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拳(二十四式)套路简介、动作说明

太极拳(二十四式)套路简介、动作说明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套拳分为8组,包括“起势”、“收势”共24个动作,又称“二十四式”。

第三节 太极拳(二十四式)

一、套路简介

简化太极拳是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了繁难和重复的动作,加以简化、改编的太极拳普及套路。

这套拳分为8组,包括“起势”、“收势”共24个动作,又称“二十四式”。动作结构和整个套路安排符合由简至繁、先易后难的原则。全套动作易学易懂,易于掌握,既不复杂,又能充分体现太极拳动作的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特点。练习者可进行整套练习,也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单式或分组练习。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做到:全神贯注,上下相随,虚实分明,连贯圆活,速度均匀,动作运行路线处处带有弧形,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二、动作名称

第一组

(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第二组

(一)左右搂膝拗步 (二)手挥琵琶     (三)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

(一)左揽雀尾   (二)右揽雀尾     (三)单鞭   (四)云手   (五)单鞭第四组

(一)高探马    (二)右蹬脚      (三)双峰贯耳

第五组

(一)转身左蹬脚  (二)左下势独立    (三)右下势独立

第六组

(一)左右穿梭   (二)海底针      (三)闪通臂

第七组

(一)转身搬拦捶  (二)如封似闭     (三)十字手  (四)收势

三、动作说明

(一)第一组

1.起势

动作要领: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3)平于划外侧;眼向前平看(图11-3-1)。

img447

图11-3-1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图11-3-2、图11-3-3)

img448

图11-3-2

img449

图11-3-3

(3)两腿屈膝下蹲,上体保持正直;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看前方(图11-3-4)。

img450

图11-3-4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两腿中间。

2.左右野马分鬃

(1)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11-3-5、图11-3-6)。

img451

图11-3-5

img452

图11-3-6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落在右胯旁,肘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图11-3-7、图11-3-8、图11-3-9)。

img453

图11-3-7

img454

图11-3-8

img455

图11-3-9

(3)左脚蹬地左腿伸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至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11-3-10、图11-3-11、图11-3-12)。

img456

图11-3-10

img457

图11-3-11

img458

图11-3-12

(4)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进,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左手落在左胯旁,肘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图11-3-13、图11-3-14)。

img459

图11-3-13

img460

图11-3-14

(5)与(4)同,只是左右相反(图11-3-15、图11-3-16、图11-3-17)。

img461

图11-3-15

img462

图11-3-16

img463

图11-3-17

(6)与(4)同,只是左右相反(图11-3-18、图11-3-19)。

img464

图11-3-18

img465

图11-3-19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尖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弓步时,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左右。

3.白鹤亮翅

(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图11-3-20)。

img466

图11-3-20

(2)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身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图11-3-21、图11-3-22)。

img467

图11-3-21

img468

图11-3-22

要点:定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上下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微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二)第二组

1.左右搂膝拗步

(1)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11-3-23、图11-3-24、图11-3-25)。

img469

图11-3-23

img470

图11-3-24

img471

图11-3-25

(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经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眼看右手手指(图11-3-26、图11-3-27)。

img472

图11-3-26

img473

图11-3-27

(3)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掌由左后向上划弧至左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上。眼看左手(图11-3-28、图11-3-29、图11-3-30)。

img474

图11-3-28

img475

图11-3-29

img476

图11-3-30

(4)与(2)同,只是左右相反(图11-3-31、图11-3-32)。

img477

图11-3-31

img478

图11-3-32

(5)与(3)同,只是左右相反(图11-3-33、图11-3-34、图11-3-35)。

img479

图11-3-33

img480

图11-3-34

img481

图11-3-35

(6)与(2)同(图11-3-36、图11-3-37)。

img482

图11-3-36

img483

图11-3-37

要点:前手推出时,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胯。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同时须与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搂膝拗步成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2.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成左虚步。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肘微向右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图11-3-38、图11-3-39、图11-3-40)。

img484

图11-3-38

img485

图11-3-39

img486

图11-3-40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回收要协调一致。

3.左右倒卷肱

(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肘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图11-3-41、图11-3-42)。

img487

图11-3-41

img488

图11-3-42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经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图11-3-43、图11-3-44)。

img489

图11-3-43

img490

图11-3-44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图11-3-45)。

img491

图11-3-45

(4)与(2)同,只是左右相反(图11-3-46、图11-3-47)。

img492

图11-3-46

img493

图11-3-47

(5)与(3)同,只是左右相反(图11-3-48)。

img494

图11-3-48

(6)与(2)同(图11-3-49、图11-3-50)。

img495

图11-3-49

img496

图11-3-50

(7)与(3)同(图11-3-51)。

img497

图11-3-51

(8)与(2)同,只是左右相反(图11-3-52、图11-3-53)。

img498

图11-3-52

img499

图11-3-53

要点:前推的手臂不要伸直,后撤的手臂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同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斜后,退右脚略向右斜后,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向左、右手看,然后再转看前手,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

