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族文化绘画

藏族文化绘画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艺术形式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藏族特色。有的艺术形式完整地保存至今,有的则迎合时代的发展,演化出新的艺术形式,迸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为藏族艺术园地开出更绚烂的花朵。
民族艺术创新_中国藏族

第三节 民族艺术创新

藏族能歌善舞,在历史上形成了种类丰富的艺术类型。这些艺术形式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藏族特色。有的艺术形式完整地保存至今,有的则迎合时代的发展,演化出新的艺术形式,迸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为藏族艺术园地开出更绚烂的花朵。

一、绘画

藏族绘画发端于古代遗留下的岩画。主要内容是鹿、牛、羊、马等动物和狩猎场面,以及一些苯教的内容。到吐蕃时期绘画已经相当发达,特别是佛教传入以后,宗教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绘画艺术更为辉煌。

佛教绘画既保持和继承了藏族传统的技艺,又注重吸取印度、尼泊尔和汉地的艺术营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佛教绘画中的各类绘画规范的尺度、构图、色调和绘制技法等,均遵从佛学造像经典著作,包括《造像量度经》《佛画三百幅》《坛城仪轨敬思清明尺度》《八吉祥物品解说·吉祥喜宴》《佛像、佛经、佛塔具势构造尺度如花美鬘》和《本生如意藤·卷轴画集》等。

(一)佛像

保存在藏区各寺院内的佛像、壁画、唐卡等绘画作品,是藏族绘画艺术的集大成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佛像画面别致,多是据一个佛本生故事作画,以主尊为中心,其他佛列于四周,上有传承祖师,下有护法本尊神,且配以浮云、流水、树丛、山石等,不同形象动静有别,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二)壁画

壁画比佛像规模大,绘制于寺院、宫殿的壁画,涉及宗教、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阔领域,从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到天文地理、藏医藏药、山水风光、翎毛花卉等几乎无所不包,内容丰富多彩。壁画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是我们了解古代藏族历史、生活等的途径之一。至今仍在布达拉宫完好保存的关于松赞干布的大型壁画,就展现了吐蕃时代的风貌、松赞干布统一西藏的业绩、王朝政治以及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佛教在西藏的早期传播。

(三)唐卡

唐卡是继壁画之后兴起的又一种传统绘画艺术。“唐卡”是藏文音译,汉语意思可理解为彩色卷轴画。有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叫做“国唐”,即丝绢唐卡,有绣像唐、丝面唐、丝贻唐、手织唐、版印唐5种;另一类用颜料绘制的叫做“止唐”,即绘画唐卡,有彩唐、金唐、朱红唐、黑唐、版印唐5种。其制作程序分绘画、裱制、装潢三道,有的唐卡还需要僧人开光,要求非常精细。

11世纪中叶以后,唐卡艺术随着藏传佛教各教派教义内容的不同而在题材上有了区别。先后出现三大流派:“门尼”(古典派)、“门萨”(昌都派)、“噶玛贡”(康巴派)。“门尼”虽吸收了一些外来艺术,但仍主要以最具藏族特色的原始本土艺术著称于后藏;“门萨”倾向印度、尼泊尔画风,盛行于昌都地区;“噶玛贡”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盛行于西康地区。“门尼”画派的创始人是藏族绘画史上最负盛名的多巴扎加和门拉邓朱,其中门拉邓朱被誉为西藏绘画的祖师。16世纪,昌都大画家萨托罗松在继承“门尼”画派的基础上,创立了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画派之一——门萨。其后继者珠巴·普布泽仁,技巧新颖而高超,作品构图宏大,形象生动,色彩绚烂,人物造型夸张而不失准确,色彩强烈和谐,作品画面比前辈更有气派,深得各寺院和高僧活佛的喜爱,被赞为是佛化身的画师。元代以后唐卡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多地受到中原艺术的影响。特别是西康一带,因为在地理上与内地临近,受中原艺术影响更为显著。其中最明显的是16世纪初,康区西部白教中心地八邦寺的七世噶玛巴和八世噶玛巴创立了旧噶玛贡画派。其后,十世噶玛巴又专程去云南等地学汉族绘画、雕塑及金银首饰等手工艺术。他的画广泛吸收汉族绘画特点,以山水花鸟见长。18世纪八邦寺的高僧、著名学者和绘画大师多倾觉、曲吉牛勒继承了门萨和旧噶玛贡派的艺术风格,加以创新之后形成了既有汉族工笔重彩特点又具有藏族绘画特色的新噶玛贡画派。

