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章 百年鸿泥 文化记忆
“鸿泥”,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多用来比喻往事的痕迹。中国文人喜用“鸿泥”的典故表达对于往事的感叹,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清末钱泳撰文:“足迹所到,略志鸿泥,以备遗忘,不可谓之阅历也。”浦柳愚的诗:“谁能鹤发六千里,来证鸿泥五十秋。”借“鸿泥”之典发思古之幽情者诗文很多,不可累述,但是上述引文却表达了我们编写《文化记忆》的心声。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是经过清光绪皇帝御批建立的我国第一所现代性质的大学。他自19世纪末建立,到如今已经横跨了3个世纪,走过了116年的奋斗历程。天津大学如鲲鹏展翅“鸿飞那复计东西”,而我们编写《文化记忆》则是搜集那“泥上偶然”留下的“指爪”,“略志鸿泥,以备遗忘”。“谁能鹤发六千里,来证鸿泥五十秋”,抒发了我们做好天津大学百年文化记忆的壮志豪情。
116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间漫长、环境巨变,“来证”这116年的“鸿泥”又谈何容易!
天津大学116年的文化旅程,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记录了自身的变革。纵观天津大学(北洋大学)116年的办学历史,依据其办学特点大体可分为六个时期:
一是工法为主、综合发展时期,时间从1895年北洋大学堂建立到1920年法科调整给北京大学;
二是专办工科时期,时间从1920年北洋大学专办工科改称国立北洋工学院到1945年北洋大学复校;
三是理工结合时期,时间从1945年北洋大学复校下设理、工两院到1951年定名天津大学;
四是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时间从1951年天津大学院系调整到1982年改革开放,国家在院系调整中规定天津大学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五是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时期,时间从1982年至2000年,1982年改革开放以后学校提出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办学方向;
六是施行精品工程特色发展时期,时间从2000年学校提出“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利用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等机遇,进入了21世纪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工法为主、综合发展时期,北洋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探路者。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创建于清末,在此之前中国没有现代大学。正如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指出的,中国的现代大学是“后发移植型”,即建立的时间晚,又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清末,在西方列强的围攻下,北洋大学为了国家的“自强”、“求治”,首开向西方大学学习的范例,参照美国哈佛、耶鲁大学的教育模式,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初创之时设头等学堂、二等学堂各一所,头等学堂即大学本科,二等学堂即大学预科,学制各为四年。头等学堂分设律例、工程、矿冶和机械四个学科,四个学科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既是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大学中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又是中国当时培养急需的四类人才的学科。在其后的办学过程中,北洋大学堂不断根据国家需要增设学科。1897年增设铁路专科;1898年附设铁路班;1903年附设法文班、俄文班,培养专门翻译人才;1907年开办师范科培养师资人才。北洋大学在初创时期,已包括文、法、工、师范教育等诸多学科,是一所初具综合性的新式大学。北洋大学堂的建立开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同时也为后建者起到了示范作用。1895年北洋大学堂招收第一批大学本科生,他们经过为期四年的学习于1899年毕业。法科学生王宠惠获得钦字第一号毕业文凭,这也是我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1901年,北洋大学堂第一批学生赴美留学,这是中国首批大学出国留学生,是中国高等学校留学教育之肇始。
1900年英法等八国联军入侵京津,北洋大学堂先被美军所占,后成为德军兵营,学堂被迫停办。后经总教习丁家立亲赴德国交涉,向德国政府索赔白银5万两。袁世凯指定在武库重建北洋大学堂。武库原为天津老三营的兵器库,地址在天津城北八里的西沽村以北,占地23公顷,“前临北运河,后带桃花堤,柳岸桃林,相夹成荫,蔚为津沽名胜之巨擘”。1903年4月27日,北洋大学在武库新校舍正式复课,校名仍然是“北洋大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后,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1912年1月令:“所有学堂,一律改为学校”。因此,1912年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又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令,改名为国立北洋大学。
北洋大学以工法为主、综合发展时期,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初创时期。在这一时期北洋大学的办学实践为自己,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将西方尊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认知观与中国传统的严谨治学的优良教风融为一体;将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与培养高级人才为我所用相结合。北洋大学的成功创办,使中国高等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专办工科时期,北洋工学院率先实行了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引领了中国大学的转型。北洋大学在初创时期法科、工科都很强,又办过铁路工程及管理、外文、师范等班,形成了工、理、文、管、师范诸科的综合布局。但是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效仿法国教育模式,拟订中国学区制计划,每个大区只设一所大学。他认为京津距离太近,设立一座大学即可,拟将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这一提议遭到两校反对,当时未能实现。1917年2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又以德法学制为依据,指出工科皆为专门学校,再次建议将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而将北洋大学法科移并北京大学。教育部采纳此建议,遂令北洋大学法科不再续招新生。1920年5月6日教育部第237号训令:“北洋大学法科于是年暑假即行终结,专办工科。所有法科经费,全部移拨用来扩充工科。”1920年6月北洋大学法科最末一班学生毕业,法科正式停办,开始专设工科,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期。但是学校名称仍然为“北洋大学”。直到1929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因北洋大学只剩工科,故改称“国立北洋工学院”。学院下设三个系、两个所:矿冶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冶金工程研究所和工程材料研究所。1935年,学院增设电机工程系。
