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影响的现实意义

探讨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影响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近,通过“文化与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笔者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深刻影响,为以后发扬传统文化精华、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是一种潜在的、深层次的关系”。

发扬传统文化精华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讨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影响的现实意义

化工与能源学院 王瑞波

2009年10月26-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会议针对“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日趋成熟,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一名战斗在高校基层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笔者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自身积累,时刻保持了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理智性、前瞻性,大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小到学校乃至学院学风建设。笔者坚持用“中西合璧”的眼光看待教育,以谋求新路子、新发展。最近,通过“文化与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笔者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深刻影响,为以后发扬传统文化精华、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古人云:“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义,大时不齐。”能懂得这四种道理者,就能立志于根本。正如河是水的来源、海是河的汇集处,传统文化即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源。“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是一种潜在的、深层次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在《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提醒当代教育工作者探寻较为深隐的传统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是土,高等教育是苗

何逸舟说:“文化文化,文而化之为文化。化育天下众生,进而让这个世界:少一些欺诈,多一些淳朴;少一些争斗,多一些宽宥;少一些浮华,多一些真实;少一些危机,多一些和谐。是为读书的最高境界。”这里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大部,这里的读书即为教育,而“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直接与高等教育所能达到的成就联系起来。如此说来,“传统文化是‘土’,高等教育是‘苗’”的说法就再恰当不过了。

1.传统文化是一种信仰

所谓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拥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所谓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儒家学说、道家道教、中国佛教、诗歌词曲、文章骈赋等,这些无不彰显着古老中国的神韵与魅力,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敦促着觉醒的中国成长、发展、壮大。

传统文化的精华成分主要体现在以社会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等方面。以社会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纽带。经过长期的积淀,具体到教育范畴中的传统文化,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道德的基准,甚至文化建设的依据。当然,这里被称做一种信仰的传统文化必然是经受了千百年的洗礼、去除糟粕后的文化,它好比是一方沃土滋润着一代代人不断上进,培育出棵棵希望的苗。

2.中国高等教育大力改革,逐步走向大众化

别敦荣说:“高等教育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环境下的人类社会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教育部2008年给出的数字,从1999—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提高到23%,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的标准,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日渐国际化,高等教育改革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可以说发展日益迅速,因此难免也会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特别是初步实现大众化后,对于如何进行质量监控、如何实现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与可操作性、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当代教育改革需要立足解决的问题。

结合以上诸多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步尝试新的发展模式,探讨新的发展路子,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形式,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正如刘海峰教授所说,中国教师对学生呵护有余放手不足,西方教师对学生放任有余而要求不足。在高校改革浪潮中,最令人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当按改革目标需要压缩某些教材内容时,很多教师宁愿牺牲休息时间义务为学生补上那些被删掉的内容,理由是不放心让学生自学。在当前和今后高校教学改革中,若要在人才培养上实现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决策能力、自学能力以至创造力这样一些重要目标,以及使学生具备像人文素质这样的基本素质,应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的影响。

3.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当好耕耘者的角色

正如前面所说,传统教育是“土”,高等教育是“苗”,那么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扮演着耕耘者的角色。如何在传统文化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繁盛的“庄稼”,就需要我们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适时松土,耕作播种,浇水施肥,照看好这块地,直到开花结果。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传统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精华部分更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发扬优良传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深传统文化对当代高等教育的现实影响的认识,明确二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张应强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继承性,同时,又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当代性。”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已经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表现为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有“象牙塔”美称的大学校园来说,应该把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和谐发展思想以及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为自身所肩负的重大的社会责任。

1.传统文化指引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并深刻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留存至今并且更香更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先进性。“天人合一”的豁达,“有教无类”的大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迈,这些优秀的品质一直激励着亿万儿女孜孜以求。如今,我们大踏步走进了信息化时代,感受到了高科技的魅力,感叹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展开,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而支撑在这些辉煌背后的便是传统文化的奠基作用。它以整体方式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指引高等教育通过改革实践扬长避短、博采众长。这正好与其广泛性遥相呼应,传统文化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它不仅深藏于改革者的文化心理结构中,而且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每个环节都起作用。另外,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便会驻扎在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

