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人物传略

历史人物传略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琼之子高继勋为击契丹亦战功显赫,在蜀有威名,有“神将”之称。以硕学至行为部使者,推择历掾三台御史府,出为淮东廉访司照磨,终浙东宣慰司都事。) 字丰南,高逊志5世孙。高铭有弟三人,皆虑波及其身,变姓他适。后,儿子文登代父坐牢,高铭才得以释放。13岁时,父高铭因私开官仓赈灾民而入狱,文登遂请代父坐牢。
历史人物传略_新丰镇志

第二节 历史人物传略

传略遴选80人,其中宋代1人,元代2人,明代20人,清代44人,民国8人,寓贤5人。相对集中于几户宦官世家与名门望族,为方便查阅,采取跨越朝代,按户叙述;对其他家族和寓贤,按时代先后排列。

一、高氏家族

据《竹林八圩志》载,竹林高家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时期,时齐国正卿高敬仲(即高傒)为高姓之始。《史记》称:“小白(即齐桓公)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在高傒的帮助下,小白乃立为桓公,《史记》有“……高傒立之,是为桓公”之记载。高傒与鲍叔牙、管仲共扶齐桓公,使之称霸。至后汉,渤海太守高洪,居渤海蓨县,苗裔显于后魏、北齐、隋唐之间。

宋真宗时,契丹围瀛州,太尉高琼与宰相寇准协谋劝真宗亲征,决策渡河,遂大败契丹。自此北边无犬吠之警百余年。高琼之子高继勋为击契丹亦战功显赫,在蜀有威名,有“神将”之称。继勋子遵甫,官至北作坊副使。嘉祐八年(1063),遵甫女为正位皇后,1068年,神宗即位,册皇太后。累赠继勋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康王,谥穆武;赠遵甫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楚王。

靖康(1126—1127)末,高琼5世孙高世英、高世则、高世定扈从高宗南渡,艰难中常伴左右,寝处不少离高宗,高宗叹曰:“臣节、戚谊可谓两得之矣。”世则卒,赠太傅,赐葬于温州。越祥兴(1278—1279),高氏多与宋室懿亲屏居林壑。南宋末年,高世则5世孙高文思,因远祖继盛,昔为徐州刺史,有恩泽于民,故避地萧县。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四月,萧县乱,高文思曾孙高德,避兵还居浙江。以硕学至行为部使者,推择历掾三台御史府,出为淮东廉访司照磨,终浙东宣慰司都事。善诗歌,有《纪梦集》10卷。庚子年(1360),高德长子高逊志定居浙西之嘉兴。至明·成化(1465—1487)间,逊志曾孙高菖居胥山东南。弘治(1488—1505)间,高菖之子高磐迁居竹林里仁乡西张圩。嘉靖癸巳(1533),高磐之子高铭卜地居竹林东张圩,择地周家桥北。高家遂于竹林支分派衍,世系纷如,历数朝盛衰,为竹林一大族。

高逊志(1330—1402) 一作巽志,字士敏,号啬庵。宋太尉卫烈武王琼14世孙。幼嗜学,师贡师泰、周伯琦等,文章典雅,成一家言。与当时名人高启、王行、徐贲、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皆卜居相近,称“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父亲在江浙为官时,一直跟随侍候。至正乙未(1355),年25岁,荐为宁波鄮山书院山长,不久,归来。庚子(1360)七月,定居嘉兴。与缪思恭、徐一夔、姚桐寿,鲍恂、牛谅、周棐辈文人相唱酬,流连觞咏,绝意仕进15年。洪武二年(1369),膺明经荐。三年(1370),征召与赵壎等15人续修《元史》,四月,授予秦府纪善,仍与纂修,七月,书成,赐白银20两,绮、帛各2端。逊志时年40,迁翰林院编修,历侍讲学士,后称病还乡。癸亥(1383),召署吏部侍郎,因事谪朐山。三十年(1397)起,任侍读学士。建文初元(1399),奉命与卢原质等同纂《高皇实录》,不久,迁太常寺右少卿,兼侍读学士,主已卯(1399)应天乡试。复与礼部侍郎董伦主庚辰(1400)会试,所举士:吉水王艮、胡靖,常熟黄钺,莆田陈继之,庐陵胡广,崇仁吴溥,建安杨荣,新淦金幼孜,石首杨溥,武进胡濴,太原顾佐等,皆为名臣。

建文元年(1399)七月,因燕王(即后来的明成祖)指忠臣为奸党,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起靖难之师,而逊志与黄子澄筹国事,故不能用。壬午(1402)燕兵渡江,高逊志遂遁迹雁荡山中,流离颠沛,感愤成疾,卒年72岁。门人文渊阁侍书蒋兢以枵腹巨木殓而葬之芙蓉峰北。

其家眷恐有所累(子邵,字尚友;孙昱,字育甫)皆变姓名播徙,踪迹无定,仆从亦皆窜逸。建文帝出走,曾至高逊志家,即竹林东张字圩下八庄高家埭。当时,高氏已全家他避,室无一人,帝率从官至厅,事略坐,见庭中梅,果实正熟,乃摘食之,题诗于壁上:“主人浮舸去,燕子空守梁。果熟无人采,留供过客尝。”款署“飞霞”二字。其家遂名其树曰“御梅”。三百年后树甚葱郁,至清·康熙庚子(1720)雷击而毙。宅中悬建文所赐“讲幄宣劳”额。

于成化(1465—1487)间,曾孙高菖(字,南圃)始归故里,居胥山东南,葬逊志衣冠于县东之奚家桥。万历初(1573),谥文忠,祀乡贤。二十九年(1601),祀表忠祠。其主要著作有《啬庵遗稿》2卷,载入《明史·艺文志》,还有《辛丑集》、《自得斋类编》、《师友集》。其弟正志,字士表,官濮州同知。

同时代的文学博士方孝孺专门著有《逊志斋集》共30卷。衡府纪善周是修题逊志小象曰:“学足以为王者之师,才足以为当时之杰,道足以为圣贤之徒,行足以为后进之法,再总国书而直笔。参夫造化七迁,官守而忠诚,贯夫日月。金石喻乎,所执之坚;冰雪并乎,所履之洁,其推重如此。”

高 磐(1490—?) 字慕桥,逊志4世孙。高氏以革除令严,隐姓者2世,归耕者3世,流离转徙至高磐,始于弘治间(约1505),居竹林西张字圩,事父以孝,闻丧祭尽礼,善治生,遂号素封。而言动一轨于正,取与悉合乎道,时称长者。有4子,其中:高镗、高img93、高钺,在嘉靖间又均避难于他处,仅留高铭1人于家中。

高 铭(1510—?) 字丰南,高逊志5世孙。铭幼而明嶷,邻里称道。一日,同里赵辂夜里梦见大蛇绕庭柱,及清晨,高铭倚此柱,此谓应兆,遂赘为婿,赵家故丰饶富裕。高铭性格磊落,乐善好施,有人借贷无不应。嘉靖庚间(1559—1560),高铭任粮长一职,时正值洊饥,他散尽家资以赈灾民,家资不足补以官粮,全活者无数。不久,征令急催,要他把开仓救灾的官粮追补回来。高铭说:这样会牵累很多人,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啊!遂入狱。高铭有弟三人,皆虑波及其身,变姓他适。其孑然无援,祸几不测。后,儿子文登代父坐牢,高铭才得以释放。次子文科,字云台。

高文登(1546—1620) 字伯升,号瀛台,高铭子。13岁时,父高铭因私开官仓赈灾民而入狱,文登遂请代父坐牢。狱中手不释卷,郡守郭应奎夜巡狱,闻书声,惊异之,试以文,立就。郡守惜才,放他出来就试,补平湖县学生。其父之事亦解。

隆庆元年(1567)文登举于乡,为叶县知县,仁政爱民,深得百姓称颂。万历十六年(1588)大灾,申请减免粟米1700石以备赈灾,又筹粟米5400石降价卖出,活饥民无数。叶县山深多盗,文登率兵擒其首歼之;建“问津书院”,邀请名士创修学宫,创置学田560余亩,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立“叶公祠”,重修《县志》,治陂堰桥梁;捐俸禄创书院于旧县,并建“子陵庙”,善事甚多。万历四十四年(1616),成进士。后,升任胶州知州,胶州鱼、盐民多犯禁入海,领头的尤其蛮横恣肆,一切治之以法;有无赖谋不轨,重惩之,强宗悍族自此收敛。

后因母老辞官归家,归家不久因病去逝,卒年74岁。主要著作有《叶县志》(见《嘉禾征献录》)、《乐春轩集》。其长子高林,字宇培,平湖增广生,以子道素贵赠工部郎中。次子高枝,字宇涵,邑诸生,入南雍,所居数里内,大小桥梁皆为捐资修建;以子道淳贵赠徵仕郎南光禄署,兄弟俩皆铮铮有声。高枝子翼光,诸生,入北雍。

高道素(1583—1629) 原名斗光,字明水,后更名道素,字玄期,晚通佛乘,号恬智居士,高文登孙,高林子。弱冠之时,试县、府督学皆第一。学使洪启睿奇其才,不待再试,即给俸禄。万历三十一年(1603),浙榜中举。曾筑造南园于白苧村,蓄图书鼎彝之属。己未(1619)成进士,初授虞衡司主事,四十九年(1621)调营缮,督毁北宫,省费无数。偕同太监黄用监造桂邸,要求程期半载竣工,于是分界督造。邸成,升任屯田郎中。崇祯二年(1629)三月三日,衡州大风雷,黄用所督寝宫之前殿震圮,压毙宫眷,牵连道素,俱逮入狱。衡州的一小吏乡绅刘亨甲怨恨道素建邸之时,按图拆了他的宅所,于是借机陷害,致使道素重罪下狱。蒲州首辅批鳞挽救,终不可挽回,为之流涕。道素临命从容赋诗有“牛马应呼还世纲,刀山离境即禅床”之句,天下冤之。后10余年,子承埏上书讼冤,才复其原官,祀衡州名宦祠。

道素孝友好义,为诸生时倡建“仁文书院”,并置义田,邑令郑振先说:“高子可谓仁以为己任矣!”他善鉴古工画,在倪元镇、黄子久之间,飞觥度曲,挽强陷坚,一时士大夫咸以为秀出天外;又博通内典,精究禅理,为云栖大师入室弟子。主要撰有《顺心庵碑》一书,其后群从,子侄颇衍其风。其他著述有《高道素明水轩笔记》、《药房随笔》2卷,《景玄堂诗集》12卷,《高氏诗选英华》等。钱谦益为《景玄堂诗集》序云:“余为书生,好以寸管评量天下士,在浙西推嘉兴高明水为第一。……今读其《诗集》,有余悲焉。君天才明锐,赋性通脱,读书采掇菁华,不守章句;为诗文陶冶性情,不事剽贼。”朱彝尊也曾说:“水部才思兼人,不以格律自拘,古今诗皆超诣,五律尤为长城。”

高道淳 字仲融,原名昴光,字采菽,高文登孙、高枝子。少从魏大中,得其传,收集为今世可用的古人言行,编为《最乐编》。后有嘉庆五年(1800)袁秉直《序略》云:“明季嘉兴采菽高氏,系嘉善魏廓园先生高弟,辑有《最乐编》五卷。廓园序而行之吾郡,许穆堂侍御重加甄综,厘为六卷,一镌于吴门,再镌于都下。秉直信服是编,以为检身治心之要。”道淳曾于明·天启五年(1625),与赵增光合力重建竹林庙桥。崇祯元年(1628),以恩贡例授南京光禄寺大官署署丞。州县押解粮食拖延时间,道淳则亲自查催,解到则即日验收,足见其办事雷厉风行。

以纂修《熹宗实录》,咨送史馆,晋升一级。又2年,因老乞请辞官归家,杜门不出,邀名儒施博等训其子孙。曾为《感应篇》注解,并补刊所不及,悠游20余年卒。主要著作有《最乐编》4卷、《感应篇》20卷、《留耕家乘》、《药窗预戒》、《穀贻集》、《训化始汇函》。赠奉直大夫。子有以正、以宏、以厚、以永、以京。

