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已成为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严重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和安全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精神障碍和人格障碍。
(一)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一类由于多种因素作用大脑而出现的精神或心理活动方面的问题,表现为人的情感、认知、意志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改变或异常。多种精神障碍有导致生命安全的危险,其中最主要的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在世界范围内所做的各种研究一再证实,精神障碍是自杀的首要原因,且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20~30岁最为多见。
1.抑郁症
抑郁症发病形式多样,病因复杂,以动力缺乏为核心症状。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3%~5%。作为自杀最危险的因素,它具有隐匿性:一些症状极易被看成一般性的心情不好,而被没有精神病常识的非专业人员忽视。抑郁症严重影响大学生对自己和生命的看法,通常会对自己过分谴责,也可能有自残倾向,甚至感到生无可恋。
案例 无法克服的疲倦
某高校大一男生李某,20岁,性格内向,很少与同学交往。学习认真但成绩不好。大一下学期开学后不久,觉得自己有病,时常感到身体很多部位疼痛。到医院检查,一切正常。后来逐步觉得很累,没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无法集中,听不进去,记忆力也不好,记不住东西。李某觉得很痛苦,回家对父亲说:“我病得很厉害。”父亲并未重视,只是说:“没什么,坚持一下就能克服,要有毅力。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是成绩要好。”
李某回到学校后,努力地按父亲说的去做,但是发现自己越来越疲倦,没有力气上课,睡眠也不好,总是早醒,身体也越来越痛,几乎不能忍受。他觉得自己没有用,自责内疚,找到辅导员,说自己有病,很严重,希望辅导员能帮助他。辅导员将李某带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在咨询室里,李某用手捂住眼睛,头靠在沙发上,身体半蜷在沙发里。咨询师向他了解情况,李某时常沉默不答,说是没有力气说话,很累。咨询师询问他是否想到过自杀,李某说:“我想过自杀,想从长江大桥上跳下去。我真的太累了。”咨询未结束,李某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根据咨询师的建议,李某休学到专业的心理医院进行治疗,不久症状改变了许多。
(根据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资料整理)
点 评
李某表现出典型的抑郁症状,如疲倦无力、躯体疼痛、记忆力下降、早醒、有自杀念头等。典型的抑郁症具有晨重夜轻的特点。
李某的一些症状,如没有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觉得自己没用等,极易被看成一般性的心情不好,被自己和家人忽视,以为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好转,或者只要有毅力就能克服。其实一个人患抑郁症后是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摆脱或自愈的。抑郁症是一种能够治疗而且需要治疗的疾病,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提示
1.一个人偶尔感到悲伤、疲劳或气馁,不是抑郁症。
2.抑郁症从情绪低落开始,基本表现是懒、呆、变、忧、虑,同时伴有各种各样的躯体上的痛苦症状:
懒:表现为浑身乏力,做事提不起劲;
呆:表现为行动迟缓,记忆力衰退,大脑反应迟钝;
变:表现为性情大变,前后判若两人;
忧:表现为意志消沉,无缘无故地感到沮丧;
虑:表现为焦躁不安,胡思乱想,对生命价值产生怀疑。
躯体症状主要有疼痛、厌食、便秘、恶心、胸闷、疲乏、睡眠障碍等。
3.在抑郁症缓解之前,不要做重大的决定。
4.严重的抑郁症通常需要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轻、中度的抑郁症,通过单纯的心理治疗就可以恢复。
5.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提供心理治疗。治疗通常至少需要六周,每周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
6.要保持身体健康,有规律地锻炼身体,多参加社交活动。
链 接
抑郁症病人中有2/3的人曾有自杀念头,其中有10%~15%的人最终自杀,所有自杀者中有70%的人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病人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
抑郁症病人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全世界的女性中,大约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会遭受抑郁症的困扰。
2.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患者和家属及社会影响最大的疾病,其患病率约为1%。大学阶段是易发时期,多以急性发病为主。症状表现为与现实缺乏联系,存在幻觉、妄想和异常思维,社会功能明显损害。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行为,这主要是指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和突然出走。
案例 幻听女孩
某校大一女生林某,20岁。少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不好,时常自语自笑。起初同学不觉得异常,只是觉得林某不合群,喜欢一个人独处,有时候说话和表情比较怪而已。
林某对同寝室的同学说,有一个男生在背后议论她,主要是说她坏话,她能听见。林某说那个男生是她的高中同学,个子很高,长得很帅,篮球打得很好,很多女生喜欢他,但是林某不喜欢他。她觉得那个男生好像想追求她。
后来,林某总是说,那个男生说话的声音很大,让她上课都听不清楚老师的讲课。有时候,那个男生就站在教室外,有时候跟着她走,有时候半夜在窗外喊她出去。她脑子里所想的事情,还没有讲出来,别人都已经知道了。她在路上走,能听见别人在指着她说:“看,这个姑娘好不怕丑。”寝室的同学觉得她有些异常,立即向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反映了。
咨询老师和林某面谈,发现林某面带微笑,却给人傻气的感觉。言语内容松散、不连贯。林某自己并未觉得痛苦和异常,很乐意谈论这些事情。咨询老师了解到,林某母亲有过精神病史。
