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灵魂助学”完善高校助困工作——高校贫困生感恩、奉献等教育探究
文学院 刘 迎
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经过两年的实践改进,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高校贫困生工作已建立起一套独立、完善、与时俱进的模式。在取得卓然成效的同时,作为奋斗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我们毫不回避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在对症下药、各个击破之余也在不断思考、总结和创新,围绕贫困生教育寻找一套适应社会新形势、让贫困生获益终生的方案。从人格教育入手,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建立高校辅导员“灵魂助学”体系,是笔者根据从事学生工作以来的经验所提出并且正试行着的工作方案。
一、建立“灵魂助学”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传统的助困工作治标不治本
众所周知,我国所面临的人口压力非常严重,其中以农业人口为甚。改革开放已过30多年,举国上下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贫富差距问题不容忽视。大学生正处于消费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撑其完成学业,但不均等的家庭经济情况使得贫困生处处捉襟见肘,所面临的不只是经济贫困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贫困”问题。传统助困模式如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各类社会慈善捐助等,解决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虽然不成问题,即实现经济脱贫,但要实现“心理脱贫”则并非易事。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是制约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
高校贫困生工作要实现的是长远目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如何妥善地处理贫困生问题,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助困政策基础上,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助学理论,创建一套辅助体系作为国家高校资助体系的补充,以达到标本同治的助学目标。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人才培养来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远的意义。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倾注更多的关怀。在给他们钱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创新能力,这些在短短几年之后将成为其赚钱的资本。
当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容易迷茫、消极、无所事事,等到就业时又欠缺工作经验,对岗位不适应,易陷入失望、懈怠的情绪中,这类现象不胜枚举。纵观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小学时处于父母的庇佑之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大都是被动的;而到了大学阶段,突然离开家庭独立生活,问题也就随即而来。习惯了被动的大学生,必须学会独立。这里的独立更多的是独立为人。从二十弱冠到三十而立,这10年是一个人最关键的奋斗阶段,大学四年正好是基础。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帮助学生为人生奠定基础。我们的目标是培育高素质的人才,让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去收获丰富的人生。
因此,在贫困生工作中,要注意助困方式的完善,“授人以鱼”是一种方式,而“授人以渔”更值得借鉴。为了避免贫困生形成“等、靠、要”的消极心理,我们必须在“渔”字上面下更多的工夫,反思现有的资助模式,大胆地摸索新的更有益于贫困生身心发展的助困模式。
3.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入“瓶颈”阶段
据大学生就业网报道: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大学生就业率为70%。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另外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使得2009年我国应届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据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9月,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35.6%。之前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称,力争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七成,现在距离目标完成尚有一段距离。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满意度低成为当下让人十分忧虑的问题。
面临这一现状,贫困生比其他学生更加紧张。在求学阶段,贫困生可以说是弱势群体,本身所站的起跑线就比其他学生低,加之身上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就业成为一大忧虑。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父母日渐年老体弱,贷款面临还款压力,工作经验不足,人际关系积累不够,创新能力欠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束缚着贫困生的身心,使其不能轻松就业。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多重压力给贫困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不断扩大,使其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旧伤未愈新伤又起,最终难以适应社会,难以成才。最让人担心的是,倘若问题处理不当,还有可能导致其误入歧途,妨害他人。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将一切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这就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助困体系。
二、结合“奖、贷、助、补、减、免”资助体系,建立“灵魂助学”新型助学体系
灵魂助学,即在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和心理“脱贫”的同时,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完美灵魂引导贫困学生成才,在贫困生中树立“灵魂楷模”,为学生的人格注入完美灵魂。灵魂助学的方式如下:①辅导员老师健全自身人格,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完美灵魂”感动、引导贫困生乐观、自强、从善、感恩、奉献;②关注贫困生助后工作,树立贫困生“灵魂楷模”,以楷模激励所有贫困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让贫困生看到前进的希望;③以育人为目标,加强贫困生人格教育,加大创新、诚信、感恩、奉献等精神的培养力度,塑造完美灵魂,为社会输送综合人才。
1.将能力创新融入奖(助)学金激励机制中,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竞争力
奖(助)学金制度是现阶段高校助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设立以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因其覆盖范围广、资助名目多、无需偿还本息等优点,学生对此关注度较高。在具体评选中,其最大的特色是能够将奖优与助困相结合,激励贫困生艰苦奋斗。
总体来说,贫困生在学习上往往刻苦勤奋,而参与集体活动不够积极。分析其原因如下:性格内向,做兼职而无暇顾及,集体意识淡薄,在活动中无特长可以发挥,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
(1)根据专业知识开展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
