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 文化兴校
百年来,天津大学学生社团活动连绵不断,而真正把学校变成了“文化园”、“艺术园”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校园文化建设。
1986年,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建立,标志着艺术教育在天津大学的兴起。王学仲艺术研究所不仅是一个艺术研究的学术性机构,更是广大理工科学生汲取丰富艺术营养的源泉,它所承担的多门艺术选修课使学生们在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接受了艺术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同年,研究所获得“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这是国内理工科大学开办硕士层次专业美术教育的首创之举。
2001年,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成立更使天津大学的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自成立以来,该学院举办了大量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展览、讲座等高水平文化艺术活动32场。研究院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气息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天津大学的校园文化在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和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感染下日趋丰富。
艺术研究机构是校园文化艺术的圣殿,文化艺术节搭起了通往圣殿的桥梁,铺起了通向艺术圣殿的道路。“北洋艺术节”、“社团活动月”、“周末音乐会”等文化盛宴使广大师生在众多海内外驰名的艺术大师的独特魅力中受到感染。在“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中,同学们可以自由浏览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直到18世纪的卡乔里等绘画巨匠的49幅原作,这是世界级绘画巨匠的原作第一次在中国大学中展出。这些艺术文化的盛会极大地浓厚了学校的人文气息,使广大学生接受到艺术的洗礼,让他们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新的认识。
如果说校园文化艺术节使我们近距离地与校园文化接触,那么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则真正使学生创造出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北洋艺术团、学生科技协会等学生社团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的艺术教育实践。就拿北洋艺术团来说,它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下已经发展成集合唱团、交响乐团、军乐团、舞蹈团、话剧团等于一体的艺术团体。我校的北洋艺术团多次作为一支以普通同学为主的合唱团,在天津市和全国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在国际大赛中也有出色的表现。通过参加艺术类社团活动,同学们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
“北洋大讲堂”是天津大学的品牌论坛,创立于2002年,它集思想教育、先进文化、前沿科学为一体,广延名师大家为学生传道授业。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诺贝尔奖得主夏普莱斯和杨振宁、美国莱斯大学校长DavidLeebron、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著名学者余秋雨等众多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都曾做客“北洋大讲堂”,在这里留下了智慧的声音和深刻的思想。“北洋大讲堂”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了让更多人受益,让未到过现场的同学也能领略到大家的风采,让同学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长久回味,决定摘录讲座中的精华,结集出版。2010年《北洋大讲堂》(第一辑)付梓出版。
满园硕果犹在目,又蕴惊雷发春华。百年北洋建校以来,在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巍巍学府,四海同心。桃花堤畔,人心振奋,齐思进取的天大学子们用他们浓浓的深情将北洋园实地改造,用他们飞扬的青春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校园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百年天大的校园文化必将从辉煌走向辉煌,必将推动天大早日跻身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行列!
大学生体操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