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洋大讲堂名人育英才

北洋大讲堂名人育英才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洋大讲堂名人育英才北洋大讲堂是天津大学的著名品牌,自开课以来名师荟萃,成为学生们求知的源泉,最向往的圣殿。截止到2011年3月底,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活动累计举办报告203场,受益人数达10万余人次。各领域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都曾做客“北洋大讲堂”,在这里留下了智慧的声音和深刻的思想。2011年,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做客北洋大讲堂,为与会学生和教师讲述中共90年的成功与失败。

北洋大讲堂 名人育英才

北洋大讲堂是天津大学的著名品牌,自开课以来名师荟萃,成为学生们求知的源泉,最向往的圣殿。2002年,天津大学整合校内“新纪元论坛”、“院士论坛”和“青年文化广场”,设立了“北洋大讲堂”,以期在校内形成集思想教育先进文化、前沿科技为一体的高端讲座品牌。

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北洋大讲堂已经形成了“聚名家大师、讲科技人文、演时代故事、解求学之惑”的工作理念,成为我校师生引以为豪的高水平讲座平台,成为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学生培养中有效发挥了丰富知识领域、开阔视野眼界、思索热点问题、拓展兴趣爱好的功能。截止到2011年3月底,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活动累计举办报告203场,受益人数达10万余人次。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韩国国会议长金炯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夏普莱斯,我国最高科学奖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两院院士闵恩泽,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王大珩,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原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飙,原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资深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著名学者余秋雨,著名作家刘墉、余华、莫言,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陈鲁豫,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冯巩、六小龄童,著名运动员聂卫平、桑雪等……各领域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都曾做客“北洋大讲堂”,在这里留下了智慧的声音和深刻的思想。在此,仅举两个不同内容的讲座,让我们领略一下名家的风采。

2010年,中建国际总裁、董事总经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赵小钧,中建国际总裁、CEO、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单增亮,两位天大校友一同做客北洋大讲堂,为天津大学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以“把握人生定位点亮职业梦想”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之前,单增亮总裁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共同进行了CCDI———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共同设立的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的签字仪式。签字仪式过程中,单增亮总裁首先表达了重回母校的喜悦之情,并感谢母校给予的培养和支持。签字仪式结束后,赵小钧总裁开始主题演讲,他首先用幽默的语言调动起听众的积极性,并从CCDI“大”的特点入手,介绍了CCDI从创立之初、不断壮大到如今拥有2800余名员工规模的发展过程。他指出,CCDI之所以有这样迅速而稳健的发展,得益于其始终坚持以企业方式发展,其一贯秉承“尊重、合作、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其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合作价值,在合作中尤为重要的是,“意见的不同造就了合作,不断的磨合渐成默契”。随后,赵总通过幻灯片介绍了CCDI即将出版的一本建筑类书籍,书籍中充分展示了公司多年来所从事的大规模项目及业绩上的重大突破,如以体育设施设计业务打造公司品牌,交通建筑类由零业绩攀升至每年几十个火车站项目等。通过这些所反映出的是领导者看待“大”的概念时的心态,“立场决定眼光”诠释出正确的职业定位观念。

接下来,他通过一段以“DidYouKnow”为主题的视频短片来揭示当今社会世界变化之快,信息量之大,并指出“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大一所学习的知识到大三可能都已成为过去式”,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们需要比较自身不同时期的变化并学会改变自己。随后,赵总分三个主题介绍了关于学习、管理价值、未来人才等相关内容。“学习是自己经验系统的更新,而非单纯获取知识”阐述了主题一中所要说明的———我们现在学习的对象是如何学习,在束缚式教育中,年轻人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力量,应当鼓励他们自由发展,正如CCDI的企业理念“规划森林,使每棵树自由成长”。在主题二中,他通过比较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区别,强调“需要与稀缺决定价值”,所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增强领导力。最后,在主题三中着重讨论了求实的内涵,即向外看———深沉地看外部世界处于变化之中的实质;向内看———认清自己是谁并勇于接纳自己,建立发自内心的自信,同时,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让自己创意无限。在演讲的最后,他强调,“学到一门技艺拿去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会如何学习,探索事物的本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实现梦想,把握人生。

随后是现场互动环节,在场的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两位校友提问。一位建筑学院07级的同学问到,在实习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实力,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单增亮认为,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体制下,真正能够成为大师的可能很小,因此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实习,在更好的平台上锻炼自我。在被问及本科生应该工作还是读研,学识和经历哪个更重要时,赵小均用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做例子,认为段誉和虚竹都是在实践中学会武功,在实践中学习更为重要。他提到,读研和读博也是一种实践,关键取决于人生定位和在实践中学习的态度。对于广大学习工科的学弟学妹们,他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还应该广泛涉猎有关管理等其他学科的书籍,而不应该一味排斥。技术向管理的过渡是充实自身的体现,能够更好地拓宽视野。在提问的尾声,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主持人提醒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再提一个问题时,两位等了很久的同学同时站了出来,急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当最终获得提问机会时,其中一位女生形容自己亲身体会了一次“机会是人才跳出来才能把握的”,引发了现场轻松的笑声。

2011年,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做客北洋大讲堂,为与会学生和教师讲述中共90年的成功与失败。他从五大问题入手,层层深入,解读中共的发展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首先,他向观众抛出“为什么中共会在只有50多人的情况下,逐渐发展成一个大党,并且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共建立新中国一共有四方面的因素:其一,中共坚定地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以抗日战争时中共付出的努力为例,指出中共在战争中的作用;其二,中共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土地问题;其三,中共在敌后制定的“三三制”等民主原则;其四,高度谨慎的作风。

他举例说,1945年蒋介石处于如日中天的状态,但随后国民党在收复敌占区时,采用极不合理的换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急剧上升,民不聊生。当时的流行语“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说明国民党已不得人心。并且用知名教授朱自清晚年生活的困窘来说明当时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他用国共对比的方式清晰地阐述了中共建国的原因。

随后,他引入第二个问题:中共是如何在经济衰败的条件下恢复而发展起来的。他以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国防、外交政治经济等几方面的史实为基础来分析中共在建国后取得的成就。1956年起,中共先后经历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众所周知,这些运动是我党在建设道路中出现的重大失误。然而,失误之后,中共却始终深受广大群众的支持。谢春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错误出于一个好的动机和愿望。即使错误造成一定程度的严重后果,但这一时期却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并培养了一批先进人才。这也是人民理解并且继续支持中共的原因。

接下来他讲述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结合当前时事指出,中国现在面临科学发展中环境问题的挑战,社会矛盾冲突导致的不和谐的挑战,“中国威胁论”的挑战,以及执政党内部建设的挑战。他表示:“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我党的发展,同时国家也致力于将这些工作做到最好。”

谢春涛说:“当今中共中央领导人眼界越来越高,责任感也越来越强,党心民意希望国家更好,领导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全国人民要同心同德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谢春涛虽然做的是政治讲座,但是生动、具体,令人信服和认同。这就是北洋大讲堂学者的水平和魅力。

img56

杨振宁做客北洋大讲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