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核心理念
韩作珍
【摘要】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的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又是一个重要环节,它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教育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其次才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和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关键词】高校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教育的新理念,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取得实效,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一个古老而又颇具现实意义的命题。在历史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较早就出现了人本思想的萌芽。在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提出了不少关于人本思想的言论。例如孔子曾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仁者爱人”,这表明了他反对以鬼神为本,而提倡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则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是从君民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标志着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指出,“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于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人的地位被神所淹没。到了近代,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这种人文主义思潮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与中世纪的“神本主义”相对应,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文艺复兴,从根本上讲,是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下对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的复兴。
在西方哲学史上,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在于“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理论的基础原则。”然而,“人”虽然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和最高对象,但他并没有真正解决人的问题,没有科学阐明人的本质,更没有正确回答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首先,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唯物史观明确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亦即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实践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其次,在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并认为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全面性相联系。只有当社会关系的发展达到某种全面性的时候,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性作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为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大力吸收了关于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反思的积极成果,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结合体。所以人既有自然需求,又有社会需求。从人的自然需求来看,为了延续生命,人们首先必须满足吃、喝、住、穿等需要。从人的社会需求来看,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还包括归属、认同和尊重的需要等等。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的。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主体。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历史的发展的科学,社会规律本身就是人本身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更是教育的崇高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人获得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社会尊重人的权利,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在学校,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要把学生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主体,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权益主体,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服务,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主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总体能力的增强。学校的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才能培养出真正对国家和社会有用并能做出应有贡献的人才。
(二)教育本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要重新审视选择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教育的本性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教育看成是工具,政治家把教育看成是阶级斗争甚至是政治斗争的工具;经济学家把教育看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很多家长把教育看成是谋取优越职业的敲门砖,这都曲解了教育的本质,不利于人的发展。人来源于教育、生成于教育、提高于教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人类应该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但在这个问题上往往认识错位,重智轻德,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塑造,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明确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适应性原则,要求教育与人的本性相一致。教育不是去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创造条件去发展人。
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发掘其创造潜能,它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和学生独立人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化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它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更应充分表现对人的尊重、价值、命运的关切,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本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差异,习惯于用高标准和统一模式教育和要求学生,教师注重理论体系的阐述,习惯于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自居,轻实际问题的研究;重教师“一言堂”,轻学生“群言堂”,重教师单向灌输,轻师生双向交流,往往把学生作为影响的对象,片面强调知识的掌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等同于一般文化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交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忘记了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精神世界的,结果造成高校思想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学生缺乏兴趣,考试临时抱佛脚,分数不低,但没有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内心信念,学生形成“知而不信”“言而不行”或“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教师特别要研究学生,也就是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结构及心理发展,清楚地了解学生面临哪些思想问题,在其成长和发展中需要哪些政治理论知识,把学生看作一个个有鲜活思想的教学主体,采取案例教学、自学、讨论、辩论、答疑、社会调查、写小论文等各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更多环节来体验和感悟知识,进而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信念,真正达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实践而言,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注重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在现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校外学者、科研人员,还是校内教师、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该全面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发挥他们(她们)的主体作用,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课的改革和实践。
第一,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的课题。与此同时,学生的思想也日趋复杂化、多样化,长期以来一直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她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具备较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教学水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只有具备了些能力的教师才能把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此外,对于教师而言,还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另一方面,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机制。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格的获得上、教师工作考评、学术研究和职称提升等方面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教师本身的发展与完善,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机制的作用下,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实践。
第二,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中,除了作为教育的客体之外,学生还要积极地发挥主体性作用。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人,具有独立的个性、人格和行为能力,同时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启发的关系。此外,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脱离学校这个环境。因此,在思想在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作为形式上客体的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中,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三,发挥校外学者、科研人员的积极作用。如今已不再是闭门造车的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也不能关起门来发展,而是应该主动地借助和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有利的资源,例如校外学者、科研人员等,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校外学者、科研人员一般都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动员他们(她们)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中,将有助于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把理论与现实更好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这既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而且往往又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欠缺的东西。
(二)贯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实践的源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实践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些理论成果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具有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相继出现,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剧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出现了一些弊端。目前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理性,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很好地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与时俱进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使之有所创新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创新精神,我们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体现出创新性。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编写具有时代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教学体系的新教材。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既要处理好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又要注意到其与初中、高中思想品德课的纵向联系。此外,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既要注意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又要注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其次,要致力于推进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创新中,关键在于“教”。“教”应该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复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复合型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相、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使“填鸭式”教学转向有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教学。从而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创设出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满足不同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又具有创新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突出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后备力量。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完全弄懂“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或是过于强调“合格建设者”,即重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或是只从“可靠接班人”的意识形态性出发,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性的思想教育。只强调或注重某一方面,我们的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实“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文化素质,才拥有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而只有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以后,大学生才会把自身的发展和命运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才会更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会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由此可见,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备的两个方面因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张三元.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9).
[3]韩映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4(9).
[4]韩延伦,张强.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及启示[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8).
[5]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