这一时期北洋大学受到行政制约只能单办工科。为把工科做强,北洋大学再次吸取世界先进经验,向世界现代大学的榜样德国洪堡大学学习,改变单一的教学功能,将教学与学术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北洋大学在这一时期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建立研究所和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鼓励教师发表大批学术论文,出版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和著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这一系列举措使北洋大学再一次走在了当时中国大学发展的前列,率先实现了中国大学的转型,引领了中国大学发展的潮流,仍然被世人公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洋工学院被日军占为兵营。9月10日民国教育部颁发16696号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北洋工学院随即迁址西安。1938年7月27日教育部发布6074号训令,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西北工学院,校址在陕西城固古路坝。1942年12月,民国行政院第606次会议决定,将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英士大学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校址由泰顺县司前镇迁至百丈口镇。1944年春,教育部拨款建立“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1944年12月开学。校址在西安梁府街,随后迁至崇廉路。抗日战争时期“北洋”转辗迁徙且一分为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弦歌不断。其艰难困苦的程度、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可歌可敬。
理工结合时期,规划出理工结合综合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中国大学的正确发展方向。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1月民国教育部下达恢复北洋大学令,同意北洋大学在天津西沽原校址复校。此时,就读和从教于西北工学院、泰顺国立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等校的师生大部分返回西沽,复校后名称为“北洋大学”。此时,北洋大学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五十年。基于半个世纪的办学经验,北洋大学认识到工(工科)无理(理科)没有根基,理无工没有实用,理工结合才能协调发展的道理,并且规划出理工结合综合发展的蓝图。北洋大学下设理学院和工学院,工学院设有土木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机电工程、航空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水利工程8个系,理学院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和地质4个系,同时筹划成立医学院。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制约,发展蓝图无法全部实现。
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天津大学的三大经验记录了其对新中国教育做出的重大贡献。
首先,作为新中国教育体系建立的先行者,院系调整的经验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接收、接管和接办了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旧大学。如何进行院系调整建立社会主义新大学摆上议事日程。为此,北洋大学成为了先行者,为随后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提供了经验。1951年教育部根据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精神,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教育部(51)高三号第533号文分别通知北洋大学、河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自一九五一年八月一日起正式成立新校,初步意见拟订名为天津大学。”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于1951年8月24日,以政文齐字第九十六号文件批准,在天津南开区六里台与八里台之间兴建新校舍。1952年暑假,天津大学迁至新校址。同年10月25日,天津大学在新校址举行开学典礼。天津大学的调整经验放大到全国,1952年到1958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院系大调整,其后调整的余波持续到“文革”前。两次调整天津大学共调出18个系或专业(组),充实其他院校或组建新的院校,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同时,调入了北京农业大学、南开大学、津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一些系组。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1958年就已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所万人大学之一;建立了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办学体制,1959年被国家批准为首批重点大学,并被确定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其次,作为探索中国自己办学道路的先行者,天津大学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经验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1952年到1958年院系调整期间,正是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时期,其后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中国开始探索自己的办学道路。此时,国家急需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大批量高水平技术人才,天津大学适应国家需要创新教育培养模式,试行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来到天津大学视察,发表了“三点指示”: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由此确定了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基调。其后,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校视察,对天津大学的办学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再次,作为正确教育方针的先行者,天津大学整顿教学秩序,狠抓教学质量的经验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采纳。1958年以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盲目发展,高等教育的正常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下降。为了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端正办学方向,1960年,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来学校蹲点,根据天津大学的教学实践,起草了“高校四十五条”,后来修改充实为“高校六十条”,作为政府文件下发全国执行,端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
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时期,天津大学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开创了新的办学模式。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列入国家“六五”发展计划,中国高等教育从此步入了正确的新的发展道路。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全国高校的改革,带来了改革发展的勃勃生机。其后,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若干意见》,即“211工程”开始启动,从此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时期。如何把握机遇,不失时机,加快发展,天津大学面临考验和挑战。怎样突破几十年形成的单办工科的办学结构和计划经济的办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赢得更加宽松的生存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呢?为此,天津大学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转型,提出了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和建立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大学的办学思想。这一时期,天津大学调整办学结构、学科结构,实施了教学改革、科研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建立研究生院和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清醒地、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发展的机遇。随着天津大学被国家列入“211工程”建设项目,天津大学确立了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
