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
电气工程学院 张 衡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然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参差不齐,且缺乏在实际教育中的落实。另外,大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只是象征性地采用一些陈旧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认真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已经显得极为重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大学生心理问题广泛存在且日益严重
大学生是一群年轻且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团体。他们聪明、浪漫、精力旺盛、富于想象,但情绪易波动、心智不健全,受外界的干扰影响较大,他们的性格中充满了矛盾。如今社会,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沮丧、孤独等情绪,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解决不好而产生情绪紊乱、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甚至心理与身体机能严重失调的状况。
查阅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20%以上,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非常多,自杀情况时有发生,违法犯罪也呈上升趋势。
2.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
(1)大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未步入正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滞后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还没有形成完善、健康的人格。高校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在学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的高校目前为止甚至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没有科学规范的心理咨询工作条例,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也没有把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经费纳入预算。虽然一些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网站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但在实际中并未能通过有效合理的措施,很好地指导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大学生脱离心理问题的困扰。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2)心理咨询人员明显不足,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大多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院校建立了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但人员不足,且大多数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相当一部分心理咨询师及辅导员队伍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较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通过心理教育课程可以很好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试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及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没有列入教学计划,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可见,心理咨询教育很多是基于形式,而没有起到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作用。
另外,学生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是十分乐意地主动敞开心扉、主动去咨询,即使有些学生意识到自己心理存在问题,也有一种“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心态,害怕影响自己的前程、影响自己的发展,而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和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病,是可以治疗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大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与能力的发展不同步
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年轻群体,富有活力且学习能力强。在这个时期,他们也正处于价值观、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进入大学,从能力的角度来讲,他们是时代的骄子,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终于奔向大学的“港湾”。高校新的环境又迫切需要他们快速成长,对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学能力又提出了挑战。然而,大学生从生理和心理角度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2.从高中到大学,面临着不确定性因素和诸多挑战
大学生在高中时代大多都是成绩优异的群体,也是老师宠爱的对象。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改变,很容易使他们因为缺少“特殊关注”和鼓励而轻易把自己否定,一些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大学学习环境过于轻松而荒废学业。大学这个新的环境也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同于高中时代。因为环境的变化,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宽松,也迫切要求他们能妥善处理随时可能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他们很容易因为小小的挫折而轻易一蹶不振,盲目否定自己的能力。因而,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心理指导迫在眉睫。
3.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产生的矛盾
当今社会因发展不均衡导致贫富差别逐渐变大。经济问题对某些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承受着重负。进入大学后周围生活人群的改变,使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在盲目的横向攀比中自卑,表现出无助、孤僻、离群和自我封闭。另外,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学生因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进入大学后可能会在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其他学生产生隔阂。
大学生中尤其是新生,因地域差别,饮食、作息、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4.“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
在高校“90后”学生成为主流,这些群体大多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习惯了家里的宽松的生活环境,习惯了做家里的“焦点”,不擅长和其他人交流,自我意识比较强,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生活在大学这样一个环境里,无疑对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团队精神、独立生活能力、独立处理矛盾的能力、协作奉献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也无疑面临更大的挑战。因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90后”学生思想前卫、接触和了解的东西也比较前潮,但由于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做事独断专行,因此更容易产生诸多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另外,“90后”学生在个性张扬、思维敏捷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由于过去生活、学习环境过于顺利,他们也容易把大学生活理想化,一旦受到大的挫折,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甚至作出过激的举动。
