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感教育原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
天山初级中学 周 萍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往往未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未被确立其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使教学功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影响现代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所以,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和调动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和主动学习。
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史育情、以情育情、以美育情、以需育情”。本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情感教学的实践与尝试。
一、以境育情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让学生如临其境,既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又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同时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有效获得知识,并得到情感陶冶。
一般的操作程序为:(1)创设情境。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或绘画、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和美感、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情绪。(2)情境体验。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各项智力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3)总结转化。通过启发总结,使学生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领悟学习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例如,在讲述“微粒的不断运动”这一特性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将高锰酸钾溶于水的过程,液体颜色的变化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微粒具有的特性。
二、以知育情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所谓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做到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又要做到以情促知,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好学”,从而达到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可先以“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为例,当学生在观察天平后说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的时候,再以一个实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引出天平为什么不平衡了?然后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逐步递进的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循着一条清晰的逻辑思路,积极思维,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具有普遍意义。这样的教学,成功之处就在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三、以史育情
如果说,化学给人以知识,那么化学史则给人以智慧。化学史对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的描述,揭示了化学科学的演变规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在化学教学中,应当注意从教材中挖掘化学史实,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
比如:我们的祖先在化学工艺和实用化学方面曾有过的重要发明、发现和创造,为化学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在公元前11世纪他们就懂得用高岭土制造原始瓷器;战国时代就懂得用生铁炼钢;四大发明中的“黑火药”的发明;在近代,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等。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这些化学史实,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化学的过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再结合当前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激发学生为振兴祖国的化学事业而努力学习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热情。
另外,化学史中,许多科学家热爱科学、默默奉献、不畏强权、不追逐名利,甚至不惜生命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无疑会对学生科学基本道德、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实事求是态度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战争结束后,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学习,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等等。
四、以情育情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师生情感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则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情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核心。只有热爱,才能产生热情。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表情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目光等,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热爱。美国心理学之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尽量避免刺激性,寓批评于表扬之中,真诚地激励学生,满怀爱心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
在课堂上,我们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在表达自己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要及时体察学生的情感反应与变化,据此来调控教学。真挚的夸奖往往会使学生热情更高,思维更活跃,发言更大胆,对教师也就更亲近。当学生表现出消极情绪,如沉闷、冷淡、烦躁不安、压抑等,我们应该善于创设新的情境,用自己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让课堂活跃、愉快起来。
五、以美育情
“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杨振宁语)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秘无穷。化学美在于它的内容美。元素周期律给人以节律和秩序美,甲烷、二氧化碳等分子结构给人以对称美,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给人以静态美,化学平衡的移动给人以动态美,氧化还原反应又给人以辩证统一美。
化学美还在于化学现象美。化学现象是以物质丰富多彩的颜色、立体多样的形状、多姿多彩的变化引起学生美的感觉。蓝色的胆矾、紫色的石蕊、红色的铜等物质以其本身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氨气溶于水形成美丽的喷泉,氢气、氧气的混合爆炸这些引人入胜的化学现象总是能引起学生的一片惊叹。
同样,美的语言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语言,一要清楚明白、详略得当,二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三要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纲要和精华。所以,板书要做到精练、明确、形象,既要概括教学内容又要体现美感,让学生印象深刻,铭记在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和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进行妙趣横生的科学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化学之美,体验化学之美,那么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当学生对化学之美感受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就进入了最佳状态,聪明才智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六、以需育情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情绪就会高涨,就会对学习产生向往、迷恋、积极追求的情感。我国教学改革涌现出的“愉快教育”、“情境教育”等的教学理论模式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兴趣。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学生所体验的情感,站在学生的立场将心比心去看待学生的行为和情绪,才有可能与他们真正地实现情感交流。
作为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实践锻炼过程中,积累经验,才能把情感教学心理学原则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如。本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1.加强平时的“实战”训练。在平时教学中,时时注意以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千方百计使教学活起来,充满情趣;注意知识教学与情感激励巧妙结合;随时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加以控制与引导。
2.加强自身修养。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意识,热情接受新事物,积极获取新知识;要有民主作风和公正的态度;要具有奉献精神和乐观的情绪。只有具有时代精神的开放型、进取型的教师,才有可能在情感交流中给学生符合现代要求的情感激励和熏陶。
3.注意控制情绪。在师生情感交流中,教师要注意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同时要极力控制自身消极情感,不给教学与学生造成影响。(1)节制过激情绪:正确认识学生与自己,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要埋怨学生,而要耐心诱导他们解决问题。(2)避免冲动情绪:要善于用语言调节,在即将出现过激言行时,警惕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或“息怒!息怒!再息怒!”(3)克服压抑情绪:可采用注意转移法,即设法将自己的注意从导致压抑情绪产生的事物转移到能导致积极情绪产生的事物上去。(4)消除紧张情绪:备课要充分,对自己要有信心。
4.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找出教材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从直觉兴趣转向高一级的操作兴趣,探求因果关系的兴趣;找出教材中比较枯燥的内容,思考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2)找出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和问题,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自致其知或自己努力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自我成功的喜悦感。(3)找出教材中易于渗透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可以对学生进行精神熏陶的内容,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道德概念向道德行为转化。(4)找出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审美体验的内容,思考如何揭示美并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总之,只有当教师满怀激情地步入化学课堂,让学生在你信任的眼神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在你的善意鼓励中尝到自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觉到你的亲切和宽容、你的博学和智慧,才能激活他们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驱使其积极行动的强大动力,学习的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因此而释放、爆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