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方法在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处 苏 伟
在学生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即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大学生安全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犹如半径不同的同心圆。把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认识真正落实到学生工作实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管理。随着高校规模的急速扩大和其周边社会治安安全形势的日趋复杂,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似乎千头万绪而使人不知道从何入手,传统的全面管理和文件制度基础管理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本文拟从学生工作方法论的角度入手,在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风险导向方法,以期更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大学生安全构成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阶段
1.大学生安全构成www.daowen.com
从人类个体安全角度看,人的安全一般由人身安全、财物安全两部分构成。而对大学生来说,其安全主要由人身安全、学业安全、财物安全、信息安全和心理安全等构成。①人身安全:广义上是指人的生命不受侵犯、身体健康不受侵害和人身自由不受限制。②学业安全:是指一个人在参加学习期间,其法定的受教育权不受侵犯,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③财物安全:主要是指财物所有者所拥有或占有、可支配的钱财、物品不被他人非法占有、使用等。④信息安全:是指对大学生有用的但又限于个人隐私,其泄露会给其人身或财产带来损害的信息泄露或丢失。⑤心理安全:是指一个人有正常的安全心理和合理的安全需要,无异常安全心理现象和不正确的安全心态。
2.传统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两个阶段
以上可见,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项目众多、内容繁杂的工作,传统安全管理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全面管理阶段。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高校辅导员制度初步确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结构调整初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我国的宏观社会环境及高校环境动荡较大,其中“文化大革命”期间,辅导员制度还受到很大冲击,但同时这一阶段的高校在校人数较少,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较大。在这种环境下,辅导员能够做到与学生同吃同住,能够与每个学生交流,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十分了解,而且当时基本不存在信息安全。称这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全面管理阶段,是因为这一阶段辅导员能够基本了解每个学生的大致方面,对学生安全管理比较全面。
(2)文件制度基础管理阶段。大致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20世纪末(具体为1998年大学扩招)。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宏观社会环境及高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规模迅速扩大,人员进一步复杂,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学生与辅导员的比例进一步拉大。称这一阶段为文件制度基础管理阶段,因为这一阶段辅导员进行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在对学生大致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对相关文件的学习和相关制度的遵循、贯彻执行,应该说,这一阶段的安全管理是在全面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3.风险导向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为20世纪末大学扩招开始到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多数大学已经成为开放式的小社会,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员结构更加复杂,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影响较大,校园内部以及周边地区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亦被提上安全管理的议程。大学人数急剧增加,学生与辅导员比例急剧增大。在这一阶段,由于辅导员对学生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与学生的接触较之前两个阶段相比也是少了很多。在这种状况下,全面管理已经变得不可能,而文件制度基础管理也基本失效,因为安全管理的范围和强度已经远远超出文件制度的限定。
因此,积极研究探索大学生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成为摆在学生工作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风险导向方法的提出及模型参数界定
正是因为在新形势下全面管理已经变得不可能,而文件制度基础管理也基本失效,我们通过积极研究探索及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提出了建立在风险模型基础上的基于环境分析基础上得出的风险导向方法。
1.大学生安全管理风险定义
大学生安全管理风险是指在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使得大学生安全已经受到侵害或受到威胁的因素,而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而没有作出相关行动的可能性。
2.模型
学生安全工作管理风险(R)=固有风险×检查风险
3.模型参数界定
