒介批判能力等。当然,实现这一举措的基础是要全面提升辅导员们自身的媒介素养。现在高校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比较重视,但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做好这项工作,只有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七)要创立良好的媒介素养培育环境

当前,要从校园和社会两个方面创立良好的媒介素养培育环境。

1.从高校方面来说,要切实改善校园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氛围

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优势和作用,重视校园舆论传播,运用各种传播形式和宣传手法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知识、技能和观念全面的文化氛围。针对目前校园网络环境的现状,要着力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建立好网络素养培育的网页或网站。网络的传播具有交互特性,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冲击很大,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软实力。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的网络素养培育网页或网站,通过校园网这一网络平台,宣传网络相关知识。校园网在增强其实用性基础上,要及时更新完善网络资源信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有用的信息内容,以校园生活内容为信息载体,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二是加强对校园网的监管。现在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宿舍都接入了互联网,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在IP地址管理、论坛实名制、不良网站屏蔽、网络接入时间上要加强管理,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

2.从社会方面来说,要引入媒体、政府、家庭的合力,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和培养的社会大环境

(1)媒体要肩负好舆论引导责任。媒体应从政治导向、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发挥功能:一是引导不误导。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失去独家报道的垄断性、过滤机制的主动性,同类话题蜂拥而至、竞相报道干扰了主流价值导向,应做好新角色定位,完善信息服务性质的革新。为保证内容的真实可信与阅读价值,应利用舆论形成快捷特点,聚焦公众关注,发挥政治导向功能;通过反复播报形成热点话题,吸引公众视线,引导全民范围公共领域的讨论互动,弥合社会罅隙。平时作为社会观察广角镜,应发挥社会监察作用,对违法、不良行为进行曝光,进行权力监督;遭遇危机时,应作为抚慰心灵的镇静剂,以稳定民众情绪,降低恐慌。二是鼓舞不鼓动。面对网络环境公共、私人舆论场交叉的新现象,媒体应履行社会责任,完善业内自律。要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媒体队伍的专业素质与服务质量,增强新闻工作者、精英阶层、大众个体发布信息行为履行法律、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主流媒体应坚持新闻正义,公开辟谣,以深度的思想、权威的声音重新赢得信赖,恢复公信力。网络媒体应以灵活机动报道方式,巧妙议程设置,保障受众的信息共享、管理裁决、交流安全等更多权利的实现。通过捕捉、搜集舆论中可能诱发危机的矛盾因素、隐性情绪,形成预警机制,危机播报在政府管理和公众需求之间寻找制衡点,做健康引导,积极应对信息敏感时期的公众信任危机。三是通俗不恶俗。媒体应防止过分追求商业利润、降低水准的媚俗,夸大娱乐功能却忽视知识与道德教化作用。要减少明星隐私八卦新闻、奢华炫富的生活方式、夸大社会矛盾极端事例等内容的覆盖播报,引入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整合信息舆论,打造文化教育平台,以健康、活泼、睿智、前瞻而又具备娱乐精神的作品营造文化熏陶氛围,鼓舞团结广泛力量建设和谐社会。

(2)政府要完善好网络监管职能。其一,法律规范。改善现行信息环境立法滞后、未形成系统的现象,提高网络监督的法律保障力度。政府应加强网络立法规范化、权威性,高站位专项研究,严格程序,完善网络法律体系,保障及时科学、协调划一。构建运营服务法律框架落实责任,执行网络行业市场监管,强化网络从业人员普法意识,创造用户文明上网环境。网络从业人员履行法律义务,依法规范行为,倡导社会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供契机,拒绝法律盲区。其二,技术控制。增强堵截、过滤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力度,净化信息纯度,降低网络安全运行风险。寻求技术支持,建立安全防御机制,通过防火墙过滤垃圾、杂陈信息,通过口令设置等加密技术防止隐私泄露,通过数字认证、身份识别技术保护用户信息安全,针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一一化解技术难题。要改善农村与城市、东部沿海与中西部网络管理基础设施的不均衡现状,从中央到地方技术保障层级完善实时监控机制,进行信息情报监测、垃圾信息过滤、有害内容屏蔽,将网络信息环境实时评估情况及时通告相关网络企业,敦促维护青年学生的网络权益,通力合作完善技术控制体系。

