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青年后备干部一起成长

与青年后备干部一起成长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青年后备干部一起成长长宁区教育学院丁亦敏2003年7月,在党组织的信任与关心下,我到干训部担任副主任并负责区域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与培养工作。教育党工委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动态、规范的青年后备干部教育培养机制。为此,在教育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区域推进青年后备干部培养的行动研究》开始立项研究,2005年成为区级重点课题。

与青年后备干部一起成长

长宁区教育学院 丁亦敏

2003年7月,在党组织的信任与关心下,我到干训部担任副主任并负责区域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与培养工作。面对崭新的工作领域,为加速自己的适应期,我边学边干,从跟身边老同志们学到基层学校去学;从向校长们学到向专家们学、从在本院学到外区学;从书本中学到参观考察调研中学。六年多来,我在区教育局、教育学院领导与干训部周洁云主任(原)与其他老同志们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学习、实践与研究,逐渐成长起来。

一、在学习中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培训者与管理者,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才会流淌出汩汩的智慧之泉。在青年后备干部研修班里,我要求每位学员必须读书,写读书笔记时,我自己首先做到。之后,与他们共同交流读书心得,学习体会,讨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不知不觉自己在学员中的威信也逐渐增强。

在两年多对全国近70位特级教师教育生涯资料的收集中,常常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往往是一边学习,一边接受教育。他们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深情、由爱引发的那份责任以及游刃有余的教学艺术,让我感叹不已。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民主与智慧的课堂;从小时候的被人称为“聪明面孔笨肚肠的老留级”、仅有初中学历钱梦龙老师的成长为有着自己独特教学思想的专家;林润生老师甘愿六年冷板凳读完十几年来几十种的书刊;李元昌老师放弃优厚的城市待遇十几年扎根农村开展实验教学。读着他们的成长经历与精彩人生,时时令我感动。他们的言行也犹如一面镜子,让我思考:应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一名称职的中层干部?钱梦龙老师的话时常鼓励着我,那就是“人的能力暂时低一些不要紧,但心中的标尺不能低”。是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会不断取得进步。

读书是为学、从教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犹如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有机会结识许多伟人与大师,也不可能走遍世界,更不可能回到过去,提前进入将来。但在书中可以饱览伟人的风采,聆听大师的谆谆教导;可以游遍地球的每个角落;可以让你的生命延伸到过去和未来,帮助你感悟、思考、理解、体验,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精神境界。从向后备干部推荐书目到自己读书。现在,读书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领域也从教育类向综合类拓展。渐渐地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思考深刻了,生活也更加丰富了,看问题的方法与角度由单一向多维发展,深深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成长素、书中自有快乐泉”。

由于自己不断学习与积极思考,这几年来,开设与编写了《学校德育与课程改革》、《校训与学校文化建设》、《阅读与成长》、《由IB课程引发的思考》、《特级教师的人格魅力》等微型课程,并坚持送教上门,受到了基层老师们的欢迎。

二、在实践中成长

为加强青年后备干部研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在经过大量的座谈、调查研究后,对研修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改革。其内容是从学校管理、课改实际、个性需求出发,从着眼于学校干部基本的知识与能力;着眼于学校干部不同层次的需求;着眼于学校干部思维方式的培养;着眼于学校干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校干部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入手,构建了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和实践课程。

