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关过去李大钊的研究
李大钊学籍簿
根据以上的记述,可以推断出李大钊东渡日本的时间是1914年的1月左右。这也可以在他写过的文章里得到佐证[2]。在同年的9月,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也就是现在的政治经济学部[3]。由于认定李大钊毕业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符合大学入学资格的标准,因此准许李大钊可以不用读高等预科直接免试入学。另外,当时新学年开始是在9月份,而日本的大学是从1921年变更为4月份开始新学年的。
从李大钊的学籍表上可以看到上面记载的出生时间是光绪十七年十月六日。但是之前记述时讲到李大钊的出生日期应该是1889年10月29日,本书认为李大钊将出生年份改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故意改小了2岁。因为他在入学时已经接近满25周岁了,并且已婚,而且当时李大钊在北方已经是很有名的评论家了。也许他是想要将自己作为一个学生,重新出发,经历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活吧。
就读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时,李大钊遇上辛亥革命的爆发,他相信革命是有光明前途的,并参与革命起义的计划。但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并未实现,反而是让袁世凯窃取了果实,掌握了实权,开始了军阀的专制的统治。李大钊抱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开始了积极的言论活动。在学生时代就结成了北洋法政学会,并自任编辑部长。就在毕业前夕的1913年4月,李大钊和学友郁嶷一起发刊了杂志《言治》。李大钊以这个杂志为主,不断发表文章,受到广泛的关注,杂志的发行数量达到4千册。
在这个过程中,李大钊越发觉得自己的社会科学知识不足,于是萌发了去日本留学的念头。李大钊的友人郁嶷是这么说到李大钊当时的心情的:“他认为自己自身的积累已经不够,需要到日本留学进修社会经济学,研究民生疲敝的原因,惩强扶弱,找到方法,归国后为了人民尽力。”[4]
“社会经济学”,换言之是新的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李大钊为此来到了日本。根据李大钊自己的记载[5],来到日本不久,李大钊参观了位于九段的靖国神社旁边的“游就馆”,在那里他看到了正在展示的来自清朝的战利品,觉得非常悲愤。于是来到了早稻田大学就读,并在学校时期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潮。
关于早稻田大学时代的李大钊,根据早稻田大学保存的资料显示,最先描写到李大钊的,是森正夫。京都大学东洋史学科出身的森正夫,在其著作《李大钊》(第二期中国人物丛书十一,新人物往来社,1987年刊)有一章节《早稻田之森林》中,详细地引用了早稻田大学时代的原始资料。
之后便是富田升的论文《李大钊日本留学时代的事迹和背景——一个留学生》(东洋学集刊,东北大学,1979年刊)。在这个论文中有一个章节叫《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早稻田大学》,在引用资料的同时,也对森正夫的若干描述做了修正。除此之外,信州大学的后藤延子也有研究,但是现在只能见到中文翻译版,未能见到原著。
在中国,有韩一德的《李大钊留学日本时期的史实考察》(《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第一期所收)以及杨树升的《李大钊留学日本和留日对他的影响》(《李大钊研究论文集——纪念李大钊诞生一百周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刊)。不管哪一个都是在前述的日本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了早稻田大学保存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观点的。其他的传记、年表、史料等也都有关于早大时代的记载,其出处也借助了上述的各种研究。
这些研究,各有特色,取得了重大成果,是能得到很高评价的。关于李大钊的传记,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于后来者的研究也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关于这些方面,我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这些我将在后面的文章中展开论述。
另外,我还将就以前的研究中从未触及的一点进行讨论。这就是李大钊在日语学习方面的问题。因为此前的研究从未涉及这个方面,所以我认为讨论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中国的《李大钊传》中的记载:“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时,李大钊与其他五名留学生组成了经济学会。此时的李大钊同志已经非常精通日语和英语……”另外,前面讲到的杨树升的论文中也提到了李大钊同志在就读早稻田大学之前,“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馆里学习英语和日语”。在此期间,李大钊曾经留下了提交给A.罗宾逊的题为“My Autobiography”的英语作文[6]。从中我们能了解到李大钊学习英语的情况,而没有找到谈论李大钊学习日语的情况。但我们可以推测李大钊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就开始学习日语,东渡前具备了很好的日语实力。
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后改称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清末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北洋大臣袁世凯提出建立的6年制(预科三年,本科三年)学校,开设有法律和政治等课程。是效仿日本的法律学校建立的,日语是当时本科的必修课。吉野作造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创立之初,以“教习”招进来执教的[7]。
李大钊在1912年,和若干友人一起翻译了中岛端的《分割支那之命运》,并增写了反驳文章,出版的书名是《〈分割支那之命运〉驳议》一书。这也可以说是当时李大钊具有日语实力的一个佐证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