唐卡艺术经过千百年无数画师和民间画匠的不懈努力,吸收盛唐以来的中原文化和尼泊尔、印度的绘画技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绘画艺术。流传至今,唐卡的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佛本生故事。如《释迦牟尼传》《莲花生大师》。第二,历史风俗画。画师多采用鸟瞰式的构图方法,把历史故事分成几个片段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如《文成公主入藏图》。第三,历史人物画。画师依据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创作出艺术形象,在绘画时多注重人物内在特征和神态感情,不拘泥于外表的真实,如《米拉日巴》《宗喀巴师徒三尊》《唐东杰布》。第四,装饰图案画。唐卡绘画常将描绘须弥山和四大洲等富于幻想的宇宙结构成图来表现,还有象征符号、法器、吉祥物等都是这类绘画的内容。第五,实用性教材画。多是藏医挂图。第六,文诗画。类似于汉语回文诗的诗画结合的别具一格的文体形式画,它将“六字箴言”“密咒”等文字用在图案装饰中。如《贡桑珂罗》,在方形的若干小方格中有一个字,由若干图案组成一个诗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不管从哪里开始,都是一句完整而不同的诗句。周围还有莲花、蟠龙等加以装饰,风格新颖别致。

和壁画相比,唐卡具有便于保存和携带的优点,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唐卡绘画的传承状况远远好于壁画的传承,涌现了一大批像尼玛泽仁、次旦朗杰这样的优秀的绘画传承人,学习唐卡绘画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汉族的学徒。作为唐卡重要制作区域的青海、甘肃交界的热贡地区更是艺匠名师辈出,整个热贡地区甚至出现了“人人作画,家家事艺”的盛况。唐卡艺术兴盛,一方面是因为唐卡自身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改革开放市场搞活,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唐卡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唐卡一度被誉为“挂起来的股票”,十分抢手。高额利润伴随着批量生产、偷工减料,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于市,严重影响了艺术市场的正常运行。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时保证绘画工艺的质量和绘画艺术的传承,成为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难点和重点。

二、雕塑

img99

石经佛塔

藏族民间的雕塑艺术,大致可分为石雕、木雕、铜雕、泥陶塑、酥油花等。它源远流长,分布甚广,又因时空、教派、材料各异而多姿多彩。这些雕塑出自民间艺人、寺院艺僧和外籍能工巧匠之手,是他们世代相传的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一)石雕艺术

石头作为文化的表现物,可称为“石头文化”。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青藏高原发现细石器地点70余处,标本总计数千件。昌都卡若、林芝和拉萨曲贡三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有雕刻器及箭镞,乃是高原人类石雕艺术的萌芽。

在藏区山体上雕刻的佛像、经文和各种佛教符号,其作品属浮雕,题材广泛,创作时间不一,风格也各不相同,其中药王山的石刻雄踞西藏之首。迄今为止,在藏区各地的山体上,仍有民间石刻艺人和虔诚的佛教信徒不断增加新作。

石刻中的摩崖石刻和石碑,大多用于见证和记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的有赤松德赞时期林芝地区的“第穆摩崖石刻”,赤德祖赞时期林芝的“证盟摩崖石刻”“谐拉康盟书石刻”,龙王潭南大门东西两侧的康熙《御制平定西藏碑》和乾隆《御制十全碑》,大昭寺门前的“甥舅会盟碑”等。

石刻艺术中最普遍的形式是玛尼石刻和石板造像,它广泛分布于藏族地区佛教各派寺院、圣迹、神山、神湖、古驿道口以及交通要道,蔚为壮观。石刻内容从最简单的“六字箴言”到冗长的经文都有涉及,它是藏族信仰的重要载体。