在研修的形式上,采用专家讲授、案例分析、上课评课、读书交流、专题讨论、参观座谈、演讲辩论等,突出全体学员的参与与互动。如每一次的研修活动由后备干部自己主持,让他们亲身实践,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与概括总结的能力。改变以往学员只要带好笔、坐在教室里听,被动接受培训的局面。每到一所学校参观访谈时,在聆听了校长办学理念与经验介绍的同时,要求后备干部与校长一起探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我以为:上好课,听懂课,能评课,会指导课堂教学是青年后备干部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基本功。为提高青年后备干部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研究管理能力,我要求他们自己上研究课,不参加上课的学员进行观课与评课。没想到这建议一开始就遭到了后备干部的反对。他们认为,干训班不是教学骨干班,没有必要组织此项活动。我却坚持自己的观点。为顺利实施这一活动,我先组织后备干部到学校观摩示范课、听专家评课。然后,与学科教研员取得联系,以教研活动的形式请后备干部上研究课,并鼓励他们一起参与观课与评课。由于,教学专家与学员一起听课,经过“看、听、议”,既对学员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又对学员的评课做出评价,帮助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原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孙元清教授在参加了学员们的上课、听课与评课活动后,与学员们一起畅谈了青年后备干部为什么要上好课、会观课、能评课?怎样去评一堂课?后备干部收获颇丰。六年来,青年后备干部在集中研修活动中共计开设研究展示课23节,从起初的反对到踊跃参与,连担任初三、高三的语文课的来皓(天山二中)、钟懿(仙霞高级中学)两位老师都开设了《作文指导》与《诗词鉴赏》研究展示课。青年后备干部一致认为:学员们精彩的展示课,专家们精辟的点评,既使他们掌握了科学的评课方法又再一次审视了自己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并鼓励自己朝着专业化方向不断前进。

这些形式,不仅使青年后备干部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视野得以拓宽、思维得以拓展,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与培养。而且促进了自己深入地思考:怎样干训可以提高质量与效果,使之更具有实效性。

三、在研究中成长

我区曾在“九五”期间培养过一批青年后备干部,他们中的大部分不仅走上校长、书记的领导岗位而且他们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管理中逐渐成长为优秀校长。教育党工委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动态、规范的青年后备干部教育培养机制。避免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后因领导班子的数量而不能及时任用,非党干部的局限,个人的客观条件以及考核评价的不完备使一些优秀青年后备干部不能脱颖而出等一系列矛盾。为此,在教育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区域推进青年后备干部培养的行动研究》开始立项研究,2005年成为区级重点课题。

刚开始研究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培养内容的确定、培养课程的建构、培养途径的探索等。在党工委的关心下,专家导师的指导下,组织科与干训部老师们的相互研究探讨下,渐渐地理清了思路,建立起青年后备干部培养的基本理论框架与实践操作内容。在不断完善培养内容的同时,探索后备干部的培养模式。即集中研修、导师带教、自主发展、项目研究、岗位锻炼和跟踪培养等培养模式,既考虑了青年后备干部的共同需求,同时也考虑到由于后备干部工作的对象不同、个性之间的差异。如项目研究式的培养模式,就是让青年后备干部紧紧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选择研究的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自主或成立小组开展研究活动,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自主发展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据后备干部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式等,不断增强青年后备干部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与创造力。而跟踪培养模式是将传统的对青年后备干部成长的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青年后备干部成长过程关注上。通过建立档案袋,记录这位后备干部的成长过程;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了解他们思想、业务、管理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听取他们意见与建议;通过不定期地组织参观考察、论坛、座谈会以及网上交流平台等,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几年来,这一青年后备干部培养课题经过不断研究与完善,构建了科学的培养课程,探寻了新颖的培养模式,搭建了多元的培养平台,使培训与培养有机结合,培养渠道有了拓展与创新,一批优秀青年后备干部脱颖而出,有些青年干部已经独立承担起学校的党政工作。

教育科研之路虽然比较艰苦、也不平坦,但是对我的锻炼与帮助很大。在课题研究中,我深刻领悟了教育党工委推进区域青年后备干部培养的精神与重要意义,深切感受到教育局领导对青年后备干部的关心、鼓励与期盼。在课题研究中,我逐步学会了全面而又系统地思考问题,教育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与协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党组织给我的关心、鼓励与指导,以及给予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也要感谢各位导师团的导师以及一起合作的同仁、青年后备干部的帮助与鼎力支持。最后,祝愿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