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品质的含义与特征
(一)道德品质的含义
道德品质通常也被称作品德或德性。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道德品质既包括人们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人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它是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
(二)道德品质的特征
1.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统一的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离开了一定的道德行为就不能构成道德品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总是通过他的一系列道德行为表现出来。道德行为的长期积累就形成了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就是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统一。
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主体的自觉意志的结果
人的道德品质经常表现为个体的道德习惯和习性,但不是一般的习惯和习性,而是人们在行为的每一个场合和每一个时期,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凭借自觉意志调节情感和行为,对善恶自觉取舍和实践的结果。只有具有道德意志的人,才能顽强地坚持下去,排除妨碍实行道德行为的私心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进而才能使人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无意的冲动,而是积极主动、自觉自愿、持之以恒的道德行为的表现。在同一道德体系中,在社会条件、道德教育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主观方面的认识水平和意志不同,道德品质具有高尚与卑微之分。
3.道德品质是通过道德行为整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
人的道德品质,不但体现在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为整体之中,体现在他的一生和全部的道德行为之中。因此道德品质是个别行为和行为整体的统一。道德品质是个人在长期反复的道德行为中形成的,这种行为习惯形成后,便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若不经过大的努力,往往很难改变,即通常所说的“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所以,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时不能只看他的个别举动,而应看他的一贯行为。
4.道德品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的道德品质受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制约。随着道德体系、道德教育和修养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的道德品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