(3)家庭要发挥好辅助教育作用。家庭是每个人启蒙教育的开始,应通过家庭氛围影响,发挥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大学之前,家长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通讯联系等形式重视与学校的联合教育,升入大学后,家长对学业监督有所懈怠,由于地域等因素,从心理上责任缺位。因此,应发挥家庭的寒暑假监督功能,给孩子适度空间,不严厉、溺爱走极端,提供安全上网环境,培养健康用网观念,鼓励多参加有益的社区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信息行为伦理。

总而言之,要实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环境的优化,必须充分发挥各影响因素的联动力量,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并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环境的优化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从而实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环境的良性发展。

(八)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交流

1.要加强理论研究和交流

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没有质的飞跃,缺乏真正有建树有创新的观点,而且始终没有引起广泛、充分的重视。相关专家学者应该从定性分析和主观评价中走出来,脚踏实地地进行定量调查,认真调研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做出符合我国当代大学生现实状况的分析,并把理论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应当鲜明地反映当前理论在阐释大学生与媒介、媒介素养教育关系方面的超前性,解决实践当中碰到的问题。我们现在急需一些清晰的、权威的文件对媒介素养教育做出定义并为媒介素养教育应用提供基本原理与指导,学院派的研究者和直接接触大学生的教育者之间需要有更多的对话与沟通。在组织层面、国家层面、国际层面,需要有更多的交流与对话,这些对话与交流应当持久而不是仅是相隔数年才举行一次会议,形式可以多样。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研究和交流是促进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持续开展的动力。

2.要借鉴相关学科知识,丰富理论研究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是一个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传播学、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路径的探寻中,必然要借鉴上述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实现研究的科学化、全面化,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要的是,无论是传播学、新闻学,还是心理学、社会学,都拥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研究方法,这些均值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加以借鉴和扬弃,从而形成独具自身研究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理论的形成和丰富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要优化大众传媒环境,首先要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理论有机结合,研究建立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31]重点研究新媒体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二是借鉴社会统计与调查学科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行为、影响等进行科学的定量调查与定性分析,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三是参照心理学的心理干预机制,制定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新媒体接触预警机制,减少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降低大学生受媒介负面因素的影响,利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四是借鉴国外的相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传媒环境的良性互动,培养人们对“媒介环境”的警觉意识,提升其媒介素养。

3.借鉴国外经验并将之本土化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而且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媒介素养教育草根运动,还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对于国外现有的理论和经验,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特点加以利用,使之实现本土化。比如借鉴西方流行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编写我们国家高校的非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共课教材等。

【注释】

[1][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7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的意义.现代传播,2003(1):116.

[3][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5.

[4]张佳亮,张桦南.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释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4-25.

[5]陈方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9-60.

[6]季羡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63节,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

[7]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0-68.

[8]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继续教育与知识更新,2003(9):61.

[9]张艳秋.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现代传播,2004(3):90-92.

[10]张学波.国际媒体教育发展研究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4):73-76.

[11]陈晓慧,杨菲.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1(6):22-25.

[12]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媒.当代传播,2000(2):62-63.

[13]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2):19.

[14]李瑞芳,王雪雯.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青年记者,2009(10):36.

[15]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8.

[16]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9.

[17]李瑞芳,王雪雯.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青年记者,2009(10):36.

[18]史雅娟.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理性分析——以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为例.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60.

[19]徐一帆.上海市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调查报告.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4):91.

[20]张男星,王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73.

[21]张男星,王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74.

[22]张男星,王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77.

[23]韩燕,任燕.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新闻界,2008(3):47.

[24]王晓阳,张玲潇,刘宝成.唐山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2.

[25]姜红,朱静.合肥地区大学生媒介认知和媒介参与状况调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

[26]黄勤.桂林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4):45.

[27]高山冰.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分析.青年记者,2008(1):54.

[28]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98.

[29]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一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9(2):70-74.

[30]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门户网站,2012-8-30.

[31]陈妍.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及其对策.华东师范大学,2009: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