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职业及其分类

第一节职业及其分类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标准性职业分类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对于职业的分类,要有严格的标准。这种标准反映为一个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即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和实施的“国家标准”。职业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分工的标志。然而,这一职业分类只分到职业项目,没有给出职业岗位。

第一节 职业及其分类

一、职业的内涵

(一)什么是职业

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职业的类别和内部构成、外部关系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对职业概念的界定所设计的内涵也越来越广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要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就业,但人们对“职业”一词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职业就是“工作”,如医生、教师、法官等;有人认为职业是一种“生活来源”;有人认为职业是一种等级身份。

对于职业的确切含义,众说纷纭。美国学者舒尔兹(Schultz)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个人收入(最低层次是维持生计)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也可以说是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自我实现而进行的持续的活动方式。

职业存在于社会分工中在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上,人们从事的工作在目标、内容、方式和场所上有很大的区别。一定社会分工或社会角色的持续实现,就形成了职业。

(二)职业的特性

1.社会性

职业是为社会所需要的,是劳动者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它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每一种职业都体现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社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2.连续性

也称稳定性,在连续的承担职业角色并完成工作任务之后,劳动者会从中索取报酬,获得收入,且工作相对稳定。

3.技术性

任何一个职业岗位都有相应的职业要求,能胜任和承担岗位工作要求的人,除了达到该岗位职业道德、责任义务和服务要求以外,还要达到持证上岗的技术水平。

(三)职业的功能

1.职业是谋生的需要

职业生活是构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职业生活表现在必须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来获取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积累个人财富。因为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所以每个劳动者参加职业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其财富的多少。

2.职业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种需要为基本需要,后三种需要为精神需要。职业是个人获得名誉、地位、权利、成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的重要需要。由于每种职业都有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要求,对从业者的生理和心理必然产生重大的影响。当这种工作能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时,它就成为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途径。

3.职业是劳动者为社会做贡献的途径,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职业的本质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的职业劳动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职业劳动生产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职业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一)职业分类的原则

1.同一性

同一性是职业分类的最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它是指构成一个职业类别,必须在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操作方法、使用工具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是同一的。

2.标准性

职业分类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对于职业的分类,要有严格的标准。特别是对于政府管理来说,标准是极强的。这种标准反映为一个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即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和实施的“国家标准”。

3.多级性

社会职业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现象,有着成千上万个类别。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或者层次,每一个等级或者层次中都有许多的类别。这样才能够把庞大而复杂的“职业”区分开。一般情况下,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职业分为3~4个层次。

4.现实性

职业分类是一个现实的范畴,它要反映社会实际,是基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状态、社会文化状况以及对于人的劳动状况做出划分的。

5.应用性

职业分类虽有作为理论和学术研究的用途,但其主要用途是应用。职业分类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国家对于“人”的数据的标准编码管理;可以用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统计,以及人口普查、大中专学校职业指导、政府部门的就业管理,等等。

(二)职业的分类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类劳动最早只有按男女性别进行的分工,男的打猎、捕鱼,女的采摘果实、挖掘茎块,所以不存在职业。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社会大分工,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开始成为专门职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也越来越多。职业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分工的标志。人类历史上职业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职业构成,与其国民经济结构、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职业分类标准也不一,为便于国际比较,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1966年又重新修订,将职业划分为8大类,在8大类之下又划分为83个小类、284个细类以及1506个职业项目,所列职业共计1881个。我国的职业分类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方法基本相似,1995年我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制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通知,决定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年5月出版。它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它第一次将中国的职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划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这部大典中,职业被划分为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表1-1是国际劳工局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与我国的职业分类标准的对照表。

国际与国内职业分类标准对照表

img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的职业分类中,军人被单独作为一类职业,商业和服务业合并为一类职业,其他分类与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基本相同。这种职业分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从科学家、政府官员、公司经理到工人、农民、售票员、清洁工等无所不包,体现了大职业观念。然而,这一职业分类只分到职业项目,没有给出职业岗位。社会职业岗位是由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过程的组织决定的。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与社会制度有关。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学历文凭不同的是,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截至2003年初,我国已经有100多个职业有了从业资质认证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曾就一些职业专门印发了《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目录》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要切实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累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已近3000万。

与现行的职称制度相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代表了将来的发展趋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国际通行的行业准入制度,各国之间开展的职业资格互认更使其成为国际职业的“通行证”。由于我国的职业认证制度刚刚起步,认证制度还很不完善,亟待改进。未来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将更加注重人的创新能力和通用能力,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将成为职业资格认证的方向。

(资料来源: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三)21世纪职业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的世纪,在20世纪末已经呈现出的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人才社会、学习社会的端倪,就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概貌。了解21世纪社会职业发展的趋向,是我们正确把握学习方向、塑造成功未来的必要前提。