(二)木雕

木雕包括经版、法器、模具、建筑、装饰等。其中以经书封板木雕艺术水平最佳。“多玛班丹”法器模具木雕,主题划一,但形式手法各异,刻工们在不足盈尺的面积上将实用、想象、趣味三者完美结合,令人叹服。与藏族生活密切相关的藏桌、藏柜、神龛、器皿以及门楼梁柱雕花等,色彩鲜艳明快,洋溢着吉祥、幸福、热烈的气氛。木雕以它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构思,在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传承创新。

img100

工艺品

(三)铜雕

铜雕泛指青铜(含金铜、银铜)神祈圆雕与铜质浮雕。其佼佼者为佛陀、菩萨和诸神的青铜雕造像,大多由元明清三朝流传至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铜雕传承至今,较少铸造佛像,更多的是制作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如碗勺、挂饰等。

(四)泥陶塑

藏族的泥陶塑像都是经铜模木范扣出风干或烧制而成。除供众多信徒观赏礼赞之外,还用于圣址的供奉,如宝塔腹中、洞穴深处都藏匿有各式各样的泥陶佛像。亦有为数不少的云游僧人和还愿信徒随身携带到圣山神湖之间献置。泥陶塑藏语俗称“擦擦”,近几年兴起了一股擦擦收藏热,制作精细的上乘擦擦受到收藏者追捧,对擦擦制作和技艺传承起到了刺激作用。

(五)酥油花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以酥油为制作原料。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其次是“做胚胎”,胚胎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一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后裹在骨架上完成大造型。再次是“敷塑”,敷塑用的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地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低错落有致,件件立体悬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瞻玩味。

酥油花虽名曰“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不仅限于花。主要以佛祖神仙、菩萨金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

酥油花的制作必须在冬季低温下进行,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酥油胚料因手的温度融化变形,艺僧们必须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工作,身边放有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不时将手浸入冰水中避免酥油融化,整个制作过程十分艰辛。

酥油花是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每年正月十五塔尔寺都会进行酥油花的展出。塔尔寺中还有一座酥油花馆,专门用于展出酥油花。

img101

做擦擦

三、戏剧

(一)藏戏

藏戏是藏族特有的戏剧类型。源于卫藏地区,其萌芽可追溯至吐蕃时期。15世纪,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为化缘造桥、普度众生,把民间戏剧萌芽形式和民间说唱内容相结合,吸取民间歌舞“谐青”的音调为唱腔,融宗教舞蹈于一体,创造了蓝面具藏戏,编演了《智美更登》《诺桑王子》等剧目,为藏戏的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此,历代藏戏艺人尊唐东杰布为祖师,演出时必供奉他的画像。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在内地见过百戏杂艺和宫廷乐舞。回藏以后,扶持藏戏,倡导举办“哲蚌雪顿节”,召集民间有名的戏班到拉萨献演。后来,改为在罗布林卡举行一年一度的“雪顿节”。这个以艺差方式举办的藏戏会演,促进了藏戏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卫藏藏戏分白面具藏戏(旧派)和蓝面具藏戏(新派),以蓝面具藏戏发展最快。昂仁、拉孜县的迥巴剧团、仁布县的江嘎尔剧团、南木林县的香巴剧团、拉萨堆龙德庆县的觉木隆剧团,并称为蓝面具藏戏的“四大藏戏团”。其中觉木隆剧团善于吸收各派之长,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唱腔和表演技巧,是最有声望和影响的剧团。

img102

面具

西藏民主改革后,以觉木隆剧团为基础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该团为丰富藏戏剧目,提高藏戏艺术水平,改进表演手段和表演方式,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从20世纪60年代改编《诺桑王子》开始,80年代先后改编了《朗萨雯波》《文成公主》《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白玛文巴》《智美更登》等剧目。通过改编,将原来一般要演出几天的剧目,精简成三小时演完。同时,将固有的面具表演和现代化妆表演有机结合起来,配套地发展了布景、灯光、效果等整个舞台美术,还建立了民族管弦乐器与传统打击乐器结合的伴奏,使原来只用鼓钹伴奏的广场戏,变成为保持浓厚民族特色的现代舞台剧艺术,既可在剧院也可在广场演出。80年代至90年代初,自治区藏剧团多次应邀去美国、日本及北欧各国演出,深受好评。

