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凉”分别是汉族张轨建立的前凉政权;氐族吕光建立的后凉政权;鲜卑族秃发氏族建立的南凉;匈奴卢水胡沮渠氏建立的北凉;汉族李氏建立的西凉。继叔父张茂,于324年成为前凉的第四位统治者。张重华,字泰临,张骏次子,前凉第五位统治者,在位11年,《晋书》有传。前凉张重华时任主簿,军事才能卓著,后赵大军压境时,出任大军统帅,屡建奇功,名重一时,后遭杀害。吕光,字世明,略阳氐族,《晋书》有载记。后凉之初,吕光滥施刑
五凉时期_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1990年卷)

第三节 五凉时期

一、五凉“多士”及其文学建树

在西晋灭亡及东晋王朝建立的同时,北方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士先后称雄立国,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其中有六个政权是在今甘肃境内,即河西的“五凉”和陇西的西秦。“五凉”分别是汉族张轨建立的前凉政权(301—376);氐族吕光建立的后凉政权(386—401);鲜卑族秃发氏族建立的南凉(397—414);匈奴卢水胡沮渠氏建立的北凉(397—439);汉族李氏建立的西凉(400—421)。五凉割据时期,河西经济相对稳定,正如陈寅恪所言,“张轨领凉州之后,河西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土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然不勉,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中原战乱,士大夫多渡江南下,也有部分避难至河西,从而壮大了这里的文人队伍;加之河西地区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基础,以及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使学术文化事业得以继续发展,出现了被史家所誉的“衣冠不坠”、“号为多士”的繁荣局面。

张轨(255—314),字士彦,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晋书》有传。早年为安定学者皇甫谧的高足弟子,后受到文坛泰斗张华的器重赏识,是前凉政权的奠基人。现存文仅四篇,主要为表令疏箴,如《下令将归老宜阳》、《驰檄关中》等,虽然是表令文字,却寓情其中,颇具文学意味,读来并不枯燥。前凉在河西统治的七十六年间,虽然与东晋王朝相隔着石赵、李蜀及后来前秦割据的区域,无法与其加强联系,但一直奉表称臣于晋,保据河西,不忘匡复晋室,这种诚归晋室的情感在张轨的表令中得到了突出反映,读后使人感慨不已。

张骏(307—346),字公庭,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是前凉政权创建者张轨之孙。继叔父张茂,于324年成为前凉的第四位统治者。张骏在位22年间,不仅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在军事方面也开拓疆土,“尽有陇西之地,士马强盛”。政治方面“厉操改节,勤修庶政”,用人唯贤,善于纳谏。由是,前凉政权出现了“境内渐平”、“刑清国富”的兴盛局面。张骏在文学方面也很优秀,《隋书·经籍志》载有“晋《张骏集》八卷”,惜流传下来的仅有乐府诗《薤露行》、《东门行》;文《下令境中》、《上疏请讨石虎李期》、《山海经图赞》(只有零星佚文)。《薤露行》以历史题材叙事抒怀,抨击了西晋末年政治的昏暗,表达了作者的激愤和希图东晋王朝以史为鉴的心情。《东门行》描写了春游时风和雨润、鸟语花香的宜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境内升平的感受。《上疏请讨石虎李期》是一篇精彩的应用文字,文章重辞藻,富骈文色彩,情真意切,无矫揉造作之感,读来给人以刚健清新的印象。

张重华(327—353),字泰临,张骏次子,前凉第五位统治者,在位11年,《晋书》有传。作品大量散佚,现只能看到《上疏请伐秦》一篇。这是一篇极有气势的讨贼檄文,希望东晋王朝趁有利时机迅速采取军事行动,与河西前凉遥相呼应,一举荡平贼寇,匡复晋室,完成大业。其中“瞻云望日,孤愤义伤,弹剑慷慨,中情蕴结”句文辞讲究,富有韵味,是篇大气而优美的疏文。

谢艾(?—353),敦煌人。前凉张重华时任主簿,军事才能卓著,后赵大军压境时,出任大军统帅,屡建奇功,名重一时,后遭杀害。关于谢艾的文学才能,《宋书·大沮渠蒙逊传》记录了元嘉十四年北凉给刘宋奉献的图书中有《谢艾集》八卷。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曰:“昔谢艾、王济,西河文士,张骏以为艾繁而不可删,济略而不可益。若二子者,可谓练熔裁而晓繁略矣。”谢艾作品繁而不冗,堪称学习的典范,虽作品散佚,现已无法研究和欣赏,但史籍对谢艾文学才华的评价应是公允的。