高承埏(1602—1647) 字泽外,号庽公,高道素子。少为诸生,因父蒙难,看破尘世,不求功名。嘉湖道蔡懋德对他说“不立功名,父冤安得白?”承埏乃就试,登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十三年(1640)进士,授迁安县知县。

迁安县近边,其青山、喜峰、大安诸口数处遭受兵燹,且年年饥荒,百姓四处逃逸流亡,拖欠国家赋税逾万。承埏请求减免赋税,从天津陆运粮食2000石以救,同时暂缓拖欠的赋税,招复流移百姓1700余户,教以江南桔槔法灌田,莱芜尽辟。

崇祯十五年(1642)年,调任宝坻(在天津市)知县,画县郊边界,均分田赋,疏浚河漕;严明法律,斩埋珠庄大盗,收归驳船百二十艘于武清、通州,民甚德之。

宝坻于崇祯九年(1636)失守,疮痍未复,十五年(1642)冬边警复逼,承埏集邑人于关侯祠说:承埏守土,为官之职也,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效死勿去,此为朝廷固守封疆,亦不忍尔等父母室家坟墓之委弃也。你们也要努力,不能为祖上抹羞啊!众说:好!于是赶制守城器具,树旗帜,架炮石,分设士卒于四门。

不久,敌军从丰润渡河,连13营集城下,宝坻所有士卒登上女墙以守,掘井泉以解渴。晚上,敛鸡犬于废寺,下令夜寂无声。攻城者自语:“此哑子城,兵法不易拔。”过9日退去。

知敌再来,乃添筑炮台,凿城外沟1377丈,挖坑22000个。并通告梁城(河南开封)所千户长,选力士与游击队策应。命芦台巡检司,练乡兵防御。第二年四月上旬,敌师复来攻,连营15屯。24天,承埏坚壁不战,间出奇兵夺马骡羊豕,收集羁黎难妇,资之还乡,城卒以全。

事闻庄烈帝,得知高承埏全师却敌,功在封疆,欲从优褒奖,因有人持不同意见,而改任泾县(在安徽省)知县。时审理案件、抓捕盗贼、平均徭役,承埏具有良法。空暇时,即与诸生讲学于水西书院,数月政成。有民歌赞:“琴溪泉,洁而清,岜山阜,高入云,谁其比,高使君?”泾人奉祀于王文成书院。

后迁任南虞衡司主事,为父白冤,诏复原官,补给纶诰。又为远祖逊志请求依照靖难志士卓敬之例,以私谥文忠为正谥。因侍母需要,辞官隐居竹林,窝足不入城。过3年,聚书80椟,多至7万余卷。清·顺治四年(1647)卒,祀迁安、宝坻、泾县名宦祠。其宅曾悬明崇祯帝所赐“功在封疆”匾额。

承埏与雪峤、石雨、破山、林野等当时有名望老者常来往,深通教乘,微言玄义,时时流露于字里行间,其短牍小札,犹有晋宋风味。著述有《50家诗义裁中》12卷(见《明史·艺文志》),《自靖录》8卷,《崇祯忠节录》、《宝坻全城记》4卷、《南部闻见记》4卷、《彤管流芳录》、《稽古堂群书密简》22种(见《浙江通志》和《大都杂说笔记》)等。钱谦益为《稽古堂集》作序云:“今之士大夫读寓公之诗,为之发植毛竖,羽声变徵。酹酒而悬吊者,亦有人焉!”承埏子有佑釲、佑锌、佑鈵、佑钺。

高以正 字子先,号宝书,道淳子。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顺治七年(1649)为缙云教谕,租民舍以居,门外时有虎迹,不以险陋为苦。县科第甚少,以正多方造就,后有联翩成进士者。戊戌(1658),为父母守丧毕,补临海教谕,后署临海知县。不久,自题“以征不及”额悬于门,之后,杜门30载,不问世事。时时与野老话桑麻,怡然自得,常以古学磨炼自己,藏书5000卷。年至70,外衣败絮,当风而立,未尝有寒色。卒年78岁。著作有《甲申诗》。子有孝治、孝成。

高以永(1630—1693) 字子修,号荆门,道淳子,少学于施博。一以躬行为主。康熙十一年(1672)举于乡,十二年(1673)成进士,十八年(1679)任内乡县知县。内乡之南与襄阳毗邻,当时襄阳总兵杨来嘉叛乱初定,重兵在襄阳,兵常骚扰民家。以永到任才3日,忽有2悍卒冲入县,口称:将军有令,缚人于市。以永闻之震怒,立即执送到府,可府却畏将军,乃告之院司,才给以治罚,将军获罪,县南居者方太平。

县屯兵后,地尽芜废,不足赋额十之有二。当时垦荒以6年起赋分为5,报垦必兼中上,垦者遂少。以永为宽其期赋,则悉报中下。还对贫者给以牛、种子,兼令种桑、麻、枣、栗,使流亡者纷纷来归,过数年,辟地数千顷。

康熙二十年(1681)为同考官,因罪犯逃狱失查获罪,误传镌级,经乡亲父老奔走呼吁,方才留任于职。后,此案3年不结,多有牵连,以永力持之,保全者甚多。他又四处奔走多方呼吁,要求免牵连者牢狱之苦,终不可得,则复请上奏,文牍写道:“仁人见之,庶恻然动念乎!”

后署镇平、淅川知县,二十七年(1688)擢安州知州。在安州,经过改革,百姓减轻了负担。二十八年(1689)国都附近赤地千里,以永兼任新安知县不久,求赈者日以千计,常平仓散尽。又分发国库钱财30万两,以永骑一驽马于黄埃赤日中,遍历各村亲自给发,面目黧黑,见者不知其为官也。

康熙三十二年(1692)擢升户部江南司员外郎。逾年,以劳勋卒于官。享年63岁。

以永居官,清正廉洁,安州一顾某判为死罪,下狱已久,以永为白其冤。被派遣戍守镇平的1个孝廉,畏罪亡匿,老父与孙代牢,以永说:“罪不及老,非孙祖孰于养?”遂请院司释之。

以永为守令11年,未尝携家赴任,囊衣箧书,自随而已。内乡、安州两地百姓在其离任之时,攀留载道。以永死,百姓哭吊者不绝,立碑、立祠遍于境内。著作有《高户部诗集》1卷。孝本在《跋》中曰:“府君好苦吟,一字未安,竟夕不寐。在内乡时,以公事入深山,于马上作诗,猛虎过其前,色不变。”《嘉兴市文学艺术志》中称其为是嘉兴有名诗人。子有孝本、孝典、孝德。孝典太学生,考授州同。

高基重 字子成,号瞻岵,高枝孙,翼光子,道淳侄。顺治五年(1648)举人,授景宁教谕。丁艰,起补山阴。康熙十三年(1674)擢新城知县,时正值用兵滇黔,县首当其冲,基重供应无误。因盗案降级,后又补耒阳知县,战争方定,田多芜废,再次以催耕不力,罢官。

基重幼丧父,事母极孝。因景宁深山中无良药,母亲病死,至老念及此事,仍呜咽。性坦直,无城府,好为诗,冲口成句。年80,健如少年。小除夕,与侄宗濂谈城中近事甚久,宗濂出,基重忽无疾而逝。

高佑釲(1627—1712) 字念祖,秀水附贡生,考授州判。父承埏,教子甚严,小误即以正色责之,不稍宽容,是以学得早成。父殁,年才20,为名士谭贞默之婿,得其指授,博闻强记,尤谙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以来旧事,对于东林复社门户纷争始末及故家旧族科第行辈能凿凿言之。曾随从朱彝尊入都,知交遍海内,遇名士必求为祖父作碑铭序传,其表扬先世甚力。承埏曾缉《自靖录》,记死事诸臣,佑釲续成之,诗文典雅,文稿详尽丰富,皆手录。年80余,犹能作蝇头小楷1行至80字,细密几不能读。年85卒。朱彝尊曾作《跋高念祖先世遗墨》云:“予友高念祖,一饭不忘其先,与之言,非祖父之言勿道也。尝集其先世手书,装潢成卷,盖虽南游舒越西北,入于燕齐,梯涉数千里,必载以行,其用心勤矣!”

佑釲撰《鲍宗肇天乐鸣空集序》,自称先郎中玄期公,为云栖大师入室弟子;先大夫庽公与雪峤、石雨、破山、林野等有名望老者交往甚密,使其有幸早闻宗教,多年来一直跟从外父谭贞默,亲近诸方知识,又得以拜见觉浪、石奇两高僧,受益匪浅。其祖孙父子,内学茂密,师友渊源!著作有《文庙从祀七十六贤考》(见《艺圃搜奇》)、《蓟邱日抄》、《怀寓堂诗集》。有子名洪谟。

其弟高佑鈵,字汝揆,少为诸生。但不久,弃仕进还居竹林里,整葺门庭,保守遗书,纵览博涉,体先人柴桑之志,莳花种竹,翛然世外。世人问其政治世道,其拒不往见。请族弟孝治教其子。其子有宗濂、宗洛、宗洙。

高孝治(1646—1704) 字平一,高道淳孙,以正子。颖秀超凡,岁贡。康熙十四年(1675),以第一名入学,即能助学使者阅文,旋食饩,文名日盛,远近争相邀请。性至孝,得俸禄,即供长者美食物品,不少自私,故烦恼之事不遇,官至候选训导,卒年58岁。弟孝本哭以诗:

“少时雁行入家塾,兄才较我三年长。获麟旧传尽能解,换鹅小楷已善仿。戏作都讲坐高座,经史大意如指掌。”

“忽逢知己能刮目,谓兄力扛鼎百斛。自此试辄冠曹耦,文方脱手争购读。”

“生平不问囊中钱,羞涩岂耐看人面。客里时邀买赋金,穷来偶得作碑绢。奔走只因供菽水,徘徊未敢焚笔砚。”

“如兄文彩靳一第,缥缃架上俱无光。如兄孝友贫贱死,谁云积善多余庆。”子有端始、端福、端学。其中端始为太学生。

高孝本(1649—1729) 字大立,号华青,又号戴笠,晚号固哉叟,高以永子。3岁指“气”字说:“此即浩然之气也。”稍长,陪伴侍候老师施博与张履祥等,作旁听,被人称为小道学。康熙十七年(1678)领乡荐。三十年(1691)成进士。三十五年(1696)为泾县知县,不久,因父母丧事归家,服孝期满,补绩溪知县。他在任上,锄强梁,平冤狱,税赋按实际田亩摊派,废除了原来的弊政,省里号召推广孝本的做法。他还振兴文教,修葺“翠眉亭”。被誉为“安徽第一好官”。康熙四十一年(1702),兼歙县知县,正直廉明,不贪钱财,因此招时忌妒,被罢官。解官日,童叟攀辕泣涕,孝本赋诗留别:“邨翁点点泪,携作橐囊归。”绩溪、歙县百姓不忘其绩,年年如对祖先般祭祀叩拜。

绩溪有一如印台一般的潭,相传如县令贤明,则沙开,露石如印,孝本任职1年,沙果为开。

罢官后,孝本居歙葛园,与士大夫文酒交往如家人父子。1年后,赴晋,编辑《隰州志》,修《平阳府志》。荣归故里,郡守吴永芳聘修郡志,著有《群志偶述》,结庐于菜花泾畔,遂号“花泾老农”。晚年游名山而终。性孝友,因母亲食荸荠而梗死,遂终身不食荸荠。有告急者,必倾囊相助,居心制行,时人比之陈太邱、王彦方。他一面访游名山大川,一面吟诗作赋,诗甚富,自登岱迄台宕凡18集,初名《固哉叟未删诗稿》17卷,时已年届78岁;后由金永昌钞其尤佳者为8卷,名《固哉叟诗钞》。首有陆奎勋、刘统勋、沈廉等序。作《古三都赋》,有“可与张左并驾”之誉。《四库存目》云:“孝本年四十始为诗,然罢官后放浪山水,以老故,其诗洒落有清气。”另有著作《乡塾谈古》6卷、《记游》2卷、《愚夫论》2卷(见《浙江通志》)、《傭话》2卷,撰《嘉兴竹林高氏家谱》1本,后由侄高禹、高宗洙定编,今存于嘉兴市博物馆。高孝本为官清廉,为文洒脱,正如他自己所云:“我祖宗以来,官不显达,家不富厚,名不赫奕,丁不繁庶,所幸醇朴相承,清白共守。”卒年80岁,无子。以继弟孝典其子端秉为后。