施行精品工程特色发展时期,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想,探索天津大学新的办学模式。2000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211工程”建设的深入及“985”项目的启动,中国高等院校经过近20年的转型与变革,由轰轰烈烈的结构调整和内在形式的变革(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升到了特色发展、层次变革阶段,高等教育出现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局面。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如何保持在第一梯队的位置,保持和提升在国内外大学中的竞争力,学校面临着在办学水平上的挑战。为了提高天津大学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使学校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提出了“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
经过116年的办学积累,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天津大学的办学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学校现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0.6万平方米。位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占地2.5平方千米的天津大学新校区开始规划。现有教职工4424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1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7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2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博士生导师509人,具有正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工595人,教授509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人,其中本科生1525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354人。有两座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书刊总量230多万册,另有多种音像资料、微缩资料和各类光盘数据库。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办学思路,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优先”、“质量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实施综合培养,不断加强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了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十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1项;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37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09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9%。
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现有51个本科专业,92个博士点,150个硕士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3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 个(覆盖21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分别是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分别是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市重点学科25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7—2009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天津大学有6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3,排名第1的学科数和进入前3的学科数在工学领域均位居全国第2,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全国第1,光学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2,建筑学、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学科位居全国第3。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拥有1个重大专项国际级分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新技术推广中心,1个国家文物重点科研基地,3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十五”以来,有2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2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科研经费实现了稳定和持续的增长,2010年科技经费总量12.07亿元。2010年,签订千万元以上大项目达到15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5项,总资助额度达到7300余万元,授权专利383项(其中发明312 项)。200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首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全国仅有4所高校获此殊荣。2009年度,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达到954篇,被引用次数达到2896次,位列全国高校第17位; 2000—2009年SCI收录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达到3625篇,累计被引用次数达到22752次,位列全国高校第18位;有170篇SCI论文被评选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名列全国高校第24位。1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学校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天津大学科技园是我国首批2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通过了教育部、科技部的验收并正式授牌。
天津大学建校116年来,为祖国培养了2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创立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外交家王宠惠、王正廷,数学家秦汾,著名诗人徐志摩等无数先贤,以及“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姚树人,材料学家师昌绪,香港实业家荣智健等均曾在这里秉烛夜读;著名法学家赵天麟、桥梁专家茅以升、机械学家刘仙洲、化工专家侯德榜、水利学家张含英、物理学家张国藩、教育家李曙森等知名学者都曾在此执鞭任教。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校友中有“两院”院士60余位,大学校长50余位。建国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数百名国家特大型企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天津大学校友在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成功“会师”———崔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奥运项目总指挥)、李兴钢(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赵小钧(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等十余位领军人物均为天津大学毕业生。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现有各类留学生641人,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与国际上3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院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还与20多个国际知名跨国企业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2010年,天津大学第二个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在昆士兰大学正式揭牌运行。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法孔子学院第二任对外汉语教师赴任。