宋纤(237—354),字令艾,敦煌人,河西著名学者,曾隐居于酒泉南山,收弟子三千余人,前凉地方官吏杨宣、马岌对他赞赏有加。《晋书·隐逸传》有传,曰:“纤注《论语》,及为诗颂数万言。”今已全部散佚,仅存一篇给张祚的上疏《上疏辞张祚》,这篇上疏的背景是张祚篡位后,遣使礼征宋纤,虽至姑臧,但绝食而死。文章表露了作者读书著述,不求仕途,归隐山水,超然世外的自然本性和精神气质。

马岌,生卒年不详,前凉张茂时做过参军,张骏时为酒泉太守,张祚时为尚书。现存作品仅一诗一文。《晋书·宋纤传》载:“(纤)隐居酒泉南山,不应辟命。酒泉太守马岌造焉,纤拒而不见。岌叹曰:‘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遂铭诗于石,即《题宋纤石壁诗》,四言八句,对仗工整,颇富文采,表达了作者对宋纤人品学问的景仰以及不能相见的遗憾。

张天锡(344—404),张骏少子,前凉末主,在位13年,《晋书》有传。前凉亡后,他被前秦徙往长安。淝水之战中,他投奔东晋王朝,其学识受到当时晋孝武帝和江南士绅的赏识。大部分作品已散佚,现仅存他在前凉位上所写的两篇答书《答索商》、《遗郭瑀书》。在《答索商》中,作者借着“观朝荣”、“玩芝兰”、“睹松竹”表达了对贤良忠臣的仰慕和爱戴;借着“览蔓草”、“逢飙风”表达了对奸猾小人的憎恨,体现了政治清明的治国之道。在《遗郭瑀书》中,写出了对郭瑀人品才学的仰慕与敬佩,以及愿与贤明共同匡复国家的夙愿。文章气势恢弘,文辞精美,寓情于理,具有厚重感。

吕光(337—399),字世明,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氐族,《晋书》有载记。前凉亡后,前秦占有河西,十年后,前秦苻坚部将氐族吕光在讨伐西域后班师返回途中,得知苻坚已于淝水战败后被杀,关中另有新主,遂割据河西,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建立了后凉政权。关于吕光的文学才能,《晋书》称他攻破龟兹后“大飨将士,赋诗言志”,然现仅存三篇书信短文,《遗杨轨书》是其中一篇,是给杨轨的劝诫信,希望杨轨应识大局,不要“拥逼百姓,为黁唇齿”,以至玷污自己的名节,贻笑将来。这篇书信简洁精炼,文句华美,有气势又不失真情,很有说服力。

段业(?—401),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东)人,《晋书》有载记。吕光出兵西域时,段业曾担任吕光部将杜进的记室参军,后凉时,他先后做过著作郎、尚书、建康太守。晋隆安元年,他被沮渠氏推为北凉主,后被杀。史称他“博涉史传,有尺牍之才”。后凉之初,吕光滥施刑法,不得人心,“著作郎段业以光未能扬清激浊,使贤愚殊贯,因撂疗疾于天梯山,作表志诗《九叹》、《七讽》十六篇以讽焉”。但这些诗赋已全部散佚。

宗敞,姑臧(今武威)人,生卒年份不详。据《晋书》记载,宗敞在后凉时以文学才华蜚声河西。后凉、南凉亡后,他被徙往长安,给后秦主写了一篇《理王尚疏》,“文义甚佳”。吕超(吕光之侄)曾评价:“敞在西土,时论甚美,方敞魏之陈(琳)、徐(干),晋之潘(岳)、陆(机)。”后秦姚文祖评价宗敞为“西方之英隽”,遗憾的是除《理王尚疏》外,其它作品今均不存。

秃发明德归,南凉主秃发傉檀之子,生平不详。《太平御览》卷一百二十六《南凉录》载:“归隽爽聪悟,檀甚宠之。年始十三,命为《高昌殿赋》,援笔即成,影不遗漏。檀览而善之,拟之曹子建”。秃发明德归从小就具有文学天赋,可惜作品无存。

李暠(公元351—417),字玄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北凉时为敦煌太守,东晋隆安四年,他脱离北凉自立,建立了西凉政权。作为君主,李暠着力推动文化发展,使包括刘昞在内的大批学人文士,继承了前凉遗风,使治学形成一种风气,掀起了河西文化史上继前凉政权之后的第二个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高蜂;作为造诣深厚的儒学者,他重视典籍,曾亲自动手修补残存图书,《晋书》本传称他“通涉经史,尤善文义”;举办学校,“立泮宫,墙高门,学生五百人”。李暠的作品计有:《靖恭堂颂》一卷,《上巳日曲水诗宴序》、《述志赋》、《大酒容赋》、《槐树赋》以及“自余诗赋数十篇”。现存作品有:《述志赋》和五篇表令、两篇佚文。《述志赋》描写了作者年少时不求名利的志向以及他对前凉政权的赞颂和施展自己才华的希望,并对政权的更替和天下的混乱发出了无限的感慨;描写了自己在艰苦环境中创立基业的情境,表达了其渴慕忠贤良将的心情;文章还借历史人物写到养精蓄锐,等待时机,配合东晋北伐,完成统一大业的夙愿。

