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大钊从早稻田大学退学的分析

李大钊从早稻田大学退学的分析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成立神州学会前后,李大钊组织成立了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留学生为中心的中国财政经济学会,并开设了以11名基本会员为核心的读书会。由此可见早稻田大学的教育所发挥的作用。[34]不过,李大钊进入早稻田大学之际,正是大隈内阁提出“二十一条”引发问题的时期。

七、从早稻田大学退学

1915年1月18日,大隈内阁正式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对华“二十一条”,5月7日,发布最后通牒,5月9日,袁世凯屈服。

李大钊早已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袁世凯,“二十一条”提出后,留日学生展开了公开斗争。据好友高一涵回忆,“当时东京爆发的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分为两个时期。‘二十一条’签署之前,反对运动在地下进行,守常(李大钊)组织了神州学会,我也参加了该组织;‘二十一条’签署之后,大家愤恨难平,我们留日学生成立了留日学生总会,公开表明反对袁世凯”[30]。但是,据其他研究资料显示[31],神州学会并非秘密组织,是“二十一条”签订后最早公开表明反袁立场的留日学生组织。在成立神州学会前后,李大钊组织成立了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留学生为中心的中国财政经济学会,并开设了以11名基本会员为核心的读书会。今天,在他的故乡乐亭县“李大钊故居”里,还保存着盖有“中国财政经济学会”印章的书籍[32]。

“二十一条”秘密条约暴露后不久,1915年2月11日,两千余名留学生聚集到北神保町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馆举行抗议集会,但被日本警方镇压。之后,李大钊一方面继续他的斗争运动,如前面提到成立神州学会等组织、还起草了留日学生总会李大钊署名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等等。另一方面他也没有中断学业,在结束第一年的学习后,9月升入第二学年。

不过,1915年下半年开始,因为起草文告和斗争运动的原因,李大钊几乎没有到校上课。1916年1月,留日学生总会正式成立之后,1月末他从横滨出发乘船赶赴上海。此行是为了联络讨袁的护国战争事宜。不足1个月他便返回日本。据说到5月末他中止滞留日本回到中国这段时间,一直住在东京郊外的高田村月印精舍[33]。这个地方我还没有考证,但可以推测很有可能是在距离早稻田大学不远处、信爱学社附近的高田町。据说在此李大钊与多名留学生一同寄宿,开展前述《民彝》杂志的创刊准备工作。

李大钊为了学习“社会经济学”而东渡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从他留日期间到回国后发表的大量著作中都可以找到他对欧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书籍的引用,他的旁征博引实在令人吃惊。由此可见早稻田大学的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当时教授授课的模式,便是不断介绍欧美文献来展开论述。从我学生时代的老先生的授课就可见一斑。那些都是现在很少有人关注的文献,但李大钊却到图书馆一一查证了原著。

对于明治时期作为政治家的大隈重信,李大钊给过很高的评价。在保存的他后期(1926年前后)与日本众议院议员大内畅三会见时的谈话记录中,他这样说道:“在日本,大隈伯之前的外交,是同结成外交团而来的外国进行交涉,并没有取到什么效果。而大隈伯主张‘国际交涉’就应该是按国别分头交涉。他这一思想并不被当时的民众所理解,还遭炸弹袭击失去一条腿从而错过了大好时机。但是后来,继承他的方针的外交政策最终获得了成功。”[34]

不过,李大钊进入早稻田大学之际,正是大隈内阁提出“二十一条”引发问题的时期。可以想象他失望之深,何况当时早稻田大学的授课总体上来讲只能算作反面的教育。第二学年他就很少出席课程,1916年2月2日因长期缺席遭到学校开除学籍的处分。5月末他回到中国,求学的不再是之前的“社会经济学”而是新的社会科学。之后不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李大钊开始走向马克思倡导的社会主义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