在世纪之初,学校制定了面向新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并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百年鸿泥,一脉相承。绵延116年的发展历史,一条蜿蜒曲折的攀登之路,一串艰难跋涉的奋斗足迹,记载着一代代北洋人薪火传承,实事求是、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拼搏精神。
天津大学116年的文化实践,凝聚成为它的核心文化观———爱国奉献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
爱国奉献精神是天津大学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更是116年的文化追求。116年前,北洋大学“生于忧患”,因而基因中就带有“兴学强国”的历史责任。1894年,中国在对日的甲午战争中惨败,割地赔款引起朝野震惊。“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喊出了四亿国人的悲愤。清光绪皇帝面对国人的痛心疾首,下诏全国,征求“自强”“求治”之策。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的奏折中指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伏查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他提出兴办新式大学以求国家“自强之道”的方案,得到光绪皇帝批准,由此,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于1895年建立。面临国家和民族危难,北洋大学成为“兴学强国”的“国之大器”,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铁肩担道义,扛起“兴学强国”之鼎的第一校。
116年中,他与国家共兴衰、与民族同荣辱,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爱国史诗。从“兴学强国”、“兴学建国”到“科教兴国”、“科教强国”,他始终以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进步为己任。爱国奉献精神是北洋人对于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为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增添了高等教育的辉煌一页。
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是天津大学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包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文精神和治学风格,也是他在116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高水平质量标准,为民族培养高层次人才,始终如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履言践行的真实写照。《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写到:“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1920)总结北洋大学近二十年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校训是大学理念的一个载体,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表述。“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原文为“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被人们沿传引申为办事求学须根据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务实精神。赵天麟赋予“实事求是”以特定的含意:学术上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管理上实事求是、以严治校;人才培养上实事求是、德智并重。如果说“实事求是”是世界观,“严谨治学”就是方法论。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才能够坚持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践行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天津大学以“实事求是”作为校训,“严谨治学”为校风,既反映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表达了其借鉴西方大学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进步思想。
在新的历史时期,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与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相契合,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责任相结合,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保持工科优势、优化学科布局,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出高水平成果;提高科研竞争力,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产业需求,拿大项目、做大课题;活跃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社会发展服务;扩大对外合作和跨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明的世界认知度和影响力,21世纪的天津大学正在书写着新的文化篇章。
天津大学116年的文化风骨,表征为灿烂多彩的文化创造。116年中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培育了天津大学人的行为准则和做事风格,师生校友中有着数不清的人文故事;116年中培植了独特的人文环境,“花堤蔼蔼,北运滔滔”的北洋园,“翠柳环绕,海棠殷红”的津大园,成为天津的文化巨擘;116年中建设了靓丽的人文景观,老北洋的南大楼、北大楼,津大园中毛主席接见师生的第九教学楼成了历史文化遗存;116年中创造了无数的科学文化,奥运场馆、两弹一星都有北洋人书写的神话;116年中凝固了独特的文化符号,校训、校徽、校歌成为特色的文化标识。116年,天津大学在曲曲折折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财富。
2011年是天津大学建校116年,新年伊始就传来了好消息,新校区建设的规划方案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批准,2013年秋一期工程验收。这将是我校办学历史上的第四个校址,规模不断扩大,事业不断发展,祝愿我校前程似锦、事业蓬勃,这是广大校友和师生希冀学校兴旺发达的心声。在此,借用为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写的前言,略加修改,作为庆贺我校116周年华诞的祝词。
甲午之战,民族危难,兴学强国,举世企盼,北洋大学,肇基天津。初创伊始,法工奠基,西学体用,综合发展;专办工科,教研相长,成果丰硕,导领风尚;抗战西迁,奋袂攘襟,负笈播火,弦歌咏唱;复校西沽,重振北洋,理工并重,奋发图强;人民学府,教改榜样,院系调整,贡献昭彰;改革开放,科教兴邦,法天行健,鲲鹏翱翔。斗转星移,几度沧桑,继往开来,天大北洋。强国精神,不屈脊梁;实事求是,科学殿堂;严谨治学,锻造栋梁!望前驱之英华卓荦,继后起之努力追踪,再创辉煌!
汇文化,育后人;存青史,为弘扬。巍巍学府,煌煌上庠,史乘千年而不朽,历经万岁以无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