藏戏虽然发源于卫藏地区,但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200多年前,已流传到青、甘、川、滇各省藏区。由于各地方言不同,文化氛围和接受方式有差异,加上各地区戏师、学者一般多根据卫藏的剧本结合本地民间歌舞进行再创作,所以传统藏戏就方言、唱腔、歌舞等特色而言,可分为卫藏藏戏、康巴藏戏和安多藏戏三大系统。康巴藏戏受卫藏江嘎尔和觉木隆派影响较大,大量融入当地的山歌唱腔和民间舞蹈。安多藏戏除全部采用安多方言道白和演唱外,唱腔以当地民间说唱、民歌、僧歌为基础加工而成,具有民间歌舞剧的明显特征。后两种藏戏和卫藏藏戏差距都较大,有各自的地方特色。

一直到今天,藏戏都是各藏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在农村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很多年轻人纷纷参加本村的藏戏队,投入到藏戏表演艺术中。

(二)话剧

话剧对于藏族文化来说是一门新兴的艺术。话剧一经引入,便在高原上生根、开花,发展迅速。30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一支以藏族为主体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队伍,出现了以大旺堆为代表的话剧表演艺术家。1961年以来,先后上演了大、中、小型剧目130多部。

西藏原来没有话剧。1959年秋天,上海戏剧学院专门为西藏办了一个表演班,20多名西藏青年来到上海,接受专门的培训。两年后,第一批藏族演员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他们排演了田汉创作的大型历史剧《文成公主》。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首次到北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这批演员回到西藏后,于1962年初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话剧团。他们在拉萨的汇报演出,让藏族人民第一次领略到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这支能操藏汉双语的话剧队伍,经常深入农村、牧区和边防哨卡为各族人民服务,并从实际生活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提高艺术表演质量,努力探索话剧民族化的道路。上海戏剧学院先后为西藏培养了三批话剧人才。

以藏族为主体的话剧艺术家创作了有独特风格的西藏话剧艺术。他们从传统艺术里吸取写意、抒情等丰富的艺术手法,追求高雅深沉的艺术意境和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使西藏的话剧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性艺术。

四、音乐

(一)传统音乐

藏族先民们在生存繁衍、创造古代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音乐艺术。藏族音乐极其丰富,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五大类。

民间音乐由各种劳动歌曲、民间歌舞、祭祀性歌曲、婚礼歌舞、杂技音乐、山歌拉鲁、男女情歌等音乐品种组成。戏曲音乐包括古老的民族传统戏曲剧种以及后来在各个历史时期藏区各地所形成的地方性剧种。曲艺音乐指流传于广大藏族地区的曲艺表演所采用的音乐形式,曲艺表演的形式有仲鲁(说唱艺术)、格萨尔仲鲁、古尔鲁、喇嘛玛呢和折嘎等。宫廷音乐主要包括萨迦地方政权时期的宫廷艺术“素”、巴贡娃以及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的“供云乐舞”等。宗教音乐流传于藏传佛教各派寺院,主要形式有密宗乐舞、吹管乐曲、诵经音乐和葬礼音乐。

(二)新时期音乐

新中国成立后,藏族音乐艺术一方面沿着旧有轨迹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祖国新音乐和时代氛围的影响下,进入到一个日趋繁荣、内外交流、走向世界的新时期。这一交融、演变、发展的过程,更显示出藏族音乐艺术的巨大包容性、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藏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又可以分为特点鲜明的两个阶段。

1.和平解放至改革开放之前

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后来的民主改革,给藏区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为藏族音乐事业的建立和繁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一时期藏族音乐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治区和地市文艺表演团队的组建,成为推进民族音乐艺术事业向前发展的载体;藏族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壮大,是促进民族音乐艺术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藏族传统音乐艺术得到抢救、继承和弘扬,成果引人注目;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初见成效,由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主办《西藏艺术研究》期刊,刊载了众多颇具学术价值的藏族音乐研究论著;音乐艺术内外交流日益频繁,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挖掘高层次的宗教艺术,开创了弘扬藏传佛教音乐艺术的先河。