(三)第三组

1.左揽雀尾

(1)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图11-3-54)。

img500

图11-3-54

(2)上体继续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腿收到右脚内侧,腿尖点地。眼看右手(图11-3-55、图11-3-56)。

img501

图11-3-55

img502

图11-3-56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捧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放于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图11-3-57、图11-3-58)。

img503

图11-3-57

img504

图11-3-58

要点:捧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须协调一致;下捋时,下体不可前倾,臀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左脚全脚掌着地。

(4)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向下,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图11-3-59、图11-3-60)。

img505

图11-3-59

img506

图11-3-60

(5)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扶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5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及左前臂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右手心向后,左手心向前,左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图11-3-61、图11-3-62)。

img507

图11-3-61

img508

图11-3-62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

(6)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上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图11-3-63、图11-3-64、图11-3-65)。

img509

图11-3-63

img510

图11-3-64

img511

图11-3-65

(7)上势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图11-3-66)。

img512

图11-3-66

要点:向前按时,两手须走曲线,手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

2.右揽雀尾

(1)上体后坐并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右侧,然后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平屈胸前,左手掌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11-3-67、图11-3-68、图11-3-69、图11-3-70)。

img513

图11-3-67

img514

图11-3-68

img515

图11-3-69

img516

图11-3-70

(2)同“左揽雀尾”(3),只是左右相反(图11-3-71、图11-3-72)。

img517

图11-3-71

img518

图11-3-72

(3)同“左揽雀尾”(4),只是左右相反(图11-3-73、图11-3-74)。

img519

图11-3-73

img520

图11-3-74

(4)同“左揽雀尾”(5),只是左右相反(图11-3-75、图11-3-76)。

img521

图11-3-75

img522

图11-3-76

(5)同“左揽雀尾”(6),只是左右相反(图11-3-77、图11-3-78、图11-3-79)。

img523

图11-3-77

img524

图11-3-78

img525

图11-3-79

(6)同“左揽雀尾”(7),只是左右相反(图11-3-80)。

img526

图11-3-80

要点:均与“左揽雀尾”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3.单鞭

(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划弧,直至右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斜向后上方。眼看左手(图11-3-81、图11-3-82)。

img527

图11-3-81

img528

图11-3-82

(2)身体重心再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腿向右腿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至右斜前方时变勾手,略高于肩;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图11-3-83、图11-3-84)。

img529

图11-3-83

img530

图11-3-84

(3)上体微向上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继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肘微屈。眼看左手(图11-3-85、图11-3-86)。

img531

图11-3-85

img532

图11-3-86

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定势时,右肘稍下垂,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翻掌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突然翻掌。

4.云手

(1)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身体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图11-3-87、图11-3-88、图11-3-89)。

img533

图11-3-87

img534

图11-3-88

img535

图11-3-89

(2)上体慢慢左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划弧,手心转向左下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进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约10~20厘米(图11-3-90、图11-3-91)。

img536

图11-3-90

img537

图11-3-91

(3)右手向右划弧,手心翻转向右;随之左腿向左横跨一步;上体再向左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眼看左手(图11-3-92、图11-3-93、图11-3-94)。

img538

图11-3-92

img539

图11-3-93

img540

图11-3-94

(4)同(2)(图11-3-95、图11-3-96)。

img541

图11-3-95

img542

图11-3-96

(5)同(3)(图11-3-97、图11-3-98、图11-3-99)。

img543

图11-3-97

img544

图11-3-98

img545

图11-3-99

(6)同(2)(图11-3-100、图11-3-101)。

img546

图11-3-100

img547

图11-3-101

要点:身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胯,身体重心不可忽高忽低。两臂随腰的转动而运动,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移动时,脚掌先着地再踏实,脚尖向前,眼的视线随云手而移动。第三个“云手”右脚跟最后跟进时,脚尖微向里扣,便于接“单鞭”动作。

