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较文学教学的思考
张宏伟
【摘要】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保证研究水平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从理论讲解结合实例,有主有次重点突出,用相关理论指导文学研究三个方面对比较文学的教学法作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比较文学 教学 思考
“比较文学”课是比较文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比较文学学科在内地高校的复兴和发展,“比较文学”课已经成为中文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容、专业性和跨学科并济、学科史与研究专题相顾、诗学思想与文化观念互渗的综合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新兴的、始终处于学术前沿、研究成果日新月异的“显学”课程。这种“综合性”与“前沿性”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这主要表现在对内容的把握上。比较文学内容庞大而多变,究竟该给本科生讲些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是以基本原理为主,还是以实例剖析为主,抑或是二者的结合?是面面俱到,还是主次分明?是单纯的理论讲授,还是用理论指导具体的文学研究?这些都是教学中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的思考和探索。
一、理论阐述,结合实例
一百多年来,比较文学在持续蓬勃的发展中,不但孕育了自己阶段分明而又一脉相承的学科发展史,积累了许多具有原创性、开拓意义的学术成就,而且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理论体系。因此,高校本科生的“比较文学”课,首先应该重视“基本原理”的讲授。具体来说大致包括学科理论和方法、传统的经典比较文学研究(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和比较文化研究的内涵、特点和研究方法等。比较文学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同学们掌握什么是比较文学,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不是作专题研究。八十年代出版的几种教材,如乐黛云先生的《比较文学原理》(1988)、《中西比较文学教程》(1988)都突出了这种基础性和全面性。而近年来出版的教材,有的就离开了基本原理,要么就当前的热点大加探讨,要么过分偏重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仅限普及型教材,不包括研究型教材)。这就造成了这门课的“片面性”,难怪有同学反映说:看完教材,可还是不明白什么是比较文学。
但是纯粹的理论是灰色的,枯燥乏味的。许多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比较文学的教学不能单纯地讲授原理,要把学习原理与解剖实例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讲授过程中,还必须要以充足的实例作为理论的铺垫和阐释,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教授对象多数是本科生,他们无论在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文学理论的理解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作教学计划和教案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这点,合理分配本课程中理论与举隅之间的比例,对于课程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应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例如,杨宪益先生关于欧洲十四行诗、波斯诗人的鲁拜体与我国唐代诗歌的“可能联系”的意见,涉及影响研究、文类研究乃至“平行关系”诸个层面,但它在“可比性”的原则上更提供了复杂的含义。我们就在讲解可比性问题这一难点时,介绍了杨先生的研究成果,供学员自己去思考、去品味。在“文类学”一章,我们介绍了浦安迪先生对中西长篇小说文类的研究,在“比较诗学”一章,也有重点地剖解了叶维廉先生的“模子理论”。这种范例分散、与理论对应剖解的方法,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还是行之有效的,它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学科理论,也顺带引导学生阅读一批带有原创性的名篇原著,拓宽了理论的内涵。
二、有主有次,重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课时量的限制。由于当前我校比较文学在大学本科阶段课时数仅为54课时,要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比较文学的全部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授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内容比例,适当作出取舍,不能讲求面面俱到,只能择其要者介绍。
本文认为在本科教学期间,应该重点是向学生传授一些比较文学的基础知识。如什么是比较文学,它有哪些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利用译本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如何进行等等。至于比较文学史、文学关系史、比较文学研究现状等,让学生了解概貌就行。而那些深奥的难于理解的比较文学理论的学习,以及运用不同母语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等扎实细致的工作,可以让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自己去实践,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在对具体章节的教学设计上,也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例如在讲授平行研究一章时,对于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文学研究,应当以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为主,跨学科的研究为辅。因此在做教学设计时,应把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的几个大问题列为重点讲授对象,包括文类学、主题学、形象学、比较诗学等。在讲授过程中,详细地讲解各自的基本理论、研究对象、分类、方法论以及发展现状。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的文学研究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如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及科学之间的比较等,可以作简要的交代,让学生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即可。很多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者在编者说明中,对这点都作了类似的说明。当然,可以鼓励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做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三、重视理论应用,指导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的含义即是比较文学研究,也就是比较文学的教学目标除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中文外文学的研究工作。虽然本科生教学的目标是初步确立打通的意识、一种开阔的眼光与审视问题的视角,但学生在具体参与文学研究(主要形式是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搜集资料、独立思考,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才会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知。
在学生确定了有兴趣的题目后,应该重点指导学生把握的是比较文学研究与一般的文学研究所不同的地方:
首先应思考区分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或是二者都有的综合研究。倘若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有过影响联系的,然而我们却作平行研究的处理.那么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反之,研究对象并无影响联系,我们却硬要搞流传学、渊源学或媒介学的研究,也很难见效。同样,还应思考区分是本学科范围还是非本学科范围的研究。文学学科范围的研究,则应更多地思考主题、题材、人物、文类、风格、流派、语言、技巧、创作方法、文学运动、文学时代、文学理论、口头文学、文学翻译、文学史、作家等问题;而非本学科范围则应着力思考社会、经济、历史、哲学、宗教、民俗、风尚、读者心理、绘画、雕塑、建筑、电视电影、出版发行、数学、物理、生物、刑法等同文学的关系问题,并以不同的问题确定研究的论题与论旨。
其次,应对研究对象的材料,作跨国界和语言界、跨文化和学科界的参照、研读、分析和多重关系思索,这是其突出的特点。英文与中文是大相径庭的两种语言文字。中文不像英文有单数复数,过去、现在与将来等时态.主动与被动的语态以及性别等字形变化,也没有发音变化会影响字形改变的情况。作为一般的交流和叙事所用,英文的这种带有逻辑分析意味的特点,并无缺陷,有时还会有益、尤其在论述中更显其长。但用于抒情诗歌则未必如此,因为诗原本就是最凝练的语言,以少胜多、富涵韵味是诗的魅力所在。而英诗中一般都少不了前置词、连接词、主语、语态与时态等的语法交代词,使之难以像中国诗歌那样凝练。
第三,研读与思考还须着力于深层的中外文化和背景知识的多重参照挖掘。如同是古老的情歌,在西方被神圣化而成为《圣经》中的一部分——“雅歌”,而在中国则被圣贤化而成为《诗经》中的“国风”,这都是因为各自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不同的缘故。前者因教会愚人的需要而成为宗教神圣经典,后者因政治教化的需要而成为圣贤伦理经典。所以,应当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研读思考要“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足矣。”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解会赏析之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们既要从本科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介绍比较文学的基础理论,又要与相关的实例剖析相结合;既要以比较文学的基础知识主导,保证基础的扎实与稳固,又要辅之以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既要重视理论讲述,又要用理论指导文学研究,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对理论有切身的感受和理解。
参考文献
[l]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陈挺著.比较文学简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
[3]乐黛云著.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孙景尧.简明比较文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