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蓝图,综合规划
天津大学116年的办学历史上有许多发展规划,其中有三个发生在历史转折节点上的规划,集中表达了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诉求,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1920年6月,北洋大学开始专办工科。作为一所以国际视野创建的大学深知学科单一的弊端,诉求综合发展。1932年,李书田担任北洋工学院院长后就着手制定综合发展规划。此计划名为“国立北洋大学筹备缘起及分期完成计划”,既宏伟又具体。计划共分八期,第一期从1932年9月至1937年2月:“四年半时间……竭力充实工学院之图书设备,整肃校风,聘请工程学者充任教授,兴起研究著述之风,添建工程学馆,添建工程实验馆,添建图书馆,建置新体育场,添设电机工程学系,于土木工程学系添设水利工程组,于机械工程学系添设航空工程组,成立工程研究所,先设矿冶工程部,分应用地质门、采矿工程门和冶金工程门,以继矿冶工程学系之本科学程,进而造就矿冶及应用地质之精深专才。”
第二期,正式添设理学院,并筹设医学院。第三期,正式添设医学院,并扩充工程研究所。第四期,再扩充工学院,并添设理科研究所。第五期,扩充理学院,并添设医科研究所。第六期,将理学院扩充为文理学院。第七期,添设法学院。第八期,添设法科研究所。计划完成后,北洋大学将成为一所具有工、理、文、法、医多学科的综合大学,下设4个学院,22个系,4个研究所。
1937年2月检查一期计划落实情况:“此期工作,除图书馆尚在建筑,图书设备仍需逐年充实外,余均完成。”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洋大学的发展计划不得不中途而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北洋大学返回天津复校。此时师生对于恢复北洋大学,实行综合发展充满着憧憬,向教育部提出恢复理科、法科,增设文科、医科。同时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下设了“法商学院筹备委员会”,希望教育部核准。但是教育部提出法科早已停办,不准恢复,只准恢复与工科有关的理科。复校后的综合发展计划又一次搁浅。
由此我们看到,一所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校本身的事,他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不然规划再好也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后,天津大学迎来了综合发展的春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发展思路,“211工程”规划圆了天大人百年的综合发展之梦。
20世纪末,国家实施了“211工程”,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211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第九个五年计划,从1995年起实施。1995年是天津大学光耀辉煌、永载史册的一年。5月,天津大学顺利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同时“天津大学211工程建设规划”开始实施。经过10年的落实,2006年6月19日,以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来津,对天津大学“211工程”“十五”建设项目进行整体验收。专家组分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对天津大学“211工程”进行了验收,对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随后三期项目启动。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天津大学“211工程”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综合发展的梦想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