(1)学生安全工作管理风险(R)。它是指学生安全工作管理者(以下均指辅导员)可以接受的风险,其取决于所带学生的数量(单个辅导员)与固有风险的综合分析评定。一般而言,当每个辅导员所带人数增多时,系数增加。具体见下表:
(2)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宏观社会环境及高校周边环境分析的总和结果,它的存在与检查风险无关。其影响因素可分解为以下四个指标:地理位置风险系数、交通安全风险系数、治安情况风险系数、周边关系风险系数。
(3)检查风险。即辅导员可以承受的有关学生安全方面应该引起关注而未得到充分关注的可能性。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人数、学生家庭情况、学生信息保护程度、学生心理状况。
4.模型中的参数关系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学生安全工作管理风险即可接受的风险是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乘积,其高低程度与后两者成正向变动。固有风险是评估出来的,在可接受的管理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它的大小决定了检查风险的高低,当它越高时,检查风险越低,即辅导员对学生安全方面的关注应越多越细;当它较低时,检查风险可适度提高,即辅导员对学生安全方面的关注应放在重点环节、重点方面。检查风险反映了辅导员对学生安全的应该关注程度,可将管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当可接受的管理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它的大小取决于检查风险的高低。
5.风险应对
对风险进行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将检查风险降低,使得学生安全工作管理风险(R)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对检查风险构成因素的分析,主要是摸清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以便合理利用有限的工作资源。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在对检查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应对措施。对不同的风险水平可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具体来说,当检查风险为高时,我们可以采取较为简单的应对措施,且往往只针对特别重要的方向实施安全管理;当检查风险为中时,我们应该实施较为细致的应对措施,往往会对重要方向和次重要方向实施安全管理;当检查风险为低时,我们应该实施非常细致的应对措施,往往会对所有分析出来的方向实施安全管理,而且会加大预防性措施的实施。
三、风险导向方法运用举例
现以笔者原在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所带年级为例,举例说明风险导向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1.基本情况
年级学生人数为240人,其中来自农村同学为186人。共有贫困生114人,其中特困生35人;经调查,疑似心理封闭症者5人。
2.固有风险分析
笔者所在高校处于郑州市郊,离市区较远,地理位置风险系数较低;西面为郑州市西四环,车速较快,而时常有学生去路对面聚餐,因此交通安全风险系数定为较高;周边分别为沟赵村、大谢村及数个工厂,加上学校数处工地同时在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环境不是太好,因此治安情况系数定为较高;学校与周边村民等关系一般,定为中等。通过对以上四个指标的分析,结合SWOT矩阵分析(环境分析矩阵),我们将固有风险系数定义为高。
3.学生安全工作管理风险(R)分析
学生安全工作管理风险(R)即可接受的风险从管理风险查询表中可知结果为低,即不能承受太高的检查风险。
4.检查风险分析
由上述对学生安全工作管理风险(R)及固有风险的分析可知,本年级检查风险系数为低,即辅导员可以承受的对所带学生有关安全方面应该引起关注而未得到充分关注的可能性要低。再通过以上基本情况的介绍可知,风险存在的主要方面为心理安全(疑似封闭症5人,贫困生比例47.5%,特困生比例14.5%)、信息安全(手机拥有率很高,防信息诈骗)、学业安全(贫困生、特困生较多)。
5.风险应对
根据风险应对措施理论,我们应该实施非常细致的应对措施,不但要对所有分析出来的方向实施安全管理,而且要加大预防性措施的实施。
(1)在进行日常工作中保持行动谨慎态度的必要性。针对重点方向的行动应该特别考虑此行动是否会引发此方向的风险或者此行动能够有效减低甚至消除该方向的风险。
(2)在重点方向分配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如将最得力的学生干部分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通过沟通、谈心等系列方式减轻或消除疑似封闭症者的消极情绪;将年级目前所得资助尽快发放到根据一定原则划分出来的特殊特困生,在以后再有资助时,仍按照此原则依次往后发放,确保贫困生的生活稳定等。
(3)对学生干部分管的风险较高的重要方面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实施进一步工作中,应注意对分析出来的风险较高的重要方面实施更为细致的工作,如给特困生发放月饼时随带一张辅导员亲手写的贺卡,鼓励其好好学习等。
(5)在实施应对措施时,应当多实施预防性措施代替补救性措施。如第一次开例会时即着重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又如针对交通安全等风险较大的方面设立应急预案。
加强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是在对全面管理不现实、文件制度基础管理基本失效的分析基础上引出风险导向方法,即:通过风险强度和重点方向的分析,再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检查风险,进而降低学生安全管理风险。它能够为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导引,能够使风险管理者集中有效的资源解决风险较大的重点方向的工作。这是目前一个全新的分析模型,由于笔者的知识水平及阅历原因,并未能够将此模型讲解透彻,诸如SWOT矩阵分析等隐含知识也未作详细介绍,但此模型在实践中运用还是很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周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J].大学生就业.2008(9).
[2]刘庆鹏.大学生安全管理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3]周德.大学辅导员与学生安全[J].高教论坛,2008(7).
[4]中注协.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教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