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复旦中学 周国正
我很荣幸成为青年干部导师团的导师。受教育局领导的重托,本人在多年带教青年后备干部的工作中,先后带教了新泾中学李玉琴、天山中学的张东林、番禺中学的张咏梅、蒋怀锋、王建华、仙霞高中的吴凯、李梅等中青年干部。在带教中与青年干部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现就带教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以先进的办学思想引领青年干部
我认为,青年干部必须成为思想者、追求者和引领者,才能造就良好的教师队伍,打造学校的教育个性。在带教中,不是纯粹地与中青年干部空泛地谈思想和理论,而是以自己和复旦为例,以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为蓝本,让中青年干部自己去体会,去建构自己的思想。因此,要求青年干部认真学习。其一、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和信念,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其二、学习教育理论。把握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发展规律,奠定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三、向教师们学习,始终把自己扎根于学校的人文沃土之中,在汇集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学校发展的追求。例如,作为复旦的校长,在回顾总结复旦百年历史和对学校传统与现实发展状况的分析中,在汇集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中,在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办学实践中,坚持“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学探求,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方向,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并重,基础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培养相统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观,以“固本”(坚持复旦“崇尚科学,自强育人”的教育思想本源;坚持复旦弘扬民族精神、人格独立的教育本体,坚持复旦“全人”发展的教育本色)和“活化”(传承复旦教育的精髓,并赋予其时代性内涵),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提出了“文化立校,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本人将这样一个思想过程真实地展现在青年干部面前,他们深受启发。
青年干部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拥有先导的教育理念。本人在带教中,或作专题介绍,或个别对话,或案例分析,或实践探索,或与中青年干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以先导的教育理念来提升人。如在贯彻落实“二纲”教育中,探索了以先进文化引领学生的道德践行,实现学生的明志自强发展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和新途径;在“二期课改”践行中,探讨如何加强自身的课程领导力,提出“理想设计,理性推进”的课改方略,探讨课程建设和课堂指导评价机制建设;聚焦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本质的研究,提出课堂教学本质的核心内容是由教材、学生、教师三个生命体的对话,课堂教学的极终目标,就是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智慧;以及如何推进校本研修,探索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研修活动。如“两课三反思”、“主备课制”等研修活动,等等。
二、以共同的发展进步激励青年干部、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
要达到带教工作的卓有成效,导师和青年干部之间要求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理念和机制。导师要平视青年干部,并要树立一个基本理念,导师也要在带教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实现青年干部的同步发展。因为这是导师和青年干部之间的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过程。因此我努力追求通过带教促进自己和被带教者的共同发展。这虽然会给自己增加许多工作,但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人格魅力是带教成效的重要保证,亲其师方能信其师。因而在带教中,我要求青年干部热爱教育事业,不断告诫自己勤思慎言。把自己置于党组织的监督下,置于全体教职工的监督下。不断追求高尚的人格境界和事业境界:(一)“默默无闻,但默默有为”的事业追求境界;(二)“才出于学,器出于养”的人文素养追求境界;(三)“团结、服务、牺牲”的奉献品格追求境界;(四)“清净莲花”的廉洁气节追求境界;(五)“仁怀、大度”的谦谦君子的作风追求境界。这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境界追求。
导师和青年干部之间不是单向指导,而要让青年干部融入一种氛围,获取更加丰富的发展资源,因此我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为被带教者提供广阔的交流研讨的平台。2006年以来,我们多次成功地举办了以复旦中学为主体,复旦附中、台湾复旦、重庆复旦和外省市友好学校共同参与的复旦基础教育论坛和教育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我都注意邀请被带教的青年干部参与活动,使带教工作实现了可持续性效应。
其实,学习是相互的,带教的过程,也是我不断向中青年干部学习,和他们共同进步的过程。在带教的过程中,我从中青年干部学到许多东西,他们身上充沛的活力,他们的进取精神,他们的理想追求,他们那敏捷的思维和鲜明的时代意识等,给我增添了无限活力和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