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彭湃的生涯,彭湃的故事500字

彭湃的生涯,彭湃的故事500字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彭湃5岁入私塾,过目不忘,被称为英才。至此彭湃已完全成为运动的中心人物。在这种形势下,同年11月,彭湃进入海陆丰地区,20日在海陆丰工农兵大会上宣布成立以彭湃为主席的海丰苏维埃政府。彭湃身为共产党中央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为中国革命事业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不幸在1929年8月24日被国民党上海警方逮捕,30日英勇就义,结束了32岁的生命历程,致使中国革命在理论上留下了诸多未尽的事项。

二、彭湃的生涯

在叙述早稻田时代的彭湃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他的一生。

彭湃1896年(光绪二十三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一个大地主的家庭。海丰县是一个东邻陆丰县,位于香港与汕头正中间、面向南海的农村。虽是农村,但距香港不远,尽管一般农民很贫困,但地主的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彭湃家因经营杂货、木材生意,住的都是洋公馆。教育设施方面有海丰县的县立高等小学(相当于日本现在的中学)和海丰中学(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彭湃5岁入私塾,过目不忘,被称为英才。7岁进入当地小学,毕业后于1909年升入海丰县第一高等小学。

两年后的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府,成立了中华民国。说到海丰县的变化,那就是一个叫做林材干的人被袁世凯指派到海丰县和陆丰县做统领,结果却与当地权势者勾结的事情。彭湃发动学友一起与之反抗,以致无法再在家乡立足,不久便只身去了广州。1912年,16岁的彭湃,被强制遵照旧习成婚[4]。

1917年春,由于上述原因,彭湃转入广州广府中学,并在当年夏天决定赴日留学

抵日后进入留学生预备教育机构——成城学校。1918年9月,进入早稻田大学专门部政治学科。1921年5月,毕业考试刚刚结束即返回中国。留学期间的事情将在下节叙述。

回国后彭湃即刻回到了家乡海丰,在那里通过各式印刷物宣传他在日本学到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准备发起民众运动。刚好那时县里劝学所的负责人因贪污受到了县内学生的弹劾,此人辞职后彭湃便被推荐为劝学所所长。后来劝学所改组为县教育局,彭湃也就被当时广东省的掌权者陈炯明[5]正式任命为第一届教育局局长。

就像彭湃说自己“幼稚”[6]那样,他当时的行为虽然是积极的,但却极具主观性,所以一时间他无法再在海丰立足而选择奔赴广州。在广州,他加盟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个组织,有了一些戏剧演出的经验。

回到海丰以后彭湃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农会,据说最初只招募到六个人。之后他不断热心地开展活动,甚至把运动扩展到了邻近的陆丰县和惠阳县。到1923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天已经召集了20万农会会员。不幸的是,同年7月,在受到台风灾害后又遭到地主势力的反扑,农会干部被捕,彭湃也不得不逃离海丰。之后,虽然为了释放被捕者、重建工会等事情多次回到海丰,但最终还是在1924年4月初,经汕头、香港去了广州。

1924年的广州,正是中国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中心地。在广州成立的以孙文为首的革命政府,向北方军阀表明“北伐”之意。一月,革命政府宣布与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于上海成立)进行“国共合作”并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那次大会上,共产党方面的李大钊被选为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瞿秋白、毛泽东等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此外,从一月到八月,每周日都举行孙文“三民主义”思想的系列讲演活动(其讲演记录即是现今保存的《三民主义》)。彭湃到广州后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就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一职。由此,他以近郊为中心开始了有组织的农民运动。

1924年7月基于彭湃的提案,在广州设立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担任第一期主任(后面第五期的主任为毛泽东。虽然只是短期集训,但为了培养农民运动的干部,还进行了军事训练。他们还加入了革命政府组编的与军阀、地主势力作战的部队,曾两次向海丰方面派遣“东征军”。第一次是1925年3月,彭湃和周恩来(此前一年从法国回国,在广州期间和彭湃一同起居)一起赴海丰重建农会。第二次是同年十月,当时他们与陈炯明的军队进行了极其激烈的战斗,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彭湃得以继续当地的活动。

但是,在革命基地广州,右派势力抬头,国共间开始出现微妙的矛盾。在这种矛盾孕育的同时,1926年7月,背负统一中国愿望的国民革命北伐军从广州出发,他们势如破竹,九月就挺进武汉,革命政府也移至于此。不久,彭湃也奔赴武汉,与毛泽东一起在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指导革命运动。至此彭湃已完全成为运动的中心人物。

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北伐军从武汉出发,经南京进入上海。但就在此地,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的北伐军突然发动政变,向共产党进攻,国共合作至此土崩瓦解,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反共的国民政府

从武汉逃出的共产党及其率领下的军队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史称“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的主力向广东进军,占领了汕头之后继续西进,但随后陷入苦战。与此同时,海丰、陆丰的农民军与起义军相互呼应开始行动,但也受到国民党军队和地主势力的打压,以失败告终。在这种形势下,同年11月,彭湃进入海陆丰地区,20日在海陆丰工农兵大会上宣布成立以彭湃为主席的海丰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解放区”在此诞生。

该政府成立不久之后的12月11日,叶挺叶剑英等发动广州起义,成立“广州公社”,因遭受国民党的镇压而失败。随后海陆丰也遭受镇压,邻县的苏维埃政府亦于翌年1928年5月下旬解散。此后彭湃在广州组织过革命活动,但因形势所迫,于11月转往上海进行地下活动,至此革命进入了低潮期。彭湃身为共产党中央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为中国革命事业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不幸在1929年8月24日被国民党上海警方逮捕,30日英勇就义,结束了32岁的生命历程,致使中国革命在理论上留下了诸多未尽的事项。

南昌起义后,毛泽东等一行进入井冈山,在江西瑞金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但由于受到国民党的镇压,被迫以“长征”的形式转向延安方面,建立“解放区”。彭湃的革命活动,为中国后来的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