2.高等教育适应传统文化

从社会现实来看,高等教育不改革就不能发展,也就谈不上生存。但我们应该明确,纵使高等教育在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改变传统文化在其领域的表现形式,但传统文化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高等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但其反作用力却很微弱。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的思想慢慢浮出水面,即:在遵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力求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适应,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对所适应的对象有所侧重。回顾高教改革的历程,我们更应该有清醒的意识,正如张应强在《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一书中所说:“只有始终坚持改革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这一目标和标准,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才能克服高等教育改革目标失落或出现偏差的现象。”

三、探讨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结合学院实际,共促校园文化建设

每次翻阅何逸舟先生关于“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的阐述,总能收获一份莫名的清净与顺畅。通俗点讲,“我注六经”的意思其实就是自己先读懂了、读正确了;“六经注我”的意思就是在自己读懂了、读正确了的基础上,再来开发和建立自己的思想系统,进而去传播和应用。前者需要严谨的求学态度,后者需要缜密的思想、独立的思维。把视角扩展开来的话,我们不难看到,它不仅仅是研究国学的最高境界,还可以完全开拓到所有文化的研究,包括现行高等教育。正如何教授所说:“读书,需要把‘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方式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六经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俨然与高等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我校开办“嵩阳书院”,潜心研究国学的用意大概也与此有一定关联吧。

在前面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就给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教育大范畴的一分子,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努力实现高教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实例,结合学院实际,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去,实现当代大学生的更好发展问题的相关途径。

1.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感召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进而促进思想道德建设进程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党性教育一直都是高等教育的重头戏。教书育人,即在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群体面临的是偌大的社会,他们将要承担的责任是促进社会的进步。从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报国到岳母为子刺字“精忠报国”,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戚继光抗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传承下来,时刻激荡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利用传统文化丰富的爱国资源,以各种形式展现给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是课堂授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至于党性教育范畴,有的学者认为,党性教育必要性不大。但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很有必要深刻接受党性教育,提前提高党性修养,这样更有利于广大学生团员向党组织靠拢,吸纳一批优秀大学生加入党员行列,贡献自己的力量。

2.学生工作需要融入传统文化的因子,丰富工作内容,改革工作形式

作为院党委领导班子的一分子,笔者长期主抓学生工作。现在学生工作中融入了很多的西方成分、时尚成分、非主流成分,而传统的因子确实少得可怜。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高等教育的漏洞。传统文化是根基,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时尚,忽略了一些传统的东西,那么学生活动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有持久意义。我们不能忽视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在今后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添加传统因子、人文成分,结合社团组织活动,丰富工作内容,改革工作形式。

3.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老祖宗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它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有区别地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和开展教育活动,以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流传至今,“因材施教”已经成为基本的教学原则。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管仲首先提出来的。当前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也是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组织教学,因材施教。结合到学院来说,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开设院选修课。我们的治学原则就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出发,提供不同的学习形式,以培养各类人才。

4.端正作风,巩固学风,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而且是具有本校特色的理念和精神,它涵盖了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高校制胜的法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以及我校的“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等各种校训文化也逐渐成为高校学风的展示平台,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传统文化的因子。通过传统文化巩固学风建设,将儒家六艺与素质教育完美结合,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与学生德育巧妙结合起来,用传统的手段、现代的眼光切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实现“规划一所学校,树立一个样板”的最终目的。

四、小结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科技文明的到来,教育事业所占的比重正在日渐攀升,高等教育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至关重要,而明确传统文化对现今高等教育的影响,探索出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创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传统文化的思想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为实现高等教育的更高更快发展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田广林,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教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梁颂成,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全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推荐教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4]刘海峰,等.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1996(11).

[5]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6]李钟善.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东南学术,1998(3).

[7]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