高宗濂 字叔叙,号筑堂,佑鈵子,基重侄。幼聪颖,美风姿,刻苦力学。入邑庠,为增广生,声誉日起,朱彝尊称其文章议论有大家风。曾在高安朱文端公下为幕僚,宗濂以不能事权请求解任。此时他囊中羞涩,有人劝他变通一下,宗濂厉声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还是算了吧,路不同,不相为谋!然最贫者莫如濂,他终不肯因俸禄而累及自身的清节。束装而行,到都中时,乡人潘某孤身病殁,宗濂为之买药治病,继办棺殓,倾囊不少。

后因子士敦,而贵赠文林郎,叶县知县。士敦,字慎余,号复哉,又号菘圃。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授临海教谕,父殁后,补山东黄县知县。次子士宽,字去衿,诸生。士敦子尔振,字恪庭,诸生,入北监。

高 禹 与兄端秉皆是高孝典之子,先后为伯父高孝本继承人。因兄年仅18而早夭,禹再继之。禹字密侯,号悔斋,又号晚耘居士。太学生,博学能文,行谊纯笃。孝本所撰家谱后由高禹踵辑世系成《高氏宗谱》6卷,体例严谨,恪守孝本宁简毋繁之旨。年71卒。另有著作《高氏制辞》、《高氏原始》、《高氏家训》、《锡朋集》。其子殿秀,幼颖悟,读书竹林里。与族兄士敦、士宽相砥砺,学业益进,试辄前列。曾在顾氏拥书楼文会中,虽最年少,却获文冠。著有《赍志集》。

二、沈氏家族

竹林沈氏受姓于东周时的洛阳,自汉述善侯葬吴兴金鹅山,其后子孙散处浙水。历唐宋迄清,代有名臣。迁祖显宗公由四明至嘉兴,乐竹林风土之美,遂家矣。于胡氏、高氏、赵氏、张氏结姻,相友善累世,既耕且读,以忠厚勤俭传家。家风孝悌忠信爱敬廉让,心礼力行之外,有过相规,有美相成,有患相救,有善相劝。据《竹林八圩志》载:里仁乡竹林庙之前后左右俱沈氏宅,风土人文,甲级一郡。

沈 昌(1270—1368) 字显宗,元朝末年,游学嘉禾,慕里仁之风,乐林泉之胜,遂由慈溪之沈师桥迁居竹林。聚徒设教,读书讲学,不闻外事,期颐硕望,人称“竹林隐君”,年98卒。其后,族繁支盛,联翩而起。

沈 珉 字公美,沈昌曾孙,性乐善好施。明·景泰初(1450),闹饥荒,沈珉出粟助赈,有嘉善、秀水两仓。捐资建“香岩祠”;造“秀城桥”;开“东郭井”,世称大井。其子有四:沈澄,岁贡生,泗洲参军;沈溥,和州州判;沈浚,国学生;沈淳,见后。

沈 淳(1392—1479) 字惟厚,号拙庵,沈珉子。永乐间游庠,宣德四年(1429)举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久之,授刑部主事,景泰初(1450),改吏部考功,后擢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沈淳博通经史,以学务为已,视为文章根底;崇孝义,笃友爱,待人以诚,不惑异端。居部曹,循分谨职,屏绝依附,年64以满秩遂致仕返故里,操守如一。郡守黄茂和陕西宪使项忠、广州太守沈琮、检察御史沈珒均曾延教于门。沈珒曾将居宅奉送,珒病故后,其妻孤露,沈淳卖宅以还金。少时读书屋舍,有邻女夜奔,坚拒不纳。其性格外柔内刚,在刑部时,详审法律,敬忌狱事,平反询鞠,大小弗冤;在吏部时,以诚心持之,以直道为卿,长者虽前有同乡俞公,后有同年崔公,未尝有所依附;同考礼部会试时,校阅至公,甚惬舆论。榜眼吕原称其“难进(登科久而始官)易退(官未显而请退),是儒君子也”。授中议大夫。终年87岁。祀乡贤,著述有《拙庵集》,有3子:志朝、志冈、志原。

沈 春 字景暘,沈昌5世孙。弘治间(1488—1505)乡饮大宾。子沈敞,秀水庠生;孙沈壆,礼部儒士;曾孙沈镗。四世皆年臻大耋。

沈 章 字宗玉,诸生,入国子监,为中府历事。为人仗义,善交朋友。所交皆名流,诗颇奇崛。秀水曾王孙、朱彝尊少时皆曾经求学于门下。朱彝尊之弟彝鉴是沈章女婿。著作有《苎庄集》,见《明诗综》。曾安世《序》中赞曰:“俛首一编,修经生业,其砥立岂仅以诗传哉。”

沈治泰(1626—1698) 字寿岳,国子生,沈昌9世孙。沈春玄孙,沈镗子。孝友仁慈,博通今古,乐善好施,历久不倦,建“敦本祠”,作《家训》,示子孙,教子严而有法,尤以敬宗收族为心。年72卒,诰授奉直大夫。著作有《正蒙家训》1卷。有2子:沈栋、沈格。从子沈澄,任福建上杭县典史,卒于官。

沈树萱 字研汀,诸生。沈章孙,家有苎庄,世贻签帙胚胎家学,有诗名,度越时流,曾与徐华隐、魏雨平、李南溟、陆东村等游入竹林、南湖诸社。著作有《春晓阁残稿》、《竹林诗文集》。

沈 栋 字文木,治泰子。国子生,候选州同知。孝顺父母,与弟友善,至老不衰。其弟沈格(1656—1722),字端木,亦为国子生、太学生、候选州同。沈格卓识不群,克宏家业,设台苎庄,虔诵诗文,卒年66岁。沈栋子沈许煌,官居湖北武昌府通判。沈格子沈承烈、沈承勋、沈承熙。

沈全熹 字翼行,秀水优贡生,考授州同,晋奉直大夫。性孝友恭俭,恬退寡营,待人接物,不愧古人,年76卒。有2子:沈达,国子生;沈逵,诸生,工诗文。

沈承勋(1715—1777) 字景周,一字儆舟,号遁甫,国子生,沈治泰孙,沈格子。因子可培而贵封文林郎、安肃知县。承勋好读史鉴,爱吟咏,性仁慈,乐施予,远近皆称长者。可培任知县时,承勋寄谕云:“一行作吏,不可改寒素本色,勤以补拙,俭以养廉,吾虽贫,不愿因宦资增寸椽片土也。”在可培任上高县令时,把他接入府中,经常请教。寿终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卒年62岁。兄承烈,国子生,赠文林郎;弟承熙,国子生。承勋有6子:可均、可培、可坊、可至、可堦、可堡;有1女,可增。其中可至,是国子生,候选州吏目,7岁能诗。

沈家基(1732—1800) 字香莱,号南有,承勋从子。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拣选知县,工诗。弟德基,字益斋,秀水庠生。

沈可均(1735—1797) 字师衡,号雪鸿,晚号半桐居士,承勋子。增广生,博及群书,通梵呗之学,诗、古文沉着雄毅,藏秘册小集8橱;藏汉唐碑拓数百通,精心考核,工于郑板桥的八分书。著作有《唐隶辨》5卷、《夜台诗案》4卷、《半桐诗文集》。卒年62岁。子锡庆。

沈可培(1737—1799) 字养原,一字春源,号蒙泉,一号向斋,晚号厚庵,出生竹林,后易居新篁,承勋子。8岁入家塾,能以阴阳不杂解乾坤二卦,稍长,通诸经,尤邃于《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入县学,三十六年(1771)中举人,三十七年(1772)会试,联捷第五名,同年中进士三甲第十八名。

初授江西上高县令,上高土地贫瘠,百姓常无事生非,聚众斗殴,致戕人命,可培依法严加禁止,才稍有收敛。进而又兴文教,增拨敖阳书院经费,教化百姓。县有界埠,险峻难行,遇风雨,多有死伤,可培捐俸禄将它铲平,人呼之“沈公岭”。四十一年(1776)四月二十六日皇上赐恩荣宴,颁发了奖章,钦赏彩缎两疋。

乾隆四十二年(1777),父病故,服丧满后阙补安肃知县,遇水灾,实力办赈,当地有“无米不到百姓口,无钱不到百姓手”之谣。四十六年(1781)调任天津宝坻知县,裁免贴槽马匹(详见本志《古文选录·沈邑侯裁免贴槽马匹记》,士民立碑颂其惠。不久,因在任宝坻知县时有责结小案,而被议降调。五十五年(1790),入都恭祝万寿,赏给原衔。五十六年(1791)卸官,后历主潞河、泺源、云门诸书院,修“廓堂舍”,崇古训戒,小有名声。受业者常数百人,成就甚众。贾声槐曰:“吾师诲诱不倦,而寓温厚于方严。”年老辞归,郡守伊汤安请为鸳湖书院山长。于故里,葺修宗祠,为文记之,古今体文皆优。嘉庆二年(1797)患痰疾,嘉庆四年(1799)九月廿六日病故,终年63岁。

沈可培学问渊博,对天文历算都有涉猎。擅诗文,工力甚深,书法颜平原,尤工古隶,兼画山水,直隶总督袁守侗曾索要《雪浪石盆》图。据《嘉兴市志》载,著作有《泺源问答》12卷,嘉庆二十年(1815)雪浪斋刊本(稿本存嘉兴图书馆)。《郑康成年谱》1卷、《比红儿诗注》1卷,均刊入清《昭代丛书》本。《夏小正注》1卷、《天官书星度释略》6卷、《云门书院志》4卷、《闵越丛谈》手稿本、《东运机镜》1卷、《称名纪丽》4卷、《读陶纪年》4卷、《依竹山房诗集》12卷、《鲁三桓考》、《经义》、《众星拱北考》、《宵得录》4卷、《持缽纪闻》、《颂诗论世集》、《修绠集》、《古文选》、《西江宦游草》、《衣缁集》、《蒙泉诗抄》、《敖阳竹枝词》、《莲子湖百咏》、《雪浪斋制艺》、《国朝七律诗选》等。李廷芳《泺源问答序》云:“先生著述甚富,其<泺源问答>尤为精邃,自十三经、二十四史旁及诸子百家,靡不综贯源流,讨究得失,足为后学津逮。”被《嘉兴市志》称之为“馆藏文献中的历代地方名人著述”。其子铭彝。

沈 堂 又名可堂,字仲升,号松岩,又号石恬,沈格孙。国子生,博通经史,幕游黔阳,历佐繁剧大府,被争相邀请。晚归故里,放怀诗酒,翛然尘外,作《读书秋树根图》,题者皆一时名俊。卒年63岁。其弟可坚,国子生。

沈廷垣 字茂三,沈春7世孙。为人忠厚勤俭,乐善好施,比邻有贫者,常常周济,敬宗睦族,孝友兼至,卒年79。

沈可坊 字礼藩,国子生,可培弟。温恭孝友,家庭无间言,年34卒。乾隆五十九年(1794),浙藩田凤仪追题旌额曰:“式好无犹”。弟可堦,字梯云,号春涛,诸生。颖敏力学,著作有《春涛诗集》,早卒。可坊子沈钦,字万初,又字耕意,号补过。性至孝,善画山水。