(2)鼓励学术创新,动员学生与任课老师沟通联系,试着做一些专题性的论文研究,加大对学术创新成果的奖励。
(3)做好学生的创新档案,将其作为学年综合素质考核的一项内容。
(4)在贫困生中树立创新标兵,在小范围内打造“自强之星”,以其先进事迹引导贫困生转变思路,真正做到学习成绩与能力培养“两手”过硬。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可以完善奖(助)学金制度,达到助困的目的。创新激励法,不仅使得奖(助)学金评审过程更加公平,而且鞭策着贫困生提高综合竞争力。
2.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塑造诚信人格
国家助学贷款因其金额较大、利息较低也成为一项广受学生欢迎的资助政策。但由于国内信贷业属新兴行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其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忽视了贷款的一些细节问题。常见的问题如:贷款不理智,小小年纪背负一身巨额贷款,还款压力巨大;毕业初期入不敷出,无力按时偿还贷款,甚至无法按时缴息,导致诚信缺失;更有甚者,故意逃息,拖欠贷款。针对这些问题,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1)提倡理性贷款,根据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以及预计还款能力斟酌贷款意愿,再考虑是否提出贷款,否则等到将来出现诚信危机时后悔莫及。
(2)完善贷后管理机制,监督贷款学生正确使用所贷资金,督促毕业生按时缴息和归还本金。
(3)建立贫困生个人诚信档案,及时记录其诚信行为以及不诚信行为,分别进行嘉奖和惩罚。
(4)运用社会舆论,宣传诚信事例,让学生看到社会对诚信的重视。
诚信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完善助学贷款机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素质,塑造诚信人格。
3.培养感恩意识,全力打造“本能性”感恩,寓感恩于生活点滴中
感恩教育一直是贫困生工作所强调的内容。感恩意识既是对学生的首要要求,也是学生工作中所必备的非权力影响力。首先,“奖、贷、助、补、减、免”各项资助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学生拿到资助后应该形成感恩的意识;其次,常存感恩之心,学生才会知足常乐,拿到任何一笔资助都很快乐,拿不到资助也不会为此过多沮丧,这样才能克服“等、靠、要”的心理;再次,学生们心存感恩,才会更加理解贫困生工作的难处,得以更加支持贫困生工作,对学生工作者来说,这是无形的影响力。
在高校开展感恩教育除了常见的思想理论学习,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实行“一对一”帮扶计划,发动学生干部对贫困生进行面对面的帮扶,学生干部不做经济上的援助,而是在日常交流中了解贫困生最真实的情况,在评定各项资助时及时反映该贫困生的状况,在资助后及时了解和关注其生活状况。这样每一位贫困生的心中至少有一名感恩对象,无论评上评不上,他对这名干部都是心存感激的。通过定期轮换,还可以扩大这个感恩面。
(2)宣传发生在贫困生中的感恩事迹,以细小真实的案例去触动学生的内心。例如,在为汶川地震募捐过程中,笔者的一名学生捐出了100元钱,对家庭经济充裕的学生来说100元的捐款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这名学生却意义非凡。她自己就是一名孤儿,学费、生活费都是靠助学贷款、助学金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来维持,100元钱对于她来说不是小数目,但在大地震面前她没有吝惜,因为那一刻她比常人更懂得“感恩”两个字的含义。这件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培养奉献精神,教育和引导贫困学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与感恩教育同理,奉献教育也是一项细微的工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资助工作与感恩奉献其实就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助困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需要学生以感恩奉献的实际行动来偿还。这是一本账,也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其与勤工助学、社会公益活动等联系起来。
(1)鼓励贫困生加入勤工助学行列,既能补贴生活费,又能积累工作经验。勤工助学可以让贫困生体会到奉献的快乐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
(2)在院系或班级设立义务服务岗位,鼓励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主动为他人服务,如考前复习阶段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顺利备考,集体活动前后帮助学生干部进行组织、协调、劳动等。总之,将奉献意识细化到生活点滴之中。
(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特点组织原创公益活动,也可以宣传、联系社会公益活动,动员学生参加。如最近兴起的义务家教进社区活动,很多贫困生由于家教经验丰富、自身又有强烈的奉献意识加入了这个行列。再如经久不衰的支教活动,吸引着大批志愿者前去奉献青春。
总之,奉献教育在于意识、在于行动、在于对社会的回馈。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能浮于表面工夫、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而要有实际行动。
三、“灵魂助学”体系的实质性意义
1.对贫困生人格培养方面的意义
“灵魂助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备美好灵魂的高素质人才,对贫困生来说是获益终生的。首先,贫困生可以实现“经济脱贫”与“心理脱贫”双赢,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其次,通过创新、诚信、感恩、奉献等全方位打造,贫困生收获的是一个从善、自立、自信、自强的灵魂,这些美好品质无论到了什么年代都将是他们的人生财富。总之,“灵魂助学”对于全面培养贫困生美好人格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2.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贫困生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群体,在高校所占比例不小,因而建立健全助困机制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局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首先,贫困生工作向来是学生工作中的难点,工作中存在诸多敏感因素,处理不当便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通过“灵魂助学”,一对一地消除可能潜伏问题的因素,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妥善处理好贫困生问题,也为整个学生工作减轻一大负担。其次,通过“灵魂助学”工程,在贫困生中塑造一个个典型形象,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无疑是活跃在身边的榜样,贫困生凭借其自立、自信、自强的劲头,也会在无形中将诚信、感恩、奉献等精神灌输到其他学生的脑海,相比这种活生生的案例,任何理论教育都要苍白得多。
高校助困工作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才能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实际需要的助学模式。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必须依托国家资助政策,积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健全“奖、贷、助、补、减、免”资助体系,深入挖掘“灵魂助学”的内涵,完善高校贫困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少锋,郝高建.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助学模式实效性探究[EB/OL].http://hz.snnu.edu.cn/thought_inline/content.php?id=2544.
[2]于帆.如何构建新型的助学体系[J].教育科研,2007(6).
[3]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EB/OL].http://www.cqvip.com/QK/82409X/2006006/23510277.html.
[4]郭甜.论辅导员如何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