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党项迁徙
一、党项族名与族源
“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狼,皆自称猕猴种。”[1]是汉魏以来西羌的一支。党项之名是汉人对其称谓,突厥人称为“唐古特”,吐蕃谓之“弭药”[2],据西夏文献记载,“弭药”也是党项人的自称,有时简称为“弥”(mi),汉译为“番”。《文海》释“番族”为“弥药也,番人之谓”。党项人有时还自称“白高”,西夏建立后曾自称“白高国”。对于“白高”有不同的说法,一曰,与鲜卑族崇尚白色有关;二曰,因党项族原居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流域而得名;三曰,汉意为“上白”,即尊崇白色。在传统的五行学说广泛传播与长期流行中,“金”与“西”、“白”这些字词和观念密切相关,西方属金,金是白色,而羌族活动在汉族属地之西方,且“性坚刚猛勇,得西方金行之气”[3]。显然西夏统治者是以西方之国自居。
党项族并非单一的民族,在党项族共同体中,除羌人外,还有沙陀、六州胡、回鹘、吐蕃等民族成分融入其中。党项族姓中,还有韦、褒、强、埋、连、悉、乞、乞伏等族姓氏,在西夏文文献中还有西壁、回纥、嵬悉诸姓氏,这些姓氏都与一定的族体相关。有学者对党项族进行研究,认为:韦氏即羌族姓;褒氏,高车族姓;强氏,氐族姓;埋氏,羌族姓;连氏,鲜卑族姓;李氏,党项族拓跋的赐姓;悉氏,羌族姓;乞氏,羌族姓;乞伏氏,后魏乞伏氏之后;嵬氏,拓跋氏的子孙姓[4]。这些族姓的出现,充分说明,党项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在其形成、发展、迁徙过程中,是一个由众多其他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二、党项族的迁徙与分布
南北朝时期,党项羌主要聚居在析支河曲(今青海黄河河曲)一带,北周灭宕昌、邓至羌后,党项开始强大,隋末唐初时,其活动范围扩展,分布在“东距松州,西叶护,南舂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5],方圆“大抵三千里”的广大地域。其种每姓自为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能相统,其著有细封、费听、往利、颇超、野利[6]、房当、米擒、拓跋等八部,其中以拓跋部最为强盛。隋时,党项开始内附,开皇四年(584),党项羌有千余家归化,次年,拓跋部大首领拓跋宁丛等“各率众至旭州内附”[7],被授为大将军。开皇十六年(596),党项羌曾一度“寇会州”,但被隋军打败,纷纷降附。
唐朝时,党项羌内附更为频繁,唐贞观三年(629),南会州都督郑元寿遣使招谕,党项羌细封部首领细封步赖举族归附,受到唐政府的优厚赏赐,唐朝在其地置轨州(今四川松潘西北),步赖被授为剌史。其后,由于受细封步赖的影响,党项“诸酋长悉内属,以其地为山居、奉、严、远四州”[8],其首领各为刺史。贞观五年(631),唐太宗诏遣太仆寺丞李世南受命使开河曲地为60州,内附者34万口。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初臣属吐谷浑,与吐谷浑汗慕容伏允联姻,往来密切。唐贞观九年(635),唐朝出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战败,拓跋赤辞与从子思头率众归附唐朝,唐朝以其原居地分设懿、嵯、麟、可等32个羁縻州,以松州为都督府(今四川松潘),授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并赐姓李氏。从此,“自河首积石山而东”[9]地区,俱属唐政府管辖。
此时,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吐蕃已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国,吐蕃王室为巩固政权,减少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缓和新征服部落的反抗,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好的生存环境,势必向周边扩张。地处吐蕃王朝东北部的党项,阻碍着吐蕃向唐朝扩张的道路,党项成为吐蕃攻击的目标之一。松赞干布去世后,在吐蕃贵族禄东赞当政的五十余年中,吐蕃积极对外扩张,先后发动了攻略青藏高原诸部的战争,开始征服党项诸部,并统治了一部分党项人。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十二月,禄东赞率兵12万攻击白兰羌,激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余人,屯军境上,以侵掠之”[10]。唐咸亨元年(670),吐蕃攻陷唐朝西域十八州,占据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唐调露二年(680),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嶲等州相接”[11]。
吐蕃占据大片党项人居地后,原属松州都督府的党项羁縻州相继迁至关内道所属的银州、灵州、静边州都督府。尔后,还有党项部落的零散迁徙,散居于陇右北部诸州及关内道的庆(今甘肃庆阳)、灵(今宁夏灵武)、银(今陕西横山东)、夏(今陕西横山西)、胜(今内蒙托克托)诸州。唐开元年间,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在位,势力进一步发展,党项拓跋部因惧为吐蕃吞并,上表请内徙,唐朝政府将原置于陇右地区的静边州都督府移至庆州,又封拓跋守寂为右监门都督、西平王,于是党项羌从原居地迁至庆州。这是党项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党项故地尽陷于吐蕃,没有迁徙的党项人受吐蕃的统治,“更号弭药”[12]。
唐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内徙党项又进行了第二次大迁徙。这次迁徙是原在陇右北部诸州的内徙党项向东进入关内道的庆、夏、盐(今宁夏盐池)、灵等州,而原在庆、灵、夏等州的党项更向东迁到银、绥等州,有的甚至渡过黄河向河东地区迁徙。
党项首领拓跋守寂出兵助唐平叛有功,被升为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起兵反唐,诱党项、浑、奴剌作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鉴于散居于盐、庆等州的党项,其居地与吐蕃邻近,易受威胁,于是上表请“徙静边州都督、夏州、乐容等六府党项于银州之北、夏州之东”[13],以便隔离、拆散他们。代宗采纳了这一建议,召党项首领拓跋朝光、拓跋乞梅及庆州破丑、野利、把利三部等五刺史入朝,厚加赏赐,让其安抚部众,尽快迁徙。唐安史之乱后,党项形成平夏部、东山部和六府部这三大部落集团。拓跋朝光居银州、夏州,因夏州以北“平沙漠漠无林阻”[14],又是南北朝时赫连勃勃所建夏国的领地,俗称平夏,所以拓跋朝光所统党项部落也以地得名为“平夏部”,后来建立西夏国的皇室大姓拓跋氏,出自此平夏部。拓跋乞梅居庆州,因庆州在陇山(六盘山)以东,所以他率领的党项部落称为东山部。六府以党项野利部为主,芳池州都督府主要为野利部,唐永泰元年(765),迁至绥、延。六府部大致在唐绥(今陕西绥德)、延州(今陕西延安)一带。因“鄜、延以北,多土山柏林,谓之南山”[15],居于这里的党项野利部亦称南山野利。除了东山部、平夏部、野利部外,还有一批党项羌人也迁到绥、延州地区。在第二次迁徙后,由于吐蕃的继续侵扰,平夏部与东山部曾一度向东迁徙到石州(今山西离石)。后因当地永城镇将阿史那思昧的侵扰及掠取,致使他们又返回到黄河以西的银、夏州地区。
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战乱,政权更替,社会经济凋蔽。此时,内迁的党项族获得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空间,由于僻居西北一隅,社会相对安定,政治、经济实力有所增强,活动范围扩大,分布地域广泛。黄河以东、以北,横山地区、陇山左右以及湟水流域,皆有党项人的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