沈铭彝(1762—1837) 字纪常,号竹岑,一字纪鸿,号小花蛾翁,晚号讷翁,廪贡生,候选训导,可培子。少有孝,嘉庆十二年(1807),葬父母于“孟庄桥”,躬自负土,结庐其旁,石门施嵩为其写《孟庄庐墓图》,以记其事,题者甚众,遂自号“孟庐博学”。善工诗,喜搜金石文字,隶书尤工妙。嘉庆二十三年(1818),济南耿显庭为石门令时,聘修《石门县志》。闻崇福寺有井,穿自景泰间,铭彝急访之,见井阑残字犹存,因作七古一章,议论平允,可称诗史。他中年得痼疾,逾十年,曾仿《容斋随笔》《辍耕居易》2录之范例,成《孟庐札记》1书,共8卷,李道悠在《求有益斋诗话》中曰:“所著《孟庐札记》,今值重修邑志,里中文献,俱藉资考证焉。”其性坦直,诲人不倦,和气盎然,而义利之辨,则识力坚定,不少游移,因不得志于有司,又抱丧明之痛,奔走疾病,甚至焚弃笔砚,故其诗多抑塞愁嘅之音。卒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正月十五日,享年75岁。其著作还有:《后汉书注》补1卷,《听松楼诗集》6卷,《听松楼文集》4卷。《瓜芋集》、《北游草》、《鸡肋草》、《邮籤倡和诗》1卷。子传洙。

沈其锠 字汝瑚,号筼谷,全熹孙。诸生,工隶书,善倚声,精画山水,用笔枯峭,林壑清疏,曾以绘事见知于阮文达,有《竹林十景图册》,曰《春泥迸笋》、《秋水跃鳞》、《井亭对弈》、《古寺飘香》、《渔舟晚泊》、《西窗松风》、《东邻夜笛》、《仁庄唤渡》、《小楼月影》、《斜港青菱》,各倚一阕咏之。有2子:一清,字维澄,亦善隶书;洪九,字叟三,号洽伦,工诗,著作有《石丈草堂遗稿》。

沈锡庆 字咸中,号秋峦,又号云麓,后更名桂铣,可均子,可培侄。岁贡生,候选训导。诗文妍丽,真隶书,俱秀逸。尤工篆刻,亦精绘事,闲画山水,萧闲疎远,几入清img94之室。乾隆四十六年(1781)韩城王文端公科试嘉兴赏其真书,置第一,补上舍生员,既贡成,历游幕府,才名甚盛,与张廷济订交垂20年。享年61岁。有2子:元忠,工诗善书,著作有《映蟾斋诗稿》、《闲吟录》、《尚饶吟兴斋诗存》;元涍,诸生,善隶书。

沈传洙 初名如潮,字文川,号鲁村,铭彝子。岁贡生,候选训导,为张廷济外甥。善隶楷,酷似其舅。廷济常令其捉刀而自署名,人莫能辨。又工绘事,兰竹山水皆极疎秀。卒年68岁。子树棠,诸生,知医。

沈森树 字轶芳,号少渔,锡庆孙。事母极孝,因家贫,母有所需必摒挡购奉;以母在世,年60不留髭;母卒,恸哭几绝,殡殓遵遗命,置柩于堂寝,馈其则,夏拂以扇,冬覆以衾,如事生焉,终丧而止。

沈如浩 字小孟,号蕉圃,晚号竹林老农,亦号孟翁,铭彝侄。如浩母妊7月即生。工书画,能吟咏,兼工隶楷,能绘事,尤精铁笔,苍劲古雅。性孝友,葺祠修谱,敬宗敦族。同治(1862—1874)初,募修“竹林庙桥”,力任其劳;光绪二十四年(1898)修《沈氏宗谱》4卷,今存于嘉兴市博物馆。另有著作《学古印谱》1卷。卒年65岁。有2子:相猷,字尔嘉,工画,花卉雅近,瓯香馆主;又工仕女,秀逸有法;曾绘《草庐读画图》,一时知名之士如徐士燕、张鸣珂皆有题咏。终身不娶,年56卒。相谋,字诚智,国子生,诚笃忠厚,恂恂有长者风范。

三、赵氏家族

竹林赵氏家族乃宋朝皇室宗亲,系出宋太祖赵匡胤后。据可考史料记载:竹林赵氏一支系出宋太宗四子商王赵元份之后,《竹林八圩志》有“宋故知丞文林赵公圹铭石”碑,于同治六年(1867)九月二十九日,在竹林道院东北二百步之古墓出土,高3尺余寸,阔2尺多。碑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赵汝堣的出生及一生梗概。赵汝堣即赵元份之后裔;另一支据《宋世宗室世系表》载,系出宋太祖子德昭后,德昭十世孙赵孟坚居海盐广陈镇(今属平湖市),孟坚四传至赵坤,由广陈徙居里仁乡宿字圩福村桥之南,《竹林八圩志》所载之赵氏大多属赵坤后。

赵汝堣(1179—1232) 字子厚。曾祖赵士皈,官亳州刺史,阶武经大夫;祖父赵不琲,承节郎,扈跸南渡居嘉兴;父赵善洟,保义郎,汝堣是其第三子。他幼孤勤俭向学,嘉定壬午(1222)赐文学,次年铨授高邮、兴化主簿,地介边陲,克尽艰瘁。任期满,被派桐城、蓝田县,汝堣不赴,其长子崇礼迎养于会稽(今绍兴)任所。绍定五年(1232),因病归故里,卒年53岁,葬于履淳(即里仁)乡笃行里。有7子,长子崇礼,官绍兴户曹。其后,子孙繁衍,人口逐增,渐成“赵家埭”。“赵家埭”之地名亦沿用至今。

赵 坤 字孟矩,号子厚。据《宋世宗室世系表》载:宋太祖子德昭(《竹林八圩志》载德芳)10世孙孟坚居海盐广陈镇,孟坚4传至赵坤,由广陈徙居里仁乡宿字圩福村桥之南。赵坤方正持大体,曾游江西与安南路,官吏吴澄善欲举荐他,他拂袖而起说:“余岂贪位慕禄者乎?”遂辞去。后会明兵南下,坤深衣幅巾,安然归故里。洪武初,因他人举荐,历任官兵科给事中、大理寺寺丞、后升司经局洗马、晋奉直大夫。卒年73岁。有3子:赵琼,字玉山,永乐中(约1412)荐为安化知县;赵瑢、赵瑷,见后。

赵 瑢(1385—1464) 字玉屏,赵坤子,永乐二年(1405)举人,授饶州府推官,明敏善断。一次,与客弈棋,正碰上有疑狱要审,府尹催其去,瑢说:“决事与弈不相碍也。”于是叫下吏读状纸,目视棋盘,耳听文牍。状纸读完,弈棋得胜,而处狱又当理,府尹甚为叹服。一夜,旋风灭灯,似有声音喊:盖氏冤枉。第二日审狱,果有一盖姓得其冤,此案牵连7人,赵瑢遂只罪1人。卒年79岁。有2子:赵轺,字良材,敏而好学,17岁入泮,21岁夭亡,著作有《绀珠经》;赵辂,见后。

赵 瑗 字玉峰,赵瑢弟,厚道端重,苦志诵读。宣德(1426—1435)初,以明经举为新乡知县,有兄弟因争田地而打官司,赵瑗垂涕晓谕,兄弟俩感泣而去,人称有“循吏风”。

赵 辂(1444—1525) 字良器,号质庵,赵瑢子。明·天顺间(1457—1464)太学生,好吟咏,二妹一女俱能诗。家富饶,出资重建竹林道院。以梦兆赘高铭为婿。卒年81。著作有《庆源诗草》。有2子:赵世img95、赵世飏。

赵令德(1538—1559) 字阳林,世飏子。少有侠气,闻伯父廷用死,而高氏难犹未了,遂对其父说:“伯父为高氏而死,今供出高氏,何以见伯父于地下?”时正会县里严厉缉拿,令德罄家资为此疏通,仍不行,最后为杖棍所伤而死,年21岁。其弟令仪,字斜泾,邑诸生。好学强记,及长,潜心向学,惜不永年。常思念家世衰替,故名其2子曰:思洛、思汴,以志不忘。思汴,字怀溪,号仙臣,聪颖博览,但遭遇坎坷,遂弃书就贾,家业稍复时,出资修复“竹林道院”。

赵增光 字长明,世飏孙,幼继于高氏,故从其行辈,以光为名。行端德充,乡里敬服,里人有不善,都怕为他所知,时人比之王彦方;他又周恤邻里,好行其德。明·天启五年(1625),与高道淳合力重建竹林庙桥。门前栽九松四槐,因号“松槐居士”。庭中有黄山松,形如虬龙,作“十景图”,曰:《盘根虎伏》、《偃盖龙潜》、《碧岭凌空》、《翠幙生寒》、《悬卵垒石》、《飞芯流香》、《乘风舞鸾》、《卷雪堆琼》、《雨枝横黛》、《霁干凝烟》。索知名者题咏,以引为乐。有2子:连城、连璧。

赵连城(1632—1713) 字天瑞,号松皋,邑诸生,增光子。读书过目成诵,下笔奇横敏捷。陈子龙曾称之曰:“有才若此,王茂远不足多也!”性刚正,凡兴利除害之事,辄身任之。曾讦县令张厥修漏粮肥己而遭恨,故在顺治十一年(1654)乡试时,公卷已中,填榜时被张“力诋而斥”。康熙九年(1670),范承谟为浙江巡抚时,连城上请疏浚吴淞,被嘉奖采纳。其生平不好声色,有召妓侑觞,妓近其身,则拳击之,一座为之绝倒。连城轻财好义,邻有夫妇患贫,反目闹离异,怀金劝慰,使其复完聚;又有因贫而自甘堕落者,赠金以济之。居恒奉行袁了凡功过格,教育子孙,亦以此为务。连城好学博览,尤喜青鸟、家言,著述甚丰,年81安寝而逝。其主要著作有:《增补四书考》4卷、《六书正讹》1卷、《易林符节》2卷、《六壬阐秘》1卷、《照阴铁镜》2卷、《小道录》1卷、《见闻随笔》2卷、《水经注辨义》1卷、《平阳水法》1卷、《盘中珠》1卷、《地理阐秘》1卷、《平阳倒杖法》1卷、《山水名图》1卷、《松石斋草》2卷(诗)、《松石斋集》4卷(文)、《松轩唾余集》6卷、《涉江集》1卷等。有3子:其灿、其玮、其琯。

赵其玮 字子慎,连城子。兄其灿,字子敬,忠厚和易,有赵善人之称,习医。弟其琯,字子揆,性端正,不苟言笑,乡里敬畏。其玮生有孝行,每次外出,总先请命父母,不同意则不敢出行;遇有甘美佳食,必先敬奉父母;父母外出,必待归后方用膳;体弱,苦志力学,父母担心他,他便把灯藏在屏风后,并唤僮仆将窗户遮住,等父母熟睡后,再点灯读书,日久成痨病,年仅24而夭。其灿子继鼎,邑庠生。其玮子赵丰,其琯子学昌、学昂见后。

赵 丰 初名式武,因父其玮早逝,祖父连城一日在梦里看见其玮,并告知牧羊道人当来。后,果然,其玮妻生下遗腹子赵丰;祖父联想到梦中之事,遂将赵丰兼用苏武卜式之名,故名式武,字曰汉卜,号元山。丰自幼刻苦好学,入泮时改名为丰,屡试高等,名噪一黉。性仁厚,长爪美髯,兀坐读书,望之飘飘,宛若神仙。曾著有《文帝敦孝录》、以纂修《赵氏宗谱》,三载而成。

赵学昌 字翰书,号介山,又号鸥盟。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先后为广东兴宁知县和归善知县,惠爱清廉,兴学除弊。归善县典史恃势凌贫,学昌弹劾之,全县欢腾,而学昌因此被罢官。离去之日,百姓攀辕泣送,刊《齐昌舆诵》记其德政。还家后,以诗自娱,不闻外事。庭前有梧桐高耸,常吟啸其下,而作《梧桐月照图》,又作《归田图》,题者皆一时名手。学昌风度闲暇,胸襟开阔,能使虚伪者为之感化。其书法遒劲,长于制艺,混灏如唐短炼再世,可比肩俞宁,曾在汪氏门馆刊《翰书近艺》百余篇,流行于世。著作有《增删无双谱》1卷、《竹邨见闻偶记》、《鸥盟诗钞》4卷、《翰书近艺》。卒年66岁。有2子:长子赵澜,字宁州,诸生,善时艺,善奖励后生,从学者甚众;著作有《集虚斋稿》。次子赵润。