梁中庸,敦煌人,西凉学者,生卒年份不详。《晋书》有载,他曾任北凉尚书右丞、武卫将军,后投奔西凉李暠,任主簿。据称其文学才能堪与刘昞齐名,遗憾的是现已无法欣赏和品读他的作品了。

张穆,敦煌人,北凉学者,生卒年不详。后秦凉州刺史王尚赞誉道,“张穆、边宪,文齐扬(雄)、班(固)”。《晋书·沮渠蒙逊载记》称,蒙逊入居姑臧后,“以敦煌张穆博通经史,才藻清瞻,擢拜中书侍郎,委以机密之任”。蒙逊率军打败乌嘀、卑和二部后,“遂循海而西,至盐池,祀西王母寺。寺中有‘玄石神图’,命其中书侍郎张穆赋焉,铭之于寺前”。遗憾的是他的作品没有保存下来。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北凉学者,生卒年份不祥。《魏书》有传,称他“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人皆齐其才,畏其笔”,本传载有其五言诗《示广平程伯达》。

宗钦(?—450),字景若,宗燮之子,金城(今甘肃皋兰县)人,北凉学者,《魏书》有传。作品有《蒙逊记》十卷、《东宫侍臣箴》一文。

五凉时期,河西文化繁荣,不少统治者自己就是学者,他们积极倡导文学创作,大力推行文化教育,加之固有的文化底蕴,使这里产生了众多的文人士子和优秀作品。

二、刘昞及其经史之学

刘昞(?—约440),字延明,号玄处先生,敦煌人,北魏著名学者。父亲刘宝,“以儒学称”。刘昞自幼在父亲的教育下,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昞年十四,就博士郭瑀学”,郭瑀以“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著称于世,治学相当严谨刻苦,“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即使在入朝做官之后,也“虽居无佐,而口诵黄老”。这种精神和高深的学术造诣,对少年刘昞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刘昞刻苦学习,日夜攻读,终于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故郭瑀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他为妻。

刘昞一生历事西凉、北凉、北魏三主,皆拜为文官,仕途平顺。东晋隆安四年,西凉开国。刘昞随即被征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西凉创建者李暠以文德治国,“息兵按甲,务农养士”,“玄盛志在以德抚其境内”;他珍惜人才,重视人才,“求贤若渴”,声称要“采殊才于岩陆,拔翘彦于无际”;他重教兴学,组织文学创作活动,营造轻松环境和氛围,推动西凉文化的发展。刘昞和李暠的关系密切而亲近,用李暠的话说:“吾与卿相值,何异孔明之会玄德。”刘昞的事业自然受到了李暠的影响。嘉兴四年(420),“博涉群史”的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平酒泉,灭西凉,建立北凉政权。刘昞被又拜为秘书郎,专管注记。筑陆沉观于西苑,躬往礼焉,号“玄处先生”,从学者数百,月致羊酒。牧犍尊为国师,亲致拜,命官属以下皆北面受业。北凉永和七年(439),北魏克凉州,灭北凉,刘昞再被拜为乐平王从事中郎。后到魏都平城,继续从事儒学研究。世祖诏诸年七十以上听留本乡,一子扶养。刘昞当时年迈,在凉州岁余,思乡而返,病卒于途中。正光四年诏曰:“昞德冠前世,蔚为儒宗,其孙等三家,特听免役”,河西尝以为荣。

刘昞身为朝臣,职位多有升迁,“虽有政务,手不释卷”,笔耕不辍。李暠曾劝他,“卿注记篇籍,以烛继昼,白日且燃,夜可休息”,刘昞却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知老之将至,孔圣称焉。昞何人斯,敢不如此”。刘昞博览群书,著作等身。《魏书》所载书目,绝大多数已经散佚,但从篇目上分析,遍涉经史子集各大门类,堪称一代大家。行世著作有《三史文繁著略记》八十四卷一百三十篇,《凉书》十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铭》一卷,注《周易》、《韩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其《三史文繁著略记》,综合《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三家成就,删繁就简,条贯古今,是当时中国史学的集大成之作。其《凉书》则是研究河西区域史的最早专著,弥足珍贵。其《敦煌实录》是中国最早开启敦煌史研究先河的实录体史学著作,只可惜此著在唐宋之际已不见正史著录,清代学者张澍从《太平御览》诸书中钩沉辑佚,列于其著《续敦煌实录》卷首,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昞在西凉文化史上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他作为文史名家、大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著作和文化遗产,而且还在于他一生的学术研究活动推动和影响了西凉及以后各朝河西文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