在家长和辅导员的帮助下,林某经过医院治疗和自身努力,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又可以正常学习了。
(根据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资料整理)
点 评
林某自语自笑、对人冷淡和疏远、行动迟钝,这些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一般早期症状以性格改变最为常见。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如林某说能听到一个男生在背后说她坏话;妄想也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以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最为多见,如林某认为那个男生喜欢她、跟踪她。被洞悉感是重症精神病的表现之一,如林某觉得别人能知道自己的想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感迟钝,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思维散漫,说话句句都沾边,但又都说不到点子上。对病情表现无自我认识能力。
提示
1.精神分裂症的初期症状表现为不合群、有点发闷,有的出现妄想,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
2.精神分裂症病人对外界事物及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缺乏内心体验(情感淡漠);遇上喜事痛苦或遇上不幸嘻笑(情感倒错),同时有两种对立的情感体验(矛盾情感);无故独自发笑、悲啼或暴怒。
3.精神分裂症病人否认自己不正常,需要采取劝说、诱导甚至强制性方式治疗。
4.只要及时、系统地治疗(全病程治疗),80%的病人可以得到完全缓解,社会功能基本恢复,且部分病人可以不再复发,关键在于遵从医嘱,进行长期维持治疗。
链 接
1.有5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曾试图自杀,10%的病人最终死于自杀。遭受意外伤害的几率高于常人,平均寿命短。
2.我国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5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确诊为人格障碍需要在18岁以后,但是其表现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身。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人格异常和人格障碍问题,男生较女生严重。人格障碍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案例 无故的猜疑
某校大二女生张某,20岁。大一时,张某的学习成绩相当好,与同学关系表面上也不错,很喜欢与同学交谈。但张某总觉得同学们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她,她认为那是同学们嫉妒她的才能。因为这些矛盾,张某的人际关系逐渐紧张。每当同学们三两交谈或多看她一眼,她便起疑心,认为别人在议论自己;有人拿东西不小心掉在地上,她怀疑是同学故意给她脸色看;有人关门声响一点,她怀疑是对自己有意见。张某觉得寝室同学都在刁难她。到大二,张某对班里任何同学都猜疑,不管他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从心里怀疑,担心别人利用她。张某成绩下降,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和建议,总感到受人欺负。辅导员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带她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经过咨询师专业的辅导,她逐步恢复了正常。
(根据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资料整理)
点 评
张某敏感多疑,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经常感到自己被人轻视,受到别人的攻击,并且过分自尊,猜疑别人利用她。因此,基本上可以断定,张某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有点妄想,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认为是生理、心理因素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示
1.人格主要在社会活动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因此,把适应社会生活者称为正常人格,适应不良者称为不良人格,与社会发生严重冲突者称为病态人格。
2.一些有人格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得特别好胜,事事要强。常年生活在自己的高标准的压力之下,身心疲惫,往往最终不堪重负,把死当成一种解脱。
3.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学生任性、冲动,经常自残,多次自杀,而且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尽管不是真的想死,但也要特别注意,有的学生最后也可能走向死亡。
4.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异常,多数人对自身的人格缺陷常无自知之明,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人格障碍者一般能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
5.良好的人格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更需要对自身正确的认识。个体人格成长是在经历挫折、失败与成功等诸多方面后才逐渐成熟起来的。
链 接
1.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人格改变的参照物是病前人格,人格障碍主要的评判标准来自于社会的一般准则。
2.在幼年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
3.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和锻炼,适当的劳动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是有益的,处罚很少见效。提高素质和改善环境是预防人格障碍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一项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