赵 潣 字盈川,号涵谷,学昂子。国子生。幼颖悟,13岁能通《五经》,早失恃,弃书从商。随父至崇川居住,在邗江一带经营盐业数十年。为人端重朴实,虽身处繁华闹市,从不奢靡。曾静坐读书,同事指使妓女与他开玩笑,赵潣正色严拒之。性友爱,念兄弟贫困,家中生养死葬全部由他负担。晚年归故里,在竹林开设课堂,教育子弟,重视气质教养。年82无疾端坐而逝。其弟赵涧,字茗绿,郡庠生,生活俭朴,馆于崇川,诲人不倦,笔墨敏妙,手抄书籍盈数尺。

赵 棨 字星庚,一说心耕,号蕉雨,廪贡生,学昂孙。9岁失恃即随父浪迹,寄居海滨,尚未成年归故里,补诸生,官候选训导。游崇川、海陵之间,直至50岁,游玩得倦才回,再闭门读书,自号“还读老人”。道光庚子(1840)年,郡守于尚龄聘他修纂《府志》,任采访校勘之职。

他与沈铭彝友善,曾作《题竹岑孟庄庐墓》诗6首,其六云:“千秋涕泪悲山水,四邑讴歌入管丝。过客低回劳驻马,摩挲碑版夕阳西。”深情悲悼铭彝父可培公,缅怀其历宰四县,并著惠政的业迹,已被邑人作新乐府广泛传颂。铭彝也赠诗赵棨:“嗜古搜典坟,识字解蝌蚪。诗涌苍梧泉,赋凌黄柑酒。论说开五丁,浏览尽二酉;弱龄事壮游,挟策崇川走。欲以海势雄,助其笔阵陡;因之文益工,才华增一斗。”由此可见赵棨一生之梗概。其著述有:《还读斋诗钞》4卷,《还读斋诗余杂文》2卷,见《鸳湖求存录》。卒年81岁。有2子:宜炳、宜列。

四、周氏家族

周氏是新丰镇的一门望族,世代乐善好施,义举不断,其诚可嘉。系出宋朝周敦颐后,明中叶散处四方,远祖在绍兴,后迁居杭州竹竿巷,明朝晚期迁到海盐海鳅浜。至清·顺治(1644—1661)初,先祖周浚明,讳文,徙居嘉兴县永丰乡之油车浜。周氏代代相传,家底殷实。周文生周孙,周孙生周守宇,守宇生濬,濬生掌华,掌华亦名周大同。周家至大同始迁居新丰镇,原址在新丰镇中市,现丰乐桥北堍新阳路两侧,旧称“周家园”。周家园内有“燕贻堂”,堂上有《嘉兴新丰镇周氏聚顺祠记碑》,碑文由钦加三品衔、江苏升用知府、即补府同知、前候选训导同里唐翰题撰;赐进士出身、署云南迤东兵备道补用知府、前翰林院庶吉士,同邑吴仰贤书丹;海盐张元照刊文。

周掌华 字大同,乐善好施,为人豪爽。因念及浚明公周文五世以来,孝悌勤奋,家和事兴,子孙繁衍,于是在雍正三年(1725)拓地建祠,名聚顺祠,以敦敬宗收族之谊。至乾隆(1736—1795)年间,周氏越益昌盛,周大同与子文谟实施新策略,合家从油车浜迁居新丰镇感化乡中市。年余,他眷恋故里,由子文谟葺新了聚顺宗祠,同时,在新丰镇上开设粉坊。周大同善举颇多,曾想将新丰至平湖之汉塘筑石帮以固其坚,后因官府不允私建而罢。他善事不作不休,里人戏称他为“周img100头”(方言,傻子,疯子的意思)。于是,他捐资为新丰镇和徐婆桥镇铺设了石板街路,还从新丰南至黎林庙北达实际庵均铺设了石板丁步,筑了许多公共河埠。

据说周大同坊里招工用人,他的面试之法甚为有趣:在坊内设一顿便餐,请应聘者就餐。若能吃得三大碗,即被当场录用;如仅吃一碗就放筷,请你别客气再添,添不进者被淘汰,他以饭量深浅来测试人体力之大小,力小者不用。大同开粉坊,远路客人用船来载糟糠,他免费供应中餐。如果客户不知其例,自带炊具煮饭,他将视作小觑周氏,便命人把行灶之类悉数掷入河中,招呼众人上岸用餐,以示其大度气派。久而久之,远近人们都善意地称他为“周img101头”。

周士涟(1756—1834),字补年,掌华孙。乾隆末、嘉庆初(1796),他家道已经中落,却有感于农村孤寒子弟,幼小时就因贫废学,眼看许多贫寒子弟无力上学,便出家资与友人汤绍岐、袁在山、张锦渊等合力在新丰镇中市创办平林义塾,接着又先后创办了盐溪、尚文、里仁3所义塾,聘请教师上课。金殿传胪黄安涛赞曰:“及其成,则弦诵之声遍于户里,无荒于嬉者,独念周子贫士也。”那些因贫困而交不起学费的儿童,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相继学有所成。但在起初倡议建义塾之时,唾骂之人不计其数,甚至被时人称为“img102头”。他不怕困踣诽讪,排万难以赴,其勇敢坚毅若此,清廷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汪廷珍,在奉旨视学浙江,闻周氏之义举,欣然作《嘉兴新丰义塾记》,曰:“义学者,所以济乡学之穷也。然非好义者不能举,好义而无力亦不能举。周生家无担石而克举之,卒底于成,此殆孔子所谓欲立立人者哉!方周生之倡议也,有百计阻之者,卒不懈,人以为难。”“周生所建,虽不过一乡一邑,然由是而推之国,推之天下,野处之秀,皆足备卿大夫之选,则道德一风俗同矣。”

嘉庆十一年(1806),士涟去杭州与次子恒旦沿途击钲(古时一种用铜做的乐器),募捐办学。汤绍岐首捐百金,其他善人也多乐助,于是在杭州三桥址安定巷租屋,创办了1所宗文义塾,聘请5名教师,收有学生50名,分为5个年级。学生入塾,自备衣被,凡笔墨书籍饮食均由义塾供应,优秀者给予奖励。凡学生参加科试,一切车舆、保结及中秀才后继续拜师送的礼等,皆由义塾支付。如考中举人,那公车北上的费用,义塾仍酌情予以津贴。如此,义塾开支甚大,士涟虽罄其家资,仍不济,乃与其次子出门募捐,风雨寒暑从不间断。士涟因劳成疾,时海宁朱裔在杭行医,知周为兴学而致病,即为之义诊,同时出资捐助并劝人募捐粮食。凡来就医者,不受酬金,而劝人移助宗文。周病愈后,学使李宗昉为题《疗学图》,表彰其事。周又得到蒋少农、董孝廉和徐步鏊、徐秋如兄弟两孝廉相助,徐氏兄弟慨然捐助祖上遗传的保安坊屋包衙前36间作为义塾校舍,仓伯魏广文与祖籍杭州的俞侍郎又呈请官府,由盐运使拨款,作为学校常年经费,免去周沿街击钲捐募之劳。

周士涟办学考虑周详,管理得法,教学有方,塾生学习努力,曾出了一名探花、一名传胪,还有不少后世知名之士。

周士涟在杭办义学影响甚大,尤其是原配高夫人仙逝,无以为殡,子壮不能授室,而其志不衰,为人所敬重。某绅士愿将其女许配士涟幼子为妻,然而周家无力迎娶,校董决议由义塾出资助之,士涟力拒。后由各校董合力助婚,才得成其良缘。对周氏之义举,后人有“南周北武(训)”之誉。其实周士涟出生早于武训82年,其精神更是可贵。杭城名绅阮和为赞周士涟之义绩而作七律一首:“浙省人文起蔚然,先生独冠会城贤;初由檇李开乡塾,复至钱江募义田。小子翱翔才可造,成人踊跃道堪传;中邦六艺推邹鲁,百代犹尊圣学渊。”

清太子太保、杭嘉湖道林则徐,被周士涟义举所感,曾两次撰文表彰其事。道光二年(1822)在《杭嘉义塾添设孝廉田记》中称赞道:“诚使一乡一郡县之间,尽得一二如周生其人者,奖掖寒畯,宽然与以读书之岁月,足以推广学校之化,而为人才造就之阶。天下不少好义之士,吾愿闻周生之风而兴起者众也。周生之于义也,老而弥笃,如饥渴人需饮食,未尝斯须去诸怀。将见五塾中科名之盛,隆然而日上。而好义诸君又广为捐助,以成其义,余更乐着其美,而永观厥成也。”嘉庆皇帝颙琰于嘉庆十八年(1813)曾为之钦颁御书“乐善好施”匾额,现置于杭州普济堂内。周士涟所著《杭嘉义学合志》,现珍藏于南京图书馆。有4子:恒升、恒旦、恒儒、恒吉。

周发祥 字瑞春,掌华孙,以商起家,道光八年(1828),创置祭田420余亩,坐落在里仁、感化、德化、永丰诸乡各庄。他储羡恤族,方圆百里间修建桥梁200余座。直至晚年,他还因镇东丰乐桥(后俗呼中塘桥)倒塌,不能亲手重建而感到遗憾。遂将白银3千两,托付于晋锡兄弟,以完成他未竟之志。越18载,即道光二十六年(1846)竣工。大桥落成时,唐翰题曾搀扶瑞春公前往视察。瑞春公看后十分欣喜,他握着晋锡弟兄俩的手告诫曰:“汝等慎,毋荒于嬉,毋沾沾为身家谋,三十年后此地为瓦砾矣!”后在庚申(1860)之乱时,新丰镇3千余户,无一瓦存,祠宇在故里者亦被蹂躏,足见瑞春公之先见之神,正所谓诚则明欤!有5子:泰钧、晋锡、鼎镛、恒鉴、丰铨。

周晋锡 字楚江,号莲州,发祥子,曾补博士弟子员,诸生。晋锡乐善好施如其父,凡修治桥梁道路,经常身任其劳,其工程坚固,费用又省,乡里百姓赞誉不绝。祖上田产,弟兄5人,轮流经办,历年勿替。迨同治五年(1866),议以恒鉴子承藻暂理。阅四年,才分户管理。晋锡绝意士途,生平服膺张履祥《张杨园文集》,寒暑不释手。后专心于《羲易》,旁及堪舆之学,常叹息道:“人心诈伪,世事日非。”岌岌乎不可终日!他又熟形家言,精北宋大儒邵雍所撰的《皇极经世》,时有超悟。咸丰时,他知战乱将起,遂择地于镇南里仁乡高家埭作巨室(名燕贻堂)以避祸乱,经营8载。期间,洪杨之乱暴发,镇果被蹂躏,而周家新居无恙。有人赞曰:周氏真有远见。乱后,周家重返新丰镇,在镇上重建周家园,园内建有燕贻堂、聚顺祠。

周绳正 字商尊,号稚莲,亦作士连,晋锡次子,新丰镇人。绳正乐善之风亦如其祖、父。家有聚顺祠,倾塌后,于光绪六年(1880),率众人修复,并立碑记。据《竹林八圩志》载:晋锡次子绳正,性格合群,他看到祠将倾圮,联合族中人,重新兴建。因祠基狭隘,他便与之桢商量,请其出让屋东之地,与原祠基合并,拓地重建。聚顺祠落成后,绳正请唐翰题为之撰写碑记,因翰题熟知晋锡家世,欣然应诺。唐“以平日目击里党间者书诸石,俾后之善继述者,有所征焉。”之桢乃瑞春公冢孙绳祖之长子,亦即晋锡之从子。聚顺祠重建后,周静夫、周良才相继出世,见后。