这一时期的音乐代表作品多是根据民歌改编,旋律方面充满藏族特色,内容多歌颂党和国家、展现军民鱼水情深、展现藏族文化等。代表曲目有《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洗衣歌》等。这些歌曲被广为传唱,成为当时人们了解西藏和藏族文化的窗口。

2.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后,藏族音乐艺术犹如泄闸的洪水,奔涌向前,翻滚出多姿多彩的浪花。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来自各藏区专业的和业余的歌手,可谓歌者如云、和者影从。进入21世纪,更是出现了藏族自己的女子歌唱组合、男子歌唱组合和乐队,使藏族歌手的队伍更为壮大。这一时期的歌曲内容比上一阶段更为丰富,涉及亲情、爱情、信仰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带有浓郁的藏族音乐特色。作曲方面有的是原创,有的是在民歌民谣基础上改编而成,还有的是从民间搜集整理而成。这些歌曲传唱范围广泛,有的更是屡屡获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如《珠穆朗玛》《青藏高原》等获全国大奖。

藏族歌手亚东演唱的《向往神鹰》,一举夺得了1995年“花城杯”中国音乐电视MTV年度金奖的荣誉。亚东很多以藏族文化中特有的意象为主题创作的歌曲被广为传唱,他本人也被誉为“藏族的美喉王”。

1995年和1997年,歌手朱哲琴的专辑《阿姐鼓》《央金玛》让藏族题材音乐走向世界。两张专辑分别在全球60多个国家发行,81个国家同步播出,赢得一片叫好声和无数奖项。同时《阿姐鼓》也是中国第一张在国外公开发行的专辑。

这种“藏族音乐文化热”的现象首先是藏族音乐文化自身独特艺术魅力的产物,同时它也是国际国内“藏学热”的伴随物,是人们返朴归真的社会心理走向的体现,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经济和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的结果。艺术园地百花齐放是好的现象,同时我们更希望藏族音乐艺术能在市场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有更良性的发展,走得更高更远!

五、舞蹈

藏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丰富多彩。舞蹈的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狩猎时期人们模拟动物形态的动作。经过漫长的发展,藏族舞蹈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从横向关系上看,藏族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和宗教(含宫廷)舞蹈两大体系。就品种而言,各具特色。

第一类是谐,藏语意思为既唱且舞之短歌,泛指流传在广大农牧区、城镇和森林地带的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自娱性集体歌舞。汉语用“锅庄”泛称。第二类是卓,泛指以舞为主,歌舞结合的表演性强的集体舞,包括鼓舞、藏戏舞、拟兽舞和拟鸟舞。第三类是噶尔,即乐舞之意。这类舞蹈过去一直保留在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寺内部,是专为达赖、班禅及上层权贵服务的,故称“宫廷乐舞”。第四类是羌姆,俗称“跳神”。广义的羌姆泛指一切迎神、赛会、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狭义的羌姆专指藏传佛教寺院法会所行仪轨的跳神。

西藏和平解放之后,舞蹈工作者通过在各藏区采风,学习民间舞蹈,吸取民间舞蹈的精华,编排了众多富有藏族特色的优美舞蹈,将藏族舞蹈艺术带入了一个继承传统和发展繁荣的新时期。21世纪以前,可以肯定地说,舞蹈工作者的编排造就了精彩绝伦的藏族舞蹈。但进入21世纪,人们在欣赏藏族舞蹈的时候更加看重“原生态”。尤其是由杨丽萍和容中尔甲共同打造的《藏谜》,号称全藏族、全牧民的演出阵容,原汁原味藏族舞蹈的宣传口号,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艺术震撼。舞蹈艺术发展的将来,如何调节好“学院派”与“原生态”成为舞蹈艺术传承发展路上的重中之重。

img103

藏文乐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