1.21世纪的职业需求

21世纪处于知识经济在世界领域全面推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在这种形势下,各国的经济、社会面貌都会有迅速的发展;不仅发达国家将全面完成新经济的改造,呈现“锦上添花”的状态,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将在迅速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从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实现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经济产业将呈现以下面貌: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比例变小,劳动生产率高,产品呈现“绿色”、高科技、深加工等特点,职业岗位则“少而精”,其知识、技术含量高,对从业者——“现代农民”的技能素质层次要求高。第二产业的结构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更新,其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种类繁多,岗位的数量与层次也很多,总体上可以分为经营者、技术开发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服务性人员等。第三产业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的非常迅速,其就业者占就业总量的大部分,未来第三产业职业的发展趋势是数量和比例进一步加大,岗位种类与层次众多,许多老职业脱胎换骨,新职业迅速、大量出现,职业层次提高,形成若干大的“新兴第三产业”职业群(例如,金融业、商贸服务业、传播业、智力服务业等),以至人们提出“第四产业”、“第五产业”的概念。

2.21世纪职业需求趋势

面对成千上万让人眼花缭乱的职业,到底该怎样进行抉择才是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呢?一般来说,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就是今后职业的亮点。然而,首先要分清“热门”职业和“长线”职业。“热门”职业是指当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的职业,“长线”职业是指一直都不会过时的职业。当然职业的“冷”与“热”也是相对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热”到顶峰或许就是“冷”的开始,而有些职业看似“冷门”,但其可能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3.21世纪急需的人才

据我国权威部门预测,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后若干年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将有较大的变化。急需的人才和有前途的职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高新技术人才

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兴起,是一批高科技人才研究、开发的结果。任何一个国家,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必须拥有相当规模的杰出科学家,并使科学家队伍平均年龄尽量接近“最佳年龄区”。

据国外调查统计,重大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峰值为37岁,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可见,高科技人才竞争的焦点是年轻的科学家。目前我国已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其目的就是使中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高等学校与高新技术相关的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等。

(2)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积累与传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在Internet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信息时代的魅力,信息已成为人类最大的资源和财富。信息服务业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员数量并不多。近年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末,全国信息服务企业有8万多家,从业人员有110多万人。到2010年,我国信息服务业所需人员将达到700万~9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信息服务网。

高等学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

(3)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机械工程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得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的21世纪,对我国机械行业40余万家企业而言,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就是保证其生存的关键。

高等学校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4)农业科技人才

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国目前农业的现状。人口在增加,耕地却在减少。中国人将来吃什么,已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农业科学家们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的新思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21世纪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不是几十万,而是几百万。所需人才的专业门类,不仅包括传统的农、林、牧专业,而且还包括大量的生物工程、海洋养殖耕作等现代化的新型专业。

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专业和职业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草业科学、林学、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

(5)环境保护技术人才

20世纪,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辉煌灿烂的经济和文明奇迹,但大自然也给了人类最无情的打击。当今世界,空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如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稀有动物的灭绝、能源短缺等困扰着人类。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它必将带动环保产业在21世纪的巨大发展。

目前,我国的环保人才严重不足,这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是不一致的。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长江上游每增加一个亿的产值,下游就要损失10个亿。我国急需大量的环保科技人才。与环保技术相关的专业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园林、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6)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遗传基因、克隆技术、生物芯片、基因药物、基因治疗,这些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使生物科学对社会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现代生物学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心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相关的专业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7)国际经贸人才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贸易也不例外。高度发展的信息化将使全球形成一个“地球商业村”,贸易方式将发生很大的改变,贸易智能化将取代传统的交易方式,这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国际贸易职业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诱惑的职业。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专业有:经济学、国际经济和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等。

(8)律师人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法律是社会和经济的“守护神”,法制健全和执法严明将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律师在未来社会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我们应该改变认为律师就是给人打官司的传统看法,律师的工作领域是很宽的,除了打官司之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法律咨询。

近年来,律师行业在我国发展很快,可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需要。有资料表明,我国现有5000万家企业,目前只有4万多家企业聘请了律师,律师人才的需求空间很大。

(9)保险业精算师

“精算师”称得上是保险业的精英,是集数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投资学家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不仅要具备保险业的专门知识,而且还要具有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我国的保险法规定,经营保险公司必须聘用一名金融监管部门认可的精算师。而据中国保险学会介绍,目前在13亿中国人中却只有几十名严格意义上的精算师,这种状况显然无法适应我国保险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精算师的市场需求量将在4000名左右。