如今,周氏家族已分散于四方,据现年79岁的周氏后裔周冰姿的回忆与介绍,周氏家族在近现代尚有以下人物有着较为卓著的成就。为了家族叙述的完整,这里将近现代人物也列入此章节,以使读者对周家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周静夫(1880—1946)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任职于杭州南星桥火车站。周静夫出生于光绪六年,正值周氏聚顺祠重建之时。

周良才(1886—1955) 原名洪寿,号天石,周士涟(补年)后裔。清末补邑诸生,入秀水县学堂。后考入杭州两浙公学、浙江武备学堂,因病辍学回家。当时平林义塾筹备改组小学,周良才参与其事,并义务教课数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江苏铁路学堂学习铁路管理,毕业后任上海南站货运主任。江浙光复前夕,周良才与陈仲权、褚辅成、计宗型一起调度密运沪杭军械。民国元年(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入交通部。后调北京历任参事、司长等职10余年。曾为南社社员,工诗文,著有《天石诗抄》、《鸣凤楼吟草》等。

周竹侯 情况不详。

周着先(1897—1976)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任海宁电讯局业务主任。由于当时政府清除旧职电讯和英文速写人员,1950年他被解雇。

周兢生 大学毕业,也以电讯为业。

周文星(1917—1980)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在沪杭线铁路局工作,晚年居嘉兴。

周明星 1917年生,现年86岁,周竹侯子,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国民党时曾任上海嘉定县县长,与沈钧儒等有来往。建国后调北京商业学院任教授,已退休。

周陀星 1921年生,现年82岁,杭州英士大学毕业,曾在上海嘉定教书,是位民间收藏家,现居青浦朱家角。

周景星 1922年生,现年81岁,周静夫子。江西中正大学毕业,任河南郑州粮食学院副院长、教授,现已退休。著作有《低温储粮》,河南科技出版社1981年版。《食品储藏保鲜》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年版。

周南星 1943年生,现年60岁,周良才子。浙江大学毕业,现在武汉大学任教授。

五、其他姓氏

高 森 仕履无考。丰财硕望,乐善好施,元·皇庆元年(1312)在竹林庙西出资修建徐家桥,南北跨宿、宙两圩,有“皇庆题名石”一碑,上有:“皇庆改元岁在壬子冬仲吉辰当里高森一力建立谨题”22字真书。

伍 方(1417—1487) 字公矩,世居新丰镇芙蓉潭。明·正统十二年(1447)中举,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武冈知州(今湖南省武冈县),当时,州为苗贼抢劫破坏,国赋无法上交,上官督征甚急,伍方遂上疏朝庭请求免除赋税,得恩准,民始复业。他临难不苟,深得民心,有史赞其德。由于社会动荡,常遭粤蛮寇扰,伍方虽防御有功,却遭诬陷坐累,被谪戍柳州(今广西马平县)。后遇赦归故里,在家创建“西圃草堂”,常以诗史自娱。据《焦氏经籍志》载,伍方著有《柳庵集》,共18卷,分4册。赵惟崳所修《嘉兴县志》也载:朱彝尊在少年时曾看过此书,后想购之而不可得。

屠 钜 嘉靖间(1522—1566)府学贡生,官泾县训导。《宁国府志》称其“诚笃无妄,不愧师道”,后升瑞金教谕。居宿圩马长泾。其孙屠明弼,万历间岁贡,官宁德县丞,升湄县知县。因平贼有功,擢遵义府同知。弼长子彪,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彪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撰《顺兴庵桥记》,云家世居平湖虹霓堰,后迁居竹林马长泾。

汤万祚 字德远。世居新丰镇西旗杆湾。康熙时,从国子监肄业,授州同知。与许箕、盛远、朱彝尊、周筼、张劭辈相往还,为文酒之会。著有《洁圃诗稿》2卷,兼善山水。汤氏乃书画世家,先祖汤勤,曾在杭州替人做裱画事业,手艺颇精,对书画善鉴评。后在严世藩处为门客。严世藩仗父威任兵部侍郎,强向江苏嘉定某人索取《清明上河图》,得之甚喜,递汤一览,汤曰:“此乃赝品。”严问何以知之,汤便指图与严细看,见屋上有一麻雀,足踩二瓦楞,麻雀焉有如此巨足?严虽信其说,但认为汤既敢进言,留之身边恐有后患,便借故令他返乡。后严世藩叛逆问斩,祸及同僚,而勤未被株连,得终天年,真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汤万祚子汤懋仁,雍正元年(1723)举人。其族后有虞封者,字学山,亦善画,以菊得名,人称“汤菊”。时人比之于何其仁之兰,薛廷文之荷。

沈 虬 字振裘,世居新丰镇和平桥西堍。雍正七年(1729)武科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武科进士。因剿海盗殉职,尸体无着,只寻得靴脚一只以葬。

王元启(1714—1787) 字宋贤,号惺斋。清·乾隆九年(1744)举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授福建将乐县知县,因一意为民着想,“敏听断,严保甲,平盐价,排粜法,禁质库,重利浚河渠”而得罪权贵,受到攻击,仅3个月即被罢官。他爱民如子,清风两袖,罢官后,竟穷得不能归,由县里百姓供养达2年之久。事释后,绝意仕途,专事讲学,在福建延平、邵武、仙游等书院掌教。其一生先后施教于福建、河南、山东、浙江达30余年,造就者甚众。王元启精于《易》,熟于宋诸儒书,通img103纲目,都能再三寻绎,不足之处补其遗漏,又长于推步前史,如有参错者,均为考定。为文一本《韩子论》者,可谓思力精锐,皆由心得,能发前人所未发。

王元启文法师韩愈、欧阳修,其一生著述颇丰,汗牛充栋,据《嘉兴市志》所载,有“《史记正讹》5卷、《汉书正讹》,均乾隆四十(1701)年刊本。《校正女诫》1卷,乾隆间王氏家塾刊本。《祭法记疑》2卷。《祇平居士集》30卷附录1卷,嘉庆十七年(1810)刊本。《读韩记疑》10卷,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本。《惺斋杂著》(收《周易讲义》、《四书议义》、《史记正讹》、《汉书正讹》等),光绪十六年(1890)广雅书局刊本。《历法记疑》。《勾股衍》。《角度衍》。《九章杂论》。”其中《勾股衍》因繁求简,最为精晰。分甲、乙、丙3集,甲集术原3卷,乙集纲要2卷,丙集晰义4卷,共9卷,被称为“独绝”之作,其书,几欲驾梅文鼎而上,为算术中之不可少。《清史稿》对此有专门的较大篇幅的介绍。

其他著作尚有:《惺斋论文》3卷《嘉兴市文学艺术志》有载、《校正经传沿革例》、《先圣庙志》、《唐鉴偶评》、《读杨子法言》、《读陶随笔》、《读欧记疑》、《嘉祐集记疑》、《曾集记疑》、《荆公集记疑》、《龟山集正讹》、《豫章集偶评》、《震川集偶评》、《孙可之集正讹》、《读书杂跋》、《校正朝邑志》、《论将乐志舛漏集》等。其中《祇平居士集》由其子王尚钰校正定本。其父王昌业,笃好儒先理学,书不少倦,常以善举为乐。其子王尚钰,以四库馆议叙西林知县,才名为巡抚谢启昆所知。

王曾说:“我无他长,惟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而已。”卒后葬于新丰镇北牛桥之北和尚浜。

项增钰 字坚士,号云樵。项氏家族是嘉兴一大望族,宋时,项家自洛阳扈驾来浙,官至大理寺评事;至明有项忠,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明史》有赞:“忠倜傥多大略,练戎务,强直不阿,敏于政事”卒后赠太子太保,谥襄毅。增钰是项忠之弟项质的七世孙,是崇祯四年(1631)进士雅州牧声国之孙、项阶平之子,居竹林西张圩,能诗文,善绘画,疏瘦秀雅,有项氏风范。项氏由明至清,子孙陆续出现画坛,数目之多惟同时之文徵明一族可比拟。著有《代仁庄桥庙僧德明募建仁庄桥疏》、《挽吴陟山诗》等。项氏有南项、北项2派,是为南项。至增钰,居竹林。子光觐,太学生,娶车氏,车氏亦为西张圩著姓。光觐亦能文,在《家谱》跋中云:“我家自洛阳扈驾来浙,至先曾祖仲展公(即声国)始辑《宗谱》,后40余年,由伯父校阅多年而成。”

胡世恺 胡氏系出宋宝文阁直学士公,文定8世孙胡浩,居里仁乡十都之鲍塔村,其次子胡拱,迁居竹林正来字圩。拱生恒,恒生容,容生凤,凤生鸾,鸾生世祥,世祥生天秀。天秀于万历十三年(1585)集资重建竹林庙桥,行善七十余年。胡氏子姓繁衍,其地遂成胡家埭。世恺生于胡家埭。幼聪颖,敏俊异常人,但因家境贫困,学书不成,后有郡城族人带他入家塾读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中举人,四十年(1775)成进士,授礼部主事,曾佐文某出使属国,赐二品官服,归来后即病卒,年仅39岁。世恺行谊未见记载,但祝廷锡著《竹林八圩志》时,因里人乡老言之凿凿,故据以传之。

唐翰题(1822—1882) 初名宝衔,字子冰,号蕉庵、鹪安,又号文伯。祖籍西川,初入余杭,继徙江陵,后迁嘉善。顺治初(1644),唐子玉公玙,始卜居新丰镇。唐翰题为七世孙,出生于新丰。与周氏关系甚密,幼年读书住新丰镇帆影楼。道光十年(1830)时,从师阙鸣珂,治经之暇,乞即景绘画,以资吟兴。道光二十二年龄(1842),阙复馆斯楼,见翰题:“诗画之俱无止境尔。”其间,帆影楼有张廷济、黄安涛、陶管、孙瀜、李福基、卜葆鈖、许乃裕、沈铭彝等名人争相题咏。咸丰间(1851—1861)以廪贡生捐得训导,佐曾文正公戎幕,保以知县,留江苏,钦加三品衔,历任淮安同知,通州知州,青浦、吴县知县,柘林通判,襄办江南舆图局。在吴县,因忤上官旨意,遂称病归故里。晚年居竹林,建有广谘堂,在高氏光裕堂旧址。广谘堂后进中三楹,即为唯自勉斋,东室为听雪阁,西室名鹪安阁。同治八年(1869),唐翰题在太湖东山公廨抱山楼作《唯自勉斋主人又记》中云:“先世老屋在新丰,庚申后无一椽。近岁卜居东洲母氏依竹堂东邻,故渤海旧第也。”光绪六年(1880),曾为周绳正撰写《聚顺祠碑记》。因新丰旧宅早毁,故归隐时在竹林建堂定居,不久,因病而死。

翰题嗜金石书画,富收藏,喜鉴别,书斋名曰:“唯自勉斋”,由曾国藩于同治四年(1865),为其篆额,且有跋云:“鹪安四兄,取先世忠肃公语以颜其斋。”斋藏书54椟,计25000卷。据《竹林八圩志》述:唐之“收藏在同光间实可甲于一郡也”。翰题工书法、绘事,秀逸绝伦。著述有《说文臆说》、《荀子校注》、《唯自勉斋存稿》。

曾祖唐元祥,生平好施予。倡建“瘗骨塔”以收暴露枯骨,捐田亩作为经费。又倡建“众欢桥”,行人称颂。殁后赠中议大夫。

翰题官至司马,于同治三年(1864)秋,遇深恩得封赠。赠父醴泉府君唐允恭、祖父恒逸府君唐大瑛、曾祖德贤府君唐元祥皆为中议大夫。赠母范氏、封母沈氏,祖母徐氏、王氏,曾祖张氏、成氏皆为淑人。司马遂荣及三世,念昔人辛勤劳累,今得幸福,其来有由,辄诠述本末,求联琇为文,合而表于景文公(翰题高祖)墓之旁,墓在镬盖圩。