5.单鞭

(1)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划弧,至右斜前方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内。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11-3-102、图11-3-103、图11-3-104)。

img548

图11-3-102

img549

图11-3-103

img550

图11-3-104

(2)上体微向左转,左腿向上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图11-3-105、图11-3-106)。

img551

图11-3-105

img552

图11-3-106

要点:与前单鞭式相同。

(四)第四组

1.高探马

(1)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逐渐后移至右腿上;右勾手变掌,两手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转跟渐渐离地。眼看左前方(图11-3-107)。

img553

图11-3-107

(2)上体微向左转,面向前方,右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左手(图11-3-108)

img554

图11-3-108

要点:上体自然正直,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跟步移换重心时,身体上下要有起伏。

2.右蹬脚

(1)左手前伸至右手腕背面,手心向上,两手相互交叉,随即向两侧分开交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斜方进步(脚尖略外撇);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眼看前方(图11-3-109、图11-3-110、图11-3-111)。

img555

图11-3-109

img556

图11-3-110

img557

图11-3-111

(2)两手继续向下划弧交向外翻转,至腹前交叉,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接着,两手同时上托于胸前;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眼平看右前方(图11-3-112)。

img558

图11-3-112

(3)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右脚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图11-3-113、图11-3-114)。

img559

图11-3-113

img560

图11-3-114

要点:身体要稳定,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时,腕部与肩齐平,右臂和右腿上下相对。蹬腿时,右腿尖回勾,劲使腿跟。分手和蹬脚须协调一致。如面向南起势,蹬脚方向应为正东偏南(约30°)。

3.双峰贯耳

(1)右腿收回,屈膝平举,左手由后向上、向前下落至体前,两手心均翻转向上;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盖两侧。眼看前方(图11-3-115、图11-3-116)。

img561

图11-3-115

img562

图11-3-116

(2)右脚向右前方落步,身体重心渐渐前移,成右弓步,面向右前方;同时两手下落,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前方,两拳拳峰相对,距离略窄于肩,高与耳齐。眼看右拳(图11-3-117、图11-3-118)。

img563

图11-3-117

img564

图11-3-118

要点:定势时,头颈正直,松胯,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臂均保持弧形。双峰贯耳式的弓步和身体方向与右蹬脚方向相同。弓步的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

(五)第五组

1.转身左蹬脚

(1)左腿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分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1-3-119、图11-3-120)。

img565

图11-3-119

img566

图11-3-120

(2)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腹前向里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看左方(图11-3-121.图11-3-122)。

img567

图11-3-121

img568

图11-3-122

(3)两臂经上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图11-3-123、图11-3-124)。

img569

图11-3-123

img570

图11-3-124

要点:与右蹬脚式相同,只是左右相反,左蹲脚方向与左蹬脚成180°(即正面偏北约30°)。

2.左下势独立

(1)左腿屈膝平举,上体右转,右掌变成勾手,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立于右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右手(图11-3-125、图11-3-126)。

img571

图11-3-125

img572

图11-3-126

(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由内向左侧(偏后)伸直,成左仆步,左手下落,并沿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图11-3-127、图11-3-128)。

img573

图11-3-127

img574

图11-3-128

要点:右腿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右腿伸直,左脚伸直,左脚尖须向里扣,两脚脚掌全部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一条直线上。

(3)身体重心前移,左脚尖尽量向外撇,左腿前弓,右腿后蹬成左弓步,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变向前抬起;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掌心向右,右勾手下落,勾尖向上,眼看左手(图11-3-129)。

img575

图11-3-129

(4)右腿慢慢屈膝提起,成左独立式;同时右勾手变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弧形摆起,屈臂立于右脚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图11-3-130、图11-3-131)。

img576

图11-3-130

img577

图11-3-131

要点:上体要正直,支撑腿膝要微屈,提膝时脚尖自然下垂。

3.右下势独立

(1)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脚掌着地,然后以左脚前脚掌为轴脚跟转动,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后平举变成勾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左手(图11-3-132、图11-3-133)。

img578

图11-3-132

img579

图11-3-133

(2)同“左下势独立”(2)解,只是左右相反(图11-3-134、图11-3-135)。

img580

图11-3-134

img581

图11-3-135

(3)同“左下势独立”(3)解,只是左右相反(图11-3-136)。

img582

图11-3-136

(4)同“左下势独立”(4)解,只是左右相反(图11-3-137、图11-3-138)。

img583

图11-3-137

img584

图11-3-138

要点:右脚尖触地后必须稍微提起,然后再向下仆腿。其他均与“左下势独立”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六)第六组

