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府风景线

学府风景线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府风景线天津大学虽然在天津三迁校址,但是天大人热爱生活,将每一处校址都扮靓成津门胜景。天大校园内有青年湖、敬业湖、爱晚湖、友谊湖4个湖区,优美典雅的环境内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大学生活动中心,简称“大活”,是天津大学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学府风景线

天津大学虽然在天津三迁校址,但是天大人热爱生活,将每一处校址都扮靓成津门胜景。如今的天津大学占地面积21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2万平方米,校门前卫津河水潺潺流过,碧波荡漾;校园内青年湖、敬业湖、爱晚湖、友谊湖四大湖泊水光粼粼,熠熠生辉;北洋园绿树葱郁,鲜花盛开,古朴典雅,可谓人文胜地;春风中海棠灿烂,槐花飘香,柳絮曼舞,湖光水色,风景秀丽,堪称“花园大学”。

经历一个甲子的天津大学校园,在几代人的辛勤建设之下,校园宜居、宜学,身临其中犹如欣赏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烂多彩的画卷。

穿过车水马龙的卫津路,踏过横跨卫津河上的七里台桥,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天津大学尽显庄严、宏伟、雄浑气势的“金字塔”式的主校门。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门面,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体呈金字塔形,厚重的体量感、朴实的灰白色调、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建筑风格,无不展示着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无不预示着巍巍学府未来发展的勃勃生机。

校门处于校园主轴线开端,并与北洋纪念亭、求是亭、敬业湖、建筑学院大楼形成完美的空间组合。它正上方高悬“北洋”校徽,其下是“天津大学”四个大字。两侧有多层台阶,配合主体建筑的“金字塔”,预示着能够走进这所百年学府的人是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中的佼佼者,同时它还寓意只有不断努力攀登,才能抵达科学的高峰。

从天大的正门走入校园,一眼便能看到北洋园和位于其中的北洋纪念亭。北洋园占地面积25200平方米,绿树葱茏、芳草如茵、喷泉环绕,是学校综合性的园林景观。北洋纪念亭形态方正、风格敦朴、高大雄伟,显现着巍巍学府的严谨与厚重,亭内四角的石壁上刻有北洋大学创始人盛宣怀的画像、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史略、“花堤蔼蔼,北运滔滔”的校歌歌词、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钦字第一号。

信步而游,眺望敬业湖畔,可以看到1984年落成的北洋广场和1985年落成的张太雷烈士铜像。天大校园内有青年湖、敬业湖、爱晚湖、友谊湖4个湖区,优美典雅的环境内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建校之初的老建筑与现代化的新教学楼交相辉映,无论是湖边的垂柳还是倒映在湖水中的楼影,都是现代都市中值得品味的景致。

说起天大的建筑,不可不先说第九教学楼。天津大学第九教学楼,又称行政楼,始建于1953年,落成于1954年,并于2003年进行了大修。它建筑面积6887平方米,是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气象宏伟壮观、古朴凝重。屋顶上的红色五角星和两端的白色和平鸽,彰显了它落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主席曾站在此楼高大的台阶上,接见师生员工。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大学的发展变化,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是天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象征。

大学生活动中心,简称“大活”,是天津大学的又一标志性建筑。“大活”建于1996年,是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从青年湖畔远远望去,“大活”恰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大活”的建成为天津大学的校园增添了别样的情趣,目前已成为天津大学多功能的文化娱乐中心。

徜徉在天津大学的校园中,你一定会听到两个艺术研究院所的名字,那就是冯骥才艺术研究院和王学仲艺术研究所。

在美丽的青年湖畔,伫立着一座融合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和中国古老文化气息的赭色建筑。那就是天津大学别样的风采———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内设多功能报告厅、两个大型画廊、电影放映室、学生研究工作间,还有可容纳30万册书的人文图书馆,成为大学生们吸取人文养分进行艺术熏陶的中心。

“黑瓦白墙燕子窝,红灯笼下小石磨。”温婉古朴的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置身于绿树浓荫之中,散发着精巧玲珑的江南式建筑古韵。多年来,该所为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促进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所主要分为展厅研究生画室和庭院3个部分,庭院又名“四我庭”,反映了书法大师王学仲先生“扬我国风,立我国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的理想追求。青翠欲滴的芭蕉树、精巧而又奇异的怪石、传统的瓷质圆凳,勾勒出一个古典清新的小院,是写生的理想场所。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也是彰显大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天津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约2.6万平方米,由南馆、北馆和建筑分馆三部分组成,总藏书量240余万册。图书馆极大地丰富了在校师生的文化生活,为提升天津大学师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质、推动科研工作和科技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学习的同时,学校也给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场所。早在1965年,天津大学就建成体育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建成了风雨操场和露天游泳池,为在校师生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平台。近年来,天津大学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于2002年改造了体育场,新建主看台2050平方米,铺设人工草皮球场,塑胶跑道和篮球网球排球场地。改造后,体育场面积达到55000平方米。另外,北洋室内游泳馆也于1999年建成,建筑面积3621平方米,馆内建有符合国际比赛的标准泳池,曾多次在该馆举办全国及天津市大学生游泳比赛。

2010年,一艘金色的“飞船”降落在美丽的天津大学校园。这艘“飞船”就是我校新落成的体育馆,位于鞍山西道和卫津路的交口。它从外面乍看形状方正,金色幕墙、玻璃门厅闪闪发光,好似一颗宝石镶嵌在校园东北角。它的建成给校园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也为天津市增加了一道特色建筑风景。新体育馆2010 年6月初竣工,7月初天津大学就在此举行了首次大型活动,即2010届毕业生晚会,随后学校又在此举行了115周年校庆庆祝大会和文艺晚会。广大的毕业生从这里放飞梦想,带着眷恋离开天大;海内外校友跨越千山万水,与母校师生欢聚于此。新体育馆承载着“天大人”浓浓的情谊,牵动着数万学子的乡情。

img61

校园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