(10)物流专业管理人才

作为与能源、信息流并列的物流业,是继劳动力、物流资源之后的第三个利润的源泉。据有关人士预测,仅全球快递营业额,将从1996年的350亿美元发展到2016年的2850亿美元。在物流这个领域中,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资金、技术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知识观念和人才上的差距。比如,当前国内物流企业超过千万家,而真正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业管理流程的不超过万家。搞好物流,人才是关键。在上海2004年首次颁布的人才开发专业目录中,现代物流人才被列为急需引进的13类紧缺人才之一。

(11)教育人才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导致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事业的竞争。我国把“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搞好我国的教育工作是我国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和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更替的进一步加强,人们将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21世纪的教育将发展为终身教育和全社会的教育,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教育向更加专业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未来,随着对教师需求数量的不断增长,对教师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医疗保健人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将不只是维护人们的健康,而是越来越关注如何进一步改善人们的体质、提高人们的智能。本世纪,人类医学已逐步进入保健医学的时代,医学所涉及的领域将越来越宽,营养学、生态学、心理学、生物学和优生学等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医疗保健人才将越来越走俏。

4.21世纪发展前景看好的专门人才

(1)心理学专门人才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在美国,每1500人之中就有1名心理学家,而在我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不到两个心理学专家。心理学有着深远的发展空间,有着广阔的职业前景。像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教师或儿童心理顾问、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市场调查和分析专家都将成为未来的热门职业。

(2)对外汉语专门人才

据教育部一项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中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汉语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国外的大、中、小学课堂。目前,美国、新西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大学升学科目。由于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

对外汉语人才具有较深的汉语言文化功底,又熟练掌握英语,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该专业在中外教育交流的过程中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地理科学专门人才

从不规律的地质、地貌中找出科学规律进行研究,这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学问。钱学森院士把地理科学列为世界现代十个科学技术大部门之一。

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地理学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如黄河的整治是关系全国现代化建设的大事;青藏铁路的修建成功与对沿途的详细地形、地质资料的了解和比较密不可分;西气东输,途经十多个省份,每个省修建输气管道如何做到在技术上更简便、在经济上更节约;还有西电东送、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参与。

(4)大气科学专门人才

人类早就意识到,天上发生的一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增进对大气现象的认识以及发展和提高气象预测、天气预报、环境与气候变化预测、人工影响天气等来为社会、为人类服务已成为大气科学发展的目标。

(5)小语种专门人才

小语种是相对英语而言,只有在少数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包括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波斯语、韩语、意大利语、希腊语等。正是由于应用面窄,小语种的专业外语人才一直也是小范围的由少数几个学校进行培养,即名副其实的“小”。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同世界贸易往来的不断加强,小语种的外语人才将越来越受到社会青睐。

三、职业与学业、专业的关系

(一)学业与职业的关系

进入大学,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多种选择,有许多事情可以让我们投入精力去做。但是作为学生,学习仍然是我们最基本的任务。毕竟,大学是学习的场所,在我们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之前,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学校中许多政策的制定都以此为出发点。

目前,大学里普遍采取的是学分制管理模式,学生要能够顺利毕业,必须按规定修完课程,拿到所需的学分。同时,学习成绩与奖学金的评定也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学习成绩占奖学金评定的很大一部分,有时甚至纯粹按照学习成绩排名评奖学金。此外,一些机会的获得,如出国交流、参加竞赛等,都是以学习成绩为重要标准进行选拔的。

许多学生在大学毕业时会选择就业,走向社会。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课程学习对于就业的重要性。许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仍十分注重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常常作为“一道坎”,成为单位筛选人才的一个标准。虽然我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和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差异较大,在投入工作之前,单位都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是,招聘方仍然很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认为,学生阶段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学习成绩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招聘的第一关——筛选简历的时候,同等条件之下,学习成绩优秀往往是胜出的关键因素。

学业状况在大学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阶段掌握的文化知识是毕业后选择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如果你准备以后找工作,那么最起码要达到组织招聘的底线,使自己的成绩不低于“良”,在此基础上再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参加各种活动等;如果你准备继续深造,那么更要重视课程学习,为以后做好铺垫。总之,在学校里作为一名学生,学好课程,完成最基本的任务,是每位学生的责任。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升华人生。

(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一般而言,大学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或双学位专业,再考虑以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来选择就业单位。反过来,用人单位在招聘新职员时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应聘者的就业素质和所学专业、特长及相关经历。

1.就业素质

毕业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被用人单位录用是每个毕业生就业时所必须思考也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据有关资料分析,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大致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察和录用毕业生:

(1)思想道德素质

从思想道德素质上看,相当多的学生害怕吃苦受累,存在“娇”、“骄”二气,缺乏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文明道德修养不高,甚至对作弊、毁坏公共财物、破坏公共秩序等不良现象熟视无睹,这些都是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的反映。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非职业素质的核心,它包括公民观念、国家观念、法律观念等素质内容。一般提法有“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三义”,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德”,即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在这里主要谈一下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个体从事某项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它直接作用于社会行为,具有其他道德不具有的社会现实性和具体性。在国外,会计师、律师、法官之所以受人尊敬,就是因为他们公正、公平的职业道德。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职业不仅仅因为它为社会作贡献而存在,更因为它存在的职业道德而备受人尊重。”热爱所从事的职业,具备职业的道德水平,这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第一课。体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当中,就是择业道德,即在择业时应该具备的道德水平,比如应聘资料的真实有效、就业过程当中的义务履行、避免多头应聘同时签约几家单位的问题等等。

(2)科学文化素质

目前,科学的高度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态势。一方面,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学科间又互相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问题、经济问题都有其综合性和复杂性,人类也越来越趋向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作为社会中高素质群体之一的大学生,应该具备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具备能适应自身成材目标需要的基础宽、有弹性、便于同各种新知识相连接的知识结构。它包括宽厚的综合基础知识、精深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某个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为主的知识等。二是具有强烈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同时具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三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生理素质

现代社会繁忙的生活、紧张的节奏要求投身进去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要干出一番成绩必将要求你承担更多的压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生理素质,是难以支持的。好的生理素质一方面是先天遗传的,另一方面也是后天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功。例如,以某些高校的统计情况来看,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在派遣后不久因生病或者原有的疾病复发被单位退回学校。这些同学择业是成功的,但就业是失败的,令人十分遗憾。

(4)心理素质

人力资源专家在谈到开发大学生自身的人力资源时提到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生理素质,二是心理素质,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一是主动转换角色,适应社会需要;二是能客观评价自己,有良好的就业心态;三是能正确认识社会,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

在部分高校中因为心理素质偏低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低,诱发精神病,甚至导致自杀、谋杀他人等暴力倾向的大学生每年也有一定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一个良好、健全的心理素质,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也是择业成功的重要方面。

2.专业与职业

从小学开始,一个学生面临的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就是选择就读的大学和就读的专业,其中专业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大学对人的影响还要大。一方面,一个好的对口的专业能极大地调动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同时专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择业的决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另一方面,择业过程的变迁和社会职业的发展又从一定程度上反馈于大学生专业的选择和高校专业的设置。

高校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目前,各高校实行的是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门类,下设71个二级类,249种专业。专业的设置既要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宽广的适应性,又要适宜于合格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专业的设置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专业的设置是人才培养规格的标志

一个大学生,只有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才是一个符合该专业培养规格的合格毕业生。从较粗放的选人、用人标准来理解,用人单位按专业来选用一定规格的人才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可避免地要被贴上专业标签,这种标签是进入某些职业的有效通行证。因此,在大学期间,一个大学生必须首先达到主修专业合格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辅修其他专业,拓展专业技能。

(2)专业设置主要是以学科为主进行划分的

学科有其自身的科学体系和内涵,与职业并无直接联系。因此,专业的学习主要使毕业生掌握系统的有关本学科方面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特别注重与特定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高等学校中的各专业均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宽广的适应性的毕业生,都希望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多种职业的需要。因此,一个大学生仅按专业教学计划完成了专业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还不能算是一个胜任所选定的职业要求的人,必须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适应自己所选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3)专业从根本上受到社会需求发展变化的制约

有些专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有些专业则日渐衰落。在市场经济时代,专业的兴衰必然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增加一些专业的招生数量,限制某些专业招生规模,但最终的检验还是市场要求,是由毕业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前景所决定的。

因此,了解专业必须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认为上大学就能够保证有一个好职业的时代已经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而结束了。上大学是为了提高素质,更是为了个人职业发展。而学习相关专业技能,是为了就业。上大学不对专业进行认真选择至少是对个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精英教育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紧缺人才资源,有广阔的就业空间,不需要做太多努力,就可以找到自己比较喜欢的职业。但在高等教育成为大众教育的时代,大学生不再是一种社会紧缺人力资源,只是一种优秀的人才资源,职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也就是说,职业对大学生越来越挑剔。

在精英教育时代,按教学计划学好专业是首要的;在大众教育时代,按教学计划学好专业与提高职业适应性至少是并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职业适应性或许更为重要。上大学,一定要进行专业学习,但是专业学习是建立在个人对职业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个人应该根据职业发展需要,选择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选择要参加的培训和要取得的证书,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积累适应个人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

大学生能否尽早地认识职业,明确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有目的地选择以及学好专业,是决定能否顺利就业,实现人职和谐的关键。高等院校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较为宽广的专业选择范围和灵活的学习机制,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也是决定高校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