1.左右穿梭

(1)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两腿屈膝成半坐盘式;同时两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脚收到左脚的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前臂(图11-3-139、图11-3-140、图11-3-141)。

img585

图11-3-139

img586

图11-3-140

img587

图11-3-141

(2)身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屈膝弓腿,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脸前向上翻掌停在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后向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1-3-142、图11-3-143、图11-3-144)。

img588

图11-3-142

img589

图11-3-143

img590

图11-3-144

(3)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跟进,停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右前臂(图11-3-145、图11-3-146)。

img591

图11-3-145

img592

图11-3-146

(4)同(2),只是左右相反(图11-3-147、图11-3-148、图11-3-149)。

img593

图11-3-147

img594

图11-3-148

img595

图11-3-149

要点:完成姿势面向斜前方(面向南起势,左右穿梭方向分别为正西偏北和正西偏南,均约30°)。手推出后,上体不可前俯。手向上举时,防止引肩上耸。一手上举,一手前推要与弓腿、松腰上下协调一致。做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同搂膝拗步式,保持在30厘米。

2.海底针

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图11-3-150、图11-3-151)。

img596

图11-3-150

img597

图11-3-151

要点:右手前下插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要松腰胯,收腹敛臀。

3.闪通臂

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提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1-3-152、图11-3-153、图11-3-154)。

img598

图11-3-152

img599

图11-3-153

img600

图11-3-154

要点:定势时,上体不可过于侧倾,推掌架臂均保持微屈。

(七)第七组

1.转身搬拦捶

(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体向右后转,然后身体重心再移到左腿上;与此同时,右掌变拳随转体向左、向下经腹前划弧至左肋旁,拳心向下;左掌上举于额前,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图11-3-155、图11-3-156)。

img601

图11-3-155

img602

图11-3-156

(2)上体右转,左掌在胸前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右,同时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搬盖,拳心向上;与此同时,右脚回收经左脚内侧向前迈出,脚尖外撇。眼看右拳(图11-3-157、图11-3-158)。

img603

图11-3-157

img604

图11-3-158

(3)全身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经左侧向前上划弧拦出,掌心向右,同时右拳向右划弧收到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图11-3-159)。

img605

图11-3-159

(4)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击,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扶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图11-3-160)。

img606

图11-3-160

要点:“搬”应先按后搬并与右腿伸落相配合。“拦”应以腰带臂平行绕动向前平拦。“捶”应与成线形步配合。整个动作过程均要上体自然,上、下肢协调一致。

2.如封似闭

(1)右拳变掌,两手手心逐渐翻转向上,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然后左右分开并屈肘回收;同时身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眼看前方(图11-3-161、图11-3-162、图11-3-163)。

img607

图11-3-161

img608

图11-3-162

img609

图11-3-163

(2)两手在胸前向内翻转,向下经腹前再向上、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屈膝成左弓步。眼看前方(图11-3-164、图11-3-165、图11-3-166)。

img610

图11-3-164

img611

图11-3-165

img612

图11-3-166

要点:身体后坐后,避免后仰,臀部不可凸出。两臂随身体回收时,肩、肘部略向外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手推出宽度不要超过两肩。

3.十字手

(1)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尖里扣,上体右转,右手随着转体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向外撇,成左横裆步。眼看右手(图11-3-167、图11-3-168)。

img613

图11-3-167

img614

图11-3-168

(2)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脚尖里扣,随即向左收回,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腕部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后。眼看前方(图11-3-169、图11-3-170)。

img615

图11-3-169

img616

图11-3-170

要点:两手分开合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后,身体自然正直,头要微向上顶,下颏稍向后收。两臂抱时须圆满舒适,沉肩垂肘。

4.收势

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体两侧;眼看前方(图11-3-171、图11-3-172、图11-3-173)。

img617

图11-3-171

img618

图11-3-172

img619

图11-3-173

要点:两手左右分开下落时,要注意全身放松,同时气也徐徐下沉(呼气略加长)。

呼吸平稳后,把左脚收到右脚旁,再走动休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