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关城构筑
从唐代以来,到五代、宋时今嘉峪关西北的石关峡口被称为玉门关。是为“石峡天险”设关,而无关城。正如光绪时期所著的《肃州新志》所云“宋元以前,有关无城,聊备稽查。”《元史·地理志》中说:“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建立帝国后,修驿道,设站赤(驿站),以南、北、中三道为主干道,形成了以元大都(今北京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网。南道的主要线路和基本走向是由元大都至秦元(西安)至河州(临夏)、西宁、柴达木到拉萨,至喀布尔(阿富汗)与去西亚的中道接通;或经西安、凤翔、成都、西昌、昆明与缅印道相通。北道、中道直通中亚、西亚和欧洲,长达万余里,被史学家称之为“古代欧亚大陆桥”。河西走廊的驿道属于中道,由京师西行,经河北、山西、宁夏,穿越腾格里沙漠南缘,到达凉州(武威市),进入河西走廊,继续西行至永昌、甘州、肃州、瓜州、沙州(敦煌市),出玉门关进入西域(新疆),去中亚、西亚、欧洲。今肃州、嘉峪关地区的驿道被改直,不再绕行黑山峡谷,直接由九眼泉越戈壁,过大草滩,到赤金驿。后来冯胜将关南移于嘉峪山西麓冈塬上,设置为嘉峪关。为抗击蒙元残余势力及吐鲁番的进犯,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肃州兵备道李涵修筑西长城,决定在“暗壁”之外,增筑悬壁长城,封锁石关峡口,既杜绝了商旅中的非法攀越躲避检查者,更有效地滞阻了来犯之敌,为指挥部调动兵力,组织反击创造了条件。
长城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所以其建筑构造便主要是体现防御的功能。我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所筑长城,因建筑技术、经济能力等不同,其建筑构造也多有不同,但纵观历代长城建筑,基本上是由关隘、城墙、敌楼、烽燧四大部分所组成。
关隘是长城沿线重要据点,多设置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在中国两千多年的长城史中,几乎所有的关隘都经受过血与火的洗礼。关隘附近的城墙建筑多较其他处更为坚固,或砖或石,因地制宜。很多关口筑有数道城墙,用来加强防护。
关隘的城门是平时进出关口的通道,战时封闭。早期建筑多为木过梁顶,到明朝,几乎全部是用砖石砌成的拱券形的门洞。城门内外眉额上都嵌有石匾,刻有关名或形容此地险峻及关隘雄固的词句。城门多为双扇木门,铁皮包面,用巨钉嵌镶。巍然屹立的雄关,配上这么一对凛然的铁皮门,使雄关更加威武。别看这些城门又笨又大,其实开闭起来十分轻便,因为粗大的门轴多装在摩擦很小的石凹中。
关隘城门
嘉峪关城
每座关隘城门台上,又都建有城门楼。有的一座关城,建有好几座关门楼。这些关门楼既是战斗的观察哨,又是军事的指挥部。关楼一般是二、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其顶是我国传统建筑的斗拱结构。较大的关隘楼木结构部分还多用油漆彩绘进行建筑装饰。关楼是整个关隘防御体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建筑都分外雄壮、坚固。由于历史上纷飞战火的毁灭和较长时间人为、自然的破坏,万里长城上的千百座雄关已所存无几。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旧城楼
南依祁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