联琇所撰唐氏三世墓表碑,其落款为:“嘉兴新丰房唐氏三世墓表,钦差大臣、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曾国藩篆首,前大理寺卿、翰林院侍读学士、福建、江苏学政、临川李联琇撰并书。”有一子,名纪勋。据考:唐子玉生浚,浚生尚珍,尚珍生元祥,元祥生大瑛,大瑛生允恭,允恭生翰题,翰题生纪勋。

徐一溎 字耕珊,是徐州瑛之孙。武生。咸丰十一年(1861)投效沪军营,转战至粤东,屡立战功。同治五年(1866)托友吴坤,带归马1匹,刀1柄,马死于途中,吴坤剖尾为记,并告诉家人,一溎因战功已被升为四品顶戴游击衔,赏戴蓝领。可一溎一直没有回来,后不知所终。子文槐,诸生。

计燮钧(1841—1903) 字曙楼,号蛰庵,新丰人。嘉兴廪生,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其时“霜鬓萧萧,年过半百”。计氏为新丰望族,蛰庵先生尤享文誉。幼聪颖,读书目数行下,9岁能作小诗,性沉静,貌端凝,乡里先辈均刮目相看,有“神童”之誉。补博士弟子员,讲求根底之学,熟于注疏,尤精于《史记》、《汉书》。不屑为帖括(科举应试的文章叫帖括)文,然而岁试、科试都名列前茅,于是远近争来请业。燮钧道貌岩岩,不苟言笑,而因材施教,出以至诚,故皆畏而爱之。接受乡试中举后,仅参加一次春宫会试,报罢后,淡于仕进,不愿再试,遂不问外事,以咏歌寄志。所居近市,却绝不与市侩来往。他曾对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岂欺我哉!”故生平以施济为乐。平湖高廷梅称其为“先生性耿介,馆谷外不妄取,昆弟间友爱倍挚,一门雍雍然。生平无他嗜好,读书养气,暇辄吟咏自娱,所作近体为多,如白香山之老妪都解。盖襟怀潇洒,如穿云野鹤翛然尘埃之外,雅不欲佶屈以促其气,奥衍以薄其趣,雕断以损其神,然如《乘槎》篇”。所居书室曰“忆梅吟馆”,庭中老梅一株,暗香拂拂溢几席间,常埙篪联吟为乐。年62卒。著有《忆梅吟馆诗抄》、《蛰庵诗抄》,宣统二年(1910)华云阁活字印本。

其弟计廷拔,字磊卿,嘉兴廪生。光绪五年(1879)年举人,先于兄15年。性谨愿,幼笃学,工制艺,文章、道德为一镇之冠。诸生,后迁祭酒,文誉与兄齐名。兼通岐黄之术,凡《伤寒》、《金匮》、《灵枢》、《素问》等书背诵无遗。光绪二十年(1894),由他发起重建登云桥。

唐纪勋(1856—1907) 字成卿,竹林人。幼随父任所,沉毅力学,无子弟之过犬马之好,成年后通经史,务实践,清廪贡生,候选训导。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后,唐纪勋目睹民族危机深重,发愤攻求新学,主张维新,与新丰吴廷墀等创立“守约学会”,进行改革活动。在其撰写的学会公约中,提出“今者积文成弱,不能不取强国之善法以药之,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无可偏废也。”提倡向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学习。他又注重实践,主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农业,与熬嘉熊、祝廷锡等合资购田百亩创办学稼公社。又创立嘉兴最早的新式学校—竹林启蒙书塾,改变教法,努力培植青年“一时闻风兴起,梅州、余贤、竹里、平林相继仿办”。后应秀水学堂之聘,教授农学,不到一年即因病去世,终年51岁。

纪勋抱救世之志,心精力果,任侠干济,只因无权,故不能成转旋之功。虽所设施多未竟绪,然在当时普天都对此感到疑惧之时,能毅然致力于捍卫教养之事者,不可谓非先觉之士。

纪勋事母尽色养之孝,中年丧妻,因怕不得母欢,遂不再娶,有义夫之誉。当家难,即使有一些微词连及母亲之事,他都抵千言书于其友,说:“家败名裂,纪勋不足惜,慎勿累及衰慈。”子不学,犯了错,纪勋则同跪家祠前乞,以冀感悟其子,其心良苦!他疏财仗义,周邻恤族,其德甚高。

民国二十年(1931)嘉兴建辛亥革命纪念塔,唐纪勋列为七烈士之一。有1子,名吾同,诸生。

祝廷锡(1864—1935) 字心梅,号小雅,晚号俟庐老人,出身海宁,侨居竹林30余年。廷锡幼年即失去父亲,叔及两位兄长又相继离世,只留下孀母孤子,又值战争,家中之余荡然无存。后因舅舅家在竹林而随之迁徙,其舅舅在自家屋边租一小屋为廷锡母子居住。廷锡之母戴氏遂夜以继日闭户纺织,严寒酷暑从不间断,以养家糊口。

廷锡6岁时,经舅舅帮助,得以去乡塾就读,15岁为钱庄学徒,18岁学诗,23岁为嘉兴钱庄出纳。早年受熬嘉熊影响,参与创办竹林启蒙书塾,推广新式教育;成立守约学会,订阅书报,研究西学;建立学稼公社,试办新式农场,意图走改良道路,并在嘉兴加入竞争体育会,鼓吹宣传抵制美货,对革命赞助和支持。宣统初(1909),祝廷锡为母建“祝节母祠”。有《知非楼杂咏》诗记之:“振夏堂西廿亩田,孤儿祀母辟荒烟。蒸尝虔奉先灵妥,负土而今十二年。沿河垂柳复垂杨,栎作疏灵槿作墙。赢得旁人烟外语,蓬莱宫在水中央。”节母祠后还有祝氏宗祠。

辛亥革命后,以读书自娱,筑有“知非楼”,藏书3万卷。藏书之所名为“俟庐”,有《俟庐藏书志》(稿本)。据《嘉兴市志》载:“1951年夏,该手稿及其俟庐藏书5千册一并由嘉兴图书馆收藏。”俟庐,在节母祠东偏,其后有归云亭,摹张廷济楷书为额。廷锡曾题二绝句记之:“下营生圹上孤亭,诗酒何人共醉醒。留与后人凭吊地,待题健句当幽铭。”“生便栖迟死便藏,孤儿生死不离娘。归云小额摹张老,一笑何时返大荒。”亭有王履咸“永庇慈辉”额及程钟裕篆联:“辟十亩园,藏万卷书,修筑茂林高士宅;依节母祠,营表圣圹,春晖寸草老来心。”

祝廷锡著作颇丰,主要有《明诗综姓氏韵编》、《俟庐藏书志》(34卷又补遗1卷)、《讷翁随笔》、《知非楼文稿》、《知非楼杂缀》、《海昌祝氏宗谱》(1931年)、《祝氏史传汇编》(1935),今存于嘉兴市图书馆。另编有《竹里诗萃续编》8卷,民国21年石印本,以及《竹林八圩志》,为今天我们编撰《新丰镇志》提供了难得的史料。《竹林八圩志》,被《嘉兴市志》称之为“罕见的地方志书”。起草于民国九年(1920),作者自言“罅漏钩沉复十载余,头白逾期杀青”,“夫囿六七里域,赘十三万言,殚一手足烈,拾七百年坠”。完稿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民国二十三年(1934)时刊石印本。完稿时祝廷锡已68岁。

沈仰高(1869—1934) 字景山,号剑范,清末秀才。曾任嘉兴军政分府司法科长,县议员。民国元年(1912)十一月,被推定为欢迎孙中山来嘉兴讲演的筹备委员,和褚辅成、陈仲权、计宗型等一起与孙中山在烟雨楼合影留念,合影照片由沈保存。民国初,在新丰镇创办新北里小学(即荣耀小学前身),任校长,是民国初期嘉兴国民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据《嘉兴市文史资料通讯》载“他热衷革命”,在新丰镇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

徐文潮 字赋枚,新丰镇人,晚清秀才。家住彩虹桥东堍,徐宅为石砌墙门,有厚实的铜铃大门,黑漆的粗长门闩,门前有朱藤花一棵。早期担任平林义塾先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平林义塾改组成平林两等小学堂,徐文潮出任校长凡18年,敬业乐教,口碑甚好。人呼二公公,后是永泰竹木行元老,是徐氏家族的老长辈。常年一件长衫,对襟大钮扣上挂着一只怀表,头戴盆帽,长髯飘飘,风神高迈;由于身材清瘦,十指尖尖,走起路来风吹欲倒。天晴身体无恙,有空必到店堂,中饭桌坐首位,谈天论古,安度晚年。喜吟诗作赋,著有《平林杂咏百首》,完稿于民国期间,堪称新丰传世之作。诗作详细记述与热情讴歌平林小市的地理风貌、乡土人情、寺庙桥梁和农事稼穑,展示了一幅幅水乡集镇的农家丰乐图。今摘录几首于后:

开首篇记述平林位置与镇貌:

汉塘百里旧圻封,半是工商半是农。好占平林成小市,东西水汇两青龙。

歌唱农事稼穑:

楝子花开四月天,乡村蚕事已三眠。缫车轧轧声初罢,旋把犁锄又插田。

豆花绽白麦苗黄,阵阵南风送野芳。谁识乡农无限事,春田熟后话农桑。

黄梅天气半阴晴,多是农夫载道行。蓑衣一肩争入市,趁时好雨荷锄耕。

描写农桑副业:

塘南塘北尽桑田,两岸车声断复连。风雨调和歌玉烛,家家拍手庆丰年。

菊花初放蟹初肥,送酒何愁少白衣。漫诩我乡风味好,爱留佳客不须归。

竹林故院竹林中,竹笋抽芽玉板同。三美兼呈色香味,参禅曾否有坡翁。

叶底青菱四角尖,采来入市价偏廉。清香剥出莹莹玉,终逊南湖嫩且甜。

蚌蛤鱼虾满市多,一塘汉水净无波。玉楼春梦初醒候,听取街头唤卖螺。

秋后新姜满市廛,灯光断续月光圆。更寿未尽人声沸,半是苏常贩客船。

许多诗篇,很有风味特色,令人爱不释手,由于篇幅所限,难以一一列举。

有3子:友松、友竹、友梅,时称“岁寒三友。”据《嘉兴市文史资料通讯》载:其子友竹,民国三十五年(1946)春起,为永泰竹木行股东,附开一爿石灰砖瓦店,乡下有田地,土改时被评为地主兼工商业主。平时穿长衫,戴盆帽、眼镜,喜吸水烟。另一子友梅,文弱书生;也为永泰竹木行股东,主管木材销售,性和顺,不善言谈,家有田几十亩,土改时被评为工商业主兼地主;多病,早逝。友梅子善恒,本志另有记述。

计宗型(1883—1934) 曾名钟英,字仰先,新丰镇人。清末应科举考试以第一名入县学,曾在秀水学堂、南浔公学读书,后考入浙江武备学堂,因反对学校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而被开除。旋去上海爱国学社(蔡元培主持)读书,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在同学资助下,赴日本半工半读,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同盟会。清宣统二年(1910)回国任嘉兴府学堂数理教员,并加入光复会及嘉兴竞争体育会,与褚辅成、方於笥等,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加入光复沪杭敢死队,参加攻打上海制造局、杭州抚台衙门等役,杭州光复后又参加嘉兴光复。民国元年(1912)五月,任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校长,前后达13年。计宗型治校甚严,办事公正无私,深得师生爱戴,又亲自编译物理教材、讲义,教学一丝不苟,并积极倡导学生体育活动,组织校内外各种体育比赛,开一时风气。他还支持方景昭创办嘉兴女子师范学校,并义务去该校执教。十月八日,在嘉兴县议会上因反对军阀势力与沈钧儒一起被扣禁4小时,事后与褚辅成赴杭控告军阀势力的暴行。

