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烧赵家楼的学运领袖陈荩民

火烧赵家楼的学运领袖陈荩民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火烧赵家楼的学运领袖陈荩民陈荩民,原名陈宏勋,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和先锋战士,又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曾担任北洋工学院院长、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北洋大学北平部主任。陈荩民得知底细,当面质问。事后褚民谊诬蔑陈荩民带头闹事,要把他遣送回国。

火烧赵家楼的学运领袖陈荩民

陈荩民,原名陈宏勋,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和先锋战士,又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曾担任北洋工学院院长、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北洋大学北平部主任。

陈荩民,1895出生在浙江天台镇城关,1915年毕业于天台中学,一年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陈荩民先后被选为校学生自治会评议员、《国民》杂志社评议员,并发起成立半工半读的“工学会”。

在五月四日“火烧赵家楼,痛殴章宗祥”的一幕中,正是这位身材颀长的陈荩民,踩在同学匡互生的肩上,越过高墙,第一个跳进卖国贼曹汝霖家的院子,打开了紧闭着的大门,让被卖国行为激怒的人群拥入曹宅。事后军警抓捕了他和31名学生,要他们承认打人放火是犯罪行为,他义正辞严地回答:“我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正义的爱国行动,何罪之有?!”5月7日,反动当局迫于群众压力,只得释放他们。高师被捕的8名同学一回到学校门口,就被欢迎的同学戴上红花,高高抬起。当天,他代表高师出席北京市各界抵制日货委员会成立大会,被选为“全国各界抵制日货联合会”主席。后来他又和各校同学结伴南下宣传,把运动推向全国。

1921年,陈荩民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深造。中法教育会中方秘书长褚民谊(抗战期间做了大汉奸),克扣和盗用公款,买了一架钢琴,以私人名义送给教育会法方秘书长古洪。陈荩民得知底细,当面质问。褚民谊无理强辩,被他打了两个耳光。事后褚民谊诬蔑陈荩民带头闹事,要把他遣送回国。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转到底雄大学就读。1925年学成回国,先后任北京高师兼北京大学教授、浙江省立第六中学校长以及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沦陷。当时,陈荩民和夫人阎振玉担任上海育青中学的董事长和校长。他俩几经周折,将学校迁到老家天台,在离城5公里的玉湖村新建校舍,以后又在城关、平镇设立分部,在温岭、三门两县开办分校。这所中学一直开办到解放后,到1956年,该校共培养出4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

1939年,陈荩民担任省立英士大学教授,后兼任教务长和工学院院长。1942年12月,教育部将英士大学由省立升格为国立,其工学院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址到浙东泰顺县司前镇,陈荩民出任北洋工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北洋大学返津复校,陈荩民出任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兼北洋大学北平部主任。在此期间,他积极支持学生反蒋反美活动,营救被捕学生,反对反动党团进入学校,拒绝救济总署以“救济”之名控制学校。解放前夕,他反对迁校台湾,并与18位教授在报纸上发表公开信,要求国民党城防司令陈长捷退出天津,险遭逮捕。

天津解放之初,陈荩民任北洋大学临时维持委员会主席,主持校务。1950年起陈荩民定居北京,任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兼校务委员会委员、高教部高等数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73年,他冒着政治风险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建议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理论,尤其是工程数学和应用数学的研究,得到总理的赞许和重视。

陈荩民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和学术研究。半个多世纪中,他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学术界的著名人士或工程界的中坚力量。同时,他编著各种数学书籍近百种,撰写学术论文80多篇,《非欧几何学》、《高等数学教程》三大卷和《高等数学基础》上、下两册,是其代表作。1981年3月7日,陈荩民在京病逝,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