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

“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他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远东运动会全称“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王正廷正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倡导者和领导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大型国际运动会,社会各界为之瞩目。刘长春成为中国参加奥运会第一人,王正廷也成为国内第一个派人参加奥运会的官员。

“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

王正廷,原名正庭,字儒堂,号子白,1882年9月8日出生于浙江奉化,1889年进入宁波三一书院读书,1893年就读于上海中英学校,1896年考入北洋大学堂二等学堂,1900年升入北洋大学堂头等学堂法科。王正廷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曾任中华民国外交总长兼财政总长、外交部长,是参加巴黎和会拒签不平等条约的中国特使之一。他曾经出任中国第一任红十字会会长、国际奥委会第一位中国委员。他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体育事业领导人,并两次率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席第11、14届奥运会。因他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

王正廷在北洋上学时期,正是北洋大学的新式体育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入学的第二年,全校举行首次赛跑比赛,王正廷积极参加并从此成为校内体育运动的骨干。1899年他参与了由北洋大学主办的全国首次校际体育运动会———天津学生联合运动会的组织工作。此后的1902年至1904年,他组织了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第一和第二届全市年度运动会、天津中等以上学堂联合运动会和北洋大学堂暨新学书院两校运动会。王正廷对体育的兴趣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后来他致力于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这都与在北洋大学学习期间的经历密不可分。经过这些历练,王正廷对体育活动的驾驭、组织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王正廷1907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学习法律,1911年夏回国从政。他先后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副议长,北洋政府工商部次长、外交总长等职,国民政府时期曾任外交部长和驻美大使,成为民国时期的外交风云人物。此间,他积极关注和参与中国的体育事业,当年国际奥委会菲律宾籍委员瓦加斯来华考察体育与王正廷相识,二人随后一起联络东亚各国,发起组织远东体育协会。远东运动会全称“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王正廷正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倡导者和领导人。

1913年第1届远东运动会在马尼拉举行。在王正廷的直接组织下,中国运动员参赛并取得了总锦标赛第二的好成绩。1915年第2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大型国际运动会,社会各界为之瞩目。筹备运动会的重任落在会长王正廷身上,他四处筹资,认真组织使运动会如期举办,中国运动员取得了锦标赛第一的好成绩。1924年,他被推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名誉会长,1933年任该会主席、董事。

1932年,王正廷克服重重障碍,派当时东北大学的学生、全国百米纪录保持者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了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成为中国参加奥运会第一人,王正廷也成为国内第一个派人参加奥运会的官员。1935年11月,王正廷向国家行政院正式提出的参加第11届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计划获得批准。在这届奥运会上,由140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考察团历经磨难抵达德国柏林,参加了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举重、拳击、自行车等项目预赛,虽然成绩平平,但武术表演却极为出彩,大扬中华精神,受到国外观众的高度评价。1947年,王正廷向国际奥委会推荐董守义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董守义后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为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做出了重大贡献。1948年7月,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派出了53人的代表团,分别参加了足球、篮球、田径、游泳4个项目的比赛。运动会要结束时,代表团已没有回程旅费。王正廷向国内求援遭拒,只得自己掏腰包并利用各种关系筹措资金,使得代表团得以回国。1955年6月,74岁的王正廷参加了国际奥委会在巴黎举行的第50届年会。1957年,他在保加利亚索非亚国际奥委会第53届年会上辞去了国际奥委会委员职务,受聘为名誉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