民国十年(1921)十一月,计宗型经省教育厅委派赴欧美考察中等教育,十二年十一月回国,十二月当选为嘉兴教育会会长。民国十三年八月,嘉兴各法团开会推定计宗型等10人组织董事会,在军阀混战中保卫地方。同年十二月,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后兼省署秘书长。任职期间,革除贪污恶习,增拨教育经费,制定浙江省新学制试行计划,成立浙江全省小学基金会,筹划恢复浙江省高等学校,支持地方兴办平民教育。民国十六年应黄郛、张群之邀,任外交部帮办,上海复旦大学代理校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对国事深感忧愤,辞职回家。病中闻知帝国主义侵华日益严重,常捶床怒声诅咒。民国二十三年(1934)冬,赍志而殁,病逝于杭州。

计宗型为人耿直,积极参加反日民众运动,支持学生爱国运动,支持挽回教会学校教育主权的斗争。在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期间,曾下文禁止在中等以上学校宣传宗教、推行宗教仪式等,并圆满完成前任省教育厅厅长张宗祥发起和主持的文澜阁四库全书缺书补抄与缮校工作。

女儿计德蓉,建国前中共地下党员,建国后在中苏友协工作。儿子计晋仁,冶金部专家,曾留学美国。主要著作有《冶金工厂可行性研究讲座》,主编译《可能性研究的诸因素及研究方法》、《1988国际钢铁技术》和《1989国际钢铁技术》等。

附:据《嘉兴市文史资料通讯》载:计宗型与张群有金兰之交。黄郛组阁,浙江省教育厅长出缺,计宗型便由二中校长调任教育厅长。后来张群由总司令部总参议出任上海兵工厂厂长,计转到了兵工厂;黄出任上海市市长,计便调上海市政府工作。

梅元鼎(1905—?) 祖籍安徽宣城,先祖晟懿在元至正间任海盐县令,其后族一支定居曹庄乡邓家港湖泥浜。祖父、父亲均为银匠艺人。父亲梅明卿7岁时随其父迁居新丰镇白湾里(老街中市29号)。

梅元鼎生于新丰镇,在嘉兴上中学,毕业后回家。民国十六年(1927)五月成为新丰镇第一批国民党员,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在区立新丰小学任教。民国二十六年(1937)十一月七日起,梅元鼎等各位国民党员均以个人名义参加各项直属抗建工作。民国二十八年(1939)四月一日,本镇镇长张凤墀辞职,由梅元鼎继任。同年六月,镇公所迁至青墩庙,他购置一只鱼网船,白天在镇公所处理政务,晚上找一处安全僻静的港湾停泊过夜。同年重阳,他在青墩庙地点,宣传湖南方面国军杀敌大胜,实堪庆幸之际,特备酒肴遍邀同志,吟诗作赋,寄怀壮志。时有同仁沈宏济吟有一绝:“居今何敢庆重阳,捷报传来始举觞。醉后狂歌悲愤露,满腔杀伐气高扬。”民国三十三年(1944)冬,办理党员登记手续,梅元鼎是履行登记的五名党员中的一员。抗战胜利后,他定居于新丰镇后钱家港戗篱头自然村。建国初,被判刑7年,流放到黑龙江山河农场服刑。刑满后留农场工作,谢世于客地。

他在抗战前夕,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夏季就开始搜集整理编纂《新丰镇志略初稿》,历时一年余完成初稿,因抗战爆发未能付梓。抗战期间,他在处理本镇镇务工作之暇,爰将劫难中之地方情况逐项增补。于三十四年(1945)《新丰镇志略初稿》才由新丰镇公所出版,为新丰镇(不含竹林、净相)留下了第一份文字较为详实的史料,使这一时期新丰镇的人文地理历史得以后传,为后代留下了精神财富。

梅元白(1911—1941),嘉兴市新丰镇人。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梅文熙,字友香,早年在秀州中学教书,能诗善画,晚年笃信佛教,自号福培居士;母亲高景明,性格开朗,通情达理,善于教育培养子女,将5个孩子都教育成才。

梅元白于1927年考入杭州工学院应用化工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上海海关工作。1931年,日寇侵占我国东三省,中国国势处于危急关头,当时才20岁的元白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他毅然辞去了优越的海关工作,报考了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技术。

1935年,元白经过5年的航空学校学习,已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尉飞行员,参加了淞沪会战,多次驾机轰炸日寇军火仓库及吴淞口外日舰,使日军受到重创。在1938年2月开始的武汉保卫战中,他英勇杀敌,击落日机多架,多次立功,升任空军二大队九中队队长。5月19日深夜,在大队长徐焕升率领下,与其他7名战友分乘两机,从武汉出发执行任务,途中遭敌舰射击。梅元白驾机避开炮火,直抵日本长崎上空,散发《告日本国民书》传单。嗣后又冲破阵阵封锁,飞往佐世保、福冈等地散发传单,往返1000公里,凯旋。

1938年6月中旬,日军沿着长江而上进攻安庆等地,中国空军以主力出击,轰炸芜湖等地日军机场及长江上的日军舰艇。一次,轰炸日军舰艇后,梅元白遭遇日机,在空战中油箱中弹起火,不得已跳伞逃生,但为了照顾后座上的飞行员先跳,待元白跳出飞机时,他已被烧伤。旁边的日机还用机枪向他扫射,为避免伤亡,他让身体自由落下,等到离地面1000米时才将降落伞打开,但是,到达地面时因伤势过重而失去了知觉。等他苏醒过来时,听到有不明的声音传来。因为是在沦陷区,梅元白估计被日军包围,他一摸身上的自卫手枪还在,就将子弹推上了膛等候日军走上来,心想能打死一个日军够本,多打死几个更好,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坚决不当俘虏。然而走过来的却是一群当地老百姓,他们误会跳下来的是日本飞行员,因此,拿着锄头等生产工具准备来捉拿。虚惊一场后,元白得到了同胞们很好的救护。经当地诊所初步治疗后,机智的农民兄弟为他换上了农民服装,一路上用担架抬着,抄小路安全送元白到武汉空军基地。休整两个月后,元白康复出院,又继续投入到抗战中去。

1941年,他升任飞行大队长,是年10月3日,他和战友奉命分别驾驶9架飞机转移到云南昭通机场。在飞到目的地时天色已晚,机场为防止日军飞机袭击实行灯火管制。昭通机场因为是临时机场,通讯设备十分简陋,飞机一直无法与地面联系,元白在上空盘旋良久,最后奉命返回,到达长江边,又奉命轰炸停泊在武汉的日舰“赤云”号,座机不幸被敌击中而冲入长江。当地百姓闻讯赶来奋力抢救,抢救出其中一名战友,元白和另外一名战友因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他当时年仅30岁。遗体葬于成都北门外磨盘山抗日烈士墓,1985年迁至南京空军烈士陵园。

梅元白牺牲后不久,他的二弟梅元泰为了实现大哥的抗日遗愿,也考入了空军部队,并很快参加了抗击日寇的战斗。

六、外来寓贤

魏大中(1575—1625) 字孔时,号廓园,嘉善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工、礼、户、吏各部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自幼家贫,读书砥行,师事高攀龙。登第后仍敝衣冠,夫人织素如故。举发贿赂,馈者无敢及门。为人狷介刚毅,抨击奸党,义正辞严。冤死于阉祸,崇祯(1628—1644)初,赠太常寺卿,谥忠节。著有《藏密斋集》25卷,事迹具《明史》有传。

年轻时曾馆于竹林高枝家,教其子及侄。翼光、道淳、道素等课余时间,魏大中常以古人忠孝廉洁之事教育他们。道淳辑为《最乐编》,大中序之。

方来 字兰皋,海盐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帐竹林草堂,是沈可培之师。熟于经史,健于属文,与学者讲经改文,朝夕不辍。

沈启震 字位东,号青斋,桐乡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授内阁中书,入军机擢刑部福建司员外郎,出为山东运河道,后任江南河道加按察使衔,五十一年(1786)归里,于北栅外倡建分水书院。启震勤于政,晨起治事常达于丙夜,申答尺牍数十百函,洒笔立就,而尤长于笺奏。生平见利思义,识力过人,治河时,上官及属员皆倚以为重。启震世居乌镇,晚年,迁郡城报忠埭。著作有《慎一斋集》。弱冠时,馆于高氏听竹楼,当时尚未补博士弟子员。

金文垂 号竹堂,岁贡生,居里仁乡九都金家浜。清·嘉庆中(约1808)被沈氏聘请为塾师,设帐于研香斋。金题有《研香斋壁间石刻诗》,其中有句云:“主人不我弃,竟作师友延。……壁间何所有,石勒竟连篇。……兼示长歌句,历历书云笺。”表达了与沈氏关系之密,感情之笃。

敖嘉熊(1874—1908) 字梦姜、孟疆,又字咸愚。生于平湖,世居乍浦。因祖父辈均在嘉兴经营腌腊业,乃举家移居秀水,后迁城内柴场湾。曾在秀水县署当过钱谷师爷,因与知县不睦,不到一年即辞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闻唐纪勋等试区种,投巨资于学稼公社,提倡改良农业,并带家眷来居周氏燕诒堂。翌年(1900)春,义和团运动爆发,敖嘉熊在反帝爱国思潮影响下,去杭州与王嘉榘、蒋百里等10余人成立时事研究会,名“浙会”。后因受清政府查办,改名“浙学会”。同时,在嘉兴与唐纪勋、祝廷锡等创办竹林启蒙书塾,首捐多金,为嘉兴最早之学堂。敖在竹林周氏燕诒堂居年余,复还禾中。

光绪二十九年(1903)去上海加入由蔡元培、章太炎、黄炎培等发起成立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立志反清革命。敖嘉熊愤世嫉俗,曾白天提灯笼行街市,人问之,他说:“这世界太黑暗,我要以光明之火,照亮黑暗大地。”受陈天华《猛回头》启发,用白话文编写宣传反清革命的《新山歌》,请蔡元培审改后在沪广为传播。后《新山歌》被清政府查获追究列为“大案”,幸有得力人士保护得免。同年六月,“苏报案”发生后,回嘉兴与褚辅成、田月斧等创立竞争体育会,宣传禁烟禁赌,抵制美货,并倡建“演说会”、“教育会”,秘密宣传革命思想。不久,敖嘉熊游历温州、乐清、台州、宁波等地,广结反清志士。为了联系基层群众,集聚反清力量,拟以温、台、处3府迁居嘉兴的“客民”为依托,建立温台处会馆代办租税,创办团练,以谋握地方财权与武力,进而借此联络江、浙、皖相邻10余府会党,组织武装起义,陶成章力促其成。光绪三十年(1904)加入光复会。同年九、十月间,嘉兴温台处会馆成立(在嘉兴东门外,今汽车站职工宿舍址),敖嘉熊聘请冯豹、陈乃新等任执事员,会馆成为浙江革命党人联络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在此基础上,敖嘉熊又欲在松江、湖州、杭州3地设立分馆,以联络更多会党力量,伺机起义,攻略南京。他又创祖宗教,号召组织汉族同胞进行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月,敖迭遭家难,温台处会馆经济困乏,乃将妻子的金银首饰变卖充作经费以保存会馆。但最终仍难维持,会馆关闭,联络中心转往绍兴大通学堂。光绪三十二至三十三年(1906—1907),秋瑾等先后两次到嘉兴会晤敖嘉熊、褚辅成等人,密谋在浙江起义。起义失败,浙江革命形势趋于低潮,敖嘉熊也郁郁难有作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初九,敖嘉熊夜出未归;二月二十八日,尸体在嘉兴城东乌桥港被发现,一说遭暗杀,一说失足落水。死时年仅35岁。

敖嘉熊性豪迈,有辩才,慷慨任侠,凡恤嫠育孤养老赈穷各种慈善事业无不为之倡。他提倡教育,创造学校,造就人才甚众,对社会人心影响颇大。他又立志反清救国,自兴立温台处会馆后,深受浙东士民敬仰,陶成章说:“嘉熊死而浙西、江南一带之革命事业坠矣。”嘉兴光复后,敖嘉熊遗体移葬杭州栖霞岭。民国十四年(1925)五月十二日,嘉兴各界人士为敖嘉熊等辛亥革命七烈士举行公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