三、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提出过不同的标准,综合起来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智力正常;②情绪健康;③意志健全;④人格完整;⑤自我评价正确;⑥人际关系和谐;⑦社会适应正常;⑧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1)要防止将学生独特的个性误判为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标准具有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过程,如果将正常比作白色、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和黑色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缓冲区——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一区域。
人的个性表现各不相同,在北方学生居多的学校,南方学生的某些带有地域特点的生活习惯可能被视为另类,甚至被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这往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给这些学生带来困扰,甚至产生真的心理问题。另外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可能因为生存环境的影响、本身个性沉默,在初到大学时缺乏和其他同学交流的主动性,而被认为心理不健康,因而引起其他人对其心理状况的不正确定位,从而影响这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要引导大学生对心理问题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也常常被当做与道德问题等同,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经常怕受到别人另类的眼光,自身也为此感到羞愧,这会加重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因此,当务之急仍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它同感冒、胃病等生理疾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感冒了需要吃药,遇到了心理问题同样需要治疗,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应寻求药物治疗。引导教育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要积极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
(3)学生心理问题往往带有群体性特征。大学生以寝室、班级、院系为纽带形成交往密切的群体,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不是孤立的,表现出复杂的群体动力机制。例如,逃课、迷恋网络等问题的发生往往是以寝室或小群体的形式发生。消极心理在群体中具有扩散性。一个问题学生会带动周围的多个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通过相互影响,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以消极或不健康的方式生活,但常常迫于群体压力不得不如此。在对这类学生的辅导中,就不能只针对单个人,而应以问题为导向,把其所处的群体作为辅导对象,通过改善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来解决这些问题。
2.多措并举,勇于创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完善宣传教育机制,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规范咨询程序,建立快速反应危机干预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另外,高校还应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
(1)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既要开展普遍性的调查研究,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律,又要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个性调查研究;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又要加强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科研成果指导实践,通过科研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另外,高校也应该根据实际条件,以心理测试为基础,结合心理状态观察,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建立成为心理问题预警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危机前主动预防、危机中及时干预和危机后跟进咨询的工作程序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使学校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各院系和学生家长相互配合和协作的良好局面。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还可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2)点面结合,扩大心理咨询的范围。针对不同高校群体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程度,可以分别采取集中教育和个体重点教育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大学生大多存在对心理问题认识偏执的问题,应采取以集中式教育为主、重点教育为辅的教育指导模式,做到点面结合。
高校心理咨询室不仅要有问题性咨询,还要有发展性咨询包括人生规划等。发展性咨询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3)充分发挥助人者的作用。学生比老师更了解自身周围的其他学生,而且相互之间共同语言更多,交流的顾忌也少。当大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同学是他们首选的求助对象。在学生中,某些具有善于倾听、沟通、富有爱心、性格随和的人往往能成为调解人际纠纷、化解心理矛盾的助人者。学生中自发的助人者的普遍存在,是对“官方”有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更具灵活性的手段,要给这些助人者以鼓励和支持,还可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高校班级是大学生生存的空间,也是他们交流的对象和反省自身的镜子。生活在班级里,他们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和共同点。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隐形的教育力量,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应用好这股力量,通过制度、物质、精神、行为四种文化形态的建设,使班级文化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班级文化具有凝聚、鼓舞、约束、同化的作用。良好而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是任何显性课程和规章制度都不能替代的。
(5)开设必修课,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要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必须开设心理教育课,从教育模式上重视,才可能使每一个处在心理健康灰色区域甚至黑色区域的大学生得到更多的心理指导。在诸多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给那些处于心理健康问题边缘地带的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疗养恢复”环境。
(6)从图书馆入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美国精神医学专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有病的人可以阅读有益的书籍减轻或治愈心理疾病;没病的人可以通过阅读积极向上的书籍预防疾病发生,增强抵抗能力,同样非常有益。
起源于美国的“阅读疗法”定义为: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来指导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这一定义,一方面针对因精神和情绪因素引发的疾病如焦虑、紧张、抑郁、恐惧、偏执等;另一方面是针对内容广泛的其他问题如生理残疾、慢性疾病、情绪问题、人格障碍等。
因此,针对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普遍有偏执认识的现状,我们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开放时间长、选择自由的良好学习环境,在图书馆设立以阅读文献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阅览室,在花费少、可行性大的有利前提下,进行了“阅读疗法”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宏革,李哲,蒋大力,等.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8):934.
[2]邸卫敏.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59-60.
[3]宋碧云.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汪元宏